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和宦官打架後,詩豪劉禹錫力挺兄弟寫首霸氣之作,句句真性情

2021-01-15 美詩美文

都說「文人相輕」,但這話放在許多唐代詩人身上卻一點兒都不適用。先有詩仙詩聖的兄弟情,當年李白落難,沉鬱半生的杜甫在《不見》中寫道:「世人慾殺子,吾意獨憐才」,這霸氣令人佩服。後有白居易和元稹的相交相知,元稹死後一向豁達的白居易寫下了「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如今讀來仍令人淚目。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劉禹錫寫給元稹的一首詩。唐憲宗元和五年,31歲的元稹因得罪權貴被召回長安,途經華州時投宿於驛館的一間上廳內。誰知當時宦官劉士元等人也經過此地,非要和他搶這間上廳,於是二人便打了起來。元稹一介文人鬥不過對方人多勢眾 ,被對方用鞭子打傷了臉也就罷了,後來朝廷知道了此事不但不治劉士元的罪,還將元稹貶去江陵等地十年之久。

得罪了權貴,又被貶了官,這時候的元稹是落魄的,一般人見了只會敬而遠之,但好友劉禹錫偏不是這樣的人。得知此事後,劉禹錫寫了兩首詩力挺兄弟,本期先和大家一起品其中的一首《酬元九侍御贈璧竹鞭長句》。這是一首七言律詩,短短幾句盡顯詩豪本色,句句真性情。

《酬元九侍御贈璧竹鞭長句》唐.劉禹錫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贈比雙金。初開郢客緘封后,想見巴山冰雪深。多節本懷端直性,露青猶有歲寒心。何時策馬同歸去,關樹扶疏敲鐙吟。

在寫此詩之前,元稹曾送過劉禹錫一條鞭子,所以劉禹錫這首詩便獨闢蹊徑地詠起了竹鞭。全詩句句詠鞭,卻又句句寫人,通篇一語雙關,可謂相當高明。首聯寫竹鞭的來歷,孤竹生長在深林中,竹葉碧綠,竹根深深地扎於土裡,用它做成的鞭子比金子還名貴,而元稹將其送給了自己,可見二人的兄弟情深。

次聯寫自己看到竹鞭後的感受,一見到它就想到了巴山冰雪中傲然獨立的竹子。元稹當時不是不知道劉士元等人是朝廷紅人,但還是據理力爭,這一句看似寫竹子的傲然之風其實也是寫元稹當時的一腔正氣。頸聯則從細節上描寫竹節和竹色,竹子多節,每一節都直直地立著,從不為風雪壓彎。這兩句詩人用的是一語雙關,「多節」既是寫竹節也是寫元稹的節操,可謂相當高明。

尾聯是約元稹策馬同遊,一起在關樹下引亢高歌。在這兩句中,詩人連用了兩個動作,一個是「策馬」,一個是「敲鐙吟」,不但形象生動,而且充滿了豪情,令人眼前一亮。

縱觀這首詩,雖然與劉禹錫的很多名篇相比算不得經典,但卻讓我們再一次讀到了劉禹錫的豪情和霸氣。兄弟遇到事,雖天各一方,憑自己的力量無法與惡人們對抗,但這首詩卻定能給對方帶來安慰。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正是如此。

