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公布毒品犯罪十大案例,有人因吸毒致幻殺害民警獲死刑

2020-12-17 澎湃新聞

10起典型案例中,4起案例的罪犯已被執行死刑,法院從嚴懲處毒品犯罪的決心可見一斑。

6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毒品犯罪及涉毒次生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其中,走私、製造毒品等源頭性犯罪案例4起,零包販賣毒品、容留他人吸毒等末端毒品犯罪案例3起,因吸毒引起的涉毒次生犯罪案例兩起,涉及網際網路新類型販毒案例1起。

租養豬場秘密製毒

近年來,我國面臨境外毒品滲透和國內製毒犯罪蔓延的雙重壓力,走私、製造毒品等源頭性犯罪均呈加劇之勢。

在10起典型案例中,有4起涉及源頭性犯罪,包括李懷愉販賣、運輸毒品案,蔡志雄販賣、製造毒品案,楊開水運輸毒品案以及魯福平非法生產製毒物品案。其中,前三起案例的罪犯已被執行死刑。

李懷愉販賣、運輸毒品案,是一起典型的從廣東購買毒品後運回湖南進行販賣的案件。李懷愉曾因販毒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刑滿釋放後不思悔改,夥同他人在短期內多次從廣東惠東購買甲基苯丙胺(冰毒)和氯胺酮(俗稱K粉)運回湖南益陽進行販賣,數量巨大,社會危害大,罪行極其嚴重,法院依法對李懷愉判處並核准死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K粉是一類精神藥品,濫用會產生認知障礙、引起幻覺,危害很大。近年來,濫用K粉等合成毒品的人數呈上升之勢,製造K粉犯罪多發。在蔡志雄販賣、製造毒品案中,其以辦廠生產膠水為名,租賃一處養豬場作為秘密製毒窩點,案發後查獲的成品數量達140餘千克。法院依法對蔡志雄判處並核准死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在毒品犯罪中,為逃避打擊,組織他人運輸毒品的情形並不少見,其中,組織懷孕婦女、病殘人員等特殊群體運輸毒品的情形也時有發生。楊開水運輸毒品案中,其組織多名懷孕婦女運輸毒品,涉案毒品數量特別巨大,約定的非法報酬數額巨大,且楊開水作案時,正值其之前因運輸毒品被判刑的假釋期間,理應依法從重處罰。法院依法對楊開水判處並核准死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而魯福平非法生產製毒物品一案中,魯福平明知鄰酮屬於被管制的易製毒化學品,為牟取暴利夥同他人非法生產,至案發時產量達230餘千克,屬於情節特別嚴重,法院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8年6個月,並處罰金5萬元。

指使未成年人販毒

受毒品消費市場持續膨脹影響,零包販賣毒品、容留他人吸毒、非法持有毒品等犯罪增長迅速。如容留他人吸毒案件,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此類案件數從2012年的7761件增至2016年的30819件,5年間增長2.97倍。

在利惠青等容留他人吸毒案中,利慧青等人為容留他人吸毒賺取利潤而租賃KTV的兩間包房,安排人員為吸毒者提供服務,容留行為持續時間長,案發時一次性容留十餘人吸毒,犯罪情節惡劣,法院依法對利惠青判處有期徒刑1年10個月,並處罰金1萬元。

零包販毒作為末端毒品犯罪,是吸毒者獲得毒品的直接渠道。由於我國吸毒人數龐大,零包販毒案件在毒品犯罪案件中所佔比例較高,社會危害不容忽視。

於國軍販賣毒品案中,於國軍每次販賣冰毒僅1克左右,但其販賣毒品近20次,共計15.4克,同時,從其家中查獲12.09克毒品,亦應計入其販賣毒品的數量。法院根據於國軍多次販賣冰毒共計27.49克的事實,對其判處有期徒刑11年,體現了對此類末端毒品犯罪的嚴懲。

在3起末端毒品犯罪案例中,楊洪販賣毒品案極其惡劣。2016年6月中旬以來,時年23歲的楊洪通過為未成年人蒲某提供食宿等方式拉攏、控制蒲某,多次指使蒲某為其向購毒人員送毒品,還向未成年人楊某某出售毒品。法院根據楊洪犯罪的事實和具體情節,對其從重判處刑罰,判處其有期徒刑9年6個月,並處罰金8000元。

