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各位飲食男女千呼萬喚的中信好書之——衣食住行篇終於來了。
生活裡不能沒有情趣。之前,阿信已經發布了經管好書榜、人文社科榜和科普新知榜以及文學榜(點擊即可投票,還沒有投票的小可愛,快去~)。
今天,阿信為大家帶來是2019中信年度好書藝術生活榜,記得拉到文末為你喜歡的藝術生活圖書投票吧!(中信出版2019年度好書總榜單預計將在1月上旬公布)。
居住在藝術之中
《偉大建築手稿》
[英] 海倫託馬斯 著
今年,隨著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的隕落,重新喚回了我們對建築美感的重視。
這是全球偉大建築手稿集。橫跨5000年文明史的建築美學巨著,天才神思與偉大時代的結晶。全書276幅手稿遍及世界各地文化遺產、各國經典建築,匯集260餘位藝術巨匠、30位普利茲克獎得主,是凝聚人類至高靈感和創造力的集大成之作。
《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
[日] 隈研吾 著
說起中國人最熟悉的日本建築設計師,那就當然是隈研吾了。大師目前正忙於2020年日本奧運場館的設計,而這本書就是他的最新作品。
他在21世紀對日本傳統建築元素的重新詮釋和對天然材料的運用,使得他收穫了世界性的認可。這本書堪稱是隈研吾30年建築實踐精粹的集合,深入剖析了隈研吾運用不同材料的技藝和神髓,探索了東方建築的另一種可能。建築需要融入環境,與自然聯結,為土地發聲,保存現存的「人文與自然」。
《小家,越住越大3》
逯薇 著
說到住,誰不想住大house?!這本書的書名可以說是狠狠地戳中了我們大部分人的痛點。
這本書的作者逯薇作為前地產設計師,做過大量的新家裝修規劃和入戶調查。事實上,不是房子不夠大,往往是因為我們的「住商」不夠,不會規劃利用空間。對於中小戶型來說,如果能夠狹窄空間做好收納整理,15釐米的距離照樣能創造出收納驚喜。
《川本諭的植物美學教室》系列
[日] 川本諭 著
我們都知道,家裡得有點綴才行,但真正能把植物玩出美感的人寥寥無幾。日本人氣植物藝術家川本諭被稱為是世界上最懂植物美學的人,用植物來裝飾空間,沒幾個人比他更在行。
《與植物一起生活》《美式風格手記》《日日是好日》《美感的起點》分別介紹川本諭在日本東京的獨棟平房、紐約的住所、米蘭的新居室內布置,通過屋內各個房間,展現川本諭將日式的細膩與歐洲的精緻簡約相結合的獨一無二的裝飾品味。
生活裡需要藝術的氣息
《悲鴻生命》
張子康 紅梅 主編
這本書的內容,和它的名字一樣,講的就是徐悲鴻的藝術人生,細緻梳理1918年以來徐悲鴻在油畫、國畫、素描、書法、美術教育、典藏中國古代書畫等方面的巨大貢獻,從一個側面反映了20世紀初中國藝術嬗變的歷史脈絡。
《藝術與恐懼》
[美] 大衛·貝爾斯 特德·奧蘭德 著
在我們現今看到的所有偉大藝術作品背後,隱藏著的除了大師們絞盡腦汁的艱辛構思之外,還有他們戰戰兢兢的恐懼——怕把作品給搞砸了,可以說,藝術和恐懼是相伴而生的。
這本書的兩位作者是兩名攝影家,他們從藝術這種創造性工作內部講起,詳述如何一步步突破前人成就,如何規避一個個思維和心理陷阱,如何獨闢蹊徑,開創屬於自己的風格,以完成世上最艱難的創意性活動——藝術創作。
《最後的一幅畫》
[法] 貝爾納·尚巴 著
你有沒有覺得,博物館裡面那些藝術大師們的作品都好抽象,很難看懂?其實這種感覺蠻正常的,因為我們關於藝術的相關知識儲備得還不夠,還需要學習。
這時候你就很需要這本《最後的一幅畫》了,它說的真的就是偉大藝術家生命中的「最後」一幅畫,全書收錄100位藝術大師的傳世遺作,是一部如歌如泣的生命禮讚,它用藝術的方式詮釋死亡,幫助你理解藝術中的時代與生命。
《年方六千:文物的故事》
鄭巖 著 鄭琹語 繪
不要被這本書的書名給嚇住了,其實一言以蔽之,它又可以叫做極簡中國美術史,但它壓根就不是一本嚴肅枯燥的美術考古著作。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本書的作者和插圖師都是一個姓?對咯,他們可是一對父女。爸爸鄭教授負責文字的部分,而女兒負責把這些國之重寶繪製出來,如此愛意滿滿又充滿溫度的內容,就是為了讓你以最輕鬆的方式了解每一件器物背後的人和故事,get到中國傳統審美的精深。
歷史是一出大戲,一件小小的道具也令人盪氣迴腸。
《設計的修養》
殷智賢 主編
今年,從優衣庫的搶購到抖音上各種土味國潮的等各種國人迷惑行為的興起,確實讓人開始對自我審美產生了懷疑:難道這些才是真正的好設計嗎?
