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0萬人落戶還不夠?最早「搶人」的大城市再出狠招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武漢是最早「搶人」的大城市之一。早在2017年,當地就推出30周歲以內在武漢就業創業、有穩定住所的本科生、專科生可直接落戶,並提供人才公寓的政策,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緊接著,成都、西安、杭州、南京等城市也紛紛出臺了人才政策,隨後北上廣深才加入到「搶人大戰」之中。2年過去,武漢「搶人大戰」的結果卻被網友評價為「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2018年武漢市戶籍總人口比上年增加30.08萬人。

相較而言,2018年,西安市戶籍人口較上年增加73萬;成都市戶籍人口較上年增加40.72萬。

在此背景下,武漢又出手了!據新華社消息,近日,《武漢市積分入戶管理辦法(2019年版)》(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公布。最大變化是取消年度落戶數量限制,累計積分75分以上即可在漢落戶。

以一名30歲以下在武漢市生活居住滿三年的普通勞動者為例,辦理武漢市居住證、繳納武漢市社保、在武漢市租住等三項指標每項每年積5分,一年積15分,三年可積45分,年齡可積30分。即使沒有高學歷、沒有自有產權房屋,三年積分也可以達到取得武漢市戶籍的條件。

武漢積分落戶取消年度數量限制

積分入戶指非本市戶籍人員,在不符合現行入戶政策的情況下,通過積分指標體系獲得相應分值,在總積分達到規定分值後,可申請辦理本市常住戶口。

武漢從2017年10月開始試行積分入戶政策,兩年來累計接收有效申請5688人,取得戶籍4486人。這一政策為長期在漢就業創業和居住的普通勞動者提供了入戶渠道。

據楚天都市報,武漢市發改委體制改革處負責人介紹,新積分入戶管理辦法進行了8個方面修改,包括:

將入戶由「總量控制」調整為「累計積分達到75分,即符合入戶條件」,即取消年度落戶數量限制。

提高「穩定就業」和「穩定生活」兩個基礎指標權重。將在武漢市租住、繳納社保、持有有效居住證三個項目每項積分由每滿1年積2分提高至5分,每項最高分值由30分提高至50分。

取消高中(中職技校)學歷加分指標。將技術職稱指標由「初級專業技術資格、初級工,積30分;中級工,積60分;中級專業技術資格,積80分」調整為「初級專業技術資格或本市緊缺工種的中級工,取得職稱後在武漢就業創業1年以上的,積10分」。

進一步優化年齡結構,吸引年輕人入戶。年齡指標由「不超過45周歲積20分,45周歲以上每增加1歲減1分」調整為「年齡在18至30周歲的,積30分;年齡在31至40周歲的,積20分;年齡在41至45周歲的,積10分」。

增加入戶區域指標,引導申請人到新城區落戶。

增加一票否決情況。申請人有嚴重刑事犯罪記錄,或參加國家禁止的組織及活動的,取消申請資格。

去年常住人口增加不到20萬人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2018年武漢增加了30萬的戶籍人口,但這隻反映了落戶的情況,一個城市能否真正將戶籍人口留在本地工作、生活,更能反映當地的吸引力,所以常住人口指標(指當年在當地生活半年以上)是一個更值得參考的指標。

據城市進化論,2017年,有12個城市的常住人口增量超過10萬,其中超過20萬的有6個,這當中沒有武漢;2018年,常住人口增量超過10萬的城市有16個,超過20萬的增加到9個,武漢仍舊不在此列。

武漢為何沒能吸引到更多的人?作為強省會城市,武漢的經濟首位度達到37.72%。而在人口首位度方面(即省會城市常住人口佔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反映省會城市對省域人口的吸引力),2018年湖北常住人口規模高達5917萬人,武漢常住人口1108.1萬人,佔比僅為18.73%。

此處引入西安作為對比。自2017年戶籍政策放開之後,西安成功邁過千萬人口大關,成為超大城市。2018年末,西安全市常住人口1000.37萬人,比上年末淨增加38.70萬人。

