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皈依、兩足尊、離欲尊、眾中尊?弟子又該如何修智慧?
所以,第一個就是皈依佛。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皈依佛不墮落,皈依法不墮惡道。為什麼我們要皈依佛呢?他憑什麼值得我們皈依叩頭,尊重恭敬他呢?因為佛是兩足尊。什麼是「兩足尊」?「兩足尊」是指「佛的福德和智慧兩樣都具足」,表示佛陀夠具資格作為我們的導師,值得我們向他皈投依止。
-
佛教皈依三寶是皈依哪三寶,三寶又代表什麼意思
佛教皈依三寶是皈依哪三寶《六祖壇經》說過,善知識的眾生啊,皈依覺悟,就能【兩足尊】;皈依正法,就能【離欲尊】;皈依淨土,就能【眾中尊】。要把覺悟當作修習佛法的老師,不要去依附各種外道,要認清自己本性中的佛、法、僧三寶來自證自悟。
-
什麼是佛教「三寶」?「皈依三寶」又是什麼意思?不學佛不知道
而且許多修佛者對於佛教三寶也做出了比較詳細的含義。佛教三寶其實就是佛、法、僧三寶。在佛經《六祖壇經》裡面就提到過:"善知識的眾生是皈依覺悟,就能夠兩足尊;皈依正法就能夠離欲尊;皈依淨土就能夠眾中尊"。因此這也是佛教中皈依三寶的真正含義。佛教除了有皈依三寶這個說法之外,還有其他的佛教用語。1、 佛、法、僧三寶代表的意思佛其實就代表了我們每一個人覺悟的意思,就是覺悟了,就有大智慧的人。
-
「皈依佛,兩足尊」是什麼意思?
在佛教三皈依的儀式中說:「皈依佛,兩足尊……」那麼這個兩足尊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稱佛為「兩足尊」,這個兩是代表兩個、兩種的意思,是說的福和慧。足是滿足、圓滿。是說佛具備智慧圓滿、福報圓滿,因為世出世間的福報沒有超過佛的,佛的智慧圓滿,所以我們稱佛是「兩足尊」。
-
真實的皈依三寶,必然是由我們心性皈依三寶開始的
這些無盡的大願都發了,而且都是從我們的內心當中發出來的,接下來就可以「皈依三寶」了。沒有真實的發下「四弘誓願」就去皈依三寶,往往不是那麼純粹。我們為什麼要學發心學佛?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三寶?只因我們對「佛法僧」三寶有了信心,並且發下了誓願。這樣在今後修行的道路上才不至於輕易的就退了求道的心。
-
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麼意思?
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麼意思?法寶,指諸佛為教導眾生,使其脫離苦海而宣說的教法。僧寶,指修學佛法的清淨和合的教團。 皈依的發心有上、中、下三等。上等的發心,是為利益一切眾生而皈依;中等的發心,是為個人解脫而皈依;下等的發心,是為眼前平安如意而皈依。相應的,皈依體也分為上、中、下三等。發上等心皈依,能得上等皈依體,依此類推。 皈依體,由三世諸佛、歷代祖師代代傳承而來。
-
皈依等於出家?4個要點告訴你何為「皈依」
很多人不懂佛教「皈依」是什麼含義,以為皈依等同於出家。其實不然,皈依只是初入佛門時的必經儀式。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為白,轉染成淨,把心地住於正念清淨境界;「依」字是依靠的意思。普通皈依二字簡釋為依靠、救度、恭敬等義。
-
《六祖壇經》原文、譯文——眾生應皈依自性真佛,莫要皈依他佛
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相皈依戒。善知識!皈依覺,兩足尊;皈依正,離欲尊;皈依淨,眾中尊!從今日起,稱覺為師,更不皈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皈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皈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皈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
-
這才是佛教「皈依三寶」的真正深義!
,直至修成正果,獲得大自在、大解脫,那就要從最初的皈依三寶開始。所謂「化相三寶」,是指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的三寶:釋迦牟尼佛本身即佛寶;佛所開示的教說即法寶;隨佛出家的眾弟子即僧寶。所謂「主持三寶」,則是指釋迦牟尼佛入滅後,佛教流傳於世間時的三寶:佛像、佛塔、舍利等是佛寶;經律論三藏教法是法寶;依正法而自行化他的出家眾是僧寶。
-
什麼是佛教「三寶」?「皈依三寶」又是什麼意思?不學佛不知道
而且許多修佛者對於佛教三寶也做出了比較詳細的含義。佛教三寶其實就是佛、法、僧三寶。在佛經《六祖壇經》裡面就提到過:&34;。因此這也是佛教中皈依三寶的真正含義。佛教除了有皈依三寶這個說法之外,還有其他的佛教用語。1、 佛、法、僧三寶代表的意思佛其實就代表了我們每一個人覺悟的意思,就是覺悟了,就有大智慧的人。
-
佛家中的「皈依三寶」是什麼意思?
