沂蒙山的山為啥叫蒙山,不叫沂蒙山?

2020-12-12 郝地瓜Cynthia

來到沂蒙山龜蒙景區的檢票口,門牆上兩個大字「蒙山」深深的引起了疑問,眾所周之,這裡是沂蒙山,為什麼不叫沂蒙山而叫做蒙山,或許不是本地人,所以對這個名字有著深深的疑問?轉身詢問導遊,他說。

沂蒙山用地質坐標劃分地理區域,是指沂水和蒙山,所以沂蒙山不僅僅都是山,而是沂水,蒙山成就沂蒙山。沂河,它的原名叫做「沂水」,是山東省第一大河,也是縣內過境最大河流它共有共有四支水源。

蒙山,在古代的時候叫做東蒙、東山,它的總面積為1123平方公裡,主峰龜蒙海拔味1156米,是山東的第一大山和第二高峰,而這裡也被叫做世界養生長壽地。

在中國,大凡山川的得名,多半是來自本身的主要特徵。居中國五嶽之首的泰山,古代叫做「大山」,它的「大」不同於現在,古時候讀「太」音,也就是大山的意思,發展到現在,也慢慢變成了泰山。

那麼蒙山它的含義呢?在古代,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在我國《易經》六十四卦中第四卦是「蒙卦」,其卦體符號是艮上坎下,艮代表山,坎代表水,艮上坎下的卦象,即象徵山下有水;另外,坎又象徵兇險,艮又代表停止,因此,解釋蒙卦卦象和卦義的彖辭說。

第二種解釋則是要追溯到上古時期。上古時期的蒙山,被洪水包圍著,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十分險峻。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蒙山的「蒙」字有山水相連,形峻勢險,深邃莫測,使人迷茫之義,簡言之,蒙山即險峻莫測之山。

在山底乘坐擺渡車,大約30分鐘到達頂部,而走路則是需要三四個小時,大巴車到山頂之後,到達的是龜蒙頂下的平臺,沿著石板路向上,登上最高頂,在最高頂有一座玉皇殿,那裡,則是整個蒙山最高的地方。

登上最高的地方,眺望整個蒙山大地,一片片綠色,蒙山深邃的面容在片片繚繞的霧中顯得更加的迷人、神秘。作為東夷文明,它是祭山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齊長城的所在地。從古至今,一隻以來都是文人騷客、帝王將相所矚目的地方,這裡留下了無數詩人帝王的聖賢足跡。

談古至今,現在的沂蒙山是被無數革命後人譽為「兩戰勝地」「紅色沂蒙」。這裡的一首《沂蒙山小調》已經享譽全世界,唱響全國。這裡不僅是中國文明的搖籃,也是具有最為豐富、最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

