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建築寧夏董府景點簡介

2020-12-10 大雁東南飛G

董府是寧夏現存最完整的清代官員府邸,系清光緒年間著名將領太子少保董福祥(1839~1908)於1902年所建,距今已有102年的歷史,是寧夏現存唯一最大的古文化大堡寨。其建築規模龐大,地方民族特色鮮明,由主體建築,府牆,府郭、護城河四部分組成,現僅存內寨和主體建築,其中主體建築佔地11025平方米。 董府行為堡寨,格調講究,布局嚴謹,工藝精湛,是較具代表性的明清四合院式建築,寨內建築雕梁畫棟,彩繪新穎,格調高雅,氣勢雄偉。內寨建築布局為「三宮六院」,是北京宮廷建築與寧夏地方民族特色建築相結合的產物。 府牆略作長方形,周長440米,高8.5米,除府門用青磚包砌並建高大磚結構門樓外,全部以黃土夯築。

步入內寨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照壁(高約4米),其前聳立石碑一座(僅存殘塊)。繞過石碑,即可進入中院,左拐進南院,右拐進北院。南,中,北三院都採用二進門庭,分別構成前後四合院,各自單成一體。這些各自的單體,又通過走廊和過問,將不同群體組串成為整體,構成董府內的統一建築群。 全院中以中院氣勢最為宏偉,做工最為精湛。它為磚木結構,二層平座鬥拱樓,屋頂飛簷,樓頂覆琉璃瓦,牆壁為磚雕,磨磚對縫,顯得分外肅穆、幽靜而又大方。四面距內寨牆都有十多米寬的走道,尤以其東大門的寨牆與中院前院門之間的距離為最寬,北側為主人停放轎子在地方,南邊是馬廄(已毀)。南北兩院的側面,又分別各有東西兩個門,供家小和身邊貼身的傭人出入,西寨牆根還建有私塾三間(已毀),是董家兒孫們讀書之所。 歷經百餘年風雨侵蝕後,如今這座古宅已經「重病纏身」,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

