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伍脊六獸特約作者:未央湖底陳年水墨。
14歲,這是一個屬於剛初中畢業的懵懂年紀。少年們伸出了探尋世界(歐派)的雙手,卻抓不住一心尋求的自我。其實,我們的青春都一樣迷茫。
2014年的時候,有一部名為《百元之戀》的熱門日影,現如今,這部影片的編劇足立紳執導了一部青春題材的電影《14之夜》,該片與早年間同樣探究青少年迷茫壓抑的情感問題的韓國影片《色即是空》有著異曲同工之美。
故事在喧囂的夏日清晨裡開場,平淡無奇的初三畢業少年大山在家門口偷窺青梅竹馬的鄰家妹子惠美。而注意到了大山的惠美撇來一眼不屑的目光,大山急忙扭過了頭去。(真屌絲加慫)
進入家門,家中是事業失敗而頹廢的父親和抱怨的母親,就像大山一樣,平淡無奇的一家人過著平淡無奇的生活。
這也是整個影片的基調,寫實中而又帶有一種青春期特有的壓抑感。如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樣,八十年代的日常生活,忙於生計的父母,拉幫結派的懵懂少年,看不清前路迷茫的走著。
下午,小鎮唯一一家影像店傳出了情色女星欲師丸將要進行籤售會的消息。大山和他的朋友們炸了鍋,青春期的少年們第一次感覺到離性幻想的對象只有咫尺之間的距離。對成人世界(歐派)的憧憬讓少年們興奮的計劃著去籤名會的事項。
而看著不遠處在拍攝電影的野田,大山陷入了深深的惆悵。「學校有文藝型的同學,有運動型的,有像金田那樣混混型的,有像野田那種有秘密武器的,會拍電影什麼的。他們都受人歡迎,有賣點,一定能達成目標,而我們什麼都沒有。平平無奇,這樣如何能達到目標呢。(目標:歐派……捂臉)」
幾個無所事事的少年人所夢想的成長和未來,其實就是這樣的簡單和原始。他們用自己的視野觀察著這個世界,14歲少年所獨有的視野,渴望著改變與成功。
「你的夢想是什麼呢。記得畢業論文裡,你寫的是想成為成龍吧。」「才沒有呢 ,那種事情。隨便寫寫而已。」明星,歌星,電影導演,歌手。少年們的夢想被自己慌亂的的否定,對前路充滿了迷茫。又覺得自己曾經顯得高大的理想完全不可能實現,他們不再是被問起理想會大聲答出「我要成為科學家」的小孩,卻也不是有了堅定目標邁向工作崗位的成年人。
幾個人懷著忐忑的心情邁入寫著成人區的影像區,對於少年而言,那裡是另一個世界,是長大的標誌。是將性幻想變為現實的動力,是少年們自認為成長的方式。夜晚,約定好去籤售會的少年們卻被金田等一幫高年級混混逮了個正著,不歡而散。半夜,大山獨自趕到影像店之後,卻發現根本沒有籤售會,這一切完全是一場玩笑。懷著認真勁兒的少年卻沒有被世界溫柔以待。
走出凌晨的影像店,失落的大山和金田一幫混混卻被暴走族圍堵。在某個時間段,有多少男生曾經渴望著成為這樣一個混混。染花花綠綠的頭髮,無人約束,特立獨行,只有自己欺負別人的份,沒有別人欺負自己的道理。
不爭氣的大山被嚇得尿了褲子,周圍儘是嘲笑聲和充滿惡意的目光,在和暴走族交往的惠美卻在這時救了大山一命。暴走族搜刮完了一眾人的錢財,在學校中如日中天的混混金田,此時其實也只是個普通的高中生。
面對惠美的鄙視,此時的大山反抗了,為了證明自己的不慫,為了(惠美的歐派……),就像是一個火苗,大山在金田一幫人簇擁幫襯下,和暴走族酣暢淋漓的打了一場群架。
背景BGM卻是歡快的恰到好處的響起,像是一場輕鬆的遊戲。
想證明自己的少年。因為一句話不合便可以拳腳相向,其實熱血不需要太多原因,年輕,便是唯一的理由。
14歲的一個夜晚結束了。清晨,鼻青臉腫的少年踏入了一夜未回的家門。故事講完了。14歲少年平淡的一天。就是這樣。
躺在地板上,少年笑著哭出了眼淚,窗戶外失敗的父親固執的洗著車。
他在成長,他在探尋。也許他一無所獲,但這是獨一無二的青春。都說青春期的孩子總是覺得全世界都欠著自己什麼一樣,又有誰的青春不迷茫,不孤獨,不無助呢?
用Kyuso Nekokami演唱的片尾曲《我明白》的歌詞來說:我只是活著而已,卻不知如何是好。
致迷茫且獨一無二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