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嶽家拳

2021-01-0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武穴是聞名全國的武術之鄉,2008年6月7日,武穴嶽家拳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迄今已有860多年的歷史。

 

  嶽家拳為宋朝民族英雄嶽飛所創,最初用於軍中短兵作戰,而後在漫長的歲月中經過不斷豐富、完善和整理,現已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嶽家拳歷經數百年不衰,並能流傳於世,與其具有獨特的風格特點是分不開的。據嶽氏宗譜記載,嶽飛後裔在湖北武穴已相傳三十三代,近兩千多人。 

 
    一、源於軍中 成於沙場  
  
    嶽家拳誕生於軍中,專為士兵作戰殺敵而創編,故以實戰著稱。嶽家拳的每招每式都講究實用,不追求花架與外形的刻意美觀。現流傳下來的拳術套路主要有:一字拳、二梅花、三門樁、四門架、五法、六合、七星、八法、九連環、十字樁。十套拳法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而且每一套動作都古樸自然,緊湊嚴密,節奏鮮明,簡練易學。其中的任何一招一式,都可以為習練者在實戰中具體應用。例如,「飛挎籃」、「天羅地網」、「周倉扛糧」等技法是嶽家拳技擊之精華。
  
    二、虛實結合 一擊必殺
  
    嶽家拳雖然動作簡樸,簡單便捷,步法上直來直往,但仍然講究虛實,有七虛七實之說。七虛為動則虛、變則虛、勞則虛、曲則虛、短則虛、剛則虛、退則虛;七實為靜則實、逸則實、直則實、正則實、長則實、柔則實、進則實;且同一招式依情況而定,虛實變幻。嶽家拳之特色為拳打臥牛之地,有進有退,有伸有屈,浮沉結合,曰:「浮如雲出軸,沉似石投江」。嶽家拳進攻以「雲霧拋託」「五峰」「六肘」為主。防守則以「吞樁」「圓斷」「拂擊」見長。上架下防,搶佔中線,左右進攻。一招一式,非攻即防;一舉一動,非擒便拿。處處防中有攻,攻中設防。有時以勇猛取勝,腳踏中門捨命進;有時又以技巧制人,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快速多變,靈活機動。嶽家拳招法簡易,但招招都可視為絕技,之所謂一擊而必殺也。嶽家拳因其特定的歷史背景,故要求「容情莫動手,動手莫留情」,其中「單刀赴宴,降龍伏虎」為絕技中之絕技。
  
    三、步法獨特 手法兇殘
  
    凡拳術無步法則不靈。俗語講「打拳容易,走步難」,「步不穩則拳亂,步不快則拳慢」。嶽家拳的步法特點是腳踏中門,左右兼顧。步法則以柳葉樁為主。柳葉樁要求,「後腳緊,前腳松,不丁不八為真宗;進步快,立樁穩,雙眸緊緊視其胸」。此步法立樁穩固,防守嚴密,以利擊破對方突然襲擊,且便於移動,既輕快又敏捷,動而不亂,以退為進,善長進攻,能攻善守。在激烈而千變萬化的技擊中,步法為基礎,只有首先熟練掌握步法,才能在任何情況下,使自己攻守均能處於有利的位置。嶽家拳譜云:「腳踏中門奪地位,左右設防穩抄勝。」嶽家拳在實戰應用中,攻防進取多手法而少腿法。手法靈活多變,變化莫測,出手快,路徑短為一大特色,故拳術以短打著稱。嶽家拳的手法有一指槍、二指殘等。一指槍用於點擊人身要穴,被擊者不死即傷。二指殘則快狠準,直擊對手雙目。另外,還有雲霧手、拋託手、偷桃手等手法技巧。「順風雙擺蓮」、「雲霧兩鏢手」等動作最具代表性。另外,拳術中有「肘不露,腿不起,肘露被人擒,腿起被人跌」之說,故腿法要求高不過腰。但在對付攻勢凌厲的腿法時,它的防守又有其獨特的技法。防上三路攻擊之腿以肘與肩以及身體的閃、吞為主;防下三路攻擊之腿則以截堵封踹而見長。
  
    四、以氣催力 內外兼修
  
    嶽家拳講究氣息調理,「氣盈則力充」。練習時講究以意領氣,以氣帥形,以氣催力。動作之間以吸氣與吐氣相結合。吸氣時氣存丹田,氣要充滿,做到蓄氣呆發;吐氣時要發聲吐氣,氣要吐盡,動作之間前後照應,前後動作要求連貫自然。在大多數情況下,退防為蓄氣呆發,進攻時則以氣催力。
  
    內外兼修為習練嶽家拳的一大宗旨。如果僅僅追求外形的強壯,忽視內部調理,就會本末倒置,事倍功半。只有做到由內及外,才能元氣充足,體魄雄偉,動作敏捷,發力沉實,從而達到內外合一,心動形隨,式斷氣連。
  
