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次揭密黃埔三期抗戰將領宋瑞珂傳奇往事

2020-12-10 華夏經緯網

    十二月十二日,上海市黃埔軍校同學會首次向媒體揭密,滬上黃埔同學會首任會長、黃埔三期抗戰將領宋瑞珂鮮為人知的傳奇往事。圖為此番首次公開的一九四五年宋瑞珂(右二)全家福。今年是宋瑞珂百年誕辰。 中新社發 黃埔同學會提供 攝

 
  中新社上海十二月十二日電(記者 許曉青)上海市黃埔軍校同學會十二日首次向媒體披露滬上黃埔同學會首任會長、黃埔三期抗戰將領宋瑞珂鮮為人知的傳奇往事。

  適逢宋瑞珂誕辰百年,近百名黃埔老校友匯聚上海舉辦紀念座談會。據滬上黃埔同學會資深工作人員透露,出身黃埔早期並在抗戰中建有戰功的宋瑞珂生平頗多傳奇之處。更為人樂道的,是宋瑞珂留在大陸過完他不尋常的後半生,其晚年又成為溝通兩岸黃埔人的特殊「橋梁」。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九五年,宋瑞珂人生中的最後十餘年定居上海,經他迎來送往的臺灣及海外黃埔校友多達二千餘名,其中包括「將級軍官」、國民黨中常委、「國大代表」等重要人物百餘人。

  現任上海市黃埔同學會會長、李烈鈞之子李贛駒尊稱宋瑞珂為師長兼摯友。抗戰期間,李贛駒尚在成都陸軍軍官學校十七期就讀,已領略了宋的抗戰風採。據李回憶,從一九三九年開始到抗戰結束,日軍多次大舉向湖北、四川邊境進犯,「陪都」重慶大為震動,川府成都也人心惶惶,當時宋瑞珂親率國民革命軍一九九師與其它部隊一起在宜昌一線與日軍展開血戰。

  年近九旬的李贛駒回憶道,宋瑞珂比他年長十多歲,但宋總是說「我們都是黃埔同學,不分前期後期,長幼尊卑,我們是共同為祖國統一努力服務的戰友」,這句話令人記憶猶新。李贛駒回憶說,一九八三年,大陸籌建黃埔軍校同學會時,宋瑞珂當選理事,當時宋曾經暢談未來海峽兩岸黃埔人再牽手的設想,可謂壯志滿懷。

  據介紹,宋瑞珂晚年勤於筆耕,撰寫《回憶淞滬抗戰》、《山東青島早期黃埔同學二三事》、《回憶陳誠》等一百餘萬字的戰爭回憶錄和文史資料,留下寶貴的文字遺產。今年適逢宋瑞珂誕辰一百周年,上海市黃埔軍校同學會將其著述集結成《宋瑞珂文史資料選集》。

