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形意武學 熔鑄內家之魂—記形意拳郭雲深系第五代傳人郭英新

2020-09-07 hot速讀

郭英新先生1962年5月出生於山東省新泰市,新泰古稱平陽,東連蒙山沂水,西靠東嶽泰山,南接鄒魯聖鄉,北鄰三齊舊壤。這裡歷史悠久,尚武之風盛行。據《新泰縣誌》記載,流傳於該地的傳統拳法有羅漢拳、梅花拳、太祖長拳、孫臏拳等。郭英新自幼習武,是中國武術六段,新泰市武協副秘書長,新泰武協形意拳研究會會長,國家傳統武術二級裁判員,社會體育指導員。郭英新踏實穩重,不善言辭,但說起自己習武的經歷,卻是侃侃而談,往事歷歷在目,如數家珍。

郭英新近影

自幼習武,啟蒙老師是本家二叔。 郭英新在講述這段經歷時回憶,在他小時候的某一天早晨,本家二叔郭洪邦早早的把他叫醒,說要開始教他練拳。二叔自幼習練長拳,上世紀70年代從山東師範大學體育系畢業後,在當地學校任體育老師。受叔叔的影響,他開始練習武術的基本功法、拳法,那時候農村還沒有通電,也沒有收音機、電視機之類的東西,閒來無事就央求著二叔教他幾招。慢慢的隨著身體的成長,郭英新的基本功紮實了,興趣也越來越濃,上學後成為校體育隊的主力,經常參加各種體育活動。他的武術也沒丟下,功課之餘,不管早晨還是晚上,他都是隻身到操場上演練一番,舒活舒活筋骨,練練勁力。

郭英新1982年參加工作,1983年《少林寺》首映,第一次武術熱潮開始席捲神州大地。一直堅持習武練功的郭英新也按捺不住成為武林高手的渴望,上班之餘,就在公園、河邊及廣場練功打拳,同時觀察來往行人,有沒有傳說中的武功高人。

郭英新拳照

結緣形意,探索內家拳精髓。郭英新一邊堅持練功,一邊尋找想像中的武術高手。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同事說新汶當地有位老拳師功夫非常高,拳腳厲害。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郭英新聽到這個消息,喜出望外,急忙買了禮品,讓朋友引薦。就是這次偶然的機會,讓他踏入了形意拳的門檻,認識了什麼是真正的內家功夫。

他認識的師父是趙成齋,他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山東省國術館早期學生,是形意拳郭雲深系第四代傳人。趙成齋先生師從形意拳大師李應壎,李應壎在形意拳界那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李應壎,字向左,河北祁州人(今河北省安國縣),生於1890年,1966年於濟南去世,終年76歲,是一代形意拳名家。他始從「賽羽毛」許佔鰲學形意拳,後被推薦拜形意拳八大弟子之一李鏡齋先生為師,精練形意純功,在河北一帶享有盛名。曾於村頭橋一招擊敗當地摔跤名手,在李鏡齋家中出手虎撲震驚硬功名家,是河北派形意拳的佼佼者,其形意大槍出神入化,武術界送其綽號「黑白鷂子」。 1929年山東國術館創建後,教務主任田鎮峰親往河北聘請李應壎來濟南傳授形意拳,從此他安家於濟南。先生任教期間為國術館職業生授課,亦傳授民眾生,對濟南形意拳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武術界曾有「有李應壎在不言形意拳」之說,可見先生的為人及功夫地位和影響。李應壎先生不苟言笑,不言己長,不道人短,謙虛容讓,深得武林同道稱讚和尊重。特別是在國術館期間,李應壎同田鎮峰等創編了武當32母64式實劍,是難得的武林精粹,也是武術器械的又一發展。李應壎先生始從許佔鰲學形意拳,後被推薦到李鏡齋先生門下遞帖拜師,但他一直尊稱許佔鰲先生為老師,可見其品之高尚。

