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股「最炫文言風」的活動在某社交網站興起,登上微博熱門話題排行榜,其內容集納了眾多網絡流行語,甚至還涉及詩歌、歌曲等文藝作品。一時間,網友興致高漲,紛紛開啟文言文模式。更有網友拋出攻略,給出速成古代文藝青年的三步法。而在這股「文言神翻譯」風潮引發熱議的同時,「古典文化回歸」的話題再次引起公眾的關注。
吸引眼球的文言「神翻譯」
「富賈,可為吾友乎」,「吾與友皆愕然」。初一看這樣文縐縐的兩句話,有點不知所云,但「翻譯」過來便一笑皆知:「土豪,我們做朋友吧」、「我和小夥伴們都驚呆了」。「文言神翻譯」的風潮首先開始於把網絡流行語譯成古文,聰明機智的網友發揮出持續的熱情,創造出一大堆令人瞠目結舌的文言翻譯。
比如,「女漢子」被翻譯為「安能辨我是雄雌」,「何棄療」被翻譯為「汝何如停療」;「膝為矢所傷」其實就是之前常常被大家拿來開玩笑的「膝蓋中了一箭」,而「缺愛」則被幽默地認為是「寡人倍感愛之所失」。
這股被叫做「最炫文言風」的網絡熱潮發酵至今,已在新浪微博累積了將近30萬條的討論。有媒體概括,這波「文言新用」的最大特點,是把當下的很多網絡熱詞直接翻譯成了文言文,而且形神兼備,惟妙惟肖,迅速引起年輕網民的興趣。
不僅如此,這股文言翻譯旋風也席捲到英文,在第54屆格萊美頒獎禮上,阿黛爾演唱的大熱歌曲《SomeoneLikeYou》(像你一樣的人)被文言翻譯後,題目成了頗顯古風的《另尋滄海》,歌詞使用了工整的句式和凝練的筆法,不僅有「已聞君,諸事安康,遇佳人,不久婚假」的敘事句,還有「勿須煩惱,終有弱水替滄海,拋卻糾纏,再把相思寄巫山」的抒情句。讓人不禁讚嘆古漢語的魅力。
樂此不疲的文言遊戲
事實上,這種對文言文的「把玩」由來已久。「沒有中文八級的功力,還真是寫不出結構如此整齊的語句。北京語言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韓國留學生裴昇玹認為,古代漢語具有現代漢語無法取代的魅力和作用:「我平時在翻譯文言文的時候發現,常常是一小段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就變成很長的一段話,它(文言文)把最豐富的意義蘊含在最精華的字句中了。」
「將英文甚至白話文翻譯成文言文是一種形式上的轉換,是網友尋求審美變化的一種方式。」蘇州科技學院教育與公共管理學院王建明院長表示,「在這個浮躁的商業社會,能靜下心來研究句讀間的古漢語章法,已經實屬不易,對於這樣的翻譯,我們應該多給予一些鼓勵與建議。」
娛樂背後的冷靜思考
「多數的『翻譯』,其實就是搞笑,根本不算文言文,更接近裝腔作勢的甄嬛體。」在中國人民大學張鳴教授看來,好多人為趕時髦而創作的文言文或者律詩都大有問題,根本談不上古典文化的回歸。他說,淺嘗輒止終究實現不了傳統文化的復興。
《咬文嚼字》執行主編黃安靖則表示,對這種現象「要看到積極的一面,做好引導,而非一棍子打死」。他認為,如果說此前「人艱不拆」、「不明覺厲」等網絡熱詞展現的是普通網民低層次的消極性創造思維,那麼「最炫文言風」的層次似乎要高一些。「這是一群具有一定文化層次、有一定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網民,在展示語文智慧。」在他看來,雖然網民的目的在於娛樂和遊戲,而非語言創造,但「最炫文言風」在娛樂的同時,也展示了古漢語的魅力,可以喚醒人們對母語的重視和對以漢語為載體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
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石定果則看到了這股「最炫文言風」的出現與社會環境的相關性。「使用文言來寫作,看上去顯得十分風雅,有涵養,也迎合了小眾文化的氛圍。」但她同時指出,不少影視劇中存在著對文言的錯用,如「你的家父」、「我的令尊」等,很容易誤導大眾,尤其是年輕人。每個人都要善待和愛護漢語,儘量規範地使用它。
儘管目前眾人對這股「最炫文言風」褒貶不一,但是僅僅憑藉一次網絡狂歡就談古典文化的回歸,肯定是誇大了它的作用。通過它而激發我們對古典文化的興趣,從而給予古典文化更多地關注和支持,或許才是這陣風的最炫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