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的文牧野,終究是「妥協」的文牧野

2020-12-15 第一製片人

當下,《我不是藥神》已成全民熱議的現象級電影,不管是樓下搓麻將的老太太還是健身房練肌肉的小哥哥,都在關注著它,貓眼對其最終票房預測更是一度衝40億。但如果你問普通人,這片子的導演是誰?大部分人會說,徐崢吧,或者寧浩吧,只有業內人士知道,《藥神》的導演其實是文牧野,而徐崢和寧浩只是監製。只不過,後兩者的鋒芒太強,電影風格上已經呈現出三家雜糅的局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蓋過了真正的導演文牧野。

文牧野,如果不是因為《我不是藥神》,恐怕幾乎沒人知道這個名字。小時候,身為學渣的他一直都是班裡的倒數,大學只考上一個三本,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但他就想拍電影,人一旦有了為之努力的目標就不得了,為了實現電影夢,他去考了北京電影學院的研究生,可因為學習太差,這一考就是三年,最後終於成功拜到田壯壯導演門下。

人有所短必有所長,雖然考試不靈光,但文牧野拍電影確實有一套,縱觀文牧野學生時代早期的短片,無不透露著現實主義和人文關懷,影片帶給你的是一種純粹的感動,那種源於生活的真實感,讓你的心靈為之一振,甚至比《藥神》更為觸動人心。

2010年的《石頭》是文牧野大學時期的作品,這部短片講述了住在棚戶區的男孩和小狗石頭之間的故事。雖然視聽語言略顯稚嫩,但導演的敘事能力和思想性表達卻讓人欣喜。故事構建在男孩與小狗的衝突之中,男孩剛搬了新家,找到工作,而石頭卻患上了尿道炎一直不好,需要人照顧,於是,男孩每天奔波於工作與狗之間,在情感與生活壓力之中徘徊,最後,不得不迫於生活壓力而放棄石頭。

然而,影片要表達的不僅於此,當男孩打算將石頭拋棄在棚戶區之時,石頭突然奔跑了起來,最後跑到過去經常撒尿的小楊樹下,痛快淋漓地撒了一潑。這一畫面讓觀眾跟片中的男孩一樣,愣在那裡,腦中卻是無盡思考。當人漸漸沉淪於浮華世界,我們只能祈禱有一份天真與自然,引領迷失的靈魂,而石頭無疑就是靈魂的擺渡者。

接著,文牧野又趁暑假回老家長春的功夫拍了另一部短片《金蘭桂芹》,這部短片投資才1000元,但卻極為真實動人。影片的故事很簡單,就是講兩個老太太結伴去交電視費的故事,宋金蘭和於桂芹性格迥異,一個急躁倔強,一個慢條斯理,差異化的性格再加上獨有的地域特色,營造出強烈的喜劇感,文牧野對兩位老人日常生活和心理活動的把握極為細膩,通過一些看似隨意的對話和動作細節傳達出生活的真實,喜劇外殼下其實包裹著空巢老人渴望陪伴的孤獨感,短片結尾金蘭拉住桂芹,讓桂芹留下來陪自己嘮會兒嗑的畫面,讓人瞬間淚目,心裡儘是抑制不住的酸楚。而這些特質也都在《藥神》中有所體現,喜劇+悲劇的架構,對人物和細節的刻畫,等等。

文牧野的這兩部短片都特別質樸,特別純粹,他沒有強迫觀眾去接受什麼東西,而是在追尋除自身經驗之外的經歷和體悟,然後把生活、生命展現在觀眾面前,由觀眾自己去感受、思考。

之後,文牧野進階成了北電的研究生,並拍攝出自己的另一部作品《Battle》。《Battle》講述的是一個穆斯林青年來到北京,迷戀上了流行文化,還在背上紋身,然而父親的到來卻改變了這一切,最後,青年為父親安心,洗去紋身的故事。

這部短片與前兩部比起來技藝精進不少,拍攝手法和內容表達的技巧性也越來越嫻熟,短短11分鐘卻包含了宗教信仰與主流文化、獨立人格與父權壓制、民族身份與公權體制之間的多種衝突,片子本身是講一個歸宿問題,試圖融入主流文化卻被主流文化打擊,但同時又與自己的過去漸行漸遠、無法回歸。這次的文牧野拍得大膽、放肆,不似前兩部的溫潤,《Battle》加入了許多猛烈元素,足見文牧野的野心。徐崢就是看完《Battle》後對他說「你可以更主流」。

而寧浩則是看了他的《安魂曲》,決定把《藥神》交給他拍。《安魂曲》跟《藥神》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講看不起病,《安魂曲》描寫了中國民間的「陰婚」現象,孟小軍為了籌錢救女,把死去的妻子賣給別人結成「陰婚」,其中儘是無奈。該片雖然獲獎無數,也是文牧野最出名的短片,但看完總覺得某些痕跡太重,感動不起來。

