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寫下一首絕命詞,句句悲情,令人肝腸寸斷》

2020-09-05 愛讀詩詞

李煜,實在是一位傳奇人物!

縱觀歷史,有些君王建功立業,成就一代霸王留名青史;有些君王枉顧民意,殺伐不斷被人唾棄,而李煜卻是「生於皇宮之中,卻長於婦人之手」,他是「南唐後主」,也是「千古詞帝」!

公元978年,李煜歸宋已經三年,創作這首詞的時候剛剛四十二歲,人生還沒有開始,便已經結束。


他活得熱烈卻充滿悲情,在治國之上建樹頗少,而他卻憑著一身才華,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相傳在李煜生日之時,在寓所裡面命令樂妓作樂,高唱新作《虞美人》詞,宋太宗聽聞之後大怒,便命人賜毒酒,將李煜毒死。

這首詞便成為了李煜的絕命之詞,寥寥數語,道盡了一代君王的千古哀愁。每每讀來,令人肝腸寸斷,仿佛置身於烈火焚燒之中,萬分揪心,不可脫身。


《虞美人》這首詞通過今昔的強烈對比,表露出李煜對往事的追憶以及深深的故國之思,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中說道「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他的哀愁隨著朝廷的敗落越發深重,刻進血肉裡的感情才是最真的情感流露。

「春花秋月何時了」,本應是人間最美好的風景,到了李煜這裡卻沒有心思可賞,他不斷地追憶起往事的點點滴滴。

小樓昨夜又刮來了春天的東風,精緻的欄杆以及玉砌的臺階依然還在,只是宮女已經慢慢變老,看著這一切,還能有多少愁緒?就像一江春水向東流,連綿不絕!

由於亡國,李煜由一國之主,變成了階下之囚,他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往日的風光無限,他變得憂思重重,看著眼前不可改變的現實,他只能被迫接受。

後面一句的問答,表現了李煜對人生的追問,也許他已經看淡了宇宙的變化以及人生的起伏,但是他還是勇敢地表達出了一位亡國之君的幽憤與哀愁,這也是一種勇敢。


為何這首詞能夠代代相傳?引起人們心中的情感共鳴呢?是因為李煜並沒有明確地表達哀思的真實內涵,卻僅僅通過「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外部展示,與人們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共鳴,所謂「形象大於外表」,於是就被人們千古傳誦,甚至當做自己某種愁緒的情感表達。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千年以後的我們沒有遇到如同李煜一樣的境遇,但是對面人生的不完美,痛苦與挫折的深深打擊,在情感上如出一轍,同樣的「愁」,不一樣的人。

也許我們應該學會釋懷,再多的愁緒都抵不過好好活著,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相關焦點

