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神翻譯」引熱議 專家稱非古典文化回歸

2020-12-09 中國新聞網

「文言神翻譯」引熱議 專家稱非古典文化回歸

  近日,一股「最炫文言風」的活動在某社交網站興起,登上微博熱門話題排行榜,其內容集納了眾多網絡流行語,甚至還涉及詩歌、歌曲等文藝作品。一時間,網友興致高漲,紛紛開啟文言文模式。更有網友拋出攻略,給出速成古代文藝青年的三步法。而在這股「文言神翻譯」風潮引發熱議的同時,「古典文化回歸」的話題再次引起公眾的關注。

  吸引眼球的文言「神翻譯」

  「富賈,可為吾友乎」,「吾與友皆愕然」。初一看這樣文縐縐的兩句話,有點不知所云,但「翻譯」過來便一笑皆知:「土豪,我們做朋友吧」、「我和小夥伴們都驚呆了」。「文言神翻譯」的風潮首先開始於把網絡流行語譯成古文,聰明機智的網友發揮出持續的熱情,創造出一大堆令人瞠目結舌的文言翻譯。

  比如,「女漢子」被翻譯為「安能辨我是雄雌」,「何棄療」被翻譯為「汝何如停療」;「膝為矢所傷」其實就是之前常常被大家拿來開玩笑的「膝蓋中了一箭」,而「缺愛」則被幽默地認為是「寡人倍感愛之所失」。

  這股被叫做「最炫文言風」的網絡熱潮發酵至今,已在新浪微博累積了將近30萬條的討論。有媒體概括,這波「文言新用」的最大特點,是把當下的很多網絡熱詞直接翻譯成了文言文,而且形神兼備,惟妙惟肖,迅速引起年輕網民的興趣。

  不僅如此,這股文言翻譯旋風也席捲到英文,在第54屆格萊美頒獎禮上,阿黛爾演唱的大熱歌曲《SomeoneLikeYou》(像你一樣的人)被文言翻譯後,題目成了頗顯古風的《另尋滄海》,歌詞使用了工整的句式和凝練的筆法,不僅有「已聞君,諸事安康,遇佳人,不久婚假」的敘事句,還有「勿須煩惱,終有弱水替滄海,拋卻糾纏,再把相思寄巫山」的抒情句。讓人不禁讚嘆古漢語的魅力。

  樂此不疲的文言遊戲

  事實上,這種對文言文的「把玩」由來已久。「沒有中文八級的功力,還真是寫不出結構如此整齊的語句。北京語言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韓國留學生裴昇玹認為,古代漢語具有現代漢語無法取代的魅力和作用:「我平時在翻譯文言文的時候發現,常常是一小段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就變成很長的一段話,它(文言文)把最豐富的意義蘊含在最精華的字句中了。」

  「將英文甚至白話文翻譯成文言文是一種形式上的轉換,是網友尋求審美變化的一種方式。」蘇州科技學院教育與公共管理學院王建明院長表示,「在這個浮躁的商業社會,能靜下心來研究句讀間的古漢語章法,已經實屬不易,對於這樣的翻譯,我們應該多給予一些鼓勵與建議。」

  娛樂背後的冷靜思考

  「多數的『翻譯』,其實就是搞笑,根本不算文言文,更接近裝腔作勢的甄嬛體。」在中國人民大學張鳴教授看來,好多人為趕時髦而創作的文言文或者律詩都大有問題,根本談不上古典文化的回歸。他說,淺嘗輒止終究實現不了傳統文化的復興。

  《咬文嚼字》執行主編黃安靖則表示,對這種現象「要看到積極的一面,做好引導,而非一棍子打死」。他認為,如果說此前「人艱不拆」、「不明覺厲」等網絡熱詞展現的是普通網民低層次的消極性創造思維,那麼「最炫文言風」的層次似乎要高一些。「這是一群具有一定文化層次、有一定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網民,在展示語文智慧。」在他看來,雖然網民的目的在於娛樂和遊戲,而非語言創造,但「最炫文言風」在娛樂的同時,也展示了古漢語的魅力,可以喚醒人們對母語的重視和對以漢語為載體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

  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石定果則看到了這股「最炫文言風」的出現與社會環境的相關性。「使用文言來寫作,看上去顯得十分風雅,有涵養,也迎合了小眾文化的氛圍。」但她同時指出,不少影視劇中存在著對文言的錯用,如「你的家父」、「我的令尊」等,很容易誤導大眾,尤其是年輕人。每個人都要善待和愛護漢語,儘量規範地使用它。

  儘管目前眾人對這股「最炫文言風」褒貶不一,但是僅僅憑藉一次網絡狂歡就談古典文化的回歸,肯定是誇大了它的作用。通過它而激發我們對古典文化的興趣,從而給予古典文化更多地關注和支持,或許才是這陣風的最炫之處。           