相關焦點

  • 白居易最感人的一首詩,為詩豪劉禹錫所作,句句令人肝腸寸斷
    有一種友情叫「劉白」,詩豪劉禹錫和詩魔白居易之間的感情,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白居易比劉禹錫年長,官位也一直更高,年少時他和元稹友誼很深,世稱「元白」。後來,元稹早逝,詩壇和他關係最好的就是劉禹錫。如果說白居易和元稹是少年友情、意氣風發,那他和劉禹錫就是在經歷半輩子的沉浮後,經過歲月洗禮的一生摯友之情。公元842年,劉禹錫病逝於洛陽,享年70。這讓白居易痛哭不已,此時兩人已相交20年,特別是兩人退休後,共同生活在洛陽。平日裡,相約喝酒作詩,你來我往,成一時佳話。好友的突然離世,對這位老人的打擊可想而知,同年他為好友寫下了兩首悼亡詩!
  • 詩豪劉禹錫十首巔峰之作
    之前和大家介紹過李煜、辛棄疾、李清照、張先、姜夔、蘇軾、晏殊、範仲淹等詞人及李賀、李商隱、王維、杜牧、劉長卿、王昌齡、白居易、孟浩然等詩人的經典詩詞,如果沒看過的可以進入我的主頁查看我之前整理的內容,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詩豪「——劉禹錫。
  • 劉禹錫+柳宗元 >詩豪+詩魔?
    有人搞了一個中國文人圈的最佳友情評選活動,排名第一的居然是是劉禹錫、柳宗元的生死之交。很多人覺得這個結果很意外。有冇搞錯!排名第一、二位的居然不是李白與孟浩然,也不是白居易與元稹?更有媒體爆料:評選有黑幕,評委收了黑錢。你有多意外,劉禹錫和柳宗元兩人的感情就有多深。
  • 讀懂詩豪劉禹錫,揚眉吐氣終有時
    白居易一生有兩位至交,分別合稱為元白與劉白,元白中的元指的是元稹,他是白居易年輕時最要好的朋友,而劉白中的劉便是這位詩豪劉禹錫,他是白居易老年最知心的朋友。從詩意推測,這頓酒應該是劉禹錫作的東,首句為我引杯添酒飲,是劉禹錫在勸白居易喝酒,與主人勸客的規矩相符,而且此次劉禹錫回朝廷是升職,而白居易是因病辭職,按理也該劉禹錫請客,總之,兩人喝得很開心,興奮之餘還用筷子敲著碗盤唱歌,酒助詩興,僅僅唱唱流行歌曲是不過癮的,現場吟唱自己的即興之作才叫盡興,白居易或許是為了感謝主人劉禹錫,所以先來了這一首《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 劉禹錫酒宴寫首調皮的洞房詩,寫得一本正經,讀懂了令人會心一笑
    很多人讀懂了李白的囂張,卻忽略了劉禹錫低調的霸氣。頂著「詩豪」之名,劉禹錫的霸氣和李白不同。李白是得志時就仰天大笑出門去,高喊著「我輩豈是蓬蒿人」;失意時則滿是愁情,洩氣地說「明朝散發弄扁舟」。劉禹錫不同,被一貶再貶,他很少有洩氣的時候,反而寫下了「晴空一鶴排雲上」、「病樹前頭萬木春」等妙語。不誇張地說,晚年的劉禹錫將半生的悲情活成了一曲生命的盛宴。或許是讀多了他中晚年的作品,很多人卻忘記了曾經的詩豪其實也是長安城中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才子。
  • 劉禹錫最有名的七言絕句,句句寫景,白居易:已被徵服!
    劉禹錫是中唐時期的著名詩人,與白居易交好,二人合稱「劉白」。劉禹錫被譽為「詩豪」,這個說法就是始於白居易,雖然說白居易最好的CP詩人是元稹,但是白居易對劉禹錫的才華是相當尊敬的,他曾評價劉禹錫「其鋒森然,少敢當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
  • 互相叫勁的詩王和詩豪重逢,白居易寫詩調侃,還是敗給劉禹錫
    要說唐代詩壇中,人緣最好的詩王白居易肯定算一個,詩王的圈中好友包括詩仙太白、元稹、韓愈、劉禹錫等。在這一縱好友中,他最不服氣的還是詩豪劉禹錫。為什麼這麼說?白居易的詩雖然題材多,而且風格也多樣,不論是愛情史詩如《長恨歌》,還是樂府詩如《琵琶行》,《賣炭翁》在當時都是名噪一時之作,白樂天也因為被封為「詩王」。但就是這樣的詩王,卻被當世認為詩風缺少豪氣,詠史懷古詩總是比詩豪劉禹錫差了那麼一點。
  • 劉禹錫為什麼被稱為「詩豪」?逆境中吟他的詩會給你增添力量!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人,是唐代中期的文學家、哲學家。祖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和皇叔劉備同根。他生長在小官吏之家,自幼聰明勤奮,受到良好教育。793年,劉禹錫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又登取宏辭科,後為淮南節度使典記室,後升為監察御史。
  • 一代詩豪劉禹錫(一)
    改革總是會觸犯一些人的利益,劉禹錫他們得罪了宦官,被貶遠州司馬,又輾轉於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為司馬,遭盡曲折。但劉禹錫這個人性格堅強,十幾年後被皇帝招回長安,寫下著名的「種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劉郎今又來」,很不服氣。這年他56歲,被皇帝任命為主客郎中(唐宋時禮部設主客郎中以掌管少數民族及外國賓客接待之事。)分司東都,兼集賢殿學士(《新唐書·百官志二》:「集賢殿院。
  • 劉禹錫這首詩寫得太好,元稹傻眼了!白居易悲催了!