  • 李煜如夢如幻的一首詞,只有短短二十六個字,讀來卻令人肝腸寸斷
    李煜是南唐最後一位君主,同時也是一位亡國之君,還成為了階下囚,被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囚禁在了都城,也正是這個原因,使得李煜的後半生,可以說是非常的痛苦,為此他寫下過很多這方面,能夠表達他內心無限悽涼的詞作,而且這些詞作,大多都是描寫的非常憂愁,讀來更是令人肝腸寸斷。
  • 李煜的這一首詞,兩個問句堪稱經典,卻成為了他的絕命詞!
    說到詞,大家都會想到宋詞,可是就在宋朝之前有一個堪稱中國歷史上最亂的朝代——五代十國,卻出現了以為足以與所有著名的詞人相媲美的人,他就是李煜。李煜出現的時期在五代十國中叫「後唐」。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詞就是李煜用最後的生命書寫的一首絕命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辛棄疾最虛偽的一首詞,看似詼諧可愛,卻句句令人肝腸寸斷
    一般人被貶,都是愁容滿面,所作的詩詞也是句句啼血。但辛棄疾不同,他的一腔男兒性情不允許他這樣做,或許在他眼裡,那不過是無病呻吟而已。於是他寫下了這樣一首《西江月·遣興》。這首詞大概是一生豪放的辛棄疾最虛偽的一首詞了,在詞中他醉相可愛,甚至可以說是十分詼諧,令人捧腹,但細讀起來,卻又句句令人肝腸寸斷。
  • 李煜夢醒後寫下一首詞,通篇都是名句,卻令人不忍卒讀
    李煜是個很喜歡作夢的詞人,尤其是在南唐滅亡後,淪為階下囚的那段屈辱歲月裡,他時常夢回故國,寫下了很多催人淚下的詞作。這首詞通篇都是名句,深刻地抒發了他對故國的思念,和淪為階下囚的悲憤之情,令人不忍卒讀。詞的上半闋採用了倒敘的手法,通過夢醒前後的對比,道盡了詞人作為一個亡國之君的悲痛。
  • 李煜扛鼎之作,無一悲字卻句句令人斷腸,一首詞就定義了一個詞牌
    穿著龍袍的李煜是不少人取笑的對象,他的昏庸和無能,讓他輸得一敗塗地。公元975年,在李煜進獻了大量貢品後,宋太祖還是不肯放過他,仗沒打幾場李煜就自己脫下龍袍稱臣。這種令人唏噓的場景在幾千年的歷史中發生過不少,大多數時候故事到這就該結局了,但褪去昔日風光的李煜卻拿起了手中的筆,寫下了幾十首詞作,終成了無人能取代的詞中之帝 。「被皇位耽誤的天才詞人」,這是很多人對李煜的評價。能證明他實力的作品實在太多了,本篇和大家分享一首他的扛鼎之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 李煜寫下一首《相見歡》,無人能超越,只有納蘭性德這首勉強可比
    李煜後來成為了階下囚,被關押在北宋都城,這個時候可謂是心灰意冷,但是他在文學上又是大放異彩,寫下了無數感人肺腑的詞作,其中最經典的要數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詞情感細膩,寫得也是極為悲情,字裡行間流露出了無奈,還有他對於人生的解讀。不過筆者今天要推薦他另一首,也就是這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這也是他後期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李煜夜晚「幽會」小姨妹,寫下一首千古絕唱,句句令人動情
    作為一個皇帝,李煜的一生可以說是失敗的,而作為一個詞人,李煜可謂功成名就,他在南唐詞史上的地位無人比肩,也為我國的詩詞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李煜他飲酒、作詩專注自己的愛好,不爭不搶,可以說是一個真性情的人,還透漏著一些可愛。
  • 李煜最經典的一首詞,悽悽美美的4句話,開頭便令人心碎!
    在古代皇帝中,李煜特別有才華。或許他的政治頭腦不強,但是多才多藝。精通繪畫、書法、音律以及詩詞,在詩詞方面的成就最高。讀過李煜的詩詞,會發現的他的語言很明快生動,用真正的情感去寫作,樹立了風格鮮明的作品。有人是千古明帝,他卻是千古詞帝!
  • 白居易最感人的一首詩,為詩豪劉禹錫所作,句句令人肝腸寸斷
    好友的突然離世,對這位老人的打擊可想而知,同年他為好友寫下了兩首悼亡詩!對於當時世人經常拿二人的文章對比,他也憑這首詩算是做了一個回應,可謂相當高明。開篇第一句,就把自己和對方都誇了,卻不但不令人反感,反而將他對摯友的深情提升到了不凡的高度。寫這首詩時,白居易也已多病纏身,4年後他也因病離世。劉禹錫對他而言,不只是一般的好友那麼簡單,更是戰友和知已。作為戰友,詩中提到二人「同貧同病退閒日」,其實豈止是兩人退休後,在政見上兩人出是一致的。
  • 李煜在七夕寫下這首詞,句句溫婉卻不香豔,竟招來了殺身之禍
    李煜在七夕寫下這首詞,句句溫婉卻不香豔,竟招來了殺身之禍: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今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的,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更令人沉默的是,後來宋軍大舉進攻,靠的便是當年赤壁之戰中鐵索連環船的升級版。只可惜南唐不是吳蜀聯盟,沒有周瑜的火計,也借不到諸葛的東風。