相關焦點

  • 網絡流行語及英文歌被翻譯成文言文引熱議
    中新網2月9日電(上官雲) 近日,「古詩版阿黛爾金曲」在網上走紅,網友將英文歌詞譯為文言文,引得不少人點讚,一股「網絡流行語翻譯文言文」熱潮隨之掀起,人們對翻譯結果則褒貶不一。在熱議這股「文言文神翻譯」潮流的同時,「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話題再次引起公眾關注。
  • 「最炫文言風」帶熱古文今用 專家成多數為搞笑
    而在這股「文言神翻譯」風潮引發熱議的同時,「古典文化回歸」的話題再次引起公眾的關注。   吸引眼球的文言「神翻譯」   「富賈,可為吾友乎」,「吾與友皆愕然」。初一看這樣文縐縐的兩句話,有點不知所云,但「翻譯」過來便一笑皆知:「土豪,我們做朋友吧」、「我和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 文言翻譯引發熱議,中學生該如何正確對待文言學習?
    文章在網上引發熱議,關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中的「殆」字該如何解釋,有強調以教材為準——這樣考試不會扣分,也有認為教材注釋不準確的。不敢如何,關於一個字詞的解釋背後,是當下文言教育中過於細枝末節計較的一種體現,放在整個文言學習中,一個注釋的對與錯,準確程度等等其實是微不足道的。
  • 繁體字回歸引熱議 專家:「識繁寫簡」才是王道
    3月4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小組討論中,著名導演馮小剛稱學漢字就要給孩子心中種下美好的種子,文化傳承需要繁體字,呼籲恢復部分有文化含義的繁體字,並增加到小學課本裡。  繁體字回歸就此再次成為熱議的話題。只不過,在文字專家看來,恢復繁體字不可能,也無必要,「識繁寫簡」才是王道。
  • 《天盛長歌》引文言臺詞翻譯潮 網友追劇學習兩不誤
    由陳坤、倪妮、趙立新、倪大紅、袁弘、王鷗、白敬亭、張曉晨、梅婷、劉敏濤等主演,改編自天下歸元小說《凰權》的新古典主義大劇《天盛長歌》正在熱播中。《天盛長歌》開播後,網友們掀起了一股翻譯臺詞的熱潮,劇情走向愈發引人期待的同時,場景與人物命運的關係也浮出水面,倪妮的妝容成為觀眾熱議話題。文言臺詞大揭秘 網友擔當課代表《天盛長歌》臺詞內涵豐富,許多重要節點往往需要觀眾反覆琢磨。
  • 評「最炫文言風」:顯示了古漢語的魅力
    乍看這樣文縐縐的兩句話,有點不知所云,但「翻譯」過來便一笑皆知:「土豪,我們做朋友吧。」、「我和小夥伴們都驚呆了。」新春到來,一股「最炫文言風」在網絡颳起,就連英國女歌手阿黛爾的金曲也冒出文言版。究竟這是一種古典文化回歸,還是單純的文字遊戲,網友們意見各異。
  • 臺詞翻譯引熱議 《甄嬛》飄洋赴美原味難保
    《甄嬛傳》海報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陳薇】據外媒2月14日消息,過去兩年紅遍兩岸三地的中國宮廷大戲《甄嬛傳》近期將飄洋過海闖美國市場,但是宮廷劇中人物稱謂、古式臺詞如何翻譯得恰到好處,讓洋人看得明白,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
  • "文言文翻譯"嚴謹性遭質疑 專家呼籲多些鼓勵
    近日,隨著「古詩版英文金曲」的走紅,全國各大網壇上掀起一陣「通俗流行語、洋歌詞神翻譯狂風」。看到這些不知所云的文言句式,別以為其距你的生活十萬八千裡,其實這些詩句就是當下的流行歌曲《rolling in the deep》及《Someone like you》的古詩版中文翻譯歌詞。
  • 浙江稱發現比甲骨文早千年最早原始文字引熱議
    資料圖片  浙江稱發現比甲骨文早千年的最早原始文字引熱議  專家解釋原始文字有別正式文字  昨天有消息稱,浙江平湖莊橋墳遺址考古發現了我國最早的原始文字,距今約5000年,比甲骨文還早千餘年。這一說法引起廣泛關注。
  • 泉州現閩南語「神翻譯」廣告牌 引網友學者質疑
    泉州現閩南語「神翻譯」廣告牌 引網友學者質疑 qz.fjsen.com 2013-07-30 08:10  陳瑩鈺 尤燕姿 謝明飛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 網絡掀起古文神翻譯風 部分人質疑翻譯嚴謹性
