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書在世,登峰造極,返璞歸真,方外仙家:林筱之老先生書法賞析

2020-12-11 陳飛老師說藝術

文/果果木

其父乃書畫大師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林散之,林老,是舉世公認的草書之神,是我國不可多得史詩級書畫大師。可惜,林散之之後無人可以承接他的衣缽,唯有其子,林筱之,可以得其真傳「鉤手法」。

鉤手法,是林散之林老獨創的秘技,由來其實說來讓人動聽不已,林老在晚年一次洗澡的時候,不小心掉進了燒水的鍋爐裡面,把手燙傷了,所以後來一直三指執筆。這樣執筆的好處是,懸腕中鋒,氣息平穩,發力蒼勁,連綿不絕。

在當今國內,林筱之老先生的書法作品依然是獨冠群雄,旁人需要盡力展現自己的筆鋒,而林筱之先生是儘量藏起來,這種斂神藏鋒的功夫世所罕見,自成體系。

如果說旁人的書法是神品,能品,那麼林筱之的書法作品恐怕只有用仙品來形容,加以區別。

下面我們來欣賞林筱之的作品:

相關焦點

  • 「一代草聖」林散之先生長子,林筱之書法作品欣賞
    林筱之,又名昌午,江蘇江浦人,1927年10月生。5歲隨父林散之學畫,1948年入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學習,師從黃賓虹學習山水。1.林筱之書法作品:《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尺寸:35cm*137cm 2.林筱之書法作品:《上善若水》尺寸:35cm*35cm 3.林筱之書法作品:《厚德載物》尺寸:35cm*35cm 語出《周易》:
  • 當代最有靈氣的書法,神鬼莫測,守正創新:林筱之書法作品賞析
    文/果果木林筱之,世稱「當代唐伯虎」。他的父親是當代草聖,林散之。觀林筱之的書法,我們感覺到一種靈氣,這仿佛不是書法,是一種仙氣的凝結。這是多麼偉大的狀態,這個狀態是慢慢提煉出來的,通過自己一生的練習來積累。下面讓我們來欣賞林筱之先生的書法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
  • 林散之的兒子,黃賓虹的徒弟,92歲的林筱之,他的書法怎麼樣?
    郭沫若先生對林散之以及他的書法讚賞有加,在南京的時候,有人向郭沫若求字,他回答說:「有林散之在南京,我豈敢在南京寫字。」言語之中,可見他對林散之在當時書壇的影響力。林散之先生有兩個兒子五個女兒。作為大家之後,這七位子女自然會受其父親的影響攻讀書畫。就目前來看,影響力最大的當屬他的大兒子林筱之。
  • 「當代草聖」——九十三歲老教授林筱之老先生墨寶,2平尺
    「當代草聖」——九十三歲老教授林筱之老先生墨寶
  • 與90高齡的林散之長子、著名書畫家林筱之談林散之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王罡:你到中央電視臺《家有傳家寶》節目作嘉賓,帶的是不是這根拐杖?    林筱之:不是這根!是方的,裡面是實心。那根拐杖是1937年我父親林散之遠遊時帶回來的。我到中央電視臺帶的傳家寶是黃賓虹的信和我父林散之的長卷。拐杖是我帶去拄拄的,結果被導演看中了,說我的拐杖很特殊。
  • 林筱之:說說我的父親——你所不知道的林散之
    2017年2月25日九十高齡的林筱之在央視展示了三件傳家寶:書信、拐杖和長卷也是隨著這三件傳家寶的的展示讓我們更加了解林散之老先生的事跡林散之書法王罡:1975年5月,應榮寶齋邀請你父親林散之到北京與趙樸初、啟功、李真、陳英等名家交流書畫。一次,你父親在李真將軍家寫字,啟功在旁邊觀看。他說:「林老寫字真如大鵬展翅!」
  • 92歲書法家:「當代唐伯虎」——林筱之
    筱之學畫在其父和黃賓虹先生的指導下,詩、古文、詞與書法兼學。六十歲後,廣遊名山大川,遍及新疆、四川、廣東、浙江、山東、安徽、福建等十餘省,行程數萬裡,歸來悉心創作,他胸有丘壑,灑脫不拘,運筆老辣深厚、用墨蒼潤,重用水墨,黑白得體,遍局空靈,用傳統筆墨寫山河新貌,抒時代之情,不離法度,既有黃老遺法,亦有散翁意趣,師法自成一家。
  • 林筱之:我90歲了,還要好好臨帖
    鈐印:大吉祥(朱) 江上老人九十以後作(白) 散之信璽(朱文)王罡:你到中央電視臺《家有傳家寶》節目作嘉賓,帶的是不是這根拐杖?林筱之:不是這根!是方的,裡面是實心。那根拐杖是1937年我父親林散之遠遊時帶回來的。我到中央電視臺帶的傳家寶是黃賓虹的信和我父林散之的長卷。
  • 當代草聖林散之不為人知的事情,聽我師父林筱之先生講述(續)
    林散之先生國畫作品賞析 與師父林筱之先生父親關於林散之先生在書法創作中,落款為什麼不用「林散之」張慄庵給我父親起的名字是林散之有一次,我父親在李真將軍家寫字,啟功在旁邊觀看。他說:「林老寫字真如大鵬展翅!」當看到落款是「林散耳」時便問:「為什麼叫林散耳?」「因為耳朵不好,聽不到聲音,就在名字上加了一個耳字。」聽到這個解釋,啟功說:「如果我以後耳朵聽不見了,也叫啟耳。」然後,兩人哈哈大笑。
