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時尚一李曉軍"華文藝飾"閃亮墨爾本

2021-02-07 大國藝術資訊

       2018年10月由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李曉軍創意設計並製作的"華文藝飾·漢字藝術飾品"登陸澳大利亞墨爾本。並於24日至30日在維多利亞州國立美術館展出。該展將中國傳統漢字元素與當代時尚設計元素相結合,使古老的中國書法的線性之美通過流行的時尚飾品煥發出富於中國文化內涵的奪目光彩。中國駐澳大利亞墨爾本文化領事鄒斌女士及維省藝術家協會主席艾琳女士參加開幕式並做了精彩發言。華澳國際傳媒董事長徐泠女士宣布展覽開幕。旅澳著名畫家楊春瑞先生,蕭美玉女士等百餘人參加了開幕式活動,展覽在當地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用線連接世界

                    

        基於幾年來對中國書法發展空間的思考,漢字書寫在失去了記錄語言功用的今天,它的藝術性一面得到了高度的重視。從漢字發生發展的歷程上看,除去筆,墨與紙張發生關係的原素之外,刻劃,鑄造亦是漢字傳承與審美的重要環節。刀刻給予我們的凌利、勁爽。溶鑄賦予我們的沉厚、凝重。使我們體會到了游離於紙面書寫美感之外的特殊審美特質。此次推出的漢字飾品系列,亦是對漢字之於溶鑄美感特徵的繼承與挖掘,意在使傳統的書法從紙面上的線性審美之外煥發出與工業社會相契合的金屬性審美元素,使書法中的"折釵骨"美學概念得以質地的還原與再現。

     線性造型的美學特徵是世界設計理念與時尚流行的重要元素。中國漢字之中的線與線的組合體是漢字造形的本質,這一本質特徵,與世界設計理念的先鋒性元素有著高度的契合。歷史讓具有三千年古老的中國漢字文化與當代的時尚設計理念在高速發展的今天交匯在了一起,使中國古老的漢字造形元素,再一次突顯了他承載的民族文化審美的新時代光芒。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中華民族不斷強盛的今天,中國傳統文化一定會給世界帶來更多的驚喜。                  

        中國書法是連接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中國書法也一定會以它獨具魅力的線連接世界!


李曉軍/文


李曉軍,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榮寶齋畫院教授、文化部青聯書法篆刻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市海澱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西城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TEL:     17010070008 

E-mail: 86662986@qq.com

E-mail: shangyiziyang@126.com


藝術媒體聯盟(排名不分先後)

子洋藝術資訊、當代書畫檔案、新華網、人民網、光明網、新浪網、中國書法家論壇、中國書畫家影像網、書藝公社、雅昌藝術網、博寶藝術網、九九藝術網、搜藏網、當代書法網、中藝字畫網、藝術品收藏網、書畫交流論壇、京都字畫網、書畫鑑定網、中國文化報、書法報、國學頻道、收藏天下、鳳凰網、騰訊網、優酷網、激動網、新浪視頻、樂視網、美術圈、國畫先鋒、書畫圈、齊天友聯文化傳播、藝術天成、東方藝術媒體聯盟、中國美術報、(軍地文化訪談)專題片、(百家爭鳴)藝術微電影、中國畫壇聯盟、藝術公社、三品網、三品雜誌、《新時代藝術名家》雜誌、商務財經網、中國書畫藝術網、書畫寶庫、色彩軒藝術空間、文超傳媒、《卓越理財》雜誌、東方金典書畫網、《時尚周刊》等