    近日,隨著「古詩版英文金曲」的走紅,全國各大網壇上掀起一陣「通俗流行語、洋歌詞神翻譯狂風」。「土豪我們做朋友吧」、「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等一些看似難登大雅之堂的網絡高頻率引用語紛紛被網友賦予了高端、大氣的新形象。而由文言文翻譯熱延伸出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問題也再次受到關注。
  • 古漢語詩朗誦視頻引熱議 專家稱古代人未必那樣說話
    原標題:古漢語詩朗誦視頻引熱議 專家稱古代人未必那樣說話 古音愛好者錄製古漢語詩朗誦視頻 專家稱古代人未必真那樣說話 近日,微信朋友圈一則關於古代中國人發音的帖子熱傳,帖中稱,這是「中國語言文字委員會」錄製的一段古漢語的模擬發音,聽完北宋話版的《水調歌頭
  • 網上風靡無釐頭文言文 《出師表》被顛覆性翻譯
    ,羅氏遂遍尋奇書佚志,終得『知音』『故事會』二篇,手不釋卷,反覆把玩,引為經典。」  英文段子也有「文言」版  美國總統歐巴馬上任伊始作了一次演講。有網友就把那篇演講翻譯成了文言版。其中,有一段談到麥凱恩,是這樣翻譯的:頃接參議員麥君凱恩電,雖未得晤,幸有一談,其言諄諄,其意誠誠,鄙人感佩之至。選戰期內,麥君勞碌幾重,奔波幾許,皆為國家計。諸般求索,時日良多,皆非餘所能及。
  • 莫言斥書法被仿引熱議 專家:關鍵在完善法律監督
    中新網9月11日電(上官雲)綜合報導,近日,據媒體報導,作家莫言在微博發表聲明稱近期坊間流轉的以及在多次拍賣會上出現的所謂「莫言書法」、「莫言手稿」大多非其所作。這條微博很快引發網友關於「仿冒名人字畫泛濫」的熱議。對此,專家稱,關鍵是進一步完善法律和監管,遏制制假、售假、拍假泛濫的現象,引導大眾的收藏行為回歸理性,淨化市場。
  • 網絡掀起古文神翻譯風 流行語英文歌翻譯成古文
    近日,隨著「古詩版英文金曲」的走紅,全國各大網壇上掀起一陣「通俗流行語、洋歌詞神翻譯狂風」。「土豪我們做朋友吧」、「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等一些看似難登大雅之堂的網絡高頻率引用語紛紛被網友賦予了高端、大氣的新形象。而由文言文翻譯熱延伸出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問題也再次受到關注。
  • "甄嬛小主"將赴美網友熱議 半文言臺詞可咋翻譯?
    「甄嬛」即將遠渡大洋彼岸的消息也引發國內觀眾關注,劇中的臺詞如何翻譯,國外觀眾是否能理解劇中的文化引發熱議。   遠渡美國   補拍鏡頭並重新配樂配音   鄭曉龍介紹,美國的公司目前正在觀看和研究《甄嬛傳》,將重新進行剪輯、配樂和英文配音。
  • 教授用文言典故反對白話文,魯迅笑了:大教授自己讀通文言了嗎?
    不過,當時也有很多專家教授反對白話文。比如著名翻譯家林紓,就是用文言文翻譯了《茶花女》的那位,他就曾提出「不能為古文,亦並不能為白話」。梅光迪、吳宓、胡先等著名學者,也紛紛指責胡適、錢玄同等人是粗淺的破壞分子。
  • 四級翻譯喝酒喝茶吃烤鴨,引網友熱議
    四級翻譯2020年9月的英語四級翻譯題考試的主題為:北京烤鴨、茅臺、茶葉。考試一結束,翻譯考題便引發網友熱議,看看網友的神翻譯吧~翻譯喝酒、喝茶、吃烤鴨,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寫哪一個呢?馬來西亞式英語對比國內網友的各種神翻譯,馬來西亞的英語也很有自己的特色。
  • 新版《紅樓夢十二金釵藝術彩盤》引專家學者熱議
    原標題:新版《紅樓夢十二金釵藝術彩盤》引專家學者熱議   《紅樓夢十二金釵藝術彩盤》專家研討會12月11日在北京舉行,圖為現場展出的彩盤樣品。 紅樓夢十二金釵藝術彩盤之元春。如今,景德鎮重新推出的《紅樓夢十二金釵藝術彩盤》再次引來業界大師以及紅學專家熱議。   《紅樓夢十二金釵藝術彩盤》專家研討會12月11日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中國紅樓夢學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景德鎮陶瓷協會、景德鎮市人民政府代表等數十位專家、大師齊聚一堂,圍繞作品的創作表現、藝術特色和文化意義展開了熱烈討論。
  • 一首英文詩被譯成文言版女漢子版 神奇翻譯引發思考
    最近,這首歌再次引起關注,原因是有才的中國網友將其翻譯成了各種中文版本,其中文言文版取名為《另尋滄海》。網友們紛紛評論:「文言文版翻譯,歌曲頓時到了神一般的境界……」「文言風翻譯,果斷被戳中淚點了,中文真是全世界最美的語言。」的確,這些翻譯,無論外在形式還是內涵表達、意境審美,都彰顯著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