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最感人的一首詩,為詩豪劉禹錫所作,句句令人肝腸寸斷

2020-12-09 美詩美文

有一種友情叫「劉白」,詩豪劉禹錫和詩魔白居易之間的感情,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白居易比劉禹錫年長,官位也一直更高,年少時他和元稹友誼很深,世稱「元白」。後來,元稹早逝,詩壇和他關係最好的就是劉禹錫。如果說白居易和元稹是少年友情、意氣風發,那他和劉禹錫就是在經歷半輩子的沉浮後,經過歲月洗禮的一生摯友之情。

公元842年,劉禹錫病逝於洛陽,享年70。這讓白居易痛哭不已,此時兩人已相交20年,特別是兩人退休後,共同生活在洛陽。平日裡,相約喝酒作詩,你來我往,成一時佳話。好友的突然離世,對這位老人的打擊可想而知,同年他為好友寫下了兩首悼亡詩!對於當時世人經常拿二人的文章對比,他也憑這首詩算是做了一個回應,可謂相當高明。

《哭劉尚書夢得》

白居易

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

同貧同病退閒日,一死一生臨老頭。

杯酒英雄君與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賢豪雖歿精靈在,應共微之地下遊。

詩的大意是:我和劉兄四海內齊名,數十年來情分很深。我們退居後共同經歷貧困和病痛,如今卻成了一生一死的兩個老頭兒。想起我們曾經一起喝酒品詩論英雄,你的文章雖委婉,可我全都懂。你這樣的賢豪如今雖不在了,但你的精靈尚存,將來我到了地下,也能和你同遊。

詩的第一句,就是最高明之處。白居易是狂傲的,肯定了自己和劉禹錫都是當時名滿四海的人物;但他也是謙卑的,在他眼裡,能和劉禹錫齊名四海,是無比光榮的事。開篇第一句,就把自己和對方都誇了,卻不但不令人反感,反而將他對摯友的深情提升到了不凡的高度。

寫這首詩時,白居易也已多病纏身,4年後他也因病離世。劉禹錫對他而言,不只是一般的好友那麼簡單,更是戰友和知已。作為戰友,詩中提到二人「同貧同病退閒日」,其實豈止是兩人退休後,在政見上兩人出是一致的。他們都看不慣中唐朝廷的浮誇萎靡之分,互相支持抗爭,卻雙雙落得個被貶的下場。他們也是知已,詩中提到的「文章微婉我知丘」,正是見證。你的委婉,我懂,這或許就是最好的友誼。

最後一句,更令人動容。此生能與你為友,是我的榮幸,你走後我獨留在人間,我們「一死一生」,但是沒關係,將來我們還能一起地下遊。這正是一世是兄弟,生生世世都要再做兄弟。

這是白居易最感人的一首詩了,句句令人肝腸寸斷。但在小編眼裡,之所以如此,並不是因為他的寫作手法有多高明,而是因為句句發乎真情,若不是有這份真情,又如何能寫出這樣令人斷腸的詩句?對此詩,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和小編討論!