一個地區人口流向的重要相關因素在於周圍,尤其是本省,是否有一個強中心城市。和西安相比,武漢的經濟首位度不低,但人口首位度卻存在不小的差距(西安人口首位度為25.89%)。

今年5月,2019全球服務外包大會上,武漢市市長周先旺提出,武漢市要實現三個跨越:「推動城市人口從1000萬向2000萬跨越、推動GDP從1萬億向2萬億跨越、推動武漢從中部中心城市向國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點城市跨越。」

目前,國內GDP破2萬億的城市只有5個,分別是北上廣深和重慶。而人口突破2000萬的城市則是北京、上海、重慶三地,廣州和深圳都還不足1500萬人。

2018年,武漢GDP達到1.48萬億,名義增速高達10.72%,如果按照10%的名義增速,3-5年之間,武漢GDP就有望突破2萬億。那麼,接近900萬的人口增量是否也是指日可待?

有人算了筆帳:2011年年末,武漢市常住人口為1002萬人。7年時間,武漢常住人口增長了100餘萬人。如果按此增速不變,武漢市常住人口增加1000萬大約需要70年時間。

事實上,作為勞動力輸出大省,湖北的人口仍在不斷向長三角和珠三角流出。數據顯示,2017年,湖北常住人口為5902萬,戶籍人口為6141.8萬,缺口達到239.8萬,這些均屬於在外工作生活的人口。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8》,我國流動人口規模正在進入調整期。當中特別提到,最近幾年,我國勞動力,尤其是農民工有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回流的現象。

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勞動力伴隨產業流動,也將會再次優化人力資本在區域間的配置。目前來看,湖北仍處於人口淨流出狀態,這也意味著武漢有機會收穫人口回流的紅利。

武漢每年需新增100所幼兒園

隨著人口的急劇增長,搶人大戰「後遺症」逐漸顯現,如何快速提升公共服務配套以滿足廣大市民不斷增長的需求,成為擺在城市間的管理難題。其中,配套教育即為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據21世紀經濟報導,今年10月,在教育部「教育奮進看落實」首場新聞通氣會上,湖北省武漢市教育局局長孟暉就表示,「由於開放二孩政策、搶人大戰、高速城鎮化等原因,武漢市人口增長迅速,目前,學前教育每年新增的學位仍不能完全滿足需求,每年需要新增100所幼兒園才能滿足需求。」

而根據武漢官方公布的數據,2017年全市共有幼兒園1391所,2018年僅披露了新改擴建公益普惠性幼兒園54所,這離「每年新增100所」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另據財經網,「搶人大戰」中卓顯成效的深圳,已經連續兩年發布中小學的學位缺口預警。以龍崗區為例,數據顯示,2018年,龍崗區屬各類全日制學校189所,比上年增加6所,在校學生和專任教師分別增長7.8%和8.4%。儘管如此,2018年僅龍崗區的小一學位缺口就達19600個。據預測,2019年深圳學位缺口達7萬以上。

教育資源稀缺的大城市,房產和戶口教育資源高度捆綁,人口湧入的背後是緊缺的學區房和焦慮的家長們。「租房可以解決一些住房問題,但子女教育問題更為關鍵。」嚴躍進表示,在此情況下,開發商需要重點關注,並做好教育配套。

