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孤獨感來自於人的遺傳基因,後天的社會環境只是加強了或者減弱人的孤獨感。
人的xing欲、愛情、親情、痛苦、幸福、欲望·····和孤獨感一樣,都是來自於人的遺傳基因,屬於人關鍵的核心意識,也是一種基礎情緒。就像我們使用的手機,預先裝上了安卓、或者蘋果操作程序。
人來到社會上,後天的環境只是加強和減弱了人的xing欲、愛情、親情、痛苦、欲望、孤獨感。
歷史上很多人都不相信愛情和xing欲是來自於人的先天遺傳基因,他們做許多實驗,讓男孩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寺廟裡,所接觸的都是男性和尚。
當男孩長大,老和尚帶男孩上街,男孩對女性感興趣,老和尚說那些女人是老虎,可是男孩卻說,他就喜歡這種老虎。
人類在長期進化中,相互合作是至關重要的,對人的生存、以及能否很好的活下去至關重要。人類是群居動物,人類長期進化,使得與人建立親密關係變成是人的一種本能。
人類在過去幾百萬年中始終是處於極端落後的原始社會中,人不但經常受到自然災害的肆虐,還要受到野獸、蚊蟲、毒蛇等侵害。
所有這些災難都比不上受到同類的原始人的殘酷攻擊,這種攻擊往往是突然的,有時候是隱蔽的,也是很殘忍的,往往被對方殺死和吃掉。
很多人把原始社會想像為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是大錯特錯,現在很多考古學家發現,原始人在冬季食物匱乏的情況下,經常有原始人用石塊偷襲另一個原始人,偷襲成功後,就吃掉後腦。
如果許多熟人、有血緣關係的人在一起生活,形成一個群體,別的原始人就不敢輕易的發起攻擊。即使攻擊也很容易被眾人發現,在眾人面前,這種攻擊不但不能傷害到對方,可能自己要倒大黴。
可以設想,一個原始人落單了,突然遇到另一群陌生的原始人,自己的生命完全就操縱在對方這些人手中,他們想殺死你,想吃掉你,就可以輕易的達到目的。
所以,久而久之的,把與人合作、合群寫在了人的遺傳基因中,防止一個人脫離社會,去單獨生活。
當一個人被社會群體所排斥,或者自己主動排斥社會群體時候,人的遺傳基因做出了應激反應,它讓你感到孤獨,孤獨使你痛苦和害怕,你想要消除痛苦和害怕,結束孤獨,就要改變自己的態度,想辦法主動的融入社會群體中。
這樣可以防止這個人脫離社會群體,這樣就大大的提高了這個人生存下去的可能性。
所以,人的孤獨感是人經過長期進化得來的一種基礎情緒,孤獨感能夠給人帶來痛苦。人只有與人合作、與人相處中,才能夠忘記這種孤獨感,從而減輕痛苦。
所有的探討人為什麼有孤獨感的人,都把目光放在人在後天環境中造成人孤獨感的原因。
按照以上的看法,一個人經常的與人合作,與人相處,就不會感到孤獨。
可是在實際生活中,完全不是那個樣子,有人經常和人合作,與家人、同事時刻相處,但是,仍然感到孤獨。很多人的孤獨感來得是莫名其妙的,連自己都搞不清楚來源是什麼。
這個原因就是人與人的正常、平等交往受到阻隔。這種交往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人與人思想交往受到阻隔,另一個原因是人與人的肉體觸碰受到阻隔。
人需要與人在思想上交流、碰撞。人需要經常的得到別人的肯定、讚美。更希望得到別人的羨慕。
人與人交往中的思想產生了隔閡,一個原因是我鄙視別人,另一個原因是別人鄙視我。
在一個鄙視文化流行的社會中,很容易造成人與人的思想交流困難和阻隔。
什麼是鄙視文化?鄙視文化是怎麼產生的?
