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桃子媽:28字描繪4處風景,詩聖杜甫,七言《絕句》以詩作畫

2020-07-17 桃子樹PeachTree


清華桃子媽:28字描繪4處風景,詩聖杜甫,七言《絕句》以詩作畫


摘要:和孩子一起讀古詩詞(六)絕句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háng)白鷺(lù)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裡船。


清華桃子媽:28字描繪4處風景,詩聖杜甫,七言《絕句》以詩作畫

成都草堂


讀標題


今天的古詩名字就是《絕句》。我們前邊知道,絕句其實是古代的一種短詩,通常有4小句,每句字數相同,每句有五個字的就叫五言絕句,每句有七個字的就是七言絕句,通常我們見到的絕句都以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為主,四言和六言絕句比較少見。


這首詩名叫《絕句》,其實是以詩的形式作為標題,並沒有像我們前邊讀到的詩,直接點出詩句的內容。這種以形式命名、而不是以內容命名的詩通常是作者偶然看到景物,有些小小的感受時隨手記錄,沒有特別去命名,因而以詩的形式直接作為古詩的名字。


以《絕句》命名的古詩很多,很多詩人都曾寫過,以後我們還會遇到很多,所以當我們聽到《絕句》的詩名時,一定要問問,是哪首《絕句》哦。


看作者


今天這首《絕句》的作者是杜甫,他也是盛唐時期的大詩人。李白被後人譽為「詩仙」,杜甫則被譽為「詩聖」,李白與杜甫合稱「李杜」。


杜甫少年時期家庭環境優越,生活安定富足,青年時杜甫也喜歡四處遊歷,結識了比他大11歲的李白,兩人一同談論詩文,結下深厚的友誼。數地遊歷後,杜甫也到了長安,希望在政治上有所抱負,但他的仕途一直不順,後又遇到戰亂,他個人過得非常潦倒。


杜甫自己顛沛流離的經歷與他在戰亂時見到的各種官與民,讓他在中年以後創作了大量憂國憂民的詩作,這也是他和其他唐朝詩人的很大區別。


清華桃子媽:28字描繪4處風景,詩聖杜甫,七言《絕句》以詩作畫


知背景


這首《絕句》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當時唐朝著名的「安史之亂」得以平定,一度因戰亂避往梓州的杜甫也回到了自己在成都的家,當時他心情很好,在成都的杜甫草堂中,看到這一幅春天的美景時,寫了這首小詩。


學含義


第一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兩個:這裡又出現了數字,可能確實是兩隻,也可能是幾隻,成雙成對出現。


黃鸝:和今天一樣,指黃鸝這種小鳥。


鳴:「鳴叫」的「鳴」,指小鳥在鳴叫。


翠柳:「翠」是「翠綠」的「翠」,就是翠紹的意思;「翠柳」是指綠色的柳樹。


一行:和我們說「排成一行」是一個意思。


白鷺:是一種中等體型、羽毛雪白的鳥。


上:指飛上。


青天:「青」指青藍色;「青天」是青藍色的天空。


這一整句的意思是:兩隻黃鸝鳥在翠綠的柳樹上鳴叫,一行雪白的白鷺鳥飛上藍藍的天空。


清華桃子媽:28字描繪4處風景,詩聖杜甫,七言《絕句》以詩作畫


第二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窗含:「窗」是「窗戶」的「窗」,指窗戶;「含」是「包含」的「含」;「窗含」連在一起,字面理解是窗戶包含著的風景,我們可以想像杜甫站在屋裡,透過窗戶看向遠方,景色就像窗戶框起來的畫面一樣。


西嶺:指成都郊外的西嶺雪山,是成都第一高峰,終年積雪。


千秋雪:「千秋」字面上是千年的時間,形容時間很久遠;「千秋雪」是指西嶺雪山上經年不化的積雪。


門:用「門」字指門口。


泊:指停泊。


東吳:三國時期吳國的領地,在今天的江蘇一帶。


萬裡船:「萬裡」,和之前我們學過的「千裡」一樣,也是形容非常遠的距離;「萬裡船」是形容從很遠很遠的地方開來的船(這裡指的是從東吳過來的船),從東吳(江蘇)到成都(四川)確實隔著很遠的距離。