如何解決在炙熱搶人大戰後帶來的學位緊缺問題,是城市化發展進程中的必經之路,也迫切需要政府和企業在磨合中尋找最優解。

相關焦點

  • 又兩個省會城市宣布降低落戶門檻,「瘋狂搶人」的背後釋放了什麼...
    有不少外圍的安置型商品房實際售價比純商品房低20-30%。對於手裡有錢的拆遷戶來說,同一個小區,肯定是優先買安商房,那買商品房的人自然就少了。 對於將衝刺萬億GDP的福州而言,今年是轉折的一年,樓市必須保持適度的活躍,此番落戶零門檻,也是這個目的。 縱觀這五年來,福州新增人口一直很緩慢,去年福州才新增6萬人,連本省的人都很難吸引過來,對比廈門2019年新增人口18萬,福州才達到廈門的三分之一而已。
  • 人才直接落戶!杭州突然出手,全國城市轟動「搶人」!
    杭州這項政策背後,或發出了兩個字的吶喊:搶人!!,享受「先落戶,後就業」政策;   全日制專科緊缺專業學歷(35周歲以下)+連續一年社保+連續一年居住登記。   作為阿里巴巴總部所在地,科技企業雲集的杭州,杭州擁有16596平方公裡的轄區面積,卻僅僅才有980.6萬人,遠遠少於北上廣深。   根據浙江省統計局數據,2018年杭州新增人口33.8萬,人口總數達到980.6萬人。2017年增加了28萬。這個人口流入速度,對杭州來說,是不夠的。
  • 無錫、青島、福州、廣州等大城市開始搶人,是什麼讓他們開始覺醒
    隨著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我國的人口紅利在迅速下降,為了留住人才,各大城市開始上演「搶人」大戰。 大城市的發展,再先進的規劃,再雄厚的經濟實力都需要人力來支撐,儘管電腦和科技越來越發達,在很多領域可以減少用工,但是,人力匱乏依然成為了制約大城市進一步發展的阻力。
  • 搶人大戰如火如荼,各地究竟在焦慮什麼?
    14年前,葛優在電影《天下無賊》中說出這一經典臺詞的時候,恐怕很難想到,今天這句話會被再次炒熱,變成了各地搶人大戰的一個精彩註腳。近幾個月,各地搶人大戰如火如荼,武漢、杭州、成都、西安、寧波、南京、海南、天津等幾十個地方的落戶門檻一降再降,有的城市甚至給出了近乎「零門檻」的落戶政策。買房打折、租房補貼、落戶降標、項目資助、一次性獎勵等等,意圖更多人才落戶本地。
  • 一年落戶15.6萬人 在京工作仍可落戶 天津人才引進加速度
    一年落戶15.6萬人 在京工作仍可落戶 天津人才引進加速度  馮穎禕、童海華  自去年5月中旬出臺「海河英才」這個當時被視為「最低落戶門檻」的人才引進計劃後,天津的人才引進政策一直吸引著外界的目光。  《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了解到,近一年來,通過海河英才計劃,天津引進的各類人才已經達到15.6萬人。
  • 全面放開落戶!年末搶人大戰風雲再起,南京……
    為了吸納人才、為城市發展引入新生力量,全國各城都以降低落戶門檻的方式來搶奪年輕人,尤其是二、三線城市。而2020年受「疫情」影響,更是加劇了各大城市「搶人大戰」的硝煙。2月21日,青島出臺21條措施,其中第21條提出:將「先落戶、後就業」政策放寬到畢業學年在校大學生,已落戶的可享受本市購房、申請人才公寓等政策。
  • 搶人,廣州終於出手了!差別化入戶背後有什麼深意?
    簡單點說就是:28歲以下,社保滿一年,大專以上或者技工都可以入戶。 以往可是大學本科學歷,現在已經放鬆到大專了,搶人才的意圖非常明顯了:那就搶年輕群體。
  • 福州或取消落戶政策,租房也有望落戶
    有一年以上社保或稅單才可落戶   戶口問題始終牽動著人們的心   不少人擠破頭都想有個福州戶籍   尤其是在相親市場上   本地戶口一度不亞於有房有車   有人甚至直接放言:非本地戶口不嫁
  • 從搶人大戰到留人大戰,中國城市為什麼現在這麼想要人口流入?
    而廣州的「差別化入戶」堪稱是史上最寬鬆的一線城市落戶政策,只需滿足大專或技校學歷,社保滿一年,年齡在28歲及以下,就能在廣州白雲區、黃埔區、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和增城區7個行政區實現落戶。一線城市的落戶限制都放這麼寬了,二線城市要想搶人,就只能要求更低了。近日蘇州出臺政策,租房就可以落戶了,經房屋所有權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戶,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