相關焦點

  • 黃埔三期1233人,抗戰英烈最多,十名國共將領最為有名
    1927年1月,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高級班。1928年3月,任獨立第5師隨營學校副校長、第3團3營營長,7月同彭德懷、滕代遠等領導平江起義。同年11月,他率部留在平江、瀏陽一帶,發動群眾,開展遊擊戰爭,創建湘鄂贛蘇區。
  • 臺灣發布紀念抗戰月曆 八路軍將領首次入選
    參考消息網12月26日報導 臺媒稱,臺灣防衛事務部門12月25日公布以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為主題的明年月曆。有別以往,這份月曆將八路軍左權列國軍抗戰犧牲將領名單內,引起關注。據臺灣《聯合報》12月26日報導,臺灣防衛事務部門表示,希望通過月曆描述國軍在抗戰中慘烈犧牲原貌,爭取歷史詮釋權;至於中共在抗戰中的表現,也不必刻意抹殺,把八路軍唯一陣亡的將領左權,也列入犧牲將領名單內。報導說,左權是黃埔軍校一期畢業,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期間擔任第十八集團軍副總參謀長。
  • 揭秘黃埔軍校,徐州三王與山東三李,分別是指哪六位將領
    黃埔軍校從成立之初到轉移,在這期間,為國家培養了無數軍事人才。尤其是前六期名將輩出,這些人,後來都成為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的頂梁柱。然而,在這些名將中,也就是黃埔一期學員,有三位將領都是來自徐州,而且又是同一個姓,因此被世人譽為徐州三王。
  • 據統計,抗戰時期有66位黃埔生為國捐軀,為何戴安瀾的名氣最大
    黃埔生是指畢業於黃埔軍校的學生,據戰後統計,在八年抗戰時期,共有20萬黃埔生走上抗日前線,而在抗戰結束後,僅存萬人, 犧牲率高達95%。足以可見,在八年抗戰時期,黃埔生抗戰意志堅定,在抗戰的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上屢建戰功,為國家民族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 國曆沙龍熱議「黃埔,誰之黃埔」
    這個小島在黃埔軍校建立之前也誕生過許多著名的將領,我們大概都知道留美幼童詹天佑,詹天佑到美國學工程,學成歸國後就在水陸師學堂任教,是這裡的教官。北洋海軍的一位大臣叫做譚學衡,也是水陸師學堂的第一期畢業生。後來,這個學堂還出現了十九路軍的將領蔣光鼐以及陳銘樞、葉挺、鄧演達等。
  • 揭秘黃埔軍校,徐州三王和山東三李,分別是指哪六位將領
    黃埔軍校從成立之初到轉移,在這期間,為國家培養了無數軍事人才。尤其是前六期名將輩出,這些人,後來都成為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的頂梁柱。然而,在這些名將中,也就是黃埔一期學員,有三位將領都是來自徐州,而且又是同一個姓,因此被世人譽為徐州三王。還有三位學員來自山東,並且都姓李,因此也被世人譽為山東三李。那麼你們知道?
  • 此人是黃埔系第1個降日的將領,被抓捕後,因4個字被免於死刑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主要將領出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軍校在創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黃埔軍校出來的著名將領,有四巨頭,三傑、五虎將、八大金剛、十三太保以及一百零八將。黃埔師生在中華民族抗戰過程中做出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已是眾所周知,但也出了個把漢奸敗類,這也難免。
  • 蔣家王朝中,三李一王,分別是指哪四位將領
    在蔣家王朝中,有四位將領都來自山東,而且都是國軍中的高級將領,三李是畢業於黃埔一期的學生,一王是畢業於黃埔三期的學生。 一李是指李玉堂,他是山東省廣饒縣人,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開始他的軍旅生涯,然而在他人生最輝煌,最突出的時刻,則是在八年抗戰時期。
  • 抗戰時有多少黃埔子弟倒在了抗日的戰場上
    文/寂寞的紅酒提起黃埔軍校,人們都不陌生。黃埔軍校是我國民國時期的一所著名軍校,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軍事學校。黃埔軍校培養出了一大批中國近代史上的優秀將領,有人將黃埔軍校與美國西點軍校、蘇聯伏龍芝軍校、法國聖西爾軍校並列為「世界四大軍校」。
  • 臺灣軍方抗戰紀念月曆 左權首度列名殉職將領
    「勇士國魂月曆」,在殉職將官名錄中,1942年犧牲的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將軍位列抗日殉國將領名單「國軍少將」一欄,這是臺灣官方首次將抗日戰爭中國共產黨軍隊將領列入其殉國將領,引發兩岸廣泛關注。  A 中國共產黨抗日將領首次列臺軍方抗戰英烈紀念月曆  記者查閱多家國內媒體關於臺灣軍方2015年抗戰英烈紀念月曆報導了解到,這冊月曆,是臺灣軍方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編印的,按照抗日戰爭進程,月曆分為抗戰前期、戰略守勢、持久作戰、聯盟作戰和反攻作戰等5個部分、12個主題,收納了對日抗戰22場大型會戰和關鍵戰役