這一整句的意思是,透過窗戶,看到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還停泊著從東吳不遠外裡駛來的船隻。


清華桃子媽:28字描繪4處風景,詩聖杜甫,七言《絕句》以詩作畫

成都草堂


想畫面、背古詩


這首《絕名》第一句描寫了詩人看到的近處的景色——柳樹上鳴叫的黃鸝和藍天上自由飛翔的白鷺。第二句描寫的則是遠處的景色——透過窗戶看到的遠山上的雪和門口停泊著的萬裡駛來的船。


小朋友們背詩的時候,想像自己像杜甫一樣,在草堂中聽到有小鳥在鳴叫,走到窗戶邊,看到了兩種小鳥,抬眼望去,還看到了遠山和船。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來記憶整首詩的內容。


小朋友們有興趣,還要可以把自己腦子裡想像的詩的畫面畫下來,做自己的古詩小畫冊哦。


這首《絕句》的內容就是這些,咱們下首詩再見吧。


Ps,桃子媽並非中文專業,所有對古詩詞的解讀,均為桃子媽查閱各種資料後的理解,已盡力保證沒有原則錯誤,如仍有不妥之處,歡迎批評指正,謝謝。


@頭條教育 @頭條育兒 @今日頭條



清華桃子媽:28字描繪4處風景,詩聖杜甫,七言《絕句》以詩作畫

相關焦點

  • 兩幅對聯一首詩,判斷一個人是否懂詩的試金石,杜甫的絕句真絕了
    這首詩的作者是詩聖杜甫,幾乎人人能誦。其原因是這首詩不僅入選《唐詩三百首》,而且還入選小學語文教材。很多人把這首詩當作風景詩來閱讀,然而深入研究寫作背景和作者寫作風格,這首詩其實暗藏深意。這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自然是符合選編的標準,「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
  • 杜甫的這首七言絕句,人人都會背,但真能讀懂的人卻很少!
    像是被稱為「詩聖」的杜甫,一生憂國憂民,寫下許多反映社會現實的詩句,正是因為他的詩,都反映當時社會現狀,就被後世將其稱為「詩史」。不過雖然杜甫在律詩上的成就,幾乎可以說得上是無人能及,對後世也產生了重大影響。但不得不說杜甫也有缺點,若你對唐詩有過了解就會發現,雖然杜甫在律詩上成就很高,卻鮮少能寫出絕句。
  • 杜甫最驚豔的一首絕句,卻沒能入選《唐詩三百首》
    如果評出歷史上最偉大的幾大詩人,那麼「詩聖」杜甫一定佔其中一位!杜甫憂國憂民,寫下了很多反映社會現實的詩作,因而其詩被後世稱為「詩史」!而他本人詩風沉鬱頓挫,謙辭用句極為嚴謹,尤其是律詩上的成就幾乎堪稱巔峰,對後世影響極大,因而也被尊為「詩聖」!
  • 六種體裁六首詩,讓你明白詩聖杜甫的恐怖實力!
    第一、他的詩寫得好。從語言上看,杜甫的詩講求鍊字鍊句,「沉鬱頓挫」四字最能概括他作品的語言。比如李白擅長古體詩和七言絕句,七律就較少;王維最擅長五言詩,七言詩就不多;白居易樂府詩、古體詩寫得好,近體詩比較一般;而杜甫則不然,除了最擅長寫七言律詩之外,其他的題材:古體詩、樂府詩、絕句都有很多佳作流傳。下面小仙就每一類列舉一首,讓我們來見識見識杜甫恐怖的實力吧。
  •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五言絕句,誰更勝一籌?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兩座並列的高峰!李白浪漫、杜甫顯示;李白詩風汪洋恣意飄逸瀟灑、杜甫詩風沉鬱頓挫、雄渾有力;李白就像他的詩一般「人生得意須盡歡」、而杜甫則是「萬裡悲秋常作客」!二人的詩風、性格如同兩個極端,但卻將各自的風格發揮到了極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五言絕句,誰更勝一籌?
