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閩南元素你都認識嗎?」近日,有263萬粉絲的微博大V「V遊福建」轉發了一組閩南元素照片,這組照片風格清新,九張圖片裡有八張與閩南建築相關。這條微博獲得了不少網友的關注,然而能完全說出這些閩南元素名稱的人卻不多。記者特地聯繫上這組照片的拍攝者——知名草根微博達人「咱厝人-陳陳」,向他了解照片裡的故事。
陳陳名叫陳劍,今年27歲,目前是個自由職業者,因此他有充裕的時間遊走家鄉的大街小巷,用文字和照片記錄家鄉的文化。「這九張照片來自不同的地方,我覺得這些閩南元素很有意義,就想發一組照片。」陳劍表示,照片發出後能準確說出每個元素名稱的人確實不多,但正因為很多人不認識這些閩南元素,我們更應該多宣傳。「其實我以前也不知道這些古厝構建叫什麼,但每次出去一些老年朋友都會說起,我就會再詳細去了解。」陳劍表示,雖然個人的力量渺小,但他希望有更多人因為他的照片或文字認識泉州、了解泉州。
「我也想讓泉州本地年輕人知道,這些傳統文化不是枯燥無味的,你看一個古厝的構建也可以小清新,也可以這麼美。」陳陳認為,年輕人更應該主動去傳承與弘揚家鄉的文化。
石敢當,舊時嵌在古厝外牆內或街巷口石壁裡的小石碑。因碑上刻「石敢當」字樣,故名之,有闢邪、鎮宅的作用。
燕尾脊,屋頂正脊,也稱中脊,正脊兩端線腳向外延伸並分叉,即燕尾脊、燕仔尾。
滴水獸,閩南輸水管道噴口終端的一種雕飾,常見於番仔樓。
蠔殼厝,是閩南泉州地區一種傳統特色建築,即用蠔殼建造的房屋。
「出磚入石」是閩南建築一種獨特的砌牆方式,利用形狀各異的石材、紅磚和瓦礫的交錯堆疊,構築牆體,交壘疊砌。
花磚是一種建築地面裝飾性構件,來自歐洲或南洋。
「風獅爺」是設立在建築物的門或屋頂、村落的高臺等處的獅子像,用來闢邪鎮煞。
天花頂是常見於閩南番仔樓屋頂的彩繪裝飾,頗具南洋風情。
(記者佔婷/文陳劍/圖)
原標題:你認識這些 閩南建築元素嗎?
責任編輯:康妍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