網絡涉毒案件增多

據了解,近年來,利用網際網路、物流寄遞渠道實施毒品犯罪的案件增多。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網絡覆蓋面廣、易隱瞞真實身份等特點,在網絡交流平臺上散布涉毒信息,藉助電子商務平臺進行毒品交易,形成毒品犯罪的一個新特點。

在臧吉喆販賣毒品案,臧吉喆與趙某、徐某某(均另案處理)通過QQ或者微信聯繫後,假借淘寶購物或者以支付寶轉帳的方式,分別向二人購買冰毒共計250克用於販賣。公安人員抓獲臧吉喆時,當場查獲冰毒4.53克。

法院認定,臧吉喆販賣毒品數量大,且曾因犯販賣毒品罪被判刑,此次又犯販賣毒品罪,系毒品再犯,應依法從重處罰。臧吉喆當庭認罪態度較好,可酌情從輕處罰。據此,依法判處臧吉喆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吸毒致幻殺人償命

隨著我國吸毒人數的增長,近年來,為獲得購毒資金而實施的搶劫、搶奪、盜竊等侵財型犯罪,以及因吸毒後行為失控而誘發的殺人、傷害、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交通肇事等次生犯罪頻發,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

10起典型案例中,就有兩起涉毒次生犯罪案例,其中肖勝故意殺人案還造成一名民警死亡的嚴重後果。

肖勝自2007年開始吸食毒品,2008年曾因吸毒被行政拘留15日,案發前肖勝多次吸食毒品,出現幻覺、被害幻想等症狀。交通肇事後,肖勝持械對依法執行公務的交通警務人員行兇,致1人死亡、1人輕傷,犯罪性質惡劣,社會危害極大,罪行極其嚴重,法院依法對其判處並核准死刑。

毒品多具有興奮、致幻作用,吸食後產生感知錯位、注意力無法集中、幻視幻聽等症狀。因此,吸毒後駕駛機動車極易因上述症狀而肇事肇禍,造成嚴重危害後果。

在張沛生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中,張沛生吸食毒品後駕車在市區超速行駛並闖紅燈,在與其他車輛發生碰撞後,張沛生駕車逃離現場,途中又連續撞擊多輛汽車和三輪摩託車,造成兩人重傷、多車損壞的嚴重後果,法院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10年。

