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門的世界》的英文名字叫「The Truman Show」. Truman其實指的是「true man」意為「真實的男人」。在小鎮上,楚門周圍的所有都是虛假的,只有楚門是真實的。
為什麼「The Truman Show」被翻譯成《楚門的世界》呢?
楚門生活在一個由他人虛構的世界,從一出生,他的一切都通過攝像機實時記錄,被全世界關注。從最開始的只有一個攝像頭,隨著楚門的活動範圍不斷增大,到最後整個鎮上有5000多個攝像頭。英文名更加直接的說明了這部影片就是一部真人秀,完完全全的真人秀。而翻譯成中文,我想可以理解為,攝像頭記錄他的喜怒哀樂,記錄他的一切;楚門最初以為自己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但他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電視屏幕前有無數的人看著他,在別人眼裡,他是一個「演員」。他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這個「世界」一切都圍著他轉,甚至是太陽也會因為他而在半夜升起。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個世界又何嘗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世界呢?
或許我們可以換成這個問題——電視屏幕前的人為什麼願意看「The Truman Show」呢?一直在浴缸裡的大叔,坐在沙發上的兩個老奶奶等等,楚門的世界是不是就像是他們自己的世界呢?每天幾乎重複著同樣的生活,按時出門、按時跟鄰居打招呼、按時經過每一條街道、按時買雜誌。看似生活十分枯燥,但在平靜的生活背後總有許許多多的困難在那等著你,它就在那,你會一步步靠近它。
對於楚門,他的困難就是怎樣走出導演給他設置的「世界」;對於電視屏幕前的人們,他們的困難多種多樣,同樣需要他們花很大的力氣去解決,去克服。
楚門每天買雜誌時都會買一本時尚雜誌,說是給老婆買的,事實是他一直忘不了那個「她」——可能是小鎮中唯一一個想要楚門知道真相的人;楚門一直想要去斐濟,這裡是「她父親」說他們要去的地方;楚門做了很多想要逃離這裡,即克服「上帝」給他的困難。斐濟其實也就是他理想中的「桃花源」,為了去到他心中的理想城,他拼了命的想要打破「上帝」制定的規則。電視屏幕前的人何嘗又不是這樣?
楚門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他們的心,楚門的喜怒哀樂會帶動他們的喜怒哀樂;楚門最後終於走出了「攝影棚」,他們歡呼雀躍,好像自己才是楚門。
看完電影,突然也會想起,我們是不是也活在自己的世界?楚門的世界中,一切都圍繞著他來展開,看似是偶然的背後其實存在著某種必然。那在我們的世界中,不也是這樣麼?每一件看似偶然的事情發生,背後都同樣存在著某種必然。在我們的世界中,我們都是主角,我們都有著理想中的「國度」,當現實給了我們重重一擊時,我們就拼了命的想要逃去那裡。我們沒有去過那裡,但那裡有我們理想的生活,僅此而已。
這樣想,好像有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們都是自己世界的主角,我們自以為世界圍著我們在轉,我們總會自以為是;但有時我們好像有普通的不能夠再普通,我們身邊總會有一些「別人家的孩子」,以突出我們配角的身份,在這個維度上來說,我們又是其他人世界中的配角,我們需要圍著主角來轉。在自己的世界中,我們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幾乎可以隨心所欲,任意的放縱自己,任意的傷害別人,任意的揮霍自己的青春;但在別人的世界中,我們必須遵守他們那個世界的規則,我們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我們需要拼了命的讓他們那個世界運轉,因為我們並不是世界的中心,我們在那裡只是一個配角,僅此而已。雖然我們是配角,但我們仍然具有主觀意識,我們想成為主角,於是我們發奮圖強,想變得優秀,想變得有價值。
再往大的方面說,或許在地球,都只是宇宙中某個角落中被「別人」創造出來的一個「理想城」,我們的一切都暴露在電視屏幕之中,我們無時無刻不被監控。
想到這裡,我們是否可以看明白很多事情。我們只不過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我們既平凡又偉大,我們是自己歷史地創造者,同時又是整個人類恢弘歷史畫卷中的一筆。
我們終將偉大,也終將回歸平凡。我們的故事總會結束,下場的時候記得面帶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