《我不是藥神》亦有同感,不可否認,《藥神》是部很成功的商業片,它的人物刻畫、劇情設計、視聽語言的表現手法都很工整流暢,以至於你說不出來它哪不好,其引發的社會意義更使它獲得了豆瓣9.0的高分,但是,從電影中總能感受出那一絲絲刻意,電影的設計感太強,文牧野身上雖然還保留著對社會現實、邊緣群體的關注,但卻已經喪失了拍《石頭》和《金蘭桂芹》時的真誠,由跟觀眾的對話變為掌控觀眾的情緒,由讓觀眾自發思考變成我要你接受我設計好的內容,是哭是笑是喜是悲,所有節點盡在導演掌握之中,觀眾的感動也僅僅感動在對弱勢群體的同情,而非源自心靈的一顫,這種手法其實並不高級。

但這種變化又是無奈的,社會大環境決定商業片才能傳播更遠、聲量更大。文牧野很有野心,從《Battle》就可以看出來,所以,當初是文牧野執意要把《我不是藥神》從一個文藝片做成商業片。這就有兩面性,如果是文藝片,電影的藝術價值一定會更高,拋開雜念,以文牧野平靜真實的敘事力量,一定會帶給人更多的思考,但文藝片的受眾有限,拍的好不一定知道的人多,社會影響力一定達不到現在這麼大。如今拍成商業片,電影的社會意義得以傳達給更多人知道,但作為新人導演,文牧野對藝術與商業的平衡顯然還欠缺幾分功力,平衡之下的藝術價值也註定了電影不能永久留名。當然,這也無可厚非,個人選擇罷了。

文牧野不是那種清高的人,他很務實,他曾說過:「如果你給我兩千萬,我一定肯為你拍片,這不是妥協,只是因為信仰和責任必須並存,作為青年導演,我不能憋死,我需要找到出路。」

第五代第六代導演以藝術片起家,第七代導演要拍最酷的商業片,而如今像文牧野、韓延這批新生代導演,他們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有對人性和現實的關懷,但他們生於主流文化時代,從小接受商業片浸染,所以,他們力求在藝術與商業之間尋找平衡,可這條路並不易走,有的人走著走著就落入了商業片的俗套,張藝謀不是還拍過《長城》嗎?而有的人沒準就真能開闢出一條新路,希望文牧野能成為後者。

拍好商業片不難,難的是保有體內最原始最本質的情感,堅守住自己的道,觀眾的觀影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它需要更多有人文關懷的創作者去不斷培養,用真心與觀眾交流,中國電影的未來何去何從,正是靠一代又一代青年導演不斷引領,這條路上,他們任重而道遠……