(原題為《4名涉毒罪犯已被執行死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吸毒致幻砍死兒子 江西高院公布十大涉毒典型案例
    吸毒致幻砍死兒子原標題:江西高院公布十大涉毒典型案例:父親販毒吸毒,致幻後殺子2017年6月至2018全省法院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並給予刑事處罰的2034名毒品罪犯中,五年以上直至死刑的559人,重刑率達27.48%,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近8個百分點。同時嚴格緩刑的適用標準,共依法適用緩刑30人,同比下降45.45%。為加強禁毒宣傳,震懾毒品犯罪,警示毒品危害,努力構建全民「防毒、拒毒」網絡體系,國際禁毒日前夕,江西高院從全省法院本年度生效案件中選擇了十起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 湖北法院公布5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例,2019年全省6272人因毒品犯罪被...
    楚天都市報記者周萍英 通訊員黃黎 梁學東據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統計,2019年,全省法院新收毒品犯罪案件5688件,同比下降0.6%;審結5456件,同比下降4.3%;判決發生法律效力的犯罪分子6272人,其中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至死刑的1497人,同比上升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2020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據最高人民法院網站消息,「6·26」國際禁毒日即將到來,為充分昭示人民法院依法從嚴懲處毒品犯罪的政策立場,最高人民法院相關部門從全國法院範圍內收集、整理了10件2019年以來審結的毒品犯罪和吸毒誘發次生犯罪的典型案例。
  • 男子吸毒致幻覺 聽從電視「指令」殺害懷孕7月妻子
    [還原]吸毒致幻認為妻子是「皮娃娃」  那王某為何會做出殺害妻兒的殘忍舉動呢?答案是吸毒惹的禍。  據悉,王某今年42歲,肥東縣人,初中輟學後在外地打工。 1994年回肥做起了水電承包的生意。日子好起來後,王某卻染上了毒癮。 2010年2月9日,王某因吸毒被合肥市公安局龍崗派出所行政拘留10日。
  • 浙江法院發布毒品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6月23日,省高院發布浙江毒品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 雲南通報8起毒品典型死刑案件,9名死刑犯中4人已被執行
    6月23日,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毒品案件審判暨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在發布會上,雲南高院通報了8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例,被判死刑的有9人,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的有4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後於23日當天已被押赴刑場執行死刑的有4人。雲南高院的發布會現場。
  • 早安,地球村丨江西公布八大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販賣、運輸毒品,數量大,且系毒品再犯,罪行極其嚴重,依法判處死刑基本案情2004年9月13日,被告人黃華因犯販賣毒品罪被江西省吉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五年。當晚19時許,黃華離開周春明家時被民警當場抓獲,民警從黃華隨身挎包內繳獲一包冰毒,從小轎車副駕駛位處繳獲一包冰毒。經稱量,兩包冰毒淨重分別為993.89克、1001.82克。黃華歸案後,民警在黃華租住的房間內搜出冰毒36.43克、麻古554.05克。另查明,黃華還在2015年3月26日販賣500克冰毒給李美嬌(另案處理)。
  • 各地公布一批毒品犯罪案件
    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 國際禁毒日到來之際,全國各地公布一批毒品犯罪案件。禁毒形勢整體向好今年以來,廣西深入開展「淨邊2020」專項行動、「吸毒人員管控年」、禁毒重點整治、禁毒宣傳教育和禁毒扶貧等工作,打擊毒品違法犯罪,不斷深化毒品綜合治理。
  • 雲南省法院集中宣判47起毒品犯罪案件
    雲南高院裁定維持原判並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了對周潤龍、朱兵畢的死刑判決。近年來,雲南高院始終保持對毒品犯罪的高壓嚴打態勢,依法精準有效打擊走私、製造毒品和大宗販賣毒品等源頭性犯罪,嚴厲打擊毒梟、職業毒犯、累犯、毒品再犯等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的毒品犯罪分子。
  • 不要喝陌生人的奶茶 小心是新型毒品
    「新型奶茶粉一般會出現在歌舞娛樂休閒場所裡,所以大家在放鬆娛樂的時候,如果有人突然拿出奶茶包衝調並且要你喝下,一定要多長一個心眼,問個明白,以免誤入歧途,遺憾終身!」民警提醒大家。隨後,民警又向學生們講解了長得像莧菜一樣的毒品「阿拉伯茶」、以「跳跳糖」「膠囊」「開心果」「浴鹽」做偽裝的各種新型毒品。
