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古今廣大讀者的歡迎和喜愛。小說中108位梁山好漢,便是性格迥異,不乏武藝高強之人,也不缺文墨書生,大頭領宋江便是因潯陽樓上題反詩而身陷囹圄,被迫梁山入夥,做了強人。施耐庵作了如下描寫:
(宋江)乘著酒興,磨得墨濃,蘸得筆飽,去那白粉壁上揮毫便寫道:
自幼曾攻經史,
長成亦有權謀。
恰如猛虎臥荒丘,
潛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雙頰,
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報冤讎,
血染潯陽江口!
宋江寫罷,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飲了數杯酒,不覺歡喜,自狂蕩起來,手舞足蹈,又拿起筆來,去那《西江月》後再寫下四句詩,道是:
心在山東身在吳,
飄蓬江海謾嗟籲。
他時若遂凌雲志,
敢笑黃巢不丈夫!
宋江寫罷詩,又去後面大書五字道:「鄆城宋江作。」……
這首《西江月》寫得沉鬱蒼涼,悲慨中不失豪壯軒昂之氣,有北宋豪放詞之勢,當是引用宋江本人作品。
在施耐庵小說《水滸傳》第七十二回中,宋江帶著燕青等梁山好漢乘著元宵節去東京觀燈,藉機拜見京師名妓李師師,李師師以酒食款待他們。宋江知道李師師和皇帝有著不同尋常的關係,非常希望李師師能夠向皇帝轉達梁山好漢希望詔安為國效力的意思。在席間,李師師低頭吟唱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宋江見此情景,趁著酒興,親手為這位美貌多才的李師師填了一首詞,即:《念奴嬌•天南地北》。
《念奴嬌·天南地北》。
作者:宋•宋江
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鮫綃籠玉,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倖如何銷得。
回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只待金雞消息。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閒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
根據小說情節,一般認為宋江作這首詞,表達了宋江對李師師的讚美之情,同時表達了他希望北宋朝庭能夠早日招安梁山義軍的迫切心情。展示了他的文學才情和為國效力的政治抱負,刻畫了他重情重義不貪女色的優美品質,故此詞千百年來廣為傳誦。這是施耐庵小說的藝術創作。
宋江(1073~1124),字公明,綽號呼保義,又號及時雨,人稱孝義黑三郎,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宋家村人。
北宋末年,中國大地一片混亂,不少百姓為了改變現狀,紛紛揭杆而起,眾多起義軍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而這些起義軍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當屬宋江領導的隊伍。
宋江原為山東鄆城縣押司,是一個文筆小吏,因私放劫搶生辰綱的晁蓋等人,被閻婆惜捉住私通梁山好漢的把柄,以至於殺了閻婆惜後刺配江州牢城,題反詩被判死罪,輾轉周折上了梁山。晁蓋死後繼任梁山大頭領,主張並接受朝廷的招安,接連出徵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屢立戰功,最後被高俅等奸臣設計用毒酒害死。
之後,宋人話本、特別是《水滸傳》把宋江起義寫入話本、小說,使梁山好漢故事廣泛流傳,他們的事跡贏得了人們的尊敬與喜愛,被作為史實來傳頌著。
病中無聊,翻閱《全宋詞》欣賞,見內中收錄了宋江詞作《念奴嬌》,其詞文與施耐庵小說《水滸傳》中《念奴嬌•天南地北》完全相同,細細把玩,以為詞意具有不同境界。宋江作為北宋詞人,他的作品思想感情並不是如同小說描寫的意境。因而將賞閱所得與讀者共同分享。
三、宋江詞作《念奴嬌》
宋江本是知書達理的文職小吏,不入流的鄆城縣押司,但作為農民義軍首領,其人仗義,是當時北方各路大小農民起義部隊中頗具影響力的人物。但是,在宋江後期的義軍活動中,宋江固執地堅持朝廷招安,為一已忠、義矛盾戰略思想所困擾,犯下了因忠害義的路線錯誤,最終導致108位梁山好漢及起義軍覆滅的悲涼結局。宋江詞作《念奴嬌》較真實地詮釋了這一過程。
《念奴嬌》這首詞是宋江晚期作品之一,是宋江起義後期所作。是宋江前期活動和起義思想的概括,是對義軍轉戰數省,歷經戰火、歲月無情的感慨。即寫出了對水泊梁山和梁山弟兄們聚義的眷念深情,又表露了作者「招安報效朝廷"正統思想不為聚義眾人所理解接受的焦慮苦悶,以及看不到未來的迷茫與憂傷之意。
上闕以水泊梁山勝景與汴梁繁榮鉛華對襯,實指梁山好漢與北宋徽宗抗衡。在暗中抒發遠大抱負,決心奪取趙家天下。
起句「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從大處著筆,作者自稱"狂客",宏闊霸氣,狂放不羈之勢,撲面而來,豪邁而堅定。
「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暗指起義軍聚義水泊梁山,借替天行道之義舉,來換取汴梁京城之新生,有改朝換代之意。
「翠袖圍香,絳綃籠雪,一笑千金值。"這是泛指北宋京城的花天酒地,借文飾誇張而貶刺朝政失德,當官的不計民生苦難,達官貴人醉生夢死,「一笑千金」,這正是遍地義軍,"買風城春色"的原因,揭示了北宋末年的社會矛盾。
「神仙體態,薄倖如何消得?!」這神仙體態,喻指河山秀美,宋徽宗卻不珍惜,只知道畫畫來怡情,辜負了大好河山,世人闕的命運都交給這樣一個薄情的人,他這個負心漢,怎麼消受得了。
下闕抒情拗狷而又略含哀惋,即表現了作者對水泊梁山的眷戀回,又表現作者對聚義兄弟的思念之情,抗衡官家的意志已經低落消沉,是其人生主觀思想與腐敗現實矛盾相糾結,感情色調因而轉向沉鬱。(錯點發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