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詩人和詩歌多如繁星,眾所周知唐朝詩壇有「三大天王」:李白、杜甫、白居易。但很少有人知道,在當時男權主導的社會裡,唐朝詩壇還有「三大天后」:李冶、薛濤、魚玄機。
薛濤雖為女子,卻有著文人的風骨,也有過報國的志向,只因女子的身份,得了「女校書」的讚譽。她是大唐的一顆明珠,從長安薛府的靈秀少女,到帥府揮筆自豪的女校書,她一直是一位高雅脫俗的女詩人。送別是詩中常見的題材,有豪邁激昂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有對親友的深情「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也有難以抑制的離愁「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同樣是送別,在薛濤的筆下就成了一首妙詩,曲折又蒼涼,句句模仿,卻絲毫不漏痕跡。
《送友人》唐 薛濤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裡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這是薛濤贈別友人之作,初讀此詩,似清空一氣;頌詠久之,便覺短幅中有無限蘊藉,藏無數曲折。最重要的是這首詩句句用典,特別是句中暗暗兼用了《詩經·秦風·蒹葭》,可謂巧妙之極。「水國蒹葭夜有霜」是化用《詩經》經典名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人臨水送友人,「蒹葭」一句表明是秋季,水草蒼茫、含露帶霜,讓這場分別平添傷感。「蒹葭蒼蒼」兩句以下的詩意:「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以表達一種友人遠去、思而不見的懷念不舍的情緒。
「月寒山色共蒼蒼」是模仿王昌齡「山長不見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雲」(《巴陵送李十二》)一句。寒冷的月色與夜幕籠罩中的深青山色渾為一體,蒼蒼茫茫。這是詩人在遠眺送友,眼前的蒼涼之景正是詩人內心蒼涼之情的寫照。這樣彼此照應,就使詩句的內涵更加深厚了。
「誰言千裡自今夕」這是借用唐代詩人李益的經典詩篇《寫情》,「水紋珍簟思悠悠,千裡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詩人將「千裡自今夕」用在此處,表達了自己無限深情和遺憾。加入「誰言」二字,似乎要一反那遺憾之意,不願「從此無心愛良夜」。似乎更想要「隔千裡兮共明月」,表現出對相思情意的執著。
最後一句「離夢杳如關塞長」繼續化用,這一次是李白在《長相思》中的名句「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關塞長」使夢魂難以度越,導致離別後連相逢的夢也不能做了,一句之中含層層曲折,將遺憾之情推向高潮。一掃第三句的振奮,將送別的不舍和懷念之情寫得感人至深。
薛濤這首詩層層推進,處處曲折,情誼深沉,又有女詩人特有的細膩和含蓄,最巧妙的是又能句句模仿,卻絲毫不漏痕跡,渾然天成,十分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