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0!《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是怎麼做到的?

2020-12-16 娛樂優選

近幾年,華語電影出現了個有趣的現象,越來越多的新導演獲得了機會,誕生了一大批口碑不俗的處女作電影。

從《我不是藥神》這樣商業藝術雙贏的口碑佳作,到《大象席地而坐》、《北方一片蒼茫》等作者化的藝術探索作品,新導演們給我們帶來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處女作作品,或許青澀,但靈氣而生猛。

而《我不是藥神》的一炮而紅,也讓此前沒有單獨拍過長片、年僅33歲的導演文牧野走到了聚光燈下,並拿下了"三金"(金雞、金馬、金像),一躍成為中青年導演中的標杆人物。

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師從田壯壯,第一部長片就有兩位電影大咖加持的文牧野仿佛自帶男主光環,天生下來就是做導演的。但事實並非如此,天才的背後是無盡的努力與嘗試,最優秀的導演也有過差生歲月。

2010年,是文牧野第一次與FIRST青年電影展結緣,憑藉著男孩與流浪狗的故事的短片《石頭》,獲得了第5屆FIRST影展最佳劇情片。從第一部短片起,他的鏡頭語言就是真實而平淡的,他所的故事,就是生活本身。

之後的短片《鬥爭》和《安魂曲》,都能看出文牧野的劇本臺詞愈發嫻熟,鏡頭語言和藝術風格也更加凌厲。

正是有了學生時代這麼多短片的厚積薄發,文牧野才能創造出《我不是藥神》這樣一部屬於小人物的大片,他創作出的劇本才能把握好離異父親的圓滑和油膩,才能把握到底層絕症患者的絕望。

