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的戒律很多,其中一點就是不能吃帶有葷腥的任何東西,並且絕對不能殺生。故而在我們印象裡,寺廟吃的都是青菜饅頭一類的東西,從不沾葷腥,也手不沾血腥。
有人可能會搬一句名言出來: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但這種做法,是一般人不可學的。
事實上,此句原為明朝的破山和尚所說,那時候張獻忠攻打渝城,不知想到了什麼,非要到寺廟裡面強迫僧人吃肉。這時,破山和尚問:是否我吃了肉,你就不屠城?張獻忠答應了,於是破山和尚吃了肉,然後留下了這麼一句話。他為保城開戒,非為了口欲破戒。
也有說,是道濟活佛說了這麼一句話,但人家是以大功德渡化吃下的畜牧的,更以此來渡化世人的。最常見的佐證一說是,被他吃下去的死鴿子,能從嘴裡吐出變成活鴿子。另一說是,被他吃下的畜牧,來世可以不再入畜生道,這是用自身的修行渡化。
可是一般僧人是沒有這個能力的,敢這麼做,還有下一句等著呢——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學我者下地獄,謗我者上天堂。
然而在曹溪寺、廣德寺等寺廟,去吃齋的香客,看見不是蔬菜鹹菜大饅頭,而是雞鴨魚肉大白米?那一桌桌的可豐富了,吃一口,也是肉味?
不是說寺廟的齋飯都是素油素菜製作而成的嗎?難道寺廟為了香客破戒了,還是他們的夥食也改吃肉了?
可仔細一看,這個肉是像肉,卻僅僅只是像而已。它們是做飯的師傅特別製作的,材料都是大豆、豆腐等東西。雖然惟妙惟肖,但並不沾葷腥,故而也沒有破戒。
素齋做得這麼像肉食,難道是想告訴我們:肉還是可以不吃的,畢竟素齋就可以辦到的事,還是少殺生為妙?
有的人也會疑惑:把素齋做的這麼像肉,是不是僧人想破戒了?不過人家主持解釋說了,這些像肉類的「葷食素齋」,一般是招待給香客食用的。因為怕前來吃齋的香客不習慣,才會做成肉的樣子,畢竟不少人都是無肉不歡的,但他們自己卻是很少吃這類素齋的。
如果有機會去寺廟,不論他們的素齋裡面有沒有假魚假肉,都可以去嘗嘗他們的素齋,味道大多都是很不錯的。比起外面添加各種亂七八糟佐料的肉食,他們的青菜不少是自己挑水種植的,並且做菜力求回歸本真。但記得捐點香火,不然白吃白喝也不太好~
去寺廟吃齋飯看見了肉,還以為他們破戒了,原來是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