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如夢如幻的一首詞,只有短短二十六個字,讀來卻令人肝腸寸斷

2020-12-07 塵世曉書僮

李煜是南唐最後一位君主,同時也是一位亡國之君,還成為了階下囚,被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囚禁在了都城,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李煜的後半生,可以說是非常的痛苦,為此他寫下過很多這方面,能夠表達他內心無限悽涼的詞作,而且這些詞作,大多都是描寫的非常憂愁,讀來更是令人肝腸寸斷。

那麼說起李煜的詞,相信對於很喜愛詩詞的朋友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而且他的詞裡有一股,難以言說的憂愁,處處能夠看到他對於人世,對於自身遭遇的一種感慨;這也正是李煜詞作的一大特點,雖然他早期的作品,也寫得很傷感,但是與後期的作品比起來,那完全就你是過家家一樣,這正是應了那句話「東邊日出西邊雨」,雖然他不是一位優秀的皇帝,但他絕對是一位偉大的詞作家。

李煜後期的詞深沉、憂愁、感傷、痛徹心扉,並且他的詞作,還能夠感受到李煜的一個心路歷程,他時刻在懷念著過往的歲月,這也正是詩人的一個共同點,也正是內心有了這一份傷感,才能夠創作出那些千古名篇來。

無疑李煜的一生是一個悲劇,但是國家不幸詩幸,如果李煜沒有成為皇帝,沒有成為了階個囚,他也不可能創作出那些優秀的詞作來,成為詞中的皇帝。所以李煜的不幸,才造就了他在文學上的成就。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李煜一首非常經典的詞作,那便是他的《憶江南·多少恨》,這也是李煜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作品,在這首詞中,作者描寫的如夢可幻,把內心的那種苦悶描寫到了極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憶江南·多少恨》五代:李煜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這首詞只有短短的二十六個字,但是同樣的描寫的極為深刻,也非常的唯美,李煜一開篇便是直抒胸臆,把內心的苦悶,全部的寫進了這首詞中,從而也使得這首詞,顯得更為生動,也更加的傷感。

那這首詞它大致的意思是,你問我有多少恨?我告訴我內心有無數的恨,昨夜夢中的場景,使得我以為自己身在故國的景象中,還像以前一樣,我是那裡的君主,常常一個人到上苑去遊玩,那裡非常的繁花,車如流水馬如龍,當時正是春天,到處都是繁花似錦,而且還有醉人的春風。

李煜這首詞完全是在描繪夢中的場景,這種如夢如幻的描寫,更加使得這首詞,顯得更為憂愁,也更加的生動,讀起來更是能夠感受到作者筆下那濃鬱的憂愁。雖然李煜很多的作品,那都是非常的經典,但是他的這首詞,卻是完全不同於他其它的作品,他以夢入手,然後層層遞進,不僅描寫了自己內心的苦悶,同時也表達出了自己內心的一種願意,他是希望自己可以回到以前的生活,可以還去做君主,但是此一時彼一時,一切早已化為一夢煙雲。