相關焦點

  • 寧夏:百年董府「煥發新姿」開門迎客
    位於吳忠市境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董府,經過一系列修繕,於今年5月1日開始對外試營業。作為清末著名將領甘肅提督董福祥的府邸,董府始建於1902年,由主體建築、府牆、府郭、護城河四部分組成,現僅存府牆和主體建築,其中主體建築佔地11025平方米。
  • 百年「董府」在泣訴
    整座建築按尚書銜提督府規格建造,佔地約34650平方米,由主體建築群、府牆、府郭、護府河四部分組成,其中主體建築群佔地11025平方米,為傳統的磚木鬥拱結構,運用彩、繪、雕、刻、塑等手法,又配以碑、匾、題、畫點綴裝飾,布局呈「三宮六院」宮廷式格局,庭院錯落,以迴廊貫通,結構精巧,工藝精湛,風格古樸典雅,堪稱融清代工藝於一體,汲取了唐代以來我國傳統木構建築的營造技巧,兼容並蓄南北建築風格,具有較高的歷史
  • 百年董府「煥發新姿」開門迎客,快來圍觀清朝將軍的豪宅
    位於吳忠市境內的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董府,經過一系列修繕,於今年5月1日開始對外試營業,迎來八方賓客。作為清末著名將領甘肅提督董福祥的府邸,董府始建於1902年,由主體建築,府牆,府郭、護城河四部分組成,現僅存府牆和主體建築,其中主體建築佔地11025平方米。
  • 這裡就是董府!跟我一起去看看
    >董府是清末著名將領甘肅提督董福祥的府邸,董福祥(1840-1908),字星五,清代甘肅固原(今屬寧夏)人,官至尚書銜提督,1876年隨左宗棠進兵新疆,參與平定阿古柏戰役,收復新疆後,先後任阿克蘇鎮總兵,喀什噶爾提督,駐守新疆十六年;1894年,因中日甲午戰爭爆發調駐京城,1897年,所部甘軍與袁世凱的新建陸軍,聶士成的武毅軍合轄武衛軍,1908年2月,病故於董府,葬於固原王朝山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董府面臨倒塌危險(組圖)
    這是面臨倒塌危險的董府(3月27日攝)。董府坐落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金積鎮,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董府裡的部分牆體已經坍塌(3月27日攝)。 董府坐落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金積鎮,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其主體建築群佔地1萬多平方米,為我國傳統磚木鬥拱結構,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重點文物董府面臨倒塌危險
    新華網銀川3月29日專電(記者姜雪城)「董府這座西北地區稀有的近代將帥府邸建築群目前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記者28日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董府採訪時,當地文物管理部門的幹部憂心忡忡。  董府坐落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金積鎮,系清末名將董福祥的宅第,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
  • 旅遊:來到寧夏吳忠去哪玩?這幾個景點可千萬不能錯過喲!
    羅山自然保護區:上世紀八十年代,寧夏將羅山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當時保護區的總面積為10.8萬畝,有林地面積3.7萬畝。黃河樓:整個黃河樓分為8層,其中每一層都像博物館一樣,展出了很多文物,介紹了涵蓋諸多方面的黃河知識,包括人文,自然等等。
  • 寧夏吳忠:塞上明珠青銅峽
    青銅峽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引黃灌區的精華之地,黃河穿境而過,流域長達58公裡,自秦漢先後開掘的秦渠、漢渠、唐徠渠等九大乾渠均從境內引出,青銅峽又被稱為「九渠之首」。「黃河壇」,是黃河金岸的標誌性建築,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青銅峽市,於2010年5月開工建設,2011年4月底建成。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青銅峽市地處寧夏引黃灌區九大乾渠之首,累計乾渠過境長度239.57千米,年均引水量140億立方米,引黃灌溉,水質良好,為水稻生產提供了基礎條件。
  • 寧夏回族自治區旅遊景點盤點,地處西北是我國五大自治區之一!
    境內古長城遺址、青銅峽108塔、黃河十裡長堤、牛首山寺廟群、金沙灣、同心清真大寺、董府、羅山等景點,融歷史底蘊、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為一體,形成了吳忠黃河大漠、西夏遺韻交相輝映的獨特的西部旅遊景觀。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處西北,簡稱寧,是我國五大自治區之一。這裡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位於「絲綢之路」上,歷史上曾是東西部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作為黃河流經的地區,這裡同樣有古老悠久的黃河文明。
  • 這個來自寧夏的「塞上江南」,風景秀麗,旅遊資源獨特