相關焦點

  •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的「沂蒙山」
    」那個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媽媽唱這首歌,仿佛從歌中,自己都能夠去到那麼一個美麗神聖的地方,看見那麼一座山,青山綠水、牛羊草地、稻花高粱。也是因為這樣沂蒙山是一座山,這樣的認識,是我去到沂蒙山之前所有認知。如果在這之前有人給我說沂蒙山指的是沂水和蒙山,簡稱沂蒙山,我會認為那個人瞎說。
  • 沂蒙山是不是一座山 很多臨沂人都不知道到底指什麼
    咱們臨沂還有個名字叫「沂蒙」,很多人覺得那是因為臨沂也是沂蒙革命根據地,也有人覺得是因為臨沂有座沂蒙山。「沂蒙山」大概是很多臨沂人經常掛在嘴上的、最自然、但其實很多時候理解錯誤的地理詞彙了,很多人以為沂蒙山是一座山,尤其是外地人,很多以為在臨沂真的有一座沂蒙山……可能是由於旅遊區的影響,根據旅遊規劃,沂山景區和蒙山景區組成沂蒙山景區,但只是為了形成旅遊品牌,只是一個旅遊名詞,和很多人理解的一座山完全是兩回事。
  • 山東沂蒙山不是一座山,龜蒙山卻有龜,來過的人都知道,此言不假
    在山東有這樣一座山,軍人說她是「掛滿勳章的乞丐」,文人用「登東山而小魯」來讚賞她;學者說她是「世界長壽鄉」,藝人用《沂蒙山小調》將她歌唱。她就是有著「華東小延安」之稱的沂蒙山。沂蒙山不是一座山?大多數的人都因紅色民歌《沂蒙山小調》,方才知曉山東有個沂蒙山。這裡曾是革命根據地的所在地,有著太多紅色印記。臨沂人把「沂蒙山」常掛嘴邊,故此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座山,尤其是外地人,大家都以為在臨沂真的有一座沂蒙山……沂蒙山不是一座山,她是一個人文地理概念,是由蒙山山系和沂水流域組成。蒙山地處沂蒙山腹地,是山東第二高峰。
  • 蒙山會館:沂蒙山好風光,更有蒙山之頂不一般的享受
    一首唱響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十幾億百姓心目中的《沂蒙山好風光》這神曲,一首經典、久唱不衰的神曲讓我們對沂蒙山的印象從此而打下了深厚的印記。在我們看來,沂蒙山好風光就是革命戰鬥中那段崢嶸歲月裡最恰如其分的描述了。其實,如此之解絕非錯誤。不過,在這高速發展中的今天,沂蒙山不僅僅只有這些讓人難以忘懷的革命基地、紅色旅遊勝地了。
  • 山東沂蒙山景區在哪裡你居然不知道 沂蒙山景區旅遊攻略
    沂蒙山旅遊區簡介   景區級別:AAAAA級   管理機構:山東省臨沂市蒙山旅遊區管委會   景區稱號:風景名勝區(省級) 、森林公園(國家級) 、地質公園(國家級) 、中國老年人最喜歡的景區景點、全國縣域旅遊品牌百強景區   景區類型:山嶽景觀、森林   地址:京滬高速(蒙陰)出口右轉沿234省道前行18公裡
  • 許晨:沂蒙山的回聲
    「我來了,沂蒙山!」  「來了、來了、沂蒙山、山……」  面對著高高聳立、巍峨摩天的龜蒙頂、望海樓,我站在半山腰的棧道上,雙手握成喇叭形,向著雲天大聲呼喊。儘管嗓音並不高亢,但傾心盡力吐出一腔情感,還是顯得那樣激越嘹亮。
  • 沂蒙山三個景區哪個好玩一些 你去的可能是假的蒙山
    說起臨沂的旅遊景點最著名的就是沂蒙山了,可你知道沂蒙山其實說的是沂山和蒙山嗎?所以沂蒙山景區也不止一個,而是三個,沂蒙山三個景區哪個好玩?   蒙山龜蒙景區(沂蒙山國家地質公園)    龜蒙景區千峰萬壑,雲海松濤,泉飛瀑鳴,鳥語花香,一年四時,風景奇妙:春季層巒疊翠,林海花潮;夏季飛瀑流水,雲霧飄渺;秋季漫山碧透,紅葉映照;冬季銀裝素裹,玉琢冰雕。因其自然環境和生態條件賦予蒙山為世界養生長壽聖地,是生態旅遊、運動休閒、養生度假的理想場所。   這裡是「東夷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五千年以前就有先民們在此繁衍生息。
  • 《沂蒙山綠茶》《沂蒙山黃茶》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實施!
    為有效推動沂蒙山茶產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和完善,進一步提升「沂蒙山綠茶、沂蒙山黃茶」的品牌影響力,助力沂蒙山茶產業高質量發展。12月16日,由臨沂市食品工業協會、山東雪尖茶業有限公司主要起草制定的《沂蒙山綠茶》《沂蒙山黃茶》兩項團體標準,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上正式發布。
  • 再唱「沂蒙山」
    「人人(那個)都說,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好風光」,這首《沂蒙山小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旋律,自創作以來流傳至今已有七十多年。其發源地琅琊古城、蒙山沂水歷來就以其優美的風光與經典故事備受關注。
  • 這裡是沂蒙山小調的誕生地,登上望海樓沂蒙山美景盡收眼底
    2019好客山東紅色經典敬禮祖國採風活動,走進費縣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位於臨沂市費縣北部,是以沂蒙山水文化為特色,集生態旅遊、宗教旅遊、民俗旅遊、紅色旅遊和休閒度假於一體的綜合型國際人文生態旅遊區。
