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聖」杜甫首創的一種絕句,後代詩家紛紛效仿

2020-12-17 讀書狗子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清代趙翼的這首《論詩》想必大家都曾學過,其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一句更是膾炙人口。拋開此詩名句不說,這首絕句讀來只有議論和道理,卻無絲毫意境之美。

實際上,這類絕句確實是為議論而創的,名為「論詩絕句」,也就是用絕句的方式來議論詩歌。這種論詩絕句早在唐代便已有之,其首創者便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詩聖」杜甫。

杜甫作詩,風格以沉鬱頓挫為主,而七言絕句卻對意境之美要求甚高,因而杜甫作七絕,雖有佳篇,卻不及李白、王昌齡、劉禹錫等人。但杜甫卻別開蹊徑,以議論入絕句,擴展了絕句的內容領域。「論詩絕句」便是此道典型。

下面這組《戲為六絕句》便是杜甫最典型的論詩絕句,也是此類詩歌中影響最為深遠的,其中一個名句更是膾炙人口,你一定聽說過:

戲為六絕句

其一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

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

其二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其三

縱使盧王操翰墨,劣於漢魏近風騷。

龍文虎脊皆君馭,歷塊過都見爾曹。

其四

才力應難跨數公,凡今誰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

其五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後塵。

其六

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戲為六絕句》是杜甫所作的「論詩」組詩,它沒有清麗委婉的詞語,也沒有縹緲朦朧的意境,更沒有餘音嫋嫋的韻致。論詩絕句所有的,只是別開蹊徑的意趣盎然,仿佛圍爐夜話一般,或長籲短嘆、或嬉笑怒罵,指點古今詩歌!

這組詩第一首是論南北朝詩人庾信,誇讚庾信的詩文風格成熟、筆力縱橫,並諷刺「當今」對庾信指手畫腳的無知後人。

第二首則論初唐四傑「王楊盧駱」,時人經常譏笑四傑之詩,殊不知譏笑者身名俱滅,而初唐四傑的詩文如同江河一般萬古長流!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便是出自於此!

第三、四首依然是論初唐四傑,並且借用時人譏笑四傑之語「盧王操翰墨,劣於漢魏近風騷」加以駁斥,並表示四傑縱橫之才,詩文都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第四首進而對譏笑初唐四傑者加以批評。

第五首、第六首則是針對當時時人輕視六朝詩文的做法,杜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清詞麗句」不可廢,應該兼收並蓄,推崇古調,吸收新聲。作詩應發揮創造力,而不能因襲堆砌,才能抒發性情,寫出好詩。

杜甫的這組《戲為六絕句》雖是議論為主,無甚意境餘味,但讀來頗能令人有所斬獲。其中杜甫所提倡的「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以及「竊攀屈宋」、「親風雅」等等詩歌創作的觀點尤其值得學習。

自杜甫首創論詩絕句後,後代詩人紛紛效仿,宋代黃庚、金人元好問、清代趙翼等等都有論詩傳世,其中趙翼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更是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句,絲毫不遜杜甫的「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相關焦點