    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兩位詩人,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兩座並列的高峰!李白浪漫、杜甫顯示;李白詩風汪洋恣意飄逸瀟灑、杜甫詩風沉鬱頓挫、雄渾有力;李白就像他的詩一般「人生得意須盡歡」、而杜甫則是「萬裡悲秋常作客」!二人的詩風、性格如同兩個極端,但卻將各自的風格發揮到了極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一首詩,看出杜甫為什麼是「詩聖」
    歷唐一代,為我國詩歌史上的巔峰,無論律詩還是絕句,名家輩出,佳作不絕,其中不可繞開的一位詩人,便是「詩聖」杜甫,韓愈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其影響,可見一斑。杜甫,工於律詩,尤善排律,而他的絕句,和同時代的一些詩人相比,則稍顯遜色。
  • 詩聖杜甫最有情調的七言絕句,簡直妙絕古今!
    詩聖杜甫的詩歌,多是描寫家國情懷,思想深刻,藝術精湛,令人拍案叫絕。在杜甫所有的詩歌之中,有一首七言絕句,寫得極為平易,卻頗有情調,蘊意極為深遠。此詩被譽為杜甫最有情韻的一首詩,歷來廣為傳頌。這首詩就是七言絕句名詩《江南逢李龜年》。
  • 這首詩,是杜甫晚年寫的最後一首絕句,只有28個字卻寓意深刻
    杜甫,生於河南鞏義,字子美。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唐代另一位著名的詩人李白,合稱「李杜」。他寫的詩,被後代稱為「詩史」,杜甫在我國古代詩歌史上,影響極其深遠。是詩詞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杜甫早年恰逢唐朝動亂年代,他心系蒼生,心裡時刻想著能夠報效國家。
  • 杜甫七言絕句當中的第二個字,為何我們小時候總是會背錯
    開篇先來溫習一下我們小時候都背誦過的一首詩,詩聖杜甫的七言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杜甫這首七言絕句寫於唐代宗廣德二年,也就是公元764年,禍國殃民達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已經得以平定,杜甫的好友嚴武復任成都尹,再次入蜀。彼時漂泊在外兩年之久的杜甫已經年過半百,聽聞好友復歸,便又回到了成都浣花溪草堂,時值初春時節,一生憂國憂民的杜老先生,看到家國收復,又能他鄉遇故知,不禁心情大好,望著草堂外一派春色,詩興大發,於是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句。
  • 杜甫對仗最工整的七言絕句,後人無法超越,只能仰望!
    詩聖杜甫作為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歌寫得出神入化,無可超越。杜甫在一首詩中寫到:「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這正是對他自己寫詩的態度最恰當的概括。杜甫的詩歌,一大特點,就是對仗工整,幾乎無可挑剔。
  • 杜甫唯一入選《唐詩三百首》的七言絕句,堪稱其七絕壓卷之作
    而盛唐時期另一位偉大的詩人詩聖杜甫在七絕方面的名聲就大不如李白等人。眾所周知,杜甫最為擅長的是律詩,尤其是七言律詩。杜甫的七律格律嚴謹,精於鍊字,其詩風格沉鬱雄渾,讀來抑揚頓挫,鏗鏘有力。幾千年來杜甫的七律被詩家奉為圭臬,但杜甫的七絕成就遠不如其七律。
  • 詩聖杜甫最著名的一首七言絕句,看似句句欣喜,實則滿是無奈
    杜甫是大唐最負盛名的詩人之一,他憑藉折服眾人的才華躋身與李白相併肩的地位,除了擁有「李杜」之並稱以外,更獲得了詩壇最響亮的「詩聖」之譽。杜甫年輕時候也是胸懷大志,未涉深時局的他詩風明快,肆意隨性。在杜甫的詩作中,律詩是被人們最為熟知的,體現著作者在藝術方面的創造力。不過杜甫的七言詩也同樣出彩,所以今天這裡詩巷便要跟大家分享一首杜甫最著名的七言絕句。這首著名的七言絕句就是曾在我們學生時代課本上出現過的《江南逢李龜年》。
  • 這首七言絕句千古流傳:28個字,竟然有12個意象!