  • 千年古村——沂蒙山,據說被壽星保佑的地方
    沂蒙山沂蒙山,表面意思是由蒙山、沂山組成,其實是一個有著深刻文化的山景區,同時還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在這裡誕生了無數革命英雄,從古到今處處透露著中華文明。在這座山,到處都是綿延起伏山林,同時還有著一望無際的平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座神奇的山區,蒙山人家燕裕景區這是臨沂沂蒙山下一座存在千年的古村,山野清朗,起初因為這裡有一座百年的石頭屋,被人叫做李家石屋。
  • 這裡是《沂蒙山小調》誕生地,講述你不知道的背後故事!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一曲旋律優美、節奏明快的《沂蒙山小調》,唱紅了沂蒙山區,風靡了齊魯大地,飛遍了大江南北。沂蒙山小調誕生地誕生於山東臨沂沂蒙山望海樓腳下的費縣薛莊鎮上白石屋村,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內
  • 福壽文化地沂蒙山,走千米懸崖棧道過玻璃天橋,登山巔一覽眾山小
    福壽文化聖地沂蒙山,走千米懸崖棧道過玻璃天橋,登山巔一覽眾山小沂蒙山這個名字應該是廣為流傳了,但是大多數人應該都是通過膾炙人口的「沂蒙山小調」進而知道這個旅遊地的,但是我要告訴大家,壓根就沒有哪座山的名字叫做「沂蒙山」。
  • ...山東沂蒙山最古老的村落,藏在蒙山腳下,村民住在百年石屋裡
    山東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山東沂蒙山最古老的村落,藏在蒙山腳下,村民住在百年石屋裡沂蒙山,是山東著名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由沂山和蒙山兩座山脈組成,相比沂山來說世界地質公園蒙山的名氣要更大一些,蒙山地處臨沂西北的沂蒙山區腹地,為山東的第一大山和僅次於泰山的第二高峰,蒙山不僅風光秀美、生態原始,更有著眾多的古老村落深藏在群山之中。
  • 人人都說沂蒙山水好,沂蒙山不同在哪裡,為何讓人流連忘返?
    現如今,幾乎沒人不知道沂蒙山,而沂蒙山之所以會如此出名,也是和當地的風景獨特有著很大的關聯。如今的沂蒙山早已經被評價成為了國家級別5A級的一處風景區,而且作為一處天然森林公園,沂蒙山上的各種植被和自然風景更是大不相同,當然,這處景區也是橫跨了非常多的地區,其中就包括臨沂市以及淄博市和濰坊市等地區,但是最主要的區域還是位於臨沂市的地區範圍內。
  • 世界著名養生長壽之地,東夷文化圈,革命老區沂蒙山
    沂蒙山是由沂水和蒙山組成的一個地域坐標,在歷史上,沂蒙山屬於東夷文明存在的地方,東夷文明是古青州海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抗戰時期,沂蒙山根據地是抗戰時期中國紅軍四大革命根據地其中之一,在沂蒙山根據地當中發生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抗戰愛國事跡。
  • 古今孕育了最多傑出人才,沂蒙山上好風光,究竟有什麼神奇?
    人人那個都說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好風光...... 還記得那首《沂蒙山小調》嗎?歌曲是歌頌沂蒙山的迷人風光的,也標誌著沂蒙山新時代的到來,古老的沂蒙山,革命老區青春煥發,神採飛揚,走向新時代。
  • 光影沂蒙山(人文篇)
    我喜歡在落日的餘暉中靜靜的坐在山頂,眺望遠方,遠方依然是繁忙勞作中的沂蒙山。沂蒙山是翠綠的,綠的讓人驚詫,會讓人不知不覺得想起齊魯青未了,連綿起伏的山,那是怎樣的一個青翠,鬱鬱蔥蔥,連綿不息,讓人的思緒不知不覺中,在思考山的那邊是什麼?
  • 歌劇《沂蒙山》唱響臨沂 演繹永不褪色的沂蒙情義
    藉助這次的歌劇《沂蒙山》回家的契機,蒙山旅遊度假區通過和臨沂大劇院開展全方位合作,進一步詮釋了沂蒙山人「水乳交融、生死與共」軍民一心的紅色沂蒙精神,同時激發更多人對蒙山的熱愛和共鳴,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走進蒙山旅遊度假區,走進紅色沂蒙精神的歷史畫卷。《沂蒙山》主創團隊還運用大量傳統和創新的藝術手段,在舞美、燈光、化妝造型等方面都走在舞臺藝術的前沿。
  • 「又見沂蒙山」首屆臨沂地質文化年暨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申報成功...
    【摘要】10月17日,「又見沂蒙山」首屆臨沂地質文化年暨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申報成功一周年宣傳活動在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龜蒙園區隆重舉行。活動期間,聯合發布了「沂蒙山精品旅遊線路產品」,揭牌成立了「金剛石成礦機理與探測」院士工作站,隆重舉行了「首屆臨沂地質文化年」開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