  • 詩聖杜甫的兩首生死詩,兩生兩死,被評為「世間哀壯絕調」
    詩聖杜甫最為人所稱道的就是其律詩,用語精煉有力,用律盡工盡善,風格沉鬱頓挫,故而後世作律詩往往學杜甫。尤其是到了宋代,江西詩派更是尊杜甫為祖。其實,杜甫所擅長的並非僅僅是律詩或古體詩,他在絕句方面的造詣也非同凡響。
  •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五言絕句,誰更勝一籌?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兩座並列的高峰!李白浪漫、杜甫顯示;李白詩風汪洋恣意飄逸瀟灑、杜甫詩風沉鬱頓挫、雄渾有力;李白就像他的詩一般「人生得意須盡歡」、而杜甫則是「萬裡悲秋常作客」!二人的詩風、性格如同兩個極端,但卻將各自的風格發揮到了極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五言絕句,誰更勝一籌?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兩座並列的高峰!李白浪漫、杜甫顯示;李白詩風汪洋恣意飄逸瀟灑、杜甫詩風沉鬱頓挫、雄渾有力;李白就像他的詩一般「人生得意須盡歡」、而杜甫則是「萬裡悲秋常作客」!二人的詩風、性格如同兩個極端,但卻將各自的風格發揮到了極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詩聖杜甫最有情調的七言絕句,簡直妙絕古今!
    詩聖杜甫的詩歌,多是描寫家國情懷,思想深刻,藝術精湛,令人拍案叫絕。在杜甫所有的詩歌之中,有一首七言絕句,寫得極為平易,卻頗有情調,蘊意極為深遠。此詩被譽為杜甫最有情韻的一首詩,歷來廣為傳頌。這首詩就是七言絕句名詩《江南逢李龜年》。
  • 清華桃子媽:28字描繪4處風景,詩聖杜甫,七言《絕句》以詩作畫
    我們前邊知道,絕句其實是古代的一種短詩,通常有4小句,每句字數相同,每句有五個字的就叫五言絕句,每句有七個字的就是七言絕句,通常我們見到的絕句都以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為主,四言和六言絕句比較少見。這首詩名叫《絕句》,其實是以詩的形式作為標題,並沒有像我們前邊讀到的詩,直接點出詩句的內容。
  • 一首詩,看出杜甫為什麼是「詩聖」
    歷唐一代,為我國詩歌史上的巔峰,無論律詩還是絕句,名家輩出,佳作不絕,其中不可繞開的一位詩人,便是「詩聖」杜甫,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其影響,可見一斑。杜甫,工於律詩,尤善排律,而他的絕句,和同時代的一些詩人相比,則稍顯遜色。
  • 實至名歸的「詩聖」杜甫
    如何評價中國詩詞史上的「詩聖」?這篇文一出,杜甫的詩作就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真正可以與詩仙抗衡。不過就像咱們今天的粉絲一樣,既然出了個可以挑戰詩仙的詩聖,那一定是要整個第一出來的。從這以後,就陷入了李白好還是杜甫好的爭論之中,直到韓愈出來,終結了這場文學上的爭辯: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 歷來人們為什麼稱杜甫為「詩聖」?
    杜甫一生勤學苦練,對於詩歌創作精益求精。他善於多方面地學習別人和前人的創作經驗,「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戲為六絕句>)又勇於創新,不落俗套。上面這些都是他成為一代詩宗的重要條件。杜甫一生寫了一千四百多首詩,博得後人廣泛的稱賞。
  • 兩幅對聯一首詩,判斷一個人是否懂詩的試金石,杜甫的絕句真絕了
    這首詩的作者是詩聖杜甫,幾乎人人能誦。其原因是這首詩不僅入選《唐詩三百首》,而且還入選小學語文教材。很多人把這首詩當作風景詩來閱讀,然而深入研究寫作背景和作者寫作風格,這首詩其實暗藏深意。這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自然是符合選編的標準,「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
  • 詩聖杜甫罕見的嘲諷詩,批評的藝術簡直登峰造極!
    杜甫身逢亂世,家國破亡之際,親眼目睹國家由盛而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情景。杜甫悲天憫人,憂國憂民,寫出了大量極富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現實主義詩歌。杜甫的詩歌,被稱為「詩史」,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巔峰。