文牧野對社會邊緣人群的關懷,那股輕輕淡淡卻又無處不在的人文關懷,皆滲透在他的作品裡面。而中國電影正需要這樣的作品,去反應真實,去反省生活。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導演、編劇文牧野復讀三年,拍出豆瓣9.0評分電影
    2018年電影《我不是藥神》,收穫了票房31億,豆瓣154萬人打出9分的好成績。導演&編劇文牧野本人,也憑著這部處女作長片,一舉拿下"金雞"、"金像"、"金馬",躋身"三金導演"的行列。畢竟《我不是藥神》是文牧野第一部長片電影,可謂是出道即"三金"。而鮮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天賦背後,文牧野付出的努力,也異於常人。讀書時代的他學習成績並不好,本科讀了一個三本,專業都是新開的。為了熱愛的電影夢想,堅持復讀了三年,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的研究生。從本科開始,到研究生畢業,他堅持一年拍一部短片,在大家看到《我不是藥神》之前,文牧野已經拍了9部短片。
  • 「差生」中最會拍電影的人,他是《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
    你一定還記得2018年華語電影"爆款"《我不是藥神》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黃毛。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黃毛一角是根據導演文牧野高中時的形象所打造的。憑藉《我不是藥神》,文牧野走進了大眾的視野。談起文牧野的電影之路,可以說是非常的"非典型"了。文牧野從不掩飾自己曾經是個差生的事。他說自己一直是最後一排和講臺旁位置的"常客"。他高考只考了290多分,選了一個三本院校的電視編導專業。 之後,他開始拍短片,原因很簡單,他想學電影。但是,怎樣才能做導演呢?
  • 《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曾和楊冪合作電影,網友評分不及格
    文牧野拍的第一部長片電影《我不是藥神》還沒上映,就已經在業內掀起了驚天巨浪,點映票房就超過了正式上映的電影,成為單日票房冠軍,豆瓣6萬人打出9分高分。對於新導演來說,這是最傳奇式的一戰成名。雖然有巖井俊二、關景鵬、魏德勝坐鎮監製,但這部趕著七夕上映的大雜燴,評分只有5.6,連6分的及格線都沒達到。在五段不同城市、五位不同導演、五組不同CP的故事裡,評價普遍較好的,是黃軒和張榕容的「鬼」故事巴黎,而文牧野拍的,是楊冪主演的那段布拉格之戀。
  • 《我不是藥神》火了,大家都在討論徐崢,我想談談導演文牧野
    《我不是藥神》爆了,徐崢又火了!點映就收穫了1億的票房,短短三天票房就突破了10億,上映至今累計票房已達20億,專業人士預測該片最終票房將超過30億。豆瓣評分收穫了8.9的高分,評分人數超過46萬人。文牧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碩士畢業,師從導演田壯壯。大家可能對這個名字比較陌生,因為《我不是藥神》其實是文牧野導演的第一部電影長片。徐崢和寧浩為什麼不自己執導,反而找了一個新導演來執導這部電影?
  • 高考290分,北影考3年,《我不是藥神》導演編劇文牧野天賦與汗水
    今年First電影節上最讓人感動的,就是《我不是藥神》導演兼編劇文牧野給所有電影從業者頒發年度面孔獎的時刻。為什麼這麼說?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中國電影停擺了176天,給整個行業帶來了極大的打擊。而文牧野的一番話,無疑是給外界一個信號——全行業的電影人,艱難復出了!
  • 從學渣到天才,《我不是藥神》導演編劇文牧野開啟逆襲模式!
    什麼樣的導演算是"天才導演"?第一部導演處女作《我不是藥神》就封神的文牧野算不算?《藥神》在國內狂攬票房31億,更是取得了豆瓣評分9.0的好成績,躋身豆瓣電影top250,成為華語電影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文牧野也因此斬獲"金雞"、"金像"、"金馬"等多項大獎,躋身"三金導演"的行列。《藥神》為什麼被稱為近十年來最優秀的現實主義電影之一?這與文牧野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有關,他一直偏愛現實題材,從學生時代的作品開始就如此。"現實題材是一片土壤,類型是長在上面的花。
  • 《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說了這樣一段話
    FIRST青年電影展上,《我不是藥神》導演編劇文牧野上臺頒了一個獎——年度面孔。鏡頭向下掃,一張張無人知曉的面容。鏡頭內外,是他們撐起了中國電影。也許沒什麼人知道,十年間,文牧野也是從臺下走向臺上,四部短片及一部《我不是藥神》讓他一舉成名。提起這個標杆式的青年導演,很多人會說,文牧野很幸運,起點很高;也有人評價文牧野是"天生適合做導演的人"。
  • 《我不是藥神》的文牧野,終究是「妥協」的文牧野
    當下,《我不是藥神》已成全民熱議的現象級電影,不管是樓下搓麻將的老太太還是健身房練肌肉的小哥哥,都在關注著它,貓眼對其最終票房預測更是一度衝40億。但如果你問普通人,這片子的導演是誰?大部分人會說,徐崢吧,或者寧浩吧,只有業內人士知道,《藥神》的導演其實是文牧野,而徐崢和寧浩只是監製。
  • 沒有天賦別做導演?《我不是藥神》導演&編劇文牧野:不一定
    在大多數人看來,電影導演,是一個屬於"天才"的職業。《我不是藥神》的導演及編劇文牧野,無疑就是一位極其富有天賦的電影人。和大多數行業需要多年積累才能有所成就不同,太多的電影導演,靠處女作就驚豔了全世界。
  • 《我不是藥神》成10年來評分最高的國產電影,文牧野憑的是什麼?