  • 李煜思念被扣押的弟弟寫下一首詞,哀傷無限,也預示了自己的結局
    李煜的很多作品可以稱得上是千古佳作,甚至開創了很多的詞牌名,後期的宋詞有些經典之作也是效仿李煜的寫作方法而創作的,我也是對李煜的作品比較推崇。之所以很少推薦與分享,是因為其中散發出的憂鬱的情緒不太適合現在內心浮躁不堪的我們。
  • 宋徽宗的這首悼亡詞,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讀來更是令人肝腸寸斷
    宋徽宗其實也是一位倒黴的皇帝,他比起李煜來其實是更加的倒黴,儘管他貴為一國之君,但是最終卻是同樣的淪為了階下囚,很多人認為北宋之所以會滅亡,那主要的原因,還是由於宋徽宗的無能,一位只懂得風花雪月,而且整天只是吟詩作對,鍾情於藝術。
  • 李煜與小姨子「幽會」寫下一首詞,句句「香豔」,似春風撩人心弦
    李煜與小姨子「幽會」寫下一首詞,句句「香豔」,似春風撩人心弦五代十國南唐後主李煜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是花間派的代表人物。李後主一生都活在「情」字中,他雖然是一國之君,但是卻對政治一竅不通,導致自己國家深陷火海之中,落得被囚禁的下場。
  • 李煜42歲生日寫下無人超越的最驚豔詞作,卻成催命符當天慘死宮中
    這兩首《相見歡》,均為李煜被俘汴京期間所作。第一首,上闋寫夜晚獨上西樓所見之景,藉由景物之悽,渲染人物之哀;下闋以絲喻愁(「絲」諧音「思」 ),剪不斷,理還亂,用形象的比喻抒發出真摯的情感。句句是哀愁,句句是名言。
  • 最美古詩詞系列:李煜,一個文藝青年的錯位人生!
    李煜思念弟弟時寫下一首宋詞,哀傷無限,卻也預示著自己的結局!李煜的這首詞,屬於創牌之作,全詞沒有一個悲字,卻句句悲涼!李煜的這一首詞,兩個問句堪稱經典,卻成為了他的絕命詞!李煜的這首詞,句句血淚,兩個問句堪稱經典,竟成為他的絕命詩!
  • 如何讓孩子讀懂李煜的絕命詞《虞美人》
    兒子包含感情地誦讀著李煜的這首《虞美人》,清脆而又響亮的聲音從書房傳來。我不由得想起,我初識這首詞的學生時代,那時青春的我一束高高的馬尾。時常「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抑或相約幾個夥伴去KTV,故作憂愁的來一首老歌——鄧麗君的「幾多愁」。如今想來,那時稚嫩如我,只知誦讀,卻不知詞人的處境和詞人背後的故事。
  • 一江春水幾多愁,從絕命詞《虞美人》探詞宗李煜之死
    但他已經很久沒有好好的夢一場了,如今的宋太宗趙光義,比他的哥哥更加的陰狠一些,李煜心中有預感,他的命,不長了。現實世界令人絕望,李煜收斂著對自由的渴望,儘管如今的夜色美,他也只能在這汴京城孤獨的小院裡,孤獨的看著月亮。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皆千古名句!千年來從未被超越
    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亡國之前的李煜是一個風流才子,這個時期的詞作描寫的都是歡樂的時光,優美的讓人心醉;亡國之後的李煜內心千瘡百孔,他的詞作多了一份悲涼悽慘的成分。李煜一生寫了不少的詩詞,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他的絕命詞《虞美人》:這首詞是李煜最為經典的一首詞作,但是卻正是因為這首詞讓李煜丟掉了性命。寫下這首詞的時候李煜已經是宋太宗的階下囚,這首詞傳到了宋太宗的耳中,然後認為李煜有不臣之心,所以命人賜了一杯毒酒,把李煜毒死了。
  • 李煜一首悲哀的絕命詞,其中「春花秋月何時了」,說透了人生無常
    南唐後主李煜被世人稱之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作在詞壇影響深遠,可以說是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的風採。李煜的一生是短暫的一生,也是變化無常的一生,從萬人敬仰的一國之君到受盡侮辱的滅國之君,他的一生的經歷造就了他的作品含義深沉、題材寬闊是當之無愧的「千古詞帝」。
  • 一曲令人肝腸寸斷的音樂
    聽一曲音樂,品一段人生 大家好 這裡是不笑生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首純音樂《夜雨寄北》,說起《夜雨寄北》或許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李商隱的那首名作,「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當然,我們今天所說的曲子也是和這首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