原來,任何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上,都希望自己有財富、有權、身體好,有很多漂亮的伴侶,受到別人的尊敬和肯定,日子過得幸福、滋潤。
但是,有些人希望自己有財富、有權、身體好,有很多漂亮的伴侶,受到別人的尊敬和肯定,日子過得幸福、滋潤。
同時,特別希望別人沒有財富,窮得一B吊糟,什麼權利都沒有,連說話權利都沒有,身體差,有一個醜陋的伴侶,甚至打光棍,沒有人尊敬他【她】,整天被人像嚇狗那樣訓斥,日子過得很糟糕。
這些人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感覺自己高高在上,才能夠感覺到爽、幸福。
這些人在行動中一邊努力滿足自己的願望,一邊拼命的阻礙別人實現自己的願望。
當一個社會中這種人佔了大多數,而且社會對這些人沒有譴責,甚至給予肯定,這種社會風氣一代一代的繼承下去,這個社會鄙視文化就形成了。
還有,社會中很多人以鄰為壑,無緣無故的仇恨別人,仇恨外國人,這個就是仇恨文化。
由鄙視導致仇恨,仇恨文化起源於鄙視文化,屬於鄙視文化的延伸。
正是這兩種文化在社會上大規模的流行,阻礙了人與人交流,特別是阻礙人的正常的、平等的交流。
人的正常的、平等的交流變成了相互鄙視、攀比、較勁,處於下風的人,往往就不願意繼續交往下去,這些人往往陷入孤獨中。而處於上風的人,又高高在上的,瞧不起人,也不想交流了。
有時候,大家在一個單位裡天天見面,又無法相互離開,結果只能是相互假笑,敷衍了事,沒有了真心交流。
這個社會,科技越發達,人可以利用網際網路來相互交流的時代,人反而越感到更孤獨。
原因就是鄙視文化的流行,大家尿不到一個壺裡。本來是想從別人那裡得到肯定、認同、讚美、羨慕,而實際上得到的是鄙視、怒懟、嘲諷、謾罵。
關愛文化的匱乏,鄙視文化、仇恨文化的流行,加上對陌生人的恐懼,使得城市越擁擠,人的心卻相隔得越遠,沒有可以相信、信賴的人,生活在城市的人感到越更孤獨。
寂寞來自於我想找別人交流,別人拒絕了我。孤獨是我想拒絕與別人交流。
你找別人,別人不理睬你,而你又從內心瞧不起別人,不肯主動降低身份、姿態去討好別人,其結果是你既寂寞、又孤獨。
人的願望長期不能實現,會導致人的失落感,在得不到別人認同和理解後,就又產生了孤獨感。這種孤獨感產生的原因在現代社會中是最常見。
很多人長期有委屈、失落感,也加深了孤獨感。
很多人的孤獨,是自我封閉導致的,自己不願意和外界接觸。
這類人通常有些內向,很少能對自己有信心,又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不能擺正自己在別人或者社會上的真實地位,在與人交往中,被人鄙視,多次受到挫折,就會關閉自己的心靈,刻意的遠離別人。
聰明、智慧、愛獨立思考的人,更加的孤獨。原因是這些人很容易看穿社會的虛偽和假面具。這些人不肯同流合汙,又不肯屈服,加深了自己的孤獨感。
不過,寂寞孤獨能夠促進人更加思考,特別是向深度方向去思考,很多人的思想轉變,也是源於自己經歷孤獨的痛苦。很多思想家、成功人士,都經歷了劇烈痛苦和孤獨時期。
有的人在青少年時期,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並逐漸建立,產生了了解別人內心世界。他們很關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視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他們會將自己隱藏起來。一方面他們覺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秘密,不願告訴別人,有一種自我封閉心理;另一方面他們又特渴望別人能真正了解自己。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便會陷入惆悵和苦惱,產生孤獨感。
老人為什麼感覺更加的孤獨?
人在年紀越來越大的時候,也更容易感受到孤獨。
這種孤獨,是因為過去有未完成的事情,但是現在卻無法繼續進行下去,有些老人通過自己一生的經歷,看穿了社會的一切虛偽,就會產生後悔、失望等的消極情緒。因為沒有人能理解,也就變得孤獨了。
有的老人是因為得不到家庭的溫暖,身體有病,對未來沒有希望,又得不到別人的安慰和理解,失望和痛苦加劇了孤獨感。
貓喜歡人經常撫摸它,豬也喜歡人經常的給它撓癢。
人也需要和別人肉體上的接觸、撫摸,特別是異性的接觸、撫摸,有一些孤寡老人,特別的孤獨。
現代社會,養貓、狗的人特別多,原因就是無數人的寂寞和孤獨。
家庭內部的原因,容易造成人的孤獨感。
有人在家庭中,只能幹活,不能消費,對家庭事務沒有一點而發言權。他幹出的成績沒有人提,稍有錯誤就被無限放大,遭到痛罵,而且家庭的成員當著他的面吵來吵去的,完全不把他放在眼裡。
久而久之,家庭給他的感覺就是糞坑,他時刻想跳出這個糞坑,可是種種條件又束縛了他,使他無法跳出,長期下去,就造成了這個人非常強烈的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