  • 「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不為人知的事情,聽我師父林筱之先生講述
    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時一舉成名,其書法作品《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趙樸初、啟功等稱之詩、書、畫"當代三絕",與李志敏並稱"南林北李" ,被譽為"草聖" ,林散之草書被稱之為"林體"。如果說在當代草書實踐中,林散之為飄逸之美,那李志敏則為蒼茫之美,兩者風格迥異、剛柔互補,凸顯"南林北李"的雙峰對弈。
  • 林散之之子林筱之得其父遺韻 淡泊名利醉心藝業
    林筱之                  林筱之作  林筱之,原名昌午,生於1928年10月,原籍江蘇省南京市江浦縣林山鄉。時居南京中央路119號1單元301室。  1945年黃賓虹老人在北京寫信給林散之評譽林筱之的山水畫將來必是藝壇佼佼者。  筱之學畫在其父和黃賓虹先生的指導下,詩、古文、詞與書法兼學。
  • 著名書畫家林筱之
    林筱之其父乃書畫大師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筱之學畫在其父和黃賓虹先生的指導下,詩、古文、詞與書法兼學林筱之先生耄耋之年
  • 六朝書法備受尊崇:鑑別宮廷收藏特定書法作品的專家團和茅山神書
    一些受皇家邀請、鑑別宮廷收藏中特定書法作品真偽問題的鑑定專家團會也得以成立。已知最早的這種皇家鑑定團出現在六世紀前半葉,與陶弘景通信討論書法問題的梁武帝的宮廷中。王獻之 洛神賦王羲之的幾件遺蹟上,還能看到這個專家團中幾位鑑定家的籤字。隋朝的第二個皇帝隋煬帝(六○五—六一八在位)還在作晉王的時候,也邀請了一個書法方面的專家團來鑑定皇家收藏中的作品。而其中幾位專家的籤名至今還得以保留。而後代的皇帝們也一直延續著這種召集鑑定專家團共同鑑定的工作。
  • 盛世名家書法專場,方放、何滿宗、林筱之、楊科雲等精品上拍
    拍品預覽方放 書法《楊萬裡詩》尺寸:136X34cm何昌貴 書法《品茗聽琴》尺寸:136X34cm林筱之齊斌 行書《夢筆生花》尺寸:136X34cm石雙樑 書法對聯尺寸:68X34cm翁燕平 書法《古詩二首》尺寸:34X136cm
  • 林筱之學藝八十載書畫匯報展
    2014年10月25日起,南京晨光1865創意產業園A2區凡德藝術展覽館將舉辦林筱之學藝八十周年書畫展,歡迎各界人士及廣大群眾屆時光臨參觀。林筱之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協會名譽理事,黃賓虹書畫研究會會員。林筱之是當代書畫大師林散之先生長子,3歲識字,7歲起在乃父教導與薰陶下較為系統地學習書畫技法及古詩文知識,後在杭州美術藝術專科學校學習中國傳統山水畫,師從當代書畫宗師黃賓虹,深得教誨,學業日漸有成。
  • 當代老藝術家林筱之,優質書法作品欣賞,筆力渾厚墨色深沉,好字
    言歸正傳,漢字對書法藝術來說太重要了。因為中國書法藝術就是以漢字為素材的造型藝術,所以絕對離不開漢字。漢字基本上不象形,但因其特殊的筆畫和結構,比其他文字更有藝術的可塑性和形象性,有利於加工成藝術形象。漢字在其歷史發展中又有篆、隸、正、草等字體變化,這也決定了書法藝術形象之豐富多彩。
  • 當代唐伯虎-書畫家林筱之
    林筱之,又名林昌午,1928年10月出生,書畫家,其父乃當代草聖林散之。林筱之如今林筱之已屆鮐背之年,但他「九十如童」, 每天筆耕不綴,樂在其中。
  • 壯哉 大家風範——何勳先生書法賞析
    其次,作為一位書法家,先生有著一個嚴謹治學的學者、書家風範。其為人,志行高潔,淡泊自甘;其為文,惜墨如金,瀟灑自然。何老先生說:學習書法就不能脫離中國文化而去獨立地學習,要把書法放到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去學習、去研究。何勳老先生是位德藝雙馨的著名書法家,工楷、行、草、兼善隸篆,擅長狂草,志圖枯藤出碑入草入行,風格獨具。
  • 《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出版發行 第一草書價值千萬
    專著由林散之研究會編,林散之長子、著名書法家林筱之擔任主編,江蘇省美協主席、江蘇省國畫院原院長、中國著名畫家宋玉麟執行主編,文物出版社出版。著名書法理論家衡正安先生說:「《林散之草書精品賞析》,在研究林散之草書歷史上是裡程碑式的著作,是研究林散之的的代表作。」
  • 書法家沈鵬老先生 書法作品《德高望重》賞析 附成語典故
    一次偶然的機會,從北京某道德文化展館裡看到一幅沈鵬老先生的書法作品,欣喜萬分,感覺內容非常不錯,特拍攝下來與同樣愛好沈鵬老先生書法朋友們分享。書法作品德高望重:沈鵬書法作品 德高望重作品解讀:成語德高望重是指品德高尚,聲望很高,多稱頌年紀高而且大多是有名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