那麼這本真正關於解答什麼是好設計的書,會成為你的定心丸。書中結集了中國12位著名設計師,他們為中國好設計給出了標準,讀懂生活中的設計,提升審美素養,提升消費設計品味,你就差它了。
《字間浮生》
曾仁臻 繪著
這本書真是太有趣了,只要看一眼就不會忘記,包含了對漢字熟語的揣摩、對唐詩宋詞的打趣,也包含對境遇浮沉、世間百態的描畫與感嘆。
《字間浮生》是由建築界的繪畫怪才魚山飯寬繪著的藝術繪本,書中包含魚山的181幅作品,他用腦洞大開的方式把57組漢字、59個熟語、65首古詩詞變成了畫,演繹出中國漢字和圖畫之間的趣味關係。巧思妙想,天馬行空。
在旅行裡見證生活的美感
《西藏,永遠之遠》
陳業偉 著
首先,不要被這本書漂亮的封面迷惑了,因為打開它,你會發現,裡頭更美。
這是一部珍貴的西藏行記。作者陳業偉70餘次進藏,足跡遍布西藏的每個角落,從6000多米的絨布冰川到邊境線上的墨脫,作者以獨特的生命體驗及精美大氣的照片,全景式展現了西藏人跡罕至地區的大美。
《東京老鋪》
[波蘭] 烏爾巴諾維 繪著
今年,日本從平成時代進入到了令和時代,但是印象中日本的經典面孔,應該還是昭和時代的那種感覺吧。
這本書是《你的名字》背景插畫師、波蘭藝術家所繪製的東京老鋪手繪集,從東京五大名區、兩千家老鋪中嚴選五十家,用唯美治癒的水彩手繪,構畫「新海誠風」的獨特景色。如果你也是迷戀時光的人,那麼這本書就是獻給你的禮物。
《生活之書》
[日] BEAMS 著
引領都市潮流生活的日本潮牌BEAMS終於出書了,可以說是今年各位潮人最期待的事。
書裡面分享了BEAMS團隊生活中的好物,探訪不同人群,探究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對於生活品質的理解。從 「日本製造」,到對於生活的理解與態度,傳達古老而虔誠的匠人精神和嚴謹而充滿儀式感的生活理念。
《東京藝術之旅》系列
[日]美術出版社 編著
看到這套書的封面,你是不是也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對了,我們天天喝的喜茶的logo也是出於這位插畫師——Notitake之手。
這套書裡面集合了20位文化學者,帶領我們從文化與藝術的視角重新解讀日本,從建築、日本古董、和果子、日本茶、日本酒五個不同維度展開。解讀50位建築大師的代表作品,逛遍30個古董集市,了解和果子與日本茶背後的日式美學,解密日本酒背後的門道。
吃出藝術
《風味人間》
陳曉卿 著
陳曉卿,應該是讓全中國留下口水最多的男人。去年底,繼舌尖系列之後,他帶著新片《風味人間》強勢回歸,只不過,這次他的舌頭走出了國門,帶著大家嘗遍了全世界的美味。
這本書,就是紀錄片的同名圖書。不同的是,除了能和紀錄片一樣讓你留下哈喇子之外,這本書還能通過文字的力量,讓你重新審視食物在不同地域之間的流變及其後蘊含的情感互聯與文化交融。
《飲食生活新提案》系列
[法]米凱勒·吉多 等著
要說到吃,在亞歐大陸的一東一西,就數中國和法國兩個國家可以摘得桂冠了。今年,阿信的同事們從法國搬回來了整整一套吃喝攻略,也可以說是歐氣十足了。這5本一套的書裡,足足有三冊是告訴你如何喝酒的,從威士忌、啤酒到雞尾酒,隔著紙頁感覺都可以榨出酒香。
不過最讓阿信垂涎三尺的就是裡面的肉料理分冊,對於無肉不歡的人來說,這簡直就是人間秘籍,原以為歐洲人只精通牛肉羊肉的料理,不成想,他們也是豬肉的頂尖烹飪行家,讓今年吃不起豬肉的我足足地過了一頓眼癮。
《劉一帆:我的菜》
劉一帆 著
如果你也追過《廚王爭霸》,那你一定會對要求嚴格、說話霸道直爽又有點不留情面的中國版「地獄廚神」——劉一帆印象深刻。作為廚神本神的第一本書,這個書名也有著很強的個人印記,「我的菜」,感覺就像被廚神壁咚了一下。
但你要是以為,這就是你所知道的劉一帆的全部,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在《我的菜》這本書裡,他將自己的人生故事與美食哲學,用黑色幽默和犀利言語娓娓道來,給出了不同人生階段的創新菜譜詳解,這就是廚神獻給你的獨門秘籍。
《看圖學葡萄酒(大師典藏版)》
[美] 瑪德琳·帕克特 等著
關於葡萄酒,被太多故作深沉的影視作品和太多魚龍混雜的故弄玄虛給玩兒壞了。真正的葡萄酒品鑑,絕對不是一門高不可攀的玄學。
這本葡萄酒大全,是2019年美食界奧斯卡「詹姆斯·比爾德大獎」獲獎圖書,脫胎自風靡全球的專業葡萄酒網站WINE FOLLY。將紛繁複雜的葡萄酒知識徹底圖像化,以簡單直接的圖表和圖形帶領讀者了解葡萄酒的方方面面。
#阿信寵粉計劃#
1. 為你支持的好書投上一票吧!票數會計入到最終2019年年度好書綜合評比中去哦。
2. 留言告訴阿信你最看好哪一本書以及為什麼?(理由需大於50個字)如果你支持的書成功入選2019年年度好書總榜,阿信會在每份榜單的評論區挑選10名幸運小夥伴,將這本書送給你!
注意:活動需要在【中信出版集團】微信公眾號參與,關注【中信出版集團】,回復「2019中信好書」即可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