文|一巷

相關焦點

  • 「差生」中最會拍電影的人,他是《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
    你一定還記得2018年華語電影"爆款"《我不是藥神》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黃毛。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黃毛一角是根據導演文牧野高中時的形象所打造的。憑藉《我不是藥神》,文牧野走進了大眾的視野。談起文牧野的電影之路,可以說是非常的"非典型"了。文牧野從不掩飾自己曾經是個差生的事。他說自己一直是最後一排和講臺旁位置的"常客"。他高考只考了290多分,選了一個三本院校的電視編導專業。 之後,他開始拍短片,原因很簡單,他想學電影。但是,怎樣才能做導演呢?
  • 讓《我不是藥神》導演編劇文牧野告訴你,什麼是中國電影的未來!
    2018年看完《我不是藥神》,很多人哭著走出了電影院。個人處女作,31億,9分,國內三"金"大獎……第一次出手就達到了很多人一輩子累計起來都達不到的高度。創造這一"戰績"的人,正是導演文牧野。2018年,橫空出世的《我不是藥神》,讓年僅33歲的文牧野一躍成為新一代青年導演中最受矚目的一位。
  • 天生導演文牧野:說《我不是藥神》像韓國片是不自信
    不僅如此,《我不是藥神》的逆天口碑和社會話題度更令人對這位年僅33歲的新人刮目相看。或許《我不是藥神》的爆紅早就被編碼在基因裡——它幾乎是國內大銀幕上唯一一部取材自真實社會事件、以當代平民英雄為主角,同時又嚴格遵循商業片創作規律的電影。它的誕生背後,是文牧野年復一年拍社會題材短片的經驗積累,是「兩彈一新」及主創團隊歷經三年的細節打磨。
  • 《我不是藥神》火了,大家都在討論徐崢,我想談談導演文牧野
    《我不是藥神》可以說是口碑票房雙豐收。跟徐崢以往的喜劇作品《泰囧》、《港囧》等囧系列不同。《我不是藥神》是一部讓千人淚下的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其實我第一次看到《我不是藥神》海報的時候,我以為它是一部喜劇,不能怪我,實在是從《春光燦爛豬八戒》到「囧」系列,徐崢一直是我心目中那個搞笑的山爭哥哥,看到他的電影第一反應就是喜劇。再說了,這個海報也有點誤導人有木有。
  • 《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是怎麼做到的?
    從《我不是藥神》這樣商業藝術雙贏的口碑佳作,到《大象席地而坐》、《北方一片蒼茫》等作者化的藝術探索作品,新導演們給我們帶來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處女作作品,或許青澀,但靈氣而生猛。而《我不是藥神》的一炮而紅,也讓此前沒有單獨拍過長片、年僅33歲的導演文牧野走到了聚光燈下,並拿下了"三金"(金雞、金馬、金像),一躍成為中青年導演中的標杆人物。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師從田壯壯,第一部長片就有兩位電影大咖加持的文牧野仿佛自帶男主光環,天生下來就是做導演的。
  • 《我不是藥神》導演&編劇文牧野:不一定
    《我不是藥神》的導演及編劇文牧野,無疑就是一位極其富有天賦的電影人。和大多數行業需要多年積累才能有所成就不同,太多的電影導演,靠處女作就驚豔了全世界。諾蘭從7歲起就開始用父親的手持DV進行短片拍攝,28歲的處女作《追隨》憑藉出色的劇情和剪輯榮獲舊金山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獎。
  • 文牧野曾被老師放棄,如今卻成功打造出《我不是藥神》
    前段時間,《我不是藥神》導演編劇文牧野,在First影展上的發言,感動了千萬中國影迷。當晚,文牧野頒出了一個特殊的獎項——"年度面孔榮譽",屬於全體熱愛電影的人。彈幕紛紛刷屏,眾人淚崩。為什麼頒獎人是文牧野?因為文牧野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新導演到名滿江湖,正是青年導演的代表。他憑藉處女作《我不是藥神》一部電影,就把金馬、金像、金雞三大獎收入囊中,並收穫31億票房,豆瓣9.0分的佳績。文牧野導演的實力,首先是因為他天賦異稟。
  • 《我不是藥神》導演、編劇文牧野復讀三年,拍出豆瓣9.0評分電影
    2018年電影《我不是藥神》,收穫了票房31億,豆瓣154萬人打出9分的好成績。導演&編劇文牧野本人,也憑著這部處女作長片,一舉拿下"金雞"、"金像"、"金馬",躋身"三金導演"的行列。畢竟《我不是藥神》是文牧野第一部長片電影,可謂是出道即"三金"。而鮮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天賦背後,文牧野付出的努力,也異於常人。讀書時代的他學習成績並不好,本科讀了一個三本,專業都是新開的。為了熱愛的電影夢想,堅持復讀了三年,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的研究生。從本科開始,到研究生畢業,他堅持一年拍一部短片,在大家看到《我不是藥神》之前,文牧野已經拍了9部短片。
  • 從學渣到天才,《我不是藥神》導演編劇文牧野開啟逆襲模式!
    第一部導演處女作《我不是藥神》就封神的文牧野算不算?《藥神》在國內狂攬票房31億,更是取得了豆瓣評分9.0的好成績,躋身豆瓣電影top250,成為華語電影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文牧野也因此斬獲"金雞"、"金像"、"金馬"等多項大獎,躋身"三金導演"的行列。
  • 有一種「英雄主義」叫文牧野,神作《我不是藥神》光劇本就寫兩年
    提到文牧野,大家想到的是什麼?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我不是藥神》的導演,人生首次處女作長片就獲得爆炸性的成功。《藥神》當年到底有多牛呢?很多人感嘆於《藥神》裡平凡人的英雄主義,感受著無畏的勇敢,折服於文牧野對於現實的深刻描繪。但文牧野對於現實主義的"拿捏"早就貫穿在之前的學生作品裡了。他之前的四部短片,在題材上,都展現著他一貫的視角——聚焦現實土壤,展現邊緣普通人的困境。《石頭》是說人與狗在困頓的現實中相互依偎一起生存下來。
  • 高考290分,北影考3年,《我不是藥神》導演編劇文牧野天賦與汗水
