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友情叫「劉白」,詩豪劉禹錫和詩魔白居易之間的感情,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白居易比劉禹錫年長,官位也一直更高,年少時他和元稹友誼很深,世稱「元白」。後來,元稹早逝,詩壇和他關係最好的就是劉禹錫。如果說白居易和元稹是少年友情、意氣風發,那他和劉禹錫就是在經歷半輩子的沉浮後,經過歲月洗禮的一生摯友之情。
公元842年,劉禹錫病逝於洛陽,享年70。這讓白居易痛哭不已,此時兩人已相交20年,特別是兩人退休後,共同生活在洛陽。平日裡,相約喝酒作詩,你來我往,成一時佳話。好友的突然離世,對這位老人的打擊可想而知,同年他為好友寫下了兩首悼亡詩!對於當時世人經常拿二人的文章對比,他也憑這首詩算是做了一個回應,可謂相當高明。
《哭劉尚書夢得》
白居易
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
同貧同病退閒日,一死一生臨老頭。
杯酒英雄君與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賢豪雖歿精靈在,應共微之地下遊。
詩的大意是:我和劉兄四海內齊名,數十年來情分很深。我們退居後共同經歷貧困和病痛,如今卻成了一生一死的兩個老頭兒。想起我們曾經一起喝酒品詩論英雄,你的文章雖委婉,可我全都懂。你這樣的賢豪如今雖不在了,但你的精靈尚存,將來我到了地下,也能和你同遊。
詩的第一句,就是最高明之處。白居易是狂傲的,肯定了自己和劉禹錫都是當時名滿四海的人物;但他也是謙卑的,在他眼裡,能和劉禹錫齊名四海,是無比光榮的事。開篇第一句,就把自己和對方都誇了,卻不但不令人反感,反而將他對摯友的深情提升到了不凡的高度。
寫這首詩時,白居易也已多病纏身,4年後他也因病離世。劉禹錫對他而言,不只是一般的好友那麼簡單,更是戰友和知已。作為戰友,詩中提到二人「同貧同病退閒日」,其實豈止是兩人退休後,在政見上兩人出是一致的。他們都看不慣中唐朝廷的浮誇萎靡之分,互相支持抗爭,卻雙雙落得個被貶的下場。他們也是知已,詩中提到的「文章微婉我知丘」,正是見證。你的委婉,我懂,這或許就是最好的友誼。
最後一句,更令人動容。此生能與你為友,是我的榮幸,你走後我獨留在人間,我們「一死一生」,但是沒關係,將來我們還能一起地下遊。這正是一世是兄弟,生生世世都要再做兄弟。
這是白居易最感人的一首詩了,句句令人肝腸寸斷。但在小編眼裡,之所以如此,並不是因為他的寫作手法有多高明,而是因為句句發乎真情,若不是有這份真情,又如何能寫出這樣令人斷腸的詩句?對此詩,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和小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