    在今年的first電影節,文牧野導演將年度面孔頒發給所有電影的從業者時,他的一席話令許多人淚目。與此同時,我們再次意識到,今年是中國電影最難的一年。影院長達176天的停擺,整個行業死水一潭。經過各方努力,我們——全體電影的從業者們,艱難復出了。
  • 讓《我不是藥神》導演編劇文牧野告訴你,什麼是中國電影的未來!
    2018年看完《我不是藥神》,很多人哭著走出了電影院。個人處女作,31億,9分,國內三"金"大獎……第一次出手就達到了很多人一輩子累計起來都達不到的高度。創造這一"戰績"的人,正是導演文牧野。2018年,橫空出世的《我不是藥神》,讓年僅33歲的文牧野一躍成為新一代青年導演中最受矚目的一位。
  • 《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 如何用三句話道盡中國電影內幕
    《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在FIRST電影節上將年度面孔頒發給所有電影工作者的時刻,也許會成為中國電影歷史上一個濃墨重彩的閃光點。176天,正是有這些人的堅守,中國電影,終於等來了黎明的曙光。舞臺上的文牧野,儘量平靜,但仍然掩蓋不住自己的激動,臺下一張張堅定的面孔,是電影的工作者、傳承者,更是一個個將在未來成為中國電影支柱的苗子,一如十年前的自己。十年前,還是學生的文牧野,拍攝了一部名叫《石頭》的短片,講述了一位男青年與一條叫做"石頭"的狗相依為命的故事。
  • 文牧野曾被老師放棄,如今卻成功打造出《我不是藥神》
    前段時間,《我不是藥神》導演編劇文牧野,在First影展上的發言,感動了千萬中國影迷。當晚,文牧野頒出了一個特殊的獎項——"年度面孔榮譽",屬於全體熱愛電影的人。彈幕紛紛刷屏,眾人淚崩。為什麼頒獎人是文牧野?因為文牧野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新導演到名滿江湖,正是青年導演的代表。他憑藉處女作《我不是藥神》一部電影,就把金馬、金像、金雞三大獎收入囊中,並收穫31億票房,豆瓣9.0分的佳績。文牧野導演的實力,首先是因為他天賦異稟。
  • 《我不是藥神》主創們拍戲有多用心?王傳君簡直是在自虐
    寧浩、徐崢監製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剛上映就爆了,豆瓣評分高達9.0,是16年來評分最高的國產片,票房增長迅猛,才上映兩天就斬獲了5.6億的成績,討論度居高不下……一部好作品的產生,是離不開主創們的努力的。為了拍好《我不是藥神》,主演和導演都經歷了什麼呢?
  • 看看《我不是藥神》導演就知道了
    2018年7月5日,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了。該片在超前點映期間就收穫好評不斷,不少國內影迷表示"電影能做的好,這部電影都做到了",並被評為國產劇情電影的標杆。這部電影有多成功,不必贅述。丟出最直白的數據:票房31億,豆瓣154萬人打出9分,是近10年來評分最高的國產電影。憑藉此片,文牧野成為了內地第一位,靠一部影片收割金馬、金雞、金像的"三金"導演。而鮮少有人注意到,他還是這部電影的編劇。他對電影的天賦,也由此可見一斑。今年5月,《藥神》在B站上映。
  • 有一種「英雄主義」叫文牧野,神作《我不是藥神》光劇本就寫兩年
    提到文牧野,大家想到的是什麼?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我不是藥神》的導演,人生首次處女作長片就獲得爆炸性的成功。《藥神》當年到底有多牛呢?它是當之無愧的"爆款",豆瓣9.0,票房31億,拿下金像、金馬、金雞的"三金"多個獎項。文牧野導演不僅商業成績輝煌,同時還收穫了"金雞""金馬""金像"三個最佳導演大獎。很多人感嘆於《藥神》裡平凡人的英雄主義,感受著無畏的勇敢,折服於文牧野對於現實的深刻描繪。但文牧野對於現實主義的"拿捏"早就貫穿在之前的學生作品裡了。
  • 天生導演文牧野:說《我不是藥神》像韓國片是不自信
    8天18.8億,讓文牧野一躍成為中國最賣座的新導演。不僅如此,《我不是藥神》的逆天口碑和社會話題度更令人對這位年僅33歲的新人刮目相看。文牧野說。他手機裡裝著各種新聞APP,沒事就會看看社會板塊,做導演以後更加有意去關注社會事件。「因為那是給藝術給養的地方,你得首先關注現實,然後再去做藝術,不能憑空去想。」他更反感某些為了迎合西方價值體系、獎項偏好而拍的「中國電影」,這點也跟寧浩不謀而合。寧浩最早拿到了《我不是藥神》的原始劇本,覺得很好,曾想過要不要自己拍,最終還是決定交給新人文牧野。
  • 《我不是藥神》賺了億萬人的眼淚,導演文牧野居然還身兼編劇?
    2018年一部名叫《我不是藥神》的電影,收穫了無數觀眾的感動與淚水。大家記住了小黃毛章宇,看到了撕掉標籤蛻變成演技派的王傳君。也驚訝於電影本身的毒辣與老練,無數網友留言表示"這才是觀眾需要的中國電影",也下意識的認為這樣的電影,一定是"大師"級名導的手筆。
  • 神作《我不是藥神》製造者文牧野:比起點爽文更牛的逆襲之路
    前段時間結束的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文牧野作為爆款神作《我不是藥神》的導演兼編劇,來擔任頒獎嘉賓再合適不過了,更何況他第一部短片就在FIRST上拿了獎。《我不是藥神》是部悲喜交加的電影,因對普通人和社會事件的關注,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 除了《我不是藥神》,本世紀豆瓣評分過9.0的電影只有兩部
    無論如何,《我不是藥神》的開門紅,總歸讓中國電影看到了希望。點映票房過億,提檔上映,上映首日票房過3億,出品方股價一路飄紅……《我不是藥神》實打實的給這個暑期檔打了一劑強心劑。「如果你拍得不夠好,說明你離得不夠近」,《我不是藥神》的力量來源,在於它題材足夠貼近現實痛點。「它有巨大的人文關懷,可以這麼說,跟現實有關的中國電影裡面從來沒有過這麼強力地看到中國人能夠在自己的社會成為一個英雄,拯救千萬人生命的這麼一部電影,這是值得拍的。」導演文牧野日前在深圳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