  • 公寓落戶,浙江使出「搶人」殺手鐧!一戰定乾坤!
    長三角這段時間落戶政策還少?浙江這個不一樣!如此手筆,讓隔壁的江蘇上海安徽統統汗顏,這不只是搶人才,這是搶人才全家。如此一來,浙江豈不是直接從新世代搶人大戰中勝出了!可惜,真是這樣嗎?【1】看似穩贏 實則豪賭浙江為啥率先憋不住了?
  • 2020年杭州一年的「搶人大戰」贏了嗎?簡評各區人口流入的分析!
    尤其今年新冠疫情突襲,讓全國各大城市的「人才爭奪戰」,更加趨於「白熱化」。像濟南、南寧、昆明等城市,全面放開了落戶限制;上海四校應屆本科畢業生,可直接落戶;杭州則推出了高層次人才購房補貼、人才優先搖號等政策。在新一輪「搶人大戰」中,誰能勝出?去年以55.4萬新增人口傲視全國的杭州,還能蟬聯榜首嗎?
  • 城市「搶人大戰」: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
    西安放寬高校畢業生落戶政策後,2017年新落戶24萬人,同比增長330%;2018年政策進一步調整為大中專以上畢業生只憑身份證和畢業證辦理落戶,一季度已遷入戶籍人口24.49萬。成都市從2017年7月發布人才新政後,至2018年5月中旬累計落戶已超過18.7萬人。武漢2017年新落戶大學畢業生14.2萬人,是前一年的約6倍;2018年一季度又新增落戶大學畢業生3.9萬人。
  • 海南加入」搶人大戰」,計劃到2025年實現百萬人才進海南
    另外,根據統計公報:2017年源自海南的全部「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不含土地轉讓)」為1222億,中央地方分成之後,海南省留下了674億元,但海南省一年花了1444億元。這說明中央從海南拿走的財政收入不僅全部返還,還轉移支付了一筆,倒貼了海南。
  • 中國城市「搶人大戰」:搶人口紅利 拼城市競爭力
    新華社記者馮開華 攝新華社廣州12月30日電(記者馬曉澄、丁樂)僅12月一個月,中國的廣州、無錫、青島、福州、蘇州等至少5個城市發布新政吸引人口落戶。縱觀今年全年,天津、重慶、南昌、杭州、蘇州、青島等10多個大中城市紛紛放開落戶限制,落戶門檻創「新低」,各類優惠創「新高」。
  • 新一輪城市「搶人大戰」打響,新市民落戶門檻進一步降低
    新一輪城市「搶人大戰」打響,新市民落戶門檻進一步降低 2020-12-31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各地瘋狂搶人如火如荼,到底在搶什麼?
    借用網絡上的流行語,牆都不扶,舅服西安警察了,為了搶人,操碎了心。玩笑歸玩笑啊,段子當然是用來調侃的,沒有人身攻擊的意思啊。不過,這個段子背後,也多少反映了些問題,就是當前火熱的各地搶人大戰,好不熱鬧啊。
  • 杭州藝博會分會場 落戶國大城市廣場
    即將於5月11日開幕的杭州藝博會首開分會場,落戶與浙江展覽館僅一個廣場之隔的國大城市廣場。4月27日下午,國大城市廣場五樓恆廬美術館,「天空之橋」格外讓人矚目。國大、恆廬美術館、杭州藝博會組委會三方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如期舉行,國大城市廣場「藝趣繽紛,美好生活」一周年慶活動也順勢拉開帷幕。長達20天,「藝趣新主張」生活藝術展等你來看在藝博會期間,你不僅可以去浙江展覽館親密接觸藝術佳作,還可以和家人來國大走走。
  • 上下30年人口出生狂減1.42億,房價何去何從?
    30年前,是再窮,也要多生娃,罰款也要多生娃。 但是,今天,除非是大富,不要說窮人,即使小富也不敢多生娃,少生、晚生,已經是普遍現象。 這是個社會學的命題:生活水平提高了,為什麼不敢多生娃? 根源在於:生活水平雖然提高了,生活壓力卻加大了。
  • 西安:分秒必爭兩個字,搶人!
    包括大中專生在內的在校大學生,只要學生證和身份證就能在線辦理落戶;放寬設立單位集體戶口條件、放寬對 『 用人單位 』 的概念界定,降低技能人才落戶條件、降低投資納稅落戶條件、降低買房入戶條件 ……最終,西安在這場搶人鏖戰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