  • 黃埔軍校出來的10大戰將,其中2人後來成為10大元帥之一
    蔣介石評價:「我要表揚他(林彪),他是黃埔最優秀的將軍,因為他把他的學長和教官都打敗了!2、徐向前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共和國唯一來自北方的元帥,抗戰參加過各類大型戰鬥戰役,建國後歷任總參謀長、軍委副主席,人大副委員長、國務院副總理、國防部長等職。
  • 黃埔軍校名將眾多,有資格入選,抗日十大名將行列的學生都有誰
    而且黃埔軍校也為近代史上培養了許多軍事人才,無論是蔣介石陣營,還是我黨將領都有許多優秀的軍事家,都是從黃埔軍校畢業的。正因如此,黃埔軍校才名聲顯赫,成為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一所學校。同時,黃埔軍校走出的學生,也成為抗戰時期的主要軍事力量,他們浴血全國,在八年抗戰時期常年累計與日寇戰鬥,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 四十歲就當上王牌師師長,卻成了抗戰中第一位被槍斃的黃埔將領?
    四十歲就當上王牌師師長,卻成了抗戰中第一位被槍斃的黃埔將領?璿經「重探抗戰史」公眾號授權轉載摘要:在抗戰時期正面戰場上因為違反軍紀而被槍決的將領還不少,不過第一個被槍決的黃埔將領88師師長龍慕韓,圖3:88師師長龍慕韓龍慕韓,安徽懷寧縣人,1898年出生,1920年畢業於江西省立第二中學,1923年畢業於中央直轄陸軍第四師軍官補習所, 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
  • 橡樹 | 詳說抗戰國軍的戰術:從黃埔軍校到抗日戰場
    :山海關會戰韓戰爆發七十周年文集從《傅雷家書》,漫說民國的文人風骨……九一八事變擴大化和軍閥們的應變第74軍往事:抗戰前的王耀武黃埔二期開始簡單分科,到了三期,教學才有了相對穩定的科目和課程表。至於出現林彪、胡璉、李彌、張靈甫等名將的黃埔四期,包括同期畢業的潮洲分校二期,共有2654學員,編成黃埔軍校最早的第1、2、3團。他們在1925年7月至1926年1月,分了7批入校。這一階段的黃埔軍校側重政治,軍事教學不過步兵、工兵、炮兵等簡單分科。
  • 抗戰時期這三位高級將領,要是沒有犧牲,後來可能成為開國元帥
    抗戰時期這三位高級將領,要是沒有犧牲,後來可能成為開國元帥說到中國的近代就有許多可以提及的人物,有的是奸臣,賣國求榮,慈禧太后就是頭號賣國賊,拿著大清的國庫當自己的私房錢,為建自己的頤和園動用大批人力物力,勞民傷財。
  • 第三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在上海舉行
    第三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在上海舉行 2012年07月09日 08: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國民黨五位將領的最後結局
    在抗日戰爭時期,在國民黨軍隊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抗日將領,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5位國民黨抗日名將的最後結局如何。第一位 王耀武王耀武「寧碰閻王,莫碰老王」描述的國民黨高級將領王耀武,畢業於黃埔軍校三期,雖然最後長沙失守,但是薛嶽將軍也成為了殲滅日軍最多的我國將領,被人們稱為軍神,後來國民黨敗退臺灣,薛嶽將軍一併跟隨前往,但是在臺灣一直沒有被重用,在晚年時候還被排擠住在幾平米的房間內,晚年生活非常悽慘,在1998年5月在臺灣病逝。
  • 黃埔軍校曾將他淘汰,抗戰中他讓日軍聞風喪膽,點名要消滅他!
    首先大家了解過黃埔軍校嗎? 黃埔軍校狹義上講黃埔軍校應是1924年~1930年國民黨在廣東廣州黃埔區長洲島興辦的一所軍校,校址原為清朝陸軍小學和海軍學校校舍。當時校名:"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 為何講,黃埔軍校前六期的學生,才算是蔣介石軍集團的頂梁柱
    還有杜聿明也是蔣介石在解放戰爭時期,國軍大本營最倚重的軍事將領。擁有救火隊長之稱,先後奔赴東北戰場,徐州戰場,參與指揮了解放戰爭時期,兩場最重要的戰役。以及黃埔一期畢業生宋希濂,陳明仁,鄭洞國等將領都是蔣介石軍事集團的頂梁柱,也是蔣介石比較看重的黃埔系學生。而他們擔任的職位也不低,都是兵團司令員職位,或者替蔣介石鎮守一方的大將。而黃埔二期的邱清泉在解放戰爭時期,也是一位悍將。
  • 名人軼事:黃埔軍校300名將,劉安祺的傳奇一生!
    劉安祺(1904-),黃埔軍校第三期半業。國黨高級將領。山西崞縣人。字壽如。1924年冬,考入如校第三期入伍生總隊。1925年6月,參加平定劉楊瓶亂月,正式升入第三期學生隊步兵科。1926年1月畢業。在桂永清的獨立第五十八團任排、連長,參加北伐戰爭。年8月,在桂永清的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警衛第一團任數長,參加蔣介石舉行的第二期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