    今年First電影節上最讓人感動的,就是《我不是藥神》導演兼編劇文牧野給所有電影從業者頒發年度面孔獎的時刻。為什麼這麼說?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中國電影停擺了176天,給整個行業帶來了極大的打擊。而文牧野的一番話,無疑是給外界一個信號——全行業的電影人,艱難復出了!
  • 神作《我不是藥神》製造者文牧野:比起點爽文更牛的逆襲之路
    前段時間結束的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文牧野作為爆款神作《我不是藥神》的導演兼編劇,來擔任頒獎嘉賓再合適不過了,更何況他第一部短片就在FIRST上拿了獎。《我不是藥神》是部悲喜交加的電影,因對普通人和社會事件的關注,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 《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說了這樣一段話
    FIRST青年電影展上,《我不是藥神》導演編劇文牧野上臺頒了一個獎——年度面孔。鏡頭向下掃,一張張無人知曉的面容。鏡頭內外,是他們撐起了中國電影。也許沒什麼人知道,十年間,文牧野也是從臺下走向臺上,四部短片及一部《我不是藥神》讓他一舉成名。提起這個標杆式的青年導演,很多人會說,文牧野很幸運,起點很高;也有人評價文牧野是"天生適合做導演的人"。
  • 《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曾和楊冪合作電影,網友評分不及格
    文牧野拍的第一部長片電影《我不是藥神》還沒上映,就已經在業內掀起了驚天巨浪,點映票房就超過了正式上映的電影,成為單日票房冠軍,豆瓣6萬人打出9分高分。對於新導演來說,這是最傳奇式的一戰成名。反倒是鄭開元的角色處理,從一開始的誘惑動機(睡一晚),發展到後來的被感動,很像《我不是藥神》中徐崢從謀財到助人到贖罪的心理路程。但,整部電影和《我不是藥神》之間的差別,依舊隔著好幾條江。當然,《我不是藥神》雖然是文牧野的第一部長片,但此前他就已經隱隱有「天才」光暈閃現。
  • 《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碩士師從田壯壯,短片屢獲獎非一鳴驚人
    《我不是藥神》上映4天,票房已過10億。不僅僅票房成績好,而且口碑好,是關於現實題材的上乘之作。更難能可貴的是,不管是演員還是導演,還是監製,都奉獻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後,絲毫不爭功勞。山爭哥哥徐崢更是在微博寫道:我覺得有必要說一下:《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我只是聯合監製和主演。我並不是導演,導演是文牧野。一個非常有才華的年青人。希望大家重視。隨著影片熱度上升,越發感嘆老寧的選材是決定此片命運的根本,文牧野及編劇對角色的設定決定了人物所有的弧光。文牧野真的是新導演中的奇葩!山爭哥哥覺得自己好幸運!
  • 如何評價導演文牧野?
    隨著《我不是藥神》的口碑火爆,導演文牧野走進網友的視線。評價這位新導演,八卦er用幾個詞,筒子們可以自行感受下。一是「一鳴驚人」。文牧野是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的碩士研究生,師從我國著名導演田壯壯。雖然是科班出身的導演,但在《藥神》之前,他只有《安魂曲》、《BATTLE》等幾部短片作品,並沒有一部完整像樣的影視長片作品。所以,《藥神》是他第一部電影長片作品,用「一鳴驚人」來形容,相當貼切。恩師田壯壯二是「沉得住氣」。2008年,文牧野本科從東北師範大學畢業後,立志報考北影的研究生。
  • 《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 如何用三句話道盡中國電影內幕
    《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在FIRST電影節上將年度面孔頒發給所有電影工作者的時刻,也許會成為中國電影歷史上一個濃墨重彩的閃光點。176天,正是有這些人的堅守,中國電影,終於等來了黎明的曙光。舞臺上的文牧野,儘量平靜,但仍然掩蓋不住自己的激動,臺下一張張堅定的面孔,是電影的工作者、傳承者,更是一個個將在未來成為中國電影支柱的苗子,一如十年前的自己。十年前,還是學生的文牧野,拍攝了一部名叫《石頭》的短片,講述了一位男青年與一條叫做"石頭"的狗相依為命的故事。
  • 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將頒獎,這裡曾走出《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
    8月21日,十餘年來一直致力於該賽事的山東省電影家協會主席於海豐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專訪,她表示,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一直在做的就是為年輕的創作者提供展示才華的舞臺,包括《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等一大批優秀的中國電影中堅力量,都曾是這個大賽的獲獎者,「最新一屆大賽的參賽作品來自全國二十多個省市,成為國內青年電影創作領域的一抹亮色。」
  • 《我不是藥神》成10年來評分最高的國產電影,文牧野憑的是什麼?
    他僅憑處女作長片《我不是藥神》一舉拿下"金雞"、"金像"、"金馬",躋身"三金導演"的行列。2018年,《我不是藥神》國內票房31億,豆瓣評分9.0(評分來自150多萬豆瓣用戶的評價)。2019年,文牧野擔綱了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中第七個短片《護航》的導演。
  • 文牧野是誰 文牧野個人資料簡介
    初聽到文牧野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誰,但你看過或者聽過《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就知道他是這部電影的導演,他在導演這部片子的時候人稱「壞猴子」,但無疑是他拍過的最成功的一部片子。文牧野出生於1985年,今年3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