    比如蘭亭聚會,王羲之就寫出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滕王閣聚會,王勃就寫出了千古一序——《滕王閣序》;李白和他的酒友岑夫子、丹丘生聚會,就寫出了冠絕古今的《將進酒》。這種文人之間的雅集實在是太多,典型的就是白居易和元稹的例子,這一對詩壇「基友」就喜歡在一起互相唱和,後人對此也津津樂道,他們兩人合稱「元白」。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就有他們兩人,不過「最佳男主角」不是白居易和元稹,而是劉禹錫。
  • 詩豪劉禹錫:一代詩壇硬漢
    ——劉禹錫《秋詞》劉禹錫,字夢得,素有「詩豪」之稱,這首《秋詞》就是他的作品。——劉禹錫《秋風引》即使是豪邁過人的劉禹錫,在二度被貶後,心情也不會心平浪靜。這首《秋風引》,是劉禹錫唯一的悲秋之作。足以顯現出他當時的迷茫。
  • 詩豪劉禹錫被人擠兌,當即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霸氣沖天實力打臉
    唐代詩壇群星璀璨,有詩仙太白、詩聖杜甫,也有詩鬼李賀、詩魔王維,但歷數所有詩人,劉禹錫算是最豪氣的一個,世稱「詩豪」。劉禹錫的「豪」體現在他的詩風上。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首作品《陋室銘》,是劉禹錫最出名的一首駢文。這是一首被擠兌出來的名作,全文短短八十一字,卻將他一生的豪情道盡。《陋室銘》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 一代詩豪劉禹錫
    後因地方窄狹,於是從他曾祖父劉凱開始,就埋葬在滎陽檀山原,並且同時還在滎陽修建了房舍,購置了田地,將家也安在了這裡。劉禹錫年逾花甲時談起自己的家世也說:自己是「家本滎上,佔籍洛陽①」。劉禹錫的父親劉緒,天寶末年應進士考試,恰好碰上「安史之亂」,於是合族東遷至今浙江嘉興,劉禹錫就出生在那裡。
  • 詩豪劉禹錫的詩歌魅力
    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民歌體樂府詩具有健康柔美的藝術魅力在中唐,韓愈「以文為詩」,標榜師古;白居易倡導「新樂府運動」,用詩歌反映社會現實,詩風平易通俗。劉禹錫效法屈原,獨闢蹊徑,努力向民歌學習,從中吸收豐富的營養來提高創作水平。
  • 劉禹錫出神入化之作,句句都是千古名句,境界之高千年來無人超越
    反而一些大家都熟知的古蹟,反而能夠給人耳目一新之感。比如蘇東坡那首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何其快哉!而在唐代詩人中,詩豪劉禹錫也是一個能夠於平凡中見奇崛的人,最有名的如《西塞山懷古》,「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意境蒼涼深遠,堪稱千古絕作。不過更見劉禹錫功力的懷古詩,當屬這一首《石頭城》。
  • 道是無晴卻有晴,一代詩豪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生於公元772年,唐朝著名詩人,和白居易共稱「劉白」。並被白居易稱讚為「詩豪」,意思指詩人中的豪傑、出眾者的意思。後人便也據此而稱之。劉禹錫,自幼好學,精通諸子百家,詩文辭賦。在青年時代,可謂一帆風順,平步青雲,較之其他詩人要幸運的多。
  • 詩豪劉禹錫的「豪」
    詩豪劉禹錫的「豪」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河南洛陽人,世稱「劉賓客」、「劉尚書」。白居易曾贊「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者」(《劉白唱和集解》)。此後劉禹錫在中國詩壇上就有了「詩豪」之譽。
  • 「詩豪」劉禹錫在除夕之夜,追憶自身的苦悶,和懷念故去的友人
    若是一下子要接受親人和友人的離去,雙重打擊之下,有時候真的會覺得,人生也不過如此,一年比一年過得不如意,就算到了除夕,又到了新的一年,還能怎麼樣呢?不會變好,那便只有更壞了。唐朝永貞年間,官僚士大夫為了打擊宦官勢力,革除政治弊端,發動了「永貞革新」。改革僅僅持續了一百多天,便宣告失敗,一同發動改革的官僚士大夫死的死,病的病,也有的渺無音訊。
  • 大唐「詩豪」劉禹錫的傳奇人生(一):年少好學,胸懷大志
    詩豪劉禹錫早在二程之前就在洛陽名揚天下,他的詩精煉含蓄,以清新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人生、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備至,譽為"詩豪"。中唐時期的安史之亂使唐王朝從鼎盛走向衰落,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尖銳激化。
  • 詩豪劉禹錫經典詩詞,23年被貶我又何懼,一切挫折皆是詩的養料
    這正是其中的一點,劉禹錫的「詩豪」更重要的是在這個「豪」字,這個「豪」,不僅指詩風之「豪」,更多的還是對劉禹錫人之「豪」的讚美故被稱為詩豪。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詩豪的經典詩詞,從詩詞中去了解劉禹錫一生。《賞牡丹》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