  • 攜槍販毒並槍殺民警、吸毒產生幻覺刺死路人…雲南省高院發布八件...
    在「6•26」國際禁毒日即將到來之際,6月23日,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舉行毒品案件審判暨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去年來全省法院毒品犯罪案件及相關工作情況,並發布八件典型案例。據悉,2019年全省法院受理毒品犯罪案件6809件,審結6434件,結案率94.49%,重刑率達53.58%。
  • 別讓"天使"因毒品而"折翼" 聚焦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典型案例-未成年...
    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在多數孩子歡度節日的時候,卻有少數特殊的「天使」因毒品而「折翼」。  涉及未成年人的毒品犯罪案件數量雖然不多,但深究後卻發現這類犯罪具有一定的共性,值得關注和警醒。  一天,小馬夥同毛某(另案處理)來到上海市閔行區某撞球會所二樓,以300元的價格將一小包白色晶體賣給吸毒人員時,被民警當場查獲,民警還從小馬處扣押了5包白色晶體。經鑑定,6包白色晶體共計淨重3.24克,均檢出甲基苯丙胺成分。小馬到案後如實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實。「離婚後他們就不管我了,如果能像其他同學那樣有個完整的家庭,我就不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
  • 「毒品郵票」暗藏目前最強烈致幻品
    央視網消息:2018年10月下旬,江蘇南京建鄴警方接到線報,南京一名吸毒人員張某正在販賣毒品。民警立即行動,在抓捕張某時從其家中搜出13貼像「郵票」一樣的東西,經南京市公安局禁毒支隊鑑定,這是一種危害極大的新型毒品。
  • 甘肅省高院發布三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例 主犯均被判處死刑(圖)
    ,公開發布三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例,從多個角度體現了當前毒品犯罪案件的特點,闡述了人民法院對相關類型毒品犯罪案件的法律適用和政策把握標準。此次公布的三起典型案例中,主犯均被判處死刑。  案例一、被告人馬牙黑牙等人運輸毒品案  (一)基本案情  2015年11月20日、23日,被告人馬牙黑牙僱用、指使馬艾一布、馬秀娟(均已判刑)分別乘機抵達雲南省昆明市。11月28日,在馬牙黑牙指揮下,馬秀娟、馬艾一布從他人處接取毒品並與馬一得勒斯(已判刑)一起對毒品進行包裝。
  • 民警:毒品,天然致幻
    說到毒品大家知道的有冰毒、海洛因等但是有一種毒品卻很少見那就是——致幻蘑菇。前不久,遵義市紅花崗公安分局禁毒大隊,就破獲了一宗致幻蘑菇毒品案。今年七月中旬,遵義市紅花崗公安分局接到山東警方的協查通報,稱在紅花崗轄區內,有人在通過網絡購買一種名為致幻蘑菇的新型毒品,於是紅花崗警方立即著手對這一線索展開調查。紅花崗公安分局禁毒大隊民警介紹,說在新疆的阿勒泰地區,有一個涉毒的包裹郵寄到遵義地區。很快,民警將嫌疑人張某抓獲。
  • 國際禁毒日:警惕有關「毒品」的五大誤區
    隨著毒品用量的增加和常年吸食,小鳳的毒癮越來越大,身體的很多內臟器官都開始受到損害,不斷出現胃出血。並開始出現強烈的致幻效果。小鳳講述最可怕的幻覺是在很陡的樓梯口,會感覺它是平路,直接往下走;還會感覺有人在追殺她;和朋友在一起玩時,會覺得朋友像蟒蛇,像野獸,想要攻擊對方。
  • 平頂山「12·12」特大製販毒品案件一審判決,5人獲死刑
    民警從該次行動中發現一名可疑人員庫某民,經過縝密偵查,民警挖掘出一個「驚人」的故事。庫某民(男,48歲,許昌市襄城縣東庫莊村人,初中文化)在當地糧食管理所上班。糧食系統改革後,庫某民開始下海經商。2016年6月,庫某民因經商不利,欠下很多債務,外出避風頭。走投無路的庫某民,心中產生了邪念,竟想要踏上製毒這條不歸路,來謀取非法利益。
  • 浙江連恩青殺醫案昨日執行死刑 最高法:從嚴懲處嚴重涉醫犯罪
    2015年5月26日訊,因鼻部疾病,持鐵錘、尖刀到醫院報復行兇,致一名醫生死亡、兩名醫生受傷的連恩青昨日被依法執行死刑。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在涉醫犯罪典型案例的新聞通氣會上,透露了連案死刑覆核中的部分細節。記者另外獲悉,2014年,全國法院共審結暴力殺醫、傷醫等犯罪案件155件。法院從嚴懲處嚴重涉醫犯罪,有效抑制了涉醫違法犯罪的高發態勢。
  • 男子吸毒致幻稱可得道成仙
    紅網時刻11月26日訊(通訊員 諶藍 趙盼紅 許又林)11月25日,一男子在吸入毒品後,產生幻覺,幻想自己得道成仙,在芷江站乘坐高鐵時被懷化鐵路公安處芷江站派出所民警查獲。當天,芷江站派出所值班民警在車站巡查時,發現一名男子神情恍惚,嘴裡念念有詞,民警上前詢問,發現該男子思維邏輯混亂,疑似吸毒症狀,於是將其帶至派出所進一步調查,經查該男子尿檢結果呈「嗎啡」陽性。經了解,該男子此次準備在芷江站乘高鐵前往銅仁梵淨山「修行」。
  • 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兩名男子被中院執行死刑,那麼他們到底犯了啥罪?
    據四川省高院通報,2020年6月10日上午,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達的執行死刑命令,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對罪犯劉和恩、餘朝勇執行死刑。執行死刑前,法院安排罪犯劉和恩、餘朝勇會見了近親屬,充分保障了被執行罪犯的合法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