相關焦點

  • 書法是大眾藝術,"小眾"的是醜書
    在中國,說書法藝術是"小眾藝術"的,都是在精神病院裡的人說的。從古到今,書法都是大眾藝術。根本不存在"小眾"。所謂小眾,是一些書法盲捧出的一小撮有嗜痂之癖鑽進體制內的醜書主席主任評委磚家叫獸蛆蟲,看見就噁心。每一個中國人,終生擁有幾個漢字的"專屬權"-----名字,很多人經常寫,經常看。識字的,都寫字,寫字就是書法。
  • 戲曲死於"內耗"
    文:戴玥      前輩名家相繼謝世,傳統劇目一一失傳,眼看京劇往昔的繁榮不再,梨園之內卻依然是相互傾軋、彼此傷害,說什麼政府不重視、觀眾不懂戲,將京劇推向萬劫不復的是梨園行自身的"內耗"!     說來也怪,在京劇最為繁榮的時代,演員之間尚能精誠團結,相互扶持,雖然偶有摩擦,但主流卻是"義"字當先。想當年京劇老藝人周嘯天身陷困窘,李鳴盛先生使以援手,周嘯天無以為報,便將自己的拿手好戲《打登州》說給了李鳴盛先生,舊時藝人靠玩意兒吃飯,寧舍一畝地,不教一齣戲,更別說是自己的看家好戲,人們大都聽過于魁智唱"將身兒",卻鮮有人知這齣戲背後的故事。
  • "命根子"與"勞什子"
    "命根子"與"勞什子"      一 從賈寶玉性格的典型意義看曹雪芹人性之壯麗
  • 淺談"金錯刀"與"鷓鴣天"兩詞牌的異同/施貽炎/雨神詩社439期
    (一)"金錯刀"與"鷓鴣天"兩闋詞牌非常相似。而且"金錯刀"因囿於已失的樂律,填寫趨於嚴謹,幾乎沒有"中"字位。(三)"鷓鴣天"傳統填法是上片三、四(兩七言句)句要對仗。下片一、二(兩三字句)句亦要對仗。"金錯刀"上述兩處與"鷓鴣天"無異,而上片一、二(兩三字句)句亦要對仗。(四)"金錯刀"據"搜韻"所示,首句可寫成"中中中",餘認為不妥,因馮延已原詞:"雙玉鬥,百瓊壺。"是極嚴謹的"平仄仄,仄平平。
  • 在中國不同省市"爸、爹、爺"都是指父親,又有何不同?
    隨後我查閱大量的資料,真相一 一浮出水面。在漢字中爹、爸、爺統指父親。這些漢字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含有"父"字旁,而"父"字在古文字中描繪的是手持石斧的形象。那這個形象為何指"父"。我推測有兩個原因:第一、以手持石斧的形象代表男子是家族中的守護者,耕作者。指成年勞作的男子為「父」。
  • 近日參賽作品:"北投荷院"
    今天,參加一書法命題創作大賽,書寫"北投荷院"四字。一等獎一名,獎品價值18888元千足黃金+10萬元購房禮券<使用規則......>+證書。參加大賽,目的當然是奔著獎金獎品證書而去,這又何庸諱言。當然,一定很有些"書法家"、"專家"、"名家"對此不屑一顧:滿腦銅臭,何來藝術高潔文雅之靈性?為錢而創作,作品豈能不俗氣滿紙?
  • 質疑"老乾體"之說
    作者:寺洪勝"老乾體"之論始於何時?始作俑者又是誰?我們沒有必要深究。但它的這種分類方法,是否科學卻有必要予以澄清。一、"老幹部"的概念不清"老幹部"是一個群體概念。在這個群體中,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學歷不同,詩詞的創作也有所不同。有的堪稱詩詞的巔峰之作。如毛澤東、周恩來、郭沫若、矛盾等人的詩作。
  • 紫砂壺不是"養"出來的
    很多人在購買紫砂壺時,都會遇到商家教你如何開壺和養壺,實際上都是在引誘你掏錢購買,的確,紫砂壺表面的光澤會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細微變化,但要知道,真正好的工手做出來的壺是不需要"養"的,放在自然通風的地方也會有變化。如今宜興有人把養壺變成一種職業,生意還特別好。
  • 徐浡君:我的"後未來"主義宣言
    這些元素聯合構成我個人作品的"文化屬性"。藝術的錯覺或者本身就是生活的錯覺,作品的"未知性"才是魅力所在。 ——徐浡君 主要個展2020 "異"想天開徐浡君作品展,昆明2019 "經驗與一non-symmetry"徐浡君個人作品展,北京798鳳凰含章藝術中心。
  • 光緒通寶中鮮為人知的"珍稀品"
    而光緒通寶錢幣中還有一個鮮為人知且存量相對較少,甚至稀少的版別光緒通寶"千字文"制錢。從目前已發現的光緒通寶"千字文"制錢來看,主要是由戶部寶泉及工部寶源兩局所鑄,另有寶津局也鑄有少量的"千字文"制錢。因背穿上鑄有「宇、 宙、 日、 列、 來、 往、元、錕"等字而被稱為"千字文"制錢。
  • 太極拳的"陰陽"在身體上的三維界定
    太極文化是中華傳統瑰寶裡的一個大概念,"陰陽"又是太極之道的最基本元素。關於太極陰陽之理,已有太多的解析在那裡。也因為太多的釋意,反而在實踐中無所適從。 拿練太極拳來說,拳訣云:「一陰一陽是為拳」。那麼"陰陽"又是什麼呢?有人說是:進退,剛柔,化打,開合,沉浮,內外⋯⋯可是這都是些概化的東西,一但你需要去實線"陽不離陰,陰不離陽"時,卻很難下手。