相關焦點

  • 互相叫勁的詩王和詩豪重逢,白居易寫詩調侃,還是敗給劉禹錫
    要說唐代詩壇中,人緣最好的詩王白居易肯定算一個,詩王的圈中好友包括詩仙太白、元稹、韓愈、劉禹錫等。在這一縱好友中,他最不服氣的還是詩豪劉禹錫。為什麼這麼說?白居易的詩雖然題材多,而且風格也多樣,不論是愛情史詩如《長恨歌》,還是樂府詩如《琵琶行》,《賣炭翁》在當時都是名噪一時之作,白樂天也因為被封為「詩王」。但就是這樣的詩王,卻被當世認為詩風缺少豪氣,詠史懷古詩總是比詩豪劉禹錫差了那麼一點。
  • 劉禹錫最有名的七言絕句,句句寫景,白居易:已被徵服!
    劉禹錫是中唐時期的著名詩人,與白居易交好,二人合稱「劉白」。劉禹錫被譽為「詩豪」,這個說法就是始於白居易,雖然說白居易最好的CP詩人是元稹,但是白居易對劉禹錫的才華是相當尊敬的,他曾評價劉禹錫「其鋒森然,少敢當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
  • 「詩豪」劉禹錫,一首回贈白居易的詩,教我們如何笑看風雲
    「詩豪」這個美名表達了當時人們對劉禹錫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詩豪」這個詞,很清楚地說明了劉禹錫寫的詩,詩風豪氣,雄健,以及他為人的豪氣幹雲。他的豪氣廣泛存在於他的作品當中,我們閱讀他的詩文時,就很容易感受到他的「豪」。
  • 白居易很感人的一首送別詩,開篇就令人驚豔,最後兩句直擊人心
    古代的送別詩最是令人傷感,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來說,可能很難體會到離別之苦,畢竟我們有手機,有比較完善的網絡,還有相對發達的交通,只需要一部手機便可以和遠在千裡之外的親人聯繫,即使是回到故鄉,那也是以小時來計算,出行的方式也可以有多種選擇;所以說今天的我們太幸福了,古人是無法和我們相比較,他們生活的時代沒有手機,也沒有火車、汽車、飛機、高鐵,出行主要還是以馬代步,想要去一個地方,那是非常的困難。
  • 白居易最大方的一首詩,和劉禹錫爭著付酒錢,最後一句太有愛了
    唐代詩壇最有趣的兩個老頭,當屬老年的白居易和劉禹錫。一個詩王,一個詩豪,兩人好了半輩子,也鬥了半輩子,臨到老了也誰都不服誰。兩人年紀一樣大,白居易在位時官比劉禹錫高了那麼一點,詩也寫得比劉禹錫多一點,但他就是不服世人說劉禹錫文風更雋永豪放,就這樣兩人老年沒少鬥。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句句美到了心坎裡!
    劉禹錫,唐代著名詩人,字夢得,有著「詩豪」的美譽。與白居易合稱「劉白」,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劉禹錫的詩涉獵題材廣泛,其山水詩更是改變了大曆、貞元期間詩人襟幅狹小、氣象蕭瑟的風格,寫出了一種風格俊爽,簡潔明快的開闊景象,深受世人稱讚。
  • 元稹和宦官打架後,詩豪劉禹錫力挺兄弟寫首霸氣之作,句句真性情
    先有詩仙詩聖的兄弟情,當年李白落難,沉鬱半生的杜甫在《不見》中寫道:「世人慾殺子,吾意獨憐才」,這霸氣令人佩服。後有白居易和元稹的相交相知,元稹死後一向豁達的白居易寫下了「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如今讀來仍令人淚目。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劉禹錫寫給元稹的一首詩。唐憲宗元和五年,31歲的元稹因得罪權貴被召回長安,途經華州時投宿於驛館的一間上廳內。
  • 劉禹錫最感人的一首愛情詩,但是很多人理解錯了,你讀對了沒有?
    但是在他眾多的愛情詩中,有一首比較特別,那就是這首《柳枝詞》,可能很多人誤以為這首詩是在描寫自己的愛情經歷,其實並非如此,這首詩是改寫了白居易的《板橋路》,所以說並不是劉禹錫的愛情,而是白居易的愛情經歷,經過他這麼一改,卻讓這首詩成為了新的經典。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愛情詩,每一句都直擊人心,寫出最感人的愛情
    劉禹錫,字夢得,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而且還被後世稱為」詩豪「,他的詩別具一格,寫得極為有趣,往往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卻充滿了詩情畫意,並且讀來也是朗朗上口;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裡面每一句都感人肺腑,特別是他後期的作品情感細膩,寫得極為感人,尤其是這首《竹枝詞二首·其一》,整首詩情意綿綿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六言絕句,通篇充滿了哲理,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晚年的劉禹錫雖然回到東都洛陽,可是一切再不復從前,許多的好朋友都已經不在了,這個時期他遇到了白居易,兩個人同病相憐,所以這一時期他們兩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白居易寫過很多詩給劉禹錫,而他也同樣回贈了對方,例如大家最為熟悉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那就是一首經典之作,裡面寫得很傷感,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尤其是頸聯兩句寫得極為深刻:沉舟側畔千帆過,