相關焦點

  • 李煜如夢如幻之作,27字構成全篇,無一生僻,描寫難以模仿美境
    李煜如夢如幻之作,27字構成全篇,無一生僻,描寫難以模仿美境李煜被稱為詞中之帝,極善寫愁,而今天要介紹的一首他少有的歡快詞,他的如夢如幻之作,描寫難以模仿美境。李煜是一個封建小皇帝,儘管小,但他仍然可以享受極豐富的物質,紙醉金迷,歌舞不休,夜懸珠寶而照明,然而他的精神生活卻是十分痛苦的。
  • 李煜如夢如幻之作,開篇驚豔,無一生僻字卻寫出後世無法模仿的美
    作為詞人,李煜卻是不少人眼中的詞中之帝。他的詞不需要用生僻字,也不需要用典,但卻總能用最平淡的語句,寫出最美的意境。讀李煜的詞就是一種享受。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煜的一首如夢如幻之作,詞名為《憶江南·多少恨》。
  • 李煜的「流水帳」詞,前幾句越讀越覺得沒水平,最後5字神來之筆
    李煜,一個被皇位耽誤了的頂級詞人。對於他為君王的種種,不少人是連連搖頭;而對於他的詞,後世則給了他一個「詞中之帝」的美名。讀李煜的詞,就能明白什麼叫悽美,而這對兩宋的影響巨大的。《虞美人》中的 「問君能有幾多愁?
  • 李煜的絕命詞,通篇都是名句,尤其末尾十六字,讀來叫人肝腸寸斷
    在這個不堪的境遇之中,李煜也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詞作。例如「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等的作品。而在這眾多的優秀作品當中,最為出名的,還是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詞,最為出名,但也是這首詞,葬送了李煜的性命。
  • 李煜最瀟灑的一首詞,短短27個字,一幅灑脫詩意的畫卷已躍然眼前
    文/時光李煜最瀟灑的一首詞,短短27個字,一幅灑脫詩意的畫卷已躍然眼前他擁有人人趨之若鶩的江山,卻遨遊於詩詞歌賦之間。他失去了江山與愛人,將傷感寫進了陪伴他一生的詩詞中。他就是我們的南唐後主李煜。李煜不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皇帝,但他是一個有真正才情的詩人。我們從小就接觸過李煜的詩詞,仔細評讀這些詩詞,我們會看到李煜的一生,也能理解他與帝王家迥然不同的人生志向。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只是開篇9個字,讀後便令人叫絕!
    如張九齡《望月懷遠》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陳子昂《登幽州臺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蘇軾《卜算子》中「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它們共同的特點便是含而不露,蘊藉悠遠。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便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典範之作。它出自於南唐後主李煜之手,是北宋太祖開寶八年李煜被俘之後,身為階下囚時期所創作的一首經典詞作。
  • 李煜很沉痛的一首詞,不輸《虞美人》,短短幾句令人斷腸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一代詞帝李煜的絕命詞。在他寫完這首《虞美人》沒多久,就被宋太宗趙光義賜死。他是個失敗的國主,卻是個成功的詞人。在降宋之前,他也寫詩填詞,但是他為後人所熟知的幾首詞都是寫於被俘虜之後。
  • 範仲淹一首很感人的詩,只有短短的20個字,但是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那麼除了散文之外,範仲淹的詩歌同樣是一絕,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也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譬如這首《江樓寄希元上人》,那就是一首經典之作,整首詩寫得很是傷感,儘管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但是讀來令人感慨萬千;所以我們讀這樣的作品,最是能夠體會到詩人的憂愁,面對於人生中的無奈,每個人都是一樣,自然而然會傷感。
  • 宋徽宗的這首悼亡詞,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讀來更是令人肝腸寸斷
    宋徽宗其實也是一位倒黴的皇帝,他比起李煜來其實是更加的倒黴,儘管他貴為一國之君,但是最終卻是同樣的淪為了階下囚,很多人認為北宋之所以會滅亡,那主要的原因,還是由於宋徽宗的無能,一位只懂得風花雪月,而且整天只是吟詩作對,鍾情於藝術。
  • 李煜一首高水平的作品,用詞來抒發內心的憂愁,通篇卻無一個愁字
    其實不然,詞這種文學體裁始於南朝的梁代,真正形成則是在唐代,也就是南朝時期便有詞這個文學體裁了,只是宋代人將其發揚光大,所以稱之為宋詞。而在宋代以前,有一個人已經將填詞這種文學體裁,運用的爐火純青了,也創作出了許多千古絕唱,這個人便是一代詞帝李煜。
  • 李白借宿在一寺廟裡,寫下了一首很獨特的詩,通篇描繪的如夢如幻