    眾所周知,七言絕句從題材內容上來分,有邊塞、山水、田園、閨怨、送別、詠史、愛情、閒適等類型。但是不管是哪一類,七言絕句總共28個字,這一點沒有變。如果按照2個字組成一個意象,七言絕句至多也就14個意象;如果一句詩出現4個意象,一首七言絕句可以有16個意象。
  • 詩聖——杜甫(圖)
    產生了《兵車行》、《麗人行》、《前出塞》、《後出塞》、《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這樣的不朽名篇和"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警世之句。此期流傳下來的詩大約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體詩。流亡時期肅宗至德元載(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亂最盛。杜甫也盡歷艱危,但創作成就很大。
  •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描繪一幅百花爭豔的春景圖,28個字就夠了
    >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時期,他的詩歌創作風格,一如他的為人,關注社會現實,胸懷國家大事,心系芸芸眾生,被後人稱為「詩聖」。但杜甫有一首詩,字句平平淡淡,卻讓人眼前一亮,一副生機盎然的春景圖,透過28個字,躍然眼前。
  • 「詩聖」杜甫首創的一種絕句,後代詩家紛紛效仿
    拋開此詩名句不說,這首絕句讀來只有議論和道理,卻無絲毫意境之美。實際上,這類絕句確實是為議論而創的,名為「論詩絕句」,也就是用絕句的方式來議論詩歌。這種論詩絕句早在唐代便已有之,其首創者便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詩聖」杜甫。
  • 詩詞格律基礎知識 古詩的言,律,絕句,有什麼區別?
    古詩中的「言」、「律」、「絕句」有什麼區別?這是傳統詩詞的一些基本知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老街味道的介紹:一、什麼是言?古詩說的幾言詩,就是指這首詩的每一句是幾個字,通常有以下幾種。4、三言、六言,相對來說四言、五言、七言詩來說這些比較少見。如三言詩, 《三字經》節選: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六言詩, 王維的《田園樂》:桃紅復含宿雨,柳線更帶朝煙。花落家僮未歸,鳥啼山客猶眠。5、雜言,句中字數不定,最短僅有一字,長句有達九、十字以上者。
  • 清華桃子媽:讀《登鸛雀樓》,領略邊塞詩人王之渙的磅礴胸懷
    和我們前一首詩知道的黃鶴樓一樣,鸛雀樓也是中國古代一座名樓。詩名《登鸛雀樓》中的「登」字,就是「登上、登高」的意思,所以這首《登鸛雀樓》是詩人登上著名的《鸛雀樓》後寫下的景色與感想。今天咱們背的這首《登鸛雀樓》就曾被人譽為五言絕句的壓卷之作。 註:五言絕句:絕句是古時詩作的一種形式,通常由四小句組成。五言,是指每一小句有5個字,除了五言絕句外,還有七言絕句(每句有7個字)。
  • 詩歌繁盛的唐朝,有豪邁的詩仙李白,也有憂鬱的詩聖杜甫
    重陽未能和朋友相見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友人相聚,把酒言歡,臨別之時,友人踏歌相送,此情此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脫口而出。詩歌是最精煉的語言。或用五言、或用七言、或用絕句或用律詩,少則二十個字、多也就五十六個字,可以抒發心情、可以描繪景物。大好河山、人情世故、往來古今,都可以被一首詩刻畫得淋漓盡致。唐人的詩歌已經出神入化了。唐朝寫詩的不光有詩人,更有詩聖、詩鬼、詩仙。李白的詩在唐代排了第一,在我看來就是永遠第一了,現在沒有,今後也不會有了,因為唐代已經沒有了,孕育李白的環境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