    寧夏回族自治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省級行政區,位於中國西北部內陸,寧夏回族自治區是中國水資源最少的省區,大氣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貧乏,但這個來自寧夏的城市被稱為「塞上江南」,讓我帶大家一探究竟。吳忠市旅遊資源獨特,內秦古長城,漢、明遺蹟,青銅峽108塔,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青銅峽鳥島,黃河十裡長堤牛首山寺廟群、金沙灣、同心清真大寺、董府、羅山,黃河金岸的中華黃河壇和即將建設完工的黃河樓等一批標誌性的旅遊景點融歷史底蘊、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為一體形成了吳忠黃河大漠、回鄉風情、西夏遺韻交相輝映的獨特的西部旅遊景觀。
  • 寧夏有哪些比較著名的旅遊景點?
    塞上江南寧夏雖然從面積上來看並不是很大,但是卻融合了山川河流,沙漠草原和湖泊溼地等多種地形地貌,被譽為中國景觀的微縮盆景。這裡有許許多多著名的寧夏旅遊景點,每一個地方都有著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兩山指的是寧夏的賀蘭山和六盤山,一河為黃河,兩沙為沙湖和沙坡頭,兩大遺址為代表西夏文化的西夏王陵遺址和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水洞溝遺址,鎮北堡西部影視城歷經數百年的滄桑通過藝術的殿堂走出國門走向了世界。
  • 最美是吳忠——兼容並蓄、多元文化共同發力下的吳忠建築美景(圖)
    吳忠市位於寧夏中部,原為古靈州城駐地,地處寧夏平原腹地,地勢南高北低,屬中溫帶乾旱、半乾旱氣候地區。全市總面積2.14萬平方千米。 吳忠境內路網密集、交通便利,4條鐵路、5條高速公路縱貫市域。
  • 寧夏旅遊景點攻略指南,來寧夏必去的那些好地方!
    也許有很多朋友在來寧夏之前,對寧夏並沒有太多的了解,甚至在內心深處對寧夏也沒有什麼概念!但是,來過之後,相信也有很多人,會從此喜歡上了這裡,甚至不乏有一些朋友會衷情這裡!自從寧夏成為了全域旅遊省,如今寧夏旅遊業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好了!
  • 周末去哪裡玩,寧夏銀川一日遊,你們都喜歡哪些景點
    由作家張賢亮於1993年9月21日創辦鎮北堡西部影城以其古樸、原始、粗獷、荒涼、民間化為特色,主要景點有明城、清城、老銀川一條街等多餘處影視拍攝景觀組成 。中國原生藏獒展示基地、寧夏民俗文化博物館、寧夏沙漠野生動物救助中心落戶於此。
  • 2020年中國寧夏建築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寧夏建築現狀調研及市場前景走勢分析報告認為,隨著中央政策對西部地區進一步的扶持,未來西北建築市場容量將不斷擴大,寧夏5大重點城市的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為寧夏建築業提供了越來越大的發展空間,寧夏建築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 【西夏驛站】絲路重鎮 寧夏吳忠 房車旅居 自由自在
    是黃河金岸的標誌性建築,位於吳忠青銅峽市,「天下黃河富寧夏」,為了表達寧夏人民熱愛黃河、敬畏黃河、感恩黃河的偉大情懷而建。黃河壇於2010年5月開工建設,2011年4月底建成。黃河壇長999米,寬200米,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背靠賀蘭山山脈,隔河屹立牛首山,左傍萬裡黃河臂彎,右依青銅峽峽口。站在黃河壇向下望去,黃河及灘地正好成一個太極陰陽八卦圖。
  • 寧夏十大旅遊景點
    沙坡頭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城區西部騰格里沙漠的東南緣。東起二道沙溝南護林房,西至頭道墩,北接騰格里沙漠,南臨黃河,長約38公裡,寬約5公裡,海拔在1300~1500米,總面積4599.3公頃,佔中衛市城區土地總面積的3%。是全國二十個治沙重點區之一。沙坡頭集大漠、黃河、高山、綠洲為一處,具西北風光之雄奇,兼江南景色之秀美。
  • 西藏旅遊景點簡介:布達拉宮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宏偉建築
    西藏旅遊景點簡介:布達拉宮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宏偉建築布達拉宮布達拉宮始建於7世紀,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相傳,藏族吐蕃王松贊幹布好善信佛,遷都拉薩後,經常在拉薩近旁的山上誦經祈禱,並給這座山取名為「布達拉」。
  • 北京北海公園旅遊景點簡介
    北海公園簡介:  布局規劃  北海園林的開發始於遼代,金代又在遼代初創的基礎上於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規模宏偉的太寧宮。太寧宮沿襲我國皇家園林「一池三山」 的規制,並將北宋汴京艮嶽御園中的太湖石移置於瓊華島上。
  • 這處景點不屬於寧夏,卻常出現寧夏旅遊路線中,是古絲綢北路要塞
    在西北地區旅行時,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應該是陝西,甘肅,青海和新疆等省,而往往會忽略寧夏,寧夏夾在地圖上,實際上,寧夏具有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它有大西北地區的荒涼粗獷,又有塞上江南的美譽,到寧夏旅遊時,很多人都會選擇去西夏王陵、中衛沙坡頭、平羅沙湖、六盤山風景區、中衛高廟、火石寨等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