    應當說李白的旅行是他最明智的選擇,試想如果他一直當小丑留在京城的話,那他後來不可能寫出那些驚天地泣鬼神的詩作來,充其量會變成一個拍馬屁的小丑,要知道年輕時的李白為了能夠做官,他也是寫過很多拍馬屁的詩。但也正是他離開了京城,他在詩歌的創作上,使得他更上一層樓,最終成為了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 《李煜寫下一首絕命詞,句句悲情,令人肝腸寸斷》
    李煜,實在是一位傳奇人物! 縱觀歷史,有些君王建功立業,成就一代霸王留名青史;有些君王枉顧民意,殺伐不斷被人唾棄,而李煜卻是「生於皇宮之中,卻長於婦人之手」,他是「南唐後主」,也是「千古詞帝」! 公元978年,李煜歸宋已經三年,創作這首詞的時候剛剛四十二歲,人生還沒有開始,便已經結束。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說:「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在李煜的詞作中,其亡國後的作品含義深沉,最為膾炙人口。這首詞用明淨優美的語言,通過永恆的自然與無常人生的對比,抒發了對故國往事的回憶和滿腹的愁恨,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花每一年都開,秋月年年明亮,時光什麼時候才會了解呢?在過去的歲月中,有很多令人難過的往事,小樓昨夜又有風吹來,登樓望月又忍不住回憶起故國。
  • 柳宗元很傷感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幾句,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柳宗元的詩清新脫俗,寫得也是極為傷感,特別是他後期的作品,每一首都充滿了無限的憂愁,例如《江雪》通篇就營造出了一種悽美之感,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但是寫盡了人生的無奈,還有骨子裡的悲痛之苦,所以被後人稱為唐詩裡的最孤獨的作品。
  • 李煜看破紅塵的一首詞,看似平淡,卻只用12字道出了人生的真諦!
    李煜,他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才華橫溢自不必說,他將詞的地位逐漸提升到了與詩歌齊平的位置。在以詞為主要文學體裁的宋朝,很多詞作大家基本上都受到了李煜的影響,比如大名鼎鼎的歐陽修、蘇軾、李清照、王安石、辛棄疾等人。他的詞基本上很好區分,從詞風上分了兩個風格:前期的風花雪月,後期的人生如夢。
  • 李煜很傷感的一首詞,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人生不過如此
    ,尤其是這首《烏夜啼·昨夜風兼雨》,可謂是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寫盡了一生的委屈;當時李煜正是在夜裡睡不著覺,對於一位階下之囚,本身就猶如驚弓之鳥,再加上當時外面風雨大作,李煜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於是回想了自己過往的人生,想來當真是肝腸寸斷,所以寫下了這麼一首感傷之作。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通篇都是在描寫憂愁,卻不著一個愁字!
    當然說起宋詞,那就不得不提五代十國的李煜,詞也正是在他的手中,發揚光大,最後成為了一大流派,所以說是李煜雖然不是宋朝人,但是他對於宋詞的發展,那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並且他本人也被稱為「詞中皇帝」,他的詞或哀婉、或悽美、或悲傷,讀來真是令人肝腸寸斷,他常常只需要寥寥數語,便是能夠把一首詞,描寫的極為生動,以及非常的憂愁。
  • 李煜比較冷門的一首詞,用短短12字,道盡一生悲涼,令人感動
    如墨烏雲鋪滿蒼穹,窗外秋雨連綿,可以透過雨幕看到遠處樹枝在風雨中傾斜,颯颯作響,帶著水霧的冷風吹進屋中,揚起床頭重重帷幔。帷簾裡坐在床榻上的男子,目不轉睛地看著桌上短短一截正在燃燒的蠟燭。他形容枯槁,舉手投足間依稀可窺見昔年意氣風發的貴氣和才情,但如今更多的只剩下顯而易見的頹唐。
  • 晏殊最不理智的一首詞,最後7個字令人肝腸寸斷
    關於多情的詩很多,佳作也不少,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宋代詞人晏殊的最出名的一首詞,這首詞道盡了多情的苦,最後7個字更是令人肝腸寸斷。晏殊向來擅長寫小令,他這一生中創造了一萬多首作品,他筆下的字詞大多數都清明秀麗,讀起來或者是編成曲唱出來都讓人覺得清新脫俗。
  • 李煜封神之作句句都很憂愁,但是沒有一個愁字,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其實僅僅只能無能來形容李煜,我個人不太贊同,畢竟李煜接手之後的南唐,早已是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即使是把歷史最了不起的皇帝放在哪個位置,結局大概也是一樣,所以說李煜會成為亡國之君,有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不能只用無能來評價,這樣太過於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