佛家有「皈依三寶」的說法,三寶指的是:佛、法、僧,這三個。皈依的「皈」是歸向的意思,「依」是依靠的意思。傳統對「皈依三寶」的解釋是一種制度,說的是通過一定的儀式和程序辦理皈依,從而確定自己的宗教信仰和人生目標,通過這個過程就算正式成為佛門的弟子了,也是標誌著學佛的開始。這有點學生入學要進行註冊登記,獲得學號和學籍的意思。有一種說法主張皈依要做到「三寶具足」,就是說一個條件都不能少,也就是佛教徒常說的「三皈依」。
-
佛教:三皈依中的「兩足尊」,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我們漢語詞彙的含義非常豐富,一個字都可能有很多含義,用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意思,外國人學起來會很頭疼。比如佛教三皈依中的「兩足尊」,對於不了解佛教的人來講,就很可能誤解。「兩足尊」,是釋迦牟尼佛的十大稱號之一,並不是說兩隻腳很尊貴,不是這個意思,大家千萬不要錯解了。佛的十大稱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中的「明行足」也稱「兩足尊」,明足代表智慧圓滿,行足代表福德圓滿,「兩足尊」的意思就是福慧兩足,什麼都圓滿了。
-
三皈依一一智者學佛
「歸」與「皈」同義,是回頭的意思。「依」是依靠的意思。三歸依,即歸依三寶,指歸依佛、法、僧三寶,而不是皈依某人、某位法師。佛是覺悟人生宇宙一切真理的聖者,是三界的導師,四生的慈父。法是佛所覺悟的道理,是暗夜裡的明燈,是指引我們如何斷除煩惱,出離六道輪迴,得到究竟安樂解脫的智慧路徑方法。
-
文殊和普賢兩位菩薩是修什麼法門證得究竟圓滿的
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
何謂「皈依」,「作證人」要什麼資格,「皈依」的力量來自於誰?
皈依是指承認三寶是我的救護,透過實踐因果而得到解脫。而皈依的方式,我們可以從很有權威的《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談起,其中關於皈依的方式是這樣的例如A是老師,B是要求皈依的人。B來到A的面前念:「阿闍梨也,存念我某甲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如是三說。
-
皈依佛、法、僧三寶有什麼好處?
問:皈依佛、法、僧三寶有什麼好處?答:皈依佛、法、僧三寶是正式成為佛門弟子,學習佛法的第一步。皈依三寶可以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如《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云:「若有人能歸依佛竟。歸依法竟。皈依三寶還是成就無上菩提的基礎,如《佛說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云:「十方三世如來至尊等正覺,皆由三歸五戒得之。」皈依三寶的好處無量無邊,若要細說,歷無量劫,亦難說盡。今簡略總結八點如下:一、入佛子數皈依三寶後便正式成為佛陀弟子。
-
如何認識皈依?皈依三寶是什麼意思?
皈依三寶是成為佛弟子之門。皈依,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理解和認識。首先,參加由法師所主持的皈依儀式,儀式之後很多寺院還會發給一個皈依證。這是形式上的皈依。之後,還必須完成觀念上的皈依,情感上的皈依,建立歸屬感,使自己的生命有所依託,提高個體的安全感和生存的幸福指數。至此,宗教意義上的皈依就算完成了。然而,作為一個真正的佛弟子,要將成就佛道作為皈依三寶的最終目的。
-
文珠法師:學佛為什麼一定要皈依 皈依的功德是什麼
現在,皈依三寶,等如已經找尋到歸宿,前途有所依賴。印光大師說:「歸者歸投,依者依託;如人墮海,忽有船來,即便趨向,是歸投義;上船安坐,是依託義。三寶為船,眾生歸依,即登彼岸。」因為三寶,是黑夜的燈塔,苦海的慈航,我們皈依三寶,等如在無明黑夜中,獲得真理之光的照耀,亦如在煩惱波濤洶湧的生死苦海中,忽遇三寶的慈航,若能歸投慈航,歸向三寶,依託三寶作為我們生命的導航,一定可以渡過苦海,登陸覺岸。
-
皈依三寶有什麼禁忌嗎
皈依三寶,僅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沒有任何之忌諱,皈依三寶猶如上學讀書前必須先註冊,亦如當選總統後,就職前必先就職宣示;同樣的理由,要做個正信佛門弟子,必須先受三皈依的儀式,在儀式方面,其意義是沒什麼兩樣。
-
「皈依佛門」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皈依?
那麼皈依佛門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有「概念」要說下,歸依佛門不是出家,兩者有著本質區別的。皈依佛門:指佛教用語。皈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附它。皈依佛門乃佛教徒之根基入門。「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皈」與「歸」的讀音和意義相同。皈依佛門,相當於是一個入學證。就是皈依三寶,皈依後相當於你是正式的一個佛教徒。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