上世紀八十年代師兄弟和師父合影

趙成齋是李應壎的入室弟子,也是機緣巧合他來新泰隱居。郭英新當時滿腔熱忱,練功刻苦,入門後經過近兩年的三體式樁功考驗,才正式成為趙師父的入室弟子。郭英新談起入門站三體式的體會,記憶猶新。他說:「枯燥關是非常難過的,當時學的人非常多。就一個三體式熬下來的就我們八九個人了。記得練了兩個來月吧,趙師父問我能站多少分鐘,我回說五分鐘。老師說:『好,我看你怎麼能站五分鐘。』我站著三體式,老師看著表,十秒,三十秒,一面數秒,一面給我糾正動作。我竟沒站下兩分鐘來。站到一分四十五秒時,我的後腿就熱、漲、酸、痛、麻得忍不住了,如同給自己上了刑具一樣的難受。但我從此找到下功夫的要領和努力的目標。從此以後,我天天練,由站不到兩分鐘,到能站三、五分鐘;由站三、五分鐘,到能站七、八分鐘乃至練得能一次站二十五分鐘,只站得後腿麻木,周身發抖,但樁功有了明顯的進步。師父說能站七、八分鐘,樁步就基本夠用。」

三體式樁功合格後,才能繼續學練以後功夫,趙成齋師父又系統傳授了五行拳、五行連環拳,五行連環棍、九洲棍,五行刀,形意劍等器械套路。郭英新學功認真,練功刻苦,晨練露水功,晚修混元氣,將趙師父傳授的功夫悉數掌握,並潛心修煉。

郭英新在比賽中演練形意拳

隨著練習時間的推移,他也開始了對內家拳的不斷追尋之路,他先後又學習了八卦掌、八極拳及各種器械套路。郭英新告訴記者,現在社會,競爭激烈,人們壓力大,心情浮躁。習武練功正是應對這些壓力的良方。武術能提高素質,健體防身,武術運動其動作包含著屈伸、迴環、平衡、跳躍、翻騰、跌扑等,對人體速度、力量、靈巧,耐力、柔韌等身體素質要求較高,長期練習對外能利關節,強筋骨,壯體魄;對內能理臟腑,通經脈,調精神。而且內家武術運動講究調息行氣和意念活動,對調節內環境的平衡,調養氣血,改善人體機能,健體強身十分有益。 武術的搏鬥運動,通過攻防技術練習,拳打,腳踢,快摔等動作的運用,揚長避短,攻彼弱點、避彼鋒芒,講究得機、得時、得勢,從而提高判斷力和應變能力。這無疑能提高人們克敵制勝和防身自衛的能力。習武練功能鍛鍊意志,培養品德,練武對意志品質考驗是多面的。練習基本功,要不斷克服疼痛關,「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磨鍊常年有恆,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套路練習,要克服枯燥關,培養刻苦耐勞,砥礪精進,永不自滿的品質。遇到強手克服消極逃避關,鍛鍊勇敢無畏、堅韌不屈的戰鬥意志。經過長期鍛鍊、可以培養人們勤奮、刻苦、果敢、頑強、虛心好學、勇於進取的良好習性和意志品德。

演練形意刀

幾十載春風化雨,弘揚內家武學是吾輩責任。郭英新一開始就是自己練,和師兄弟們練,基本屬於自娛自樂。新泰市武協成立,武協負責同志找到郭英新讓他走出去,一開始他還有些猶豫,慢慢地活動多了,他也動起來了,代表新泰或泰安去各地參加比賽,把自己傳承的功夫弘揚出去。這幾年他多次在各級別比賽中斬金奪銀, 2018年7月參加山東省第八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暨山東省第六屆傳統武術比賽,榮獲男子D組一類拳三等獎,長器械三等獎;同年8月參加山東省武協2018「泉城論劍」武術邀請賽,獲男子D組一類拳二等獎,長器械二等獎。 2019年1月第三屆海峽兩岸武術搏擊交流賽拳術冠軍;同年6月山東省第九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暨山東省第九屆「武協杯」傳統武術比賽,獲男子D組傳統長器械一等獎、男子D組一類拳一等獎;同年10月在第五屆山東省武術大會,獲男子D組傳統長器械一等獎、男子D組一類拳二等獎。

