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過年磕頭的由來是什麼 臨沂哪裡還有這種習俗

2020-12-14 今日臨沂

  現在很多地方還保留有過年向長輩磕頭拜年的習俗。這是中國自古流傳下來的,人們認為,向長輩老人磕頭,是晚輩對長輩和老人表達尊重、敬意和孝心的一種形式。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人不願意再磕頭了。臨沂過年磕頭的來歷是什麼?小編帶您看一看。

 

  表達孝意和敬重的方法有很多,為何自古流傳下來的方法是下跪呢?

 

  古代的跪禮、磕頭,具體情景下未必都有屈服意味。如明清時侯,人們初次正式見面,若是平輩人,要擺下拜氈,「平磕頭」即對面磕頭。從金瓶梅到儒林外史範進張知縣、說唐秦瓊單雄信,都有這種情景。再如舊式婚禮有夫妻對拜環節,莫非是為了相互羞辱?這裡實際是採用最敬禮以表示鄭重。

 

  中國伴隨著對舊式禮儀的全盤廢除,本身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其中又有個遞進的關係,不是辛亥一勞永逸的。民初以鞠躬代磕頭,解放後則對人的鞠躬也廢了,意味著不是鞠躬或者別的禮節就比叩頭好,而是民間社會中根本不該行那麼多禮來確認、強化等級關係。

 

  中國的禮儀文化不僅對中華民族有著巨大的作用,而且也帶給世界深遠的影響。比如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在韓國、日本保存頗多,並繼續在社會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而令人汗顏的是,在人們的本土,它的流失速度卻是非常驚人。

 

  在人們的人際交往中,懂得使用表示敬意的雅語和舉止的人已經日漸稀少。作為民間最普遍、最隆重的婚禮、生日禮儀等慶典,正越來越失去民族特性、急劇地西化;而聖誕節、情人節等正日益成為中國年輕人的重大節日。

 

  作為民族文化表徵的禮儀、節日一旦全部西化,就表明本位文化已經被國民拋棄,它的消亡也就不會太遠了。炎黃子孫、有識之士,當知憂慮。

 

  中國幾千年文明鑄就的禮儀文化,原本可以成為旅遊經濟的強項,可是,許多行業成員連「對不起、謝謝、沒關係、您請」十個字的禮貌用語都說不好,遑論其它。儘管眼下賓館、酒店等越造越華麗,而服務質量卻始終是旅遊業發展的軟肋,令人長嘆。

 

  此外,近年出境旅遊的國人與日俱增,但舉止粗俗,缺乏禮儀教養者不乏其人,海外輿論的批評時見報導,使人們這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民族形象大受損害。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近年,政府將「明禮誠信」作為二十字「公民道德」的重要內容,如何重建符合時代要求的禮儀規範,已經提上議事日程。中國傳統的禮儀文明,是寶貴的思想資源,正可以為人們提供重要的借鑑。

 

  關於磕頭,有的人認為只是一種表達敬意的方式,有的人覺得有失顏面,您對過年磕頭這個習俗是贊成還是反對呢?

相關焦點

  • 山東過年有什麼風俗禮儀 臨沂農村過年還要磕頭
    不得不感嘆時間過得太快,轉眼之間,又是一年到,一年又一年,但是過年的習俗卻從沒有變過,變得只是過年的感覺。   在臨沂過年的習俗有很多,作為北方的一座城市,與其他地方的習俗,有很多大同小異的地方。
  • 是的,我們這裡過年要磕頭,我也曾覺得很丟人
    「媽,要是我以後找的對象,他們那裡沒有過年磕頭的習俗怎麼辦?」「那就不磕。」她頓了一下又說,「哪有過年不給爸媽磕頭的?!」「很多,我身邊好多人家裡都沒有這個習俗......」臨沂 最南角的郯城 過年有磕頭習俗01 面對磕頭習俗你會是什麼態度?
  • 中國哪些省過年磕頭有何說法 在臨沂磕頭有這些講究
    中國是禮儀之邦,特別是過年的時候,晚輩見了長輩,更要多多行禮,現在很多地方還依然有過年向長輩老人磕頭的習俗。不過不少網友都說,時代進步了,磕頭這種習俗不值得提倡。有網友問,中國有哪些省還有磕頭的習俗呢?臨沂有嗎?小編帶您一看究竟。   祭拜完天地、祖先、諸神仙之後,開始在堂屋祖先之前給家中尊長磕頭。
  • 拜年磕頭的講究磕幾個 臨沂拜年需要磕頭的注意了
    每年春節拜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活動,不少網友苦惱的是拜年還要磕頭。的確,對現在很多年輕人來說磕頭有些為難,而在我們臨沂農村,很多地方還是有著磕頭拜年習俗的。   其實磕頭也只是一種隆重的拜年方式,入鄉隨俗向長者致敬沒有什麼的,如果糾結違背當地的禮儀反而不好看,當然現在和以前也不一樣,如果不是那麼講究,磕不磕也要分情況。   出去磕頭一般是一大家子人一塊,年長的、輩分高的在前面,小輩兒的在後面。也有的地方是是男子一幫、女子一幫,好友一幫。也有的老人說,媳婦要磕頭,閨女不用磕頭。
  • 過年時給長輩磕頭的習俗應該延續還是廢除?
    她說:「我過年的時候不想磕頭。"如果是在其他地方可能就不會商量這樣的話題,可能也不會有探討這種話題的機會。但在我們老家還保留了這種拜年的習俗,老年人還是比較在乎這一點的。我不敢支持媳婦兒過年時私自違背家鄉習俗!我很肯定地回答她:「必須要磕頭!
  • 過年神奇的習俗之一,帶上孩子給長輩磕頭
    這幾天,有網友在網上求助,說婚後第一年回老公家過年,老公家在北方,有些過年的習俗簡直讓她崩潰,尤其是大年三十要給長輩下跪磕頭拜年領紅包。這可把她愁壞了,生在南方的她從來經歷過,在她看來,這種拜年方式很封建,她覺得有點侮辱人的意思,更讓她接受不了的是,以後自己的孩子也要跟著一起磕頭拜年。於是她便直接跟老公明確表示「要跪你跪!」弄得雙方都很尷尬。作為北方某地區的一員,說實話,我們這裡確實是有這種習俗的。
  • 在涉縣,春節有一種習俗叫