  • 杜甫草堂與詩聖杜甫
    初七是人日,杜甫草堂舉行祭祀詩聖的活動,立春也有類似紀念活動,還還原杜甫與高適的與友情有關的故事。不過,初七那天,我下午去草堂,坐地鐵四號線到草堂北路站,站裡有指路牌,但出了站,卻沒有方向,見一對外地人夫婦與一個人力車夫談生意,他們也是去草堂的,我跟著車走,卻把目標跟丟了,問了一位大媽,她指了方向。
  • 杜甫最冷門的一首絕句,一句一絕,手法妙絕盛唐
    詩聖杜甫,最為後世所稱道的就是其寫實的現實主義詩風和格律嚴謹、精於鍊字的律詩。杜甫的七言律詩和其鍊字之精甚至被宋代江西詩派奉為鼻祖。其實,杜甫在絕句上的成就也不低,只是後世詩壇多忽視其絕句成就。杜甫在絕句方面之所以不被後世讚許,只因他作絕句與旁人不同。其一是杜甫首創了一中論詩絕句,也就是以絕句體發褒貶評論。
  • 六種體裁六首詩,讓你明白詩聖杜甫的恐怖實力!
    而是後人研讀他的一首首詩作之後,感到由衷的欽佩,才公認了這個封號,認為他的詩,已經到了超凡入聖的境界!歷史上寫詩的那麼多,唐朝就有無數大詩人:李白、王維、白居易、李商隱、杜牧……為什麼唯獨杜甫是詩聖呢?
  • 為什麼杜甫是詩聖?
    李白人稱「詩仙」,杜甫人稱「詩聖」,「仙」雖然超越凡人,似乎總不如「聖」之為人中之「聖」。杜甫之為詩人之「聖」,正如孔子之為人倫之「聖」──「詩聖」的稱號充分表現了杜甫在中國詩史中的獨特地位。 杜甫之所以成為中國的「詩聖」,原因很多,解釋起來,每個人可能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我個人認為,杜甫作為偉大的詩人具有三個特質,這三大特質也是使杜甫被後代尊為詩聖的重要因素。
  • 詩聖——杜甫(圖)
    多是絕句和律詩,也有長篇排律。名作有《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秋興八首》、《登高》、《又呈吳郎》等。     詩歌創作杜詩現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前後20多年的社會全貌,生動地記載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經歷;把社會現實與個人生活緊密結合,達到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統一;代表了唐代詩歌的最高成就。被後代稱作"詩史"。
  • 「詩聖」杜甫鮮為人知的8首詩,能讀過三首就算知識淵博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1、《恨別》唐代:杜甫洛城一別四千裡,胡騎長驅五六年。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 詩聖的故鄉,別樣的風採
    杜甫絕句兩首偉大的詩聖杜甫故裡園內有鳥語花香也有詩聖年少時期住過的窯洞,洞口為磚砌牆壁,洞高3米,寬2密,深20米,古色古香,環顧四周,仿佛讓人回到了那個久遠的年代。他的詩有家國情懷,有人間冷暖,有登高望遠之暢享也有潺潺流水低淺吟。
  • 杜甫最優美的一首絕句,蘇軾:宛如一幅畫!
    唐代大詩人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杜甫詩歌的語言風格基本上就是沉鬱頓挫,這也成了大家的一種共識。因為杜甫歷經安史之亂,深諳民眾疾苦,無可奈何的他將其化為筆端的翰墨,將一腔的家國情懷融入其詩中,深受後世的景仰。
  • 杜甫為什麼被稱為「詩聖」?說杜甫是「詩聖」是否言過其實?
    但是好景不長,就在嚴武二次鎮蜀之間隔時期,蜀中地區發生了嚴重的軍事叛亂,杜甫一度逃離成都、攜家流浪。廣德二年(764年)春,嚴武再度鎮蜀,杜甫才又回到草堂。嚴武表薦杜甫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世因此稱其為杜工部。
  • 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的差別
    前面說過,杜甫猛烈的追慕李白,但李白的反應有些冷淡,也不是說李白無情無義,實在是李白與杜甫的性情差異太大。李白的詩清新飄逸,杜甫的詩厚重沉鬱。李白為詩仙,李白的詩,確產有一股仙氣,而杜甫為詩聖,杜甫的詩能映民間疾苦。李白與杜甫,語言風格就不一樣。人們常拿相似內容題材的李白《渡荊門送別》和杜甫《旅夜書懷》來比較:李白: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這語言風格有明顯差別。後來清朝的洪亮吉評論說,李白寫詩,像不沾紙,就是飄逸了;而杜甫寫詩,像力透紙背,那就是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