  • 白居易誇劉禹錫是詩豪,後人卻評論:其實寫得好的就這一首嘛
    推動詩歌進步的,就包括白居易、元稹、李賀、賈島、柳宗元等人,當然也不能不提到劉禹錫。我們熟知的《陋室銘》就是他的駢體銘文,然而劉禹錫還是以詩出名,宋朝黃庭堅就評價:大概劉夢得樂府小章優於大篇,詩優於它文耳。劉禹錫的詩文強到什麼程度呢?當時白居易就在《劉白唱和集解》說「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
  • 劉禹錫「抄」白居易的愛情詩,卻被譽為「神品」,讀來肝腸寸斷
    劉禹錫,字夢得,被譽為「詩豪」,他的《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中小學生必背。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的白居易,字樂天,號稱「詩魔」。若論名氣,白居易似乎更勝一籌,他的詩如《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流傳廣泛,上自宮廷下至民間,處處皆是。唐敬宗寶曆二年(826年)冬天,當54歲的白居易在揚州遇到和自己一樣名滿天下的劉禹錫,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 「詩豪」劉禹錫最著名的一首詩,飽含人生哲理,成為千古名篇
    說起大詩人白居易的友誼,首先想到的就是元稹,兩人情深意厚,成為了一段佳話,白居易一生重情,他一生中有兩個摯友,除去元稹,就是劉禹錫了。兩人在仕途、追求和遭遇上都極為相似,才子之間的惺惺相惜,兩人也成為了知己。劉禹錫是中唐時期現實主義詩人中的佼佼者,與白居易、韋應物一起並稱為「三傑」,白居易對他的詩作推崇備至,後人稱其為「詩豪」。
  • 劉禹錫寫給白居易的一首詩,第三句流傳千古,鼓勵了無數人
    劉禹錫有"詩豪"之稱,而這個稱號是白居易送給他的。829年,白居易將自己與劉禹錫相互唱和的詩詞編集,集成《劉白唱和集解》。在這本集子中,白居易寫道:"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文之神妙,莫先於詩。若妙與神,則吾豈敢?
  • 白居易和劉禹錫在揚州相遇,各寫一首詩,高下立見
    在元稹去世後,白居易還曾寫下了感人至深的《夢微之》,一句「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令人不忍卒讀。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元稹,白居易還有一個知己,兩人也曾多次詩歌唱和。 此人就是中山靖王之後,有「詩豪」之稱的劉禹錫。
  • 白居易與劉禹錫鬥詩,白居易寫出千古名作,劉禹錫以此詩成功翻盤
    他對於劉禹錫,只有惺惺相惜之情。儘管此前沒有過面對面的交流,但他拜讀過劉禹錫的作品,對這位大詩人稱讚不已。這在此後的《劉白唱和集解》中,也可見一斑。劉禹錫的「詩豪」美譽,就是得自白居易在序言中所提及 「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
  • 白居易與劉禹錫和詩,劉禹錫再勝一籌,《唐詩三百首》只選他的詩
    要論名氣,詩王白居易遠大於詩豪劉禹錫。在唐朝的一段時間內,他在詩壇的地位甚至比李白、杜甫還要靠前。唐宣宗就在給白居易的輓詩中稱其為「詩仙」,晚唐張為曾在《詩人主客圖》中,將他列為第一類詩人之首,尊稱為廣大教化主。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白居易在劉禹錫的面前,無論是鬥詩還是唱和,總是略處下風。
  • 劉禹錫點石成金之作,僅28字被明代兩文豪譽為神品,白居易尷尬了
    在唐代詩壇,劉禹錫是很特別的存在。他其實並沒寫過雄渾的邊塞詩,但卻得了一個「詩豪」之名,這一切都是因為他骨子裡的倔強和不服輸。劉禹錫一生有三大豪情之作,第一篇是《陋室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謂是從頭狂到尾,這是當年被貶安徽被芝麻小官欺負時所寫;第二篇是《秋詞》,「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寫出了文壇最具豪情的秋,這是他初次被貶時所寫;第三篇是《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是吃了23年苦頭後所寫,其中那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安慰了世間多少絕望。
  • 詩魔和詩豪的酬和唐詩,成就劉禹錫最富哲理詩句,白居易極為讚賞
    他們代表了唐詩的風貌,是那個時代最具風度的中國人。與此同時,還有一大批的詩人,詩鬼、詩魔,詩豪、詩佛……等等,他們在各自的文學領域,用不同的寫作手法豐富了唐詩的發展。而在其中,處於盛唐之後中唐時期的劉禹錫和白居易,是最具名氣的詩人之一。
  • 白居易VS劉禹錫:詩魔,詩豪給你回信了,請查收
    人以群分,這句話放到唐朝文化圈也一樣,比如詩豪劉禹錫和詩魔白居易,這兩位詩界大咖相遇,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永貞元年,劉禹錫被貶連州刺史,行至江陵又被貶朗州司馬,中間回過一次京,可是因為觸動朝廷的權貴,又被貶了,直到公元826年,皇帝才赦免了他。但此時的他50多歲了。他途徑揚州時,在酒樓偶遇了白居易。白居易聽了劉禹錫的遭遇後,當即寫了一首詩來安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