    嶽家拳亦講究意念,在平時的寢食談行上,也有較高的要求。要求習練者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妥善應對來自各種不同的攻擊。拳譜云:「我在床上眠,似人立我前,思他手足動,我用推與牽;我在途中行,似人與我爭,儼然他手發,我手不留情;我在筵前食,似人與我敵,恍然他手來,我手思逼吸;我與人共談,恐人即粘殘,我心先防著,人來難上難。」
  
    總之,嶽家拳從創編到如今已歷經數百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過不斷的千錘百鍊和實際應用,現已成為我國流傳下來的寶貴拳種之一。

相關焦點

  • 法國人千裡迢迢來武穴拜師學藝,只因嶽家拳太厲害了!
    近日來,繼中興、華為、大疆被美國盯上後,又一項目被外國人盯上了,那就是嶽家拳。12個小時的飛機,5個小時的高鐵,3個小時的大巴,中途還要換乘短途公交,法國到香港,香港到深圳,深圳到武漢,武漢到武穴(湖北東部邊陲小鎮),交通工具換了一個又一個,崎嶇的路走了一茬又一茬。
  • 首屆中國嶽家拳年會敲定 十一將在武穴市舉行
    湖北省武穴市是嶽家拳的第二故鄉,也是國家非遺嶽家拳申報地,為了更好的在全國開展嶽家拳傳承發展工作。經寧波市嶽家拳協會主席阮愛國,長沙市嶽家拳協會主席嶽文斌提議,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張業金同意,首屆全國嶽家拳年會將在10月1日至7日在湖北省武穴市召開。
  • 《射鵰英雄傳》中的書《武穆遺書》,與武穴一座小島結下的奇緣!
    其實這本書在武穴民間習作《嶽家拳譜》,廣為流傳。可誰也不曾想到,這部拳譜與武山湖上一座小島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嶽家拳,武穆獨創,民族之魂,國家非遺。拳術源於河南湯陰,雄據湖北武穴。嶽飛遇害後,四子嶽震、五子嶽霆避難黃梅,後裔定居武穴,民間秘傳八百年。而今,嶽飛文武學校肩負傳承使命,再創輝煌!武山寨,因武王英布在武山湖練兵而享有盛名。
  • 嶽家拳萬裡行第一站記事 湘西嶽家拳傳承令人擔憂
    五月十九日,從河南新鄉、山西大同、湖南長沙、湖北武穴等地以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張業金,河南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路全振,嶽飛後裔長沙嶽家拳研究會會長嶽文斌,山西大同嶽家拳協會會長劉忠雲等四路大軍不遠千裡風塵僕僕齊集湘西,參加在桑植縣舉辦的第一站嶽家拳萬裡行活動。
  • 湖北黃梅縣嶽家拳雷傑:《武穆遺書》嶽家拳的繼承發揚者
    這個人越發興起,動作有點誇張,他勒了勒腰上的紅色布帶,又跳了兩跳,終於拉開架勢,起勢,衝拳,他的腳有力地一踢一蹬,積雪飛揚……有知道他的議論起來,說他姓雷,單名一個傑,是上好的武術教練,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嶽家拳傳承人,得過各種獎勵,還做過解放軍駐香港部隊的武術教練,專門傳授嶽家拳。啊,人們驚嘆起來。問,他說媳婦了嗎?那是當然的,有本事的人著急說媳婦嗎?
  • 殺敵實戰 嶽家拳
    二,步法穩健,學武術的人都明白「步不穩則拳亂,步不快則拳慢」的道理,而嶽家拳的步法特點就以柳葉樁為主,做到腳踏中門,左右兼顧。三,關於配合打法:器械套路有嶽家槍、鉤鐮槍、雙鐧、雙錘等。槍法多為刺、攔、拿、挑、劈、絞、崩等動著無花招。持槍留後把,有格鬥拼殺氣勢。四,嶽家拳實戰強的原因之一就是擁有高超的捕俘技法。擒拿兼顧,捕俘敵方戰場需要什麼,嶽家拳就主練什麼。
  • 嶽家拳的內容和運動特點,嶽家拳與心意拳的異同
    二、嶽家拳的內容和運動特點據楊永同志惠贈之《湖北體育史料》記載1嶽家拳基本拳為十套,組編頗有規律,套路名稱頭一字冠以一字至十字,體現著不同的側重點。三、嶽家拳與心意拳的相同處與不同處嶽家拳的發現,使社會上持嶽飛創形意拳之說者,更有理由認為形意拳來源於嶽家拳了。但細考起來,其中仍有不少問題需要繼續探討的。
  • 英雄之鄉 嶽飛故裡 精忠報國 嶽家拳
    更是忠孝之鄉,嶽家拳的根。這塊英雄的熱土,中國優秀文化的寶地、聖地,每天深深吸引著八方來客。由河南省湯陰縣人民政府舉辦的第三屆「忠孝杯中華武術嶽家拳邀請賽」於2019年3月22日——24日在嶽飛故裡湯陰縣隆重開幕。來自河南,山東,江西,湖北,浙江,江蘇,吉林等13個省市的56支嶽家拳代表隊600餘名運動員參賽。
  • 《中國紀錄》直擊——湖北黃梅:景區不扎堆,非遺嶽家拳受青睞