在比賽中演練形意九州棍

師兄弟對練

郭英新說,一人習武可以強家,眾人習武可以強國。適逢盛世,吾輩當自強,弘揚祖國武術文化,傳承推廣中國武術,讓更多的人了解學習傳統武術,先修煉內心,再以心養外,這樣對人生、對創業,對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都有莫大幫助。

是的,尚武精神一直是中華民族的思想命脈,泱泱五千年的歷史就是中華精神鑄造的過程。這個過程塑造了我們民族「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偉大人格;賦予了國人在危險、危機面前挺身而出,救死扶傷,見義勇為,敢於擔當的道德情操;這是中華武術的魂魄,也是民族的思想文化根基。

所以,弘揚祖國武術文化,重塑國人剛毅不屈之性格,承上啟下,是吾輩之責任,更是吾輩之擔當! (史修輝)

相關焦點

  • 秉承形意武學 熔鑄內家之魂—記形意拳郭雲深系第五代傳人郭英新
    郭英新拳照結緣形意,探索內家拳精髓。郭英新一邊堅持練功,一邊尋找想像中的武術高手。郭英新聽到這個消息,喜出望外,急忙買了禮品,讓朋友引薦。就是這次偶然的機會,讓他踏入了形意拳的門檻,認識了什麼是真正的內家功夫。他認識的師父是趙成齋,他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山東省國術館早期學生,是形意拳郭雲深系第四代傳人。趙成齋先生師從形意拳大師李應壎,李應壎在形意拳界那可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 形意宗師郭雲深一生好鬥,為什麼沒有與八卦祖師董海川比武?
    百年之前的傳武界,太極拳、形意拳和八卦掌三大派的內高手非常多,其中以實戰聞名天下,坐形意拳和八卦掌實戰第一把交椅的武者,分別是「半步崩拳打天下」的郭雲深和八卦拳祖師董海川。郭雲深一生好鬥,走到哪個地方,就跟人實戰到哪個地方。但是他與董海川一個時代,為什麼沒有找董海川比武呢?
  • 【11】郭雲深秘傳形意拳下式樁
    郭雲深祖師是中國近代武術史上一位極重要的人物,在拳學修為上有極深的造詣,實戰功夫驚人,在舊時代的武林中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美稱,人皆尊之為拳學「巨擘」!遺憾的是,近些年在武術界除大成(意拳)一系外,幾乎沒聽說有郭祖的傳人以及後代弟子公開傳藝,難道一代宗師的武學成就就失傳了嗎?我1999年開始接觸到本地的傳統武術,跟隨齊齊哈爾的楊輝先生學習形意拳。
  • 形意拳之難關
    是中國四大名拳之一,數百年來,吸引著眾多武林豪傑去追求,她那神奇的藝術使無數英雄為之著迷。君不見,過去擂臺比武總少不了形意拳。半步崩拳打天下,那是多麼響亮的招牌!師爺宋鐵麟先生說過,形意拳好學難練,學藝者多如牛毛,成藝者少如麟角。一語道出了形意拳的修煉之難。想師爺秉承家學,悟性又高,眾多武林豪傑見得那麼多,條件如此之好,尚且有如此感嘆。可知這是一門高深的藝術。陽春之曲啊!
  • 形意拳祖師李洛能第五代嫡系玄孫傳人李志軍
    李志軍為形意拳嫡系第五代傳人;7歲跟隨武術家呂鳳山學習形意拳,12歲跟隨武術家祖景才學習通背拳。2004年加入中國武術協會會員,2012年參加河北省首屆名拳名師展演大會,獲燕趙英豪稱號2014年河北省衡水市武術館比賽,獲傳統拳第一名。2015年北京國際武術文化交流大會,獲形意拳項目第一名。
  • 古傳形意實戰
