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體是指唐朝最後一位大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權( 778-865 )的書法作品字的總稱。 柳體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書貴瘦硬方通神」他的楷書,較之顏體,則稍均勻瘦硬,故有「顏筋柳骨」之稱。
天津市楹聯學會會長陳偉明在王炯智先生的柳楷玄秘塔高級教程的媒體發布會上說,我們中國古代經典的字帖——《玄秘塔碑》,所體現出來的藝術成就和地位被王炯智先生稱之為「徒手的圓規」、「舞中的芭蕾」。其技術性的精準性猶如楷書技法的「格林尼治」,很多人問王炯智:柳體的根本是什麼?其神韻又在哪裡?
王炯智做了一個比較生動的比喻,「玄秘塔」好似一個製作精緻的鳥籠——細、硬、光滑、無刺、直彎有度、精準無誤、奇正相生,從動筆第一步到最後一步都不能失誤——如果用簡潔的四個字來總結,那就是 「法度森嚴」,但這同時也可能被人說成缺少書寫的隨機性,沒有迴旋餘地。這種自始至終的高度緊張感,也許正是柳體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