  • 為什麼叫"三善學堂"
    我的家鄉長垣,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畔,春秋分邑,秦皇設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春秋先賢君子典範蘧伯玉的故鄉,自古被譽為"三善之地"、"君子之鄉"!長垣被稱為「三善之地」,是和孔子與其弟子子路有關。《孔子家語·辨政》:「子路治蒲三年,孔子過之。
  • 國家"天問一號"探月工程文化啟動題詞作者到遂寧進行文化交流
    他就是中國探月工程"天問一號"題詞的書者、國家核工業部的研究員、中央國家機關書畫協會秘書長李建。我國的探月工程是十二五規劃綱要制定的重要的國家科技工程,它積聚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任務,集中體現出來的是國家的科技、經濟發展的實力。
  • "鴛鴦玉"一個被收藏界忽視的玉種
    而當提及鴛鴦玉時相信大家又會是一臉茫然,在閒暇之餘逛古玩市場時也極難發現鴛鴦玉的蹤跡,鴛鴦玉到底為何物? 這還得從一個古老而又美麗的傳說說起。"葡萄美酒夜光杯西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載:"西域獻周穆王夜光杯,若傾酒入杯,對月映照,則色呈雪白,光明夜照"。故稱之為"夜光杯"。
  • 甘肅版"袁大頭"銀元的鑑別要點
    一、甘肅版三年袁大頭形成的背景及成因: 1、甘肅版三年大頭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由馮玉祥領導的國民軍鑄造並發行。時值社會動蕩,各地軍閥林立,割劇一方各自為政,基本上脫離了中央政府的監管。 2、甘肅版三年袁大頭銀幣是釆用原孔繁錦時期建造的造幣廠鑄造銅幣的老式機械設備鑄造,由於設備陳舊老化,鑄幣模具自行刻制,技術及工藝落後,加之鑄幣所需材料白銀短缺等原因,形成個別版出現所謂的"長城暗記"、"圓字等復影"、"淺點年"、"銀色不正"等現象(此僅為個人觀點)。
  • 西山碑之"勒封院"的推敲
    "勒封院"個人理解為:實為"勒份院",當地人口音,"勒份吡""你勒份"常掛在嘴邊,意:不噱,瞧不上之意,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上溯千年亦如斯。黃魯直幾杯酒下肚,年歲又大了,耳朵也不好使了,如此才有其"勒封院",不過當地人說話真的衝,惡邪邪的。東望巫峽西盡䣕?個人推敲西至宜賓,存䣕,犍為縣,從邑馬聲。存䣕,犍為縣。宋本皆作存。俗又或譌為鬱矣。
  • 一個被遺忘的陶器"貴族"大漆彩陶
    森林一大什麼"鳥"都有,這不一個堂堂的教授,居然把大把的人民幣換成了數以千計的陶罐子...。而且還給這些玩意,專門弄了一套房子當寶貝供了起來,也許有人認為這人可能有"病"要不就是"瘋了"。他就是著名收藏家、鑑賞家孫欣教授,並經過十餘年潛心收藏研究的,寫完了又一部力作:《中國古代大漆彩繪陶----- 一個被遺忘的胎漆『』貴族『』》,即將出版。
  • 趣談"一樹梨花壓海棠"
    不少人誤把一樹梨花壓海棠『當作寫景佳句,有位作者曾在文章中寫到:雨後,初到某地,花團錦簇,沉甸甸的,真是一樹梨花壓海棠啊。其實,"一樹梨花壓海棠『』並非寫景之作,而是宋代大文豪蘇軾調侃他的好友詩詞名家張先的詩句。張先年少風流,小小年紀爬尼姑庵的牆頭和漂亮的小尼姑幽會被逐。成名之後風流依舊。八十歲時還迎娶了十八歲的姑娘。蘇軾去參加婚禮時寫了一首打趣詩: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 "揚州八怪"即興一首打油詩"禮送"夜間賊
    多了,難免有點"膩"。我就湊個熱鬧來個詩趣吧。鄭板橋,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詩、詞、書、畫樣樣精通。人稱"揚州八怪",且為人為官兩相宜。史書多記載他的德與才,少談了他的幽默詼諧與善良。鄭板橋任官前,同村有一叫賈廣四的長工,家境貧寒,近日身體又不行,家無存米已走投無路,無奈之下,趁著黑夜,想到同村鄭家去小偷小摸,順點兒物件以渡飢餓。人深夜靜。鄭板橋正聚精會神端坐書桌前,凝視窗外竹影婆娑構思著自己的竹畫。突聽見幾聲響動,再見戶牆翻落一人。再定神一看,便認出是本村貧困潦倒的廣四兒。
  • 如此"佳釀"/請君品嘗!
    看見好的作品如同品嘗陳年佳釀,回味綿長……很多人無論是看詩詞書畫還是攝影視頻都喜歡"挑刺",這樣的習慣無可厚非,畢竟我們祖先說過"難得諍友"嘛!杜勝天老師是區書法協會"老革命"其他諸如個人"簡歷"我們就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