    李振邦一系的傳人崔傑利先生,初次交流就很快切入主題,談起形意拳的訓練程序,向其求教,問曰:「如果一個沒有基礎的人,向先生學拳,第一步應該練些什麼?」郭雲深系的形意拳。以教我郭雲深系形意拳的師父來說,他在隨師學形意拳以前就是高手,跟師爺學拳先站了八個月的下勢樁,才教他站三體式,練五行拳時,一個起手動作練了一年半,鷹捉練了七個月,之後的五行拳每一行練三個月以上,十二形最慢一形學半個月,最快的學三天……我師父還是有基礎的,如果沒基礎的人單練五行拳中的一行,怎麼也要一年半才能有初步的水平,想以之實戰,正常情況下師父怎麼也得一年半才給安排實戰,如果一年半以前安排實戰,只能說師父不怎麼負責任
  • 從傳統武學「象形取意」象形拳探究三大內家拳之首形意拳的實質
    中華內家三拳:太極、八卦、形意。這內家三拳,習練者眾,而得到真傳者罕!這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自古就有「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少如鳳角」之說!今天,咱們單說形意。形意是由誰所創?衲子認為,這個問題實在是沒有什麼現實意義!
  • 民國時期的形意拳
    這對壯大形意拳隊伍、培養形意拳人才貢獻巨大。孫祿堂則是全面提升了形意拳的技術,完善了形意拳理論,通過對形意拳的全面提煉與熔鑄,使形意拳成為完備一切武技的三大基礎之一,形上形下一理貫之,升華了形意拳文化品位。於是形意拳在民初時的眾多拳派中能夠脫影而出,為社會各界所矚目。因此,民國時期是形意拳發展的鼎盛時期,尤其是民初這20年,形意拳的發展達到了巔峰。
  • 內家功夫-從洗髓經、易筋經到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 之七
    我為什麼在前面說形意拳是最早出現的內家拳?因為形意拳的幾乎所有理論與習練方法都是所有內家拳的標準。形意拳是內家拳的始祖。內家拳與外家拳一樣,外家拳以肌肉緊張發力為基礎,產生無數拳種;內家拳則是在以心行氣壓縮旋轉的發力方式基礎上,產生各個拳種的。
  • 形意拳的發展和演變
    清雍正13年(1735年),河南進士王子誠在所著《拳論質疑序》中有如下記述:武藝類不同也,他端亦不知創於何人,惟此六合之拳傳自山西姬龍、姬鳳,二師乃係明末人也,精於槍法,人皆以為神,而先師猶有虞焉。以為......若太平之日,刀兵銷伏,倘遇不測,將何以御之哉。於是將槍法為拳法,會其理為一本,通其形於萬殊,名其拳曰六合。
  • 內家功夫——從洗髓經、易筋經到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之五
    第五章,內外家之辨一,內外家之爭從以上外家拳向內家拳演變的過程來看,可以清楚地看出內家拳是外家拳的一個高級階段,即外家拳習練到極致時就是內家拳,這也就解釋了一個現象,就是即便是外家拳的前輩大師們,在拳論中也出現了心、意等內家拳的詞語。
  • 從古諺「脫槍為拳」淺談傳統武學內家形意拳發勁之秘
    槍乃百兵之王。我們中華民族一向推崇「槍」!楚漢相爭時期的西楚霸王;三國時期的趙雲;北宋時期的楊家將,水泊梁山英雄林衝、盧俊義;南宋時期的嶽飛元帥和高崇……都是用槍。中華武林界跟「槍」聯繫最大的門派拳種,當屬形意拳。形意拳講「脫槍為拳」。
  • 濟南形意拳名師李靜軒逝世 百歲大俠寫就功夫傳奇
    這位男子就是被武林中人尊稱為「黑白鷂子」的形意拳第三代傳人李向左。當時,李向左告訴李靜軒,「只要你能走路,就能練形意拳。」從那以後,已經37歲的李靜軒練起了形意拳。  自從練習形意拳後,李靜軒的病情就逐漸減輕,也和這門武術結下了深厚的感情,這一練就是近70年。這麼多年,他基本上是拳不離手,有空就練。年輕的時候,他一般凌晨4點就起床練拳,一天練三四個小時。
  • 也談尚派形意拳的整勁
    2005年第二期《武魂》上有關於尚派形意拳整勁的論述,筆者專習尚派形意拳35年,師承趙硯波先生(得尚雲祥大師親傳八年至尚老辭世,又得馬玉堂大師親傳十多年至馬老去世),在先師的口傳心授,耐心教育下,我對尚派形意拳有了一定的體認。現不顧淺陋也來談談尚派形意拳的整勁。供同道同門師友指正。
  • 形意拳心得之念念不忘不有迴響
    內家拳青島國術形意拳練習形意源於自己當初對於年齡和身體的考慮,畢竟也過不惑之年了,而且身體骨骼定型了,不適合再練外家的功夫。其實習武之夢從小就有,不過直到後來參軍入伍都沒有合適的機緣。我目標就很明確的鎖定在內家拳這方面,太極因為見得太多,感覺太過平常不予考慮,直奔著其它內家拳去的。網上搜尋了一段時間,其中王魯東老爺子師弟多年前的一篇文章引起我的格外關注,他介紹了師兄形意練得如何好,我就對陌生的形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首先它是內家拳之一,其二它比較神秘,至少了解的人很少。
  • 形意拳傳人曾看門50年 披露《武穆遺書》口訣
    曾拜形意拳大師習武 形意拳傳人披露《武穆遺書》《逝去的武林》出版口述者李仲軒曾拜形意拳大師習武 退隱後做了50年守門人形意拳傳人披露《武穆遺書》  傳奇早年習武晚年守門李仲軒1915年出生於天津,其父系和母係為京津地區的官宦大家族。他從小喜愛學習武術,因遭父親反對而與父親斷絕關係。後來,他拜隨形意拳大師唐維祿、尚雲祥、薛顛為師,武林名號為「二先生」。
  • 形意拳傳人看門50年 披露《武穆遺書》口訣/圖
    李仲軒在練武曾拜形意拳大師習武 形意拳傳人披露《武穆遺書》>《逝去的武林》出版口述者李仲軒曾拜形意拳大師習武 退隱後做了50年守門人形意拳傳人披露《武穆遺書》《射鵰英雄傳》中武林群豪爭奪《武穆遺書昨天,現代出版社推出《逝去的武林》一書指出,《武穆遺書》確實存在,形意拳就是由《武穆遺書》發展而來。
  • 深州市竇王莊成功舉辦形意拳交流會
    2019年9日21日,河北省深州市竇王莊李老能形意拳推廣中心在形意拳祖師李洛能的故鄉竇王莊村,成功舉行了形意拳交流活動。深州市教育局社會體育科科長徐建超做了重要講話並對這次形意拳交流活動給予了支持和鼓勵!深州市傳統武術協會名譽主席、首都體育學院武術名家大講堂專家講師、河北省深州市竇王莊李老能形意拳推廣中心主任、形意拳第五代嫡系傳人李志軍先生的形意拳展示,引來了大家的熱烈鼓掌。
  • 風雲生 形意拳周身太極 形意如龍
    過去有一本書,是美國人寫的,作者如果我沒記錯,叫「但,安德森」,書裡講美國有一個空手道高手,扭屁股發力,所以拳力過人,沒有人願意在比賽中遇到他,他的外號叫發電機!前些年,我師弟在網絡上跟一位叫向明的朋友有個對話,其中提到一個觀點,為什麼泰拳厲害?
  • 從傳統武學內家拳「形意刀」和「形意槍」淺談形意拳之「橫拳」
    這兩年,有些人標新立異,非要考證形意拳橫拳的「橫」是蠻橫不講理的「橫」!衲子要說,這完全是對於形意拳的誤解和曲解。形意拳心正、意正、氣正、形正,至正至剛,講求的是儒家的溫良恭儉讓,是道家的陰陽之「道」,是佛家的大慈悲心懷,怎麼又會出來一個什麼蠻橫不講理的「橫」?這簡直是對於形意拳的詆毀和污衊!橫拳屬土護脾,土生金而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