    5月2日,《中國紀錄》新媒體記者在全省第一個田園牧歌式景區袁夫稻田看到,景區內實行嚴格的遊客保持一米五的進入距離、測溫和配備消毒外,主要分散性觀光,將該縣的非遺分散於景區內,有黃梅戲,黃梅挑花、嶽家拳展示、剪紙、農禪體驗等區域,既方便遊客各自的需求又推廣了非遺文化品牌。
  • 嶽家拳、籃球啦啦操!小學生的課間操玩出新花樣
    徐州這兩所小學創編的「嶽家拳操」、「籃球啦啦操」令人耳目一新。徐師一附小學生李思睿說:「我在打拳的過程中非常自豪,很開心也很激動。」徐師一附小戶部校區大隊輔導員董曼曼介紹:「嶽家拳是我國保存下來比較完整的傳統拳術之一,是嶽飛創立的,我們學校將嶽家拳改編成嶽家拳操引進課堂,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傳承我們中國傳統拳術文化,然後也能更加強身健體。」
  • 【廣濟歷史】南宋時期的武穴歷史——廣濟民軍抗金保衛戰
    其目的是使我們不僅要知道武穴的今天,還要知道武穴的昨天和前天,繼往開來,在武穴這塊具有希望的土地上,譜寫出歷史發展的新篇章。南宋時期的武穴歷史——廣濟民軍抗金保衛戰餘玠(1199年1月6日-1253年),字義夫,號樵隱。金水芳山(今浙江開化村頭鎮)人,原籍蘄州(今湖北黃岡武穴餘川鎮)人。南宋名將。
  • 湯陰縣舉辦第四屆「忠孝杯」中華武術嶽家拳大賽
    映象網訊(記者 賈利超)為進一步弘揚嶽飛「精忠報國」精神,傳承中華武術優秀文化,加強嶽家拳的學習與交流,10月15日,中國·湯陰第四屆「忠孝杯」中華武術嶽家拳大賽在湯陰縣舉辦。
  • 湖北黃梅養馬嶺:嶽家拳武術操展演精彩亮相抗金城
    《中國紀錄》新媒體記者 於境源 徐繼良 吳群新發自湖北黃梅嶽家拳是南宋時期嶽家軍中創立的一種拳術10月1日,在湖北黃梅縣養馬嶺村的復古抗金城上,一群武術身著嶽家軍的孩子們,在榮獲全國武術冠軍、嶽家拳嫡傳承人、女教練袁媛的帶領下,這批嶽家軍的集體展示嶽家拳操的表演令前來的遊客拍手叫好,豎起大拇指點讚。
  • 讀得懂這些方言才是地道的武穴人,90%的武穴人現在都不講了!
    所以武穴方言的字裡行間透露著我們武穴人的的性格特點和生活情趣。武穴話可以算是湖北方言裡比較難懂的,這次小編把武穴方言都扒拉了一遍,時刻多年,小編再次整理了部分武穴多字土話,絕對是你很少看過的全新版本。現在的年輕父母都教育孩子說普通話。但是,方言不僅僅是一種語言,而是文化的傳承,更多的是一種鄉愁。身在異鄉聽聽那個語調,也能解鄉愁啊。你有多久沒有說武穴話了?
  • 張炳星:武穴古地名「垸」的寫與讀
    犟性的武穴人,心裡想著的也許是一個個的組,但口裡一口一聲說著的依然是垸(讀灣音)。武穴這樣的自然垸(村),大概有一千多個以上,僅在武穴城區周邊一帶,就有著許多叫做垸的自然村,如吳谷英垸、高家垸、張博也垸、樟樹下垸、大龍上垸,等等。 這些垸名,都帶有一個叫垸的字,標示著的是一個自然垸(村)的特徵。
  • 武穴人文|武穴箏女的畫家夢
    來源:武穴文聯
  • 第六屆武穴佛手山藥文化節開幕,重磅人物出席
    李新橋在致辭中說,我市舉辦武穴佛手山藥文化節,旨在做強武穴佛手山藥產業,進一步推介武穴、展示武穴鄉村發展成果。武穴佛手山藥作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蘊含著十分濃鬱的武穴地方特色。希望武穴佛手山藥文化節要挖掘武穴鄉村文化特色,把「農」味做足,把佛手山藥做成武穴農業的「金名片」;要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把佛手山藥做成增收致富的「加速器」;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做大做強龍頭加工企業,通過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把佛手山藥做成產業振興的「強引擎」。
  • 黃岡市第三屆運動會在武穴隆重開幕
    9月22日上午,黃岡市第三屆運動會在美麗的濱江城市武穴隆重開幕到達最後一棒時,由武穴籍世界武術冠軍李忠義為本屆運動會點燃聖火,象徵著革命、文明、進步的黃岡三運會聖火「崛起之光」,在高高矗立的主火炬臺上熊熊燃起,體育場內彩球齊放,掌聲、歡樂聲、禮炮聲交響震天,整個武穴體育中心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開幕式上,東道主武穴推出了氣勢恢弘的大型文體表演——《六水潮江》。據悉,《六水潮江》由中國鐵路文工團策劃、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