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古橋,南方和北方各有兩座,最古老的有1400年

2020-12-21 騰訊網

中國是橋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發展於隋,興盛於宋。中國四大古橋為廣東潮州的廣濟橋又稱湘子橋、河北趙縣的趙州橋、北京的盧溝橋和福建的洛陽橋。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位於福建省泉州東郊的洛陽江上,中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橋工程,從北宋皇祐四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後歷七年之久,耗銀一千四百萬兩,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橋全系花崗巖石砌築,初建時橋長360丈,寬1.5丈,武士造像分立兩旁。造橋工程規模巨大,工藝技術高超,名震四海。建橋九百餘年以來,先後修復十七次。

現橋長731.29米、寬4.5米、高7.3米,有44 座船形橋墩、645個扶欄、104隻石獅、1座石亭、7座石塔。橋之中亭附近歷代碑刻林立,有「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巖石刻;橋北有昭惠廟、真身庵遺址;橋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萬安橋記》石碑,立於祠內,被譽為書法、記文、雕刻「三絕」。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科學發明。像趙州橋這樣古老的大型敞肩石拱橋。在世界上相當長的時間裡是獨一無二的。隋代著名石匠李春的傑出貢獻在世界橋梁建築史上永放光輝。

廣濟橋,位於廣東潮州市韓江之上,始建於宋乾道七年(1171),初為浮橋。該橋集梁橋、拱橋、浮橋於一體,是我國橋梁史上的孤例。

橋墩上建有形式各異的廿四對亭臺樓閣,兼作商鋪,故有「廿四樓臺廿四樣」、「一裡長橋一裡市」之美稱。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大跨徑石拱橋,距今已有超過1400年歷史。這座橋建造在河北省趙縣城南五裡的洨河上。它氣勢宏偉,造型優美,結構奇特,遠遠看去,好像初露雲端的一輪明月,又像掛在空中的一道雨後彩虹,十分美麗壯觀。

從課本知道了趙州橋,那時候就很喜歡它了,坐上從市區到趙州橋的班車非常方便。

盧溝橋位於北京城西南13公裡、豐臺區宛平縣城西門外,跨永定河之上,它是北京最古老的石造多孔聯拱橋。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成於明昌三年(1192年)。至今已有八百多的歷史。在金代,盧溝河是出入京都南北的交通要津,同時亦是軍事要地。該橋曾於元、明兩代重新修繕,據史料記載:清朝康熙年間因洪水泛濫,衝毀此橋。

橋的東北邊的十二丈重新修築,即今東邊算起的第一、第二兩孔是重修的,其餘各孔則是金代的原始建築。橋全長212.2米,寬9.3米,計入兩端橋堍總長約266.5米。全橋共有11個橋孔,各孔的跨徑和高度均不相等。採用兩邊橋孔小、依次向中央逐漸增大的韻律設計建築法,形成了優美的橋型。早在金代,此橋就被列為"京師八景"之一。

相關焦點

  • 中國有成千上萬座古橋,唯有這座屹立1400餘年
    1425年前的公元595年,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後的第五年,「開皇之治」漸入佳境,這一年,他東巡設壇封禪泰山,「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也在這一年,影響中國1300餘年的科舉制度誕生,為封建王朝選拔了無數英才。
  • 中國最古老的大石橋,1400多年依然堅挺
    ,趙州橋與潮州廣濟橋(湘子橋)、泉州洛陽橋、北京盧溝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依然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單孔大石橋。,在拱石之間都穿有起連接作用的「腰鐵」,各道券之間的相鄰石塊也都在拱背穿有「腰鐵」,把拱石連鎖起來。
  • 中國四大歷史民間豪宅,南方北方各有2座,保留的非常完整
    古色古香的建築仿佛把人帶回到了那個時代,走在胡同裡感覺無限,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築風格不僅在中國人,在外國人中也很受歡迎,古風建築最有特色的屬北京四合院,充滿了古老北京的味道,好京腔環繞著耳邊。這些建築在一個境界的追求,這些是祖先留下的寶物,去看這種古色古香的舊房子,這樣保存的古老豪宅在中國還很少嗎?這樣的舊房子在北方和南方有兩個,這是民間的四大豪宅,現在能這樣完全保存也很難。
  • 趙州橋,中國最古老的大石橋,1400多年依然堅挺
    1425年前的公元595年,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後的第五年,「開皇之治」漸入佳境,這一年,他東巡設壇封禪泰山,「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也在這一年,影響中國1300餘年的科舉制度誕生,為封建王朝選拔了無數英才。
  • 中國最著名的古橋:1400多年,巋然不倒
    旅遊隨筆(文/江湖三十年)在美麗的燕趙大地,有一座古橋,矗立在洨河之上,已經有1400多年了。1400多年來,縱使風吹雨打,戰火紛飛,依舊巋然不倒,享譽世界!它,就是中國最著名的古橋——趙州橋。今天,我們百家號:一起走遍世界將通過一組圖文,帶你一起來領略這座世界知名古橋的魅力!
  • 中國史上四大民間豪宅,南北各有兩座,有你去過的嗎?
    例如,當年的《喬家大院》在熱映時,很多觀眾除了熱議劇情和演員外,劇中喬氏家族所居住的豪華大院也是他們的關注點所在。喬家大院獨特精巧的建築風格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它無不體現了清朝北方一代的建築風格。然而,喬家大院在國內現存的中國民間古宅中,還不是最頂尖的。今天,蝸牛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古代民間四大頂尖豪宅,可以說是一座比一座奢華,不知道有沒有你去過的呢?
  • 中國古橋有多美?這6座古橋,讓你見識中國古橋的魅力!
    中國是橋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遍布神州大地的橋,密布如織的橋梁四通八達,連接著祖國的各個地方。在中國橋梁中,古橋最能體現出中國人民勞動智慧的美麗,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些橋梁,是最具代表性的6座古橋,讓你最直觀的感受到中國橋梁的魅力!
  • 中國四大古橋,歷經1400年屹立不倒,外國人:中國才是橋的故鄉
    中國是橋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發展於隋,興盛於宋。中國有四個著名的古橋,分別是廣東潮州的廣濟橋、河北趙縣的趙州橋、北京的盧溝橋和福建的洛陽橋。建於隋朝年間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第二早。
  • 安徽兩座明代古橋損毀 洪水衝斷「鬱達夫的夢」
    安徽兩座明代古橋損毀 洪水衝斷「鬱達夫的夢」 截至7月7日,南方11省份130餘處不可移動文物因洪災受損 受連續強降雨影響,7月7日上午近10時許,黃山市中心城區屯溪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鎮海橋(屯溪老大橋)被山洪衝毀。而就在6日,地處安徽旌德縣的明代古橋樂成橋也被洪水衝壞,橋面損壞嚴重。短短兩日,兩座見證古徽州歷史人文的古橋被洪水衝毀,讓人扼腕。
  • 2021年新年最冷城市,北方哈爾濱奪冠,南方兩座城市並列第一
    2021年這個新年,給我們的第一個感受就是冷。元旦節還未開始,全國各地就迎來了一波「速凍」,多地氣溫一下子從十幾度驟降至零下。假如要問新年哪座城市最冷,你知道嗎?中國天氣網對各大城市的氣溫進行了評估,最終做了一個南北方元旦城市最冷排行榜,不知道你所在的城市有沒有上榜呢?咱們先來看看北方的城市,若問冬天哪裡最冷,想必有十個人都會說北方冷了,那北方哪裡最冷呢?當然是哈爾濱了。哈爾濱,我們更喜歡叫它冰城。曾經它叫做上京、惠寧府,如今也是哈爾濱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
  • 中國古橋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這是被譽為「中國第一橋」的趙州橋,位於河北省趙縣城南五裡的洨河上。隋朝石匠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近1400年,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2014年12月9日攝)。 橋梁,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中國人修建了數以萬計奇巧、壯麗的橋梁。這些橋梁橫跨在神州大地的山水之間,便利了交通,裝點了河山,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標誌之一。中國的古橋有不少是世界橋梁史上的創舉。許多現存的古橋,無論是樣式還是力學原理、美學理念,仍然對當代世界橋梁建築產生著影響,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與才能。
  • 我國兩座最具潛力的北方城市,不是北京和天津,哪座城市更有潛力
    如今隨著我國的發展越來越好,很多新興的產業都相繼湧現出來,像近些年迅猛發展的網際網路、電子信息等產業便是新時代下的產物,早年間我國的重工業發展尤為鼎盛,發展以重工業為主的北方地區的發展一時風頭無二,但近些年隨著我國發展重心的轉移,目前南方地區的發展要好於北方地區,不過北方地區還是有很多城市是很有潛力的
  • 中國四大名面,南方北方「五五開」,有不服氣的嗎?
    對於中國人而言,平時最喜歡的主食除了大米米飯外,剩下的就是麵條了,這種主食也是深受大眾人們的喜歡,要知道中國的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並不是只有北方就是以麵食為主,一些南方地區的麵條做的也是一絕,好吃的不行,有時候人們只要說出省城,就會一口說出那個地方的美食是哪個,可以說這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
  • 我國「最乾淨」的兩座城市,一座隸屬於北方強省,一座是南方強市
    城市化在不斷加深的過程中,實際上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環境就是重要的問題之一,不過,我國有很多城市都順利解決了這個問題,並且獲得了很多榮譽,這其中就要提到我國最乾淨的兩座城市,一座隸屬於北方強省,一座是南方強市。
  • 中國的四大古橋,除了書中學過的趙州橋你還知道哪個?
    中國在橋梁構造方面是有很深的造詣的,在中國有很多著名的橋梁,一起來看看中國的四大古橋吧!潮州廣濟橋(湘子橋)湘子橋奇特别致的結構,集梁橋、拱橋、浮橋等形式於一體,凝結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藝術的結晶。它是中國第一也是世界第一座啟閉式橋梁。河北趙州橋第一次知道趙州橋是在上學時的課本上,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第二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趙州橋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面。
  • 中國四大古橋,盧溝橋上榜,而它則稱第一
    文 | 夜雨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起源於華夏文明,從遠古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經千年的演變,中國古今各大文明相互影響與融合。而中國「四大古橋」便是我國古時最為著名四座橋梁,代表了我國古代橋梁的巔峰,在世界歷史上為我國的橋梁文化留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下面,筆者便帶著大家一起欣賞欣賞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名橋到底有多麼的巧奪天工。
  • 中國古橋——中國勞動者們的智慧之光
    說起古老的橋,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中國四大古橋。中國人造橋歷史久遠,造橋技術更是世界聞名,隨著2018年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這座當今世界裡程數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被譽為橋梁界的「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其建成也標誌著「我國由橋梁大國向橋梁強國邁進」。
  • 廣東一座800多年的古橋是中國四大名橋之一,白天閉合晚上斷開
    橋梁是跨越河流和峽谷的建築,在我國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早在1400年前,河北趙縣便建起了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橋——趙州橋,而且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會有一座著名的橋梁建築,比如揚州的五亭橋、成都的安順橋、蘭州的中山橋、南京的長江大橋、廈門的海滄大橋、海口的世紀橋、泉州的洛陽橋……等,這樣的橋
  • 集建築、藝術、文化於一體的中國古橋
    安平橋: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安海鎮和南安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是中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也是中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譽。始建於1138年,歷時14年建成,全長2070米,共361墩。
  • 中國古橋,有多美?
    這些古橋如同「長虹」「玉帶」「新月」在粼粼水光的倒映中撼動千千萬萬人的心(中國現存主要古橋分布,製圖@陳志浩/星球研究所)▼而在水流稍緩之處人們嘗試將舟船相互連接,直通兩岸以水的浮力作為支撐是為浮橋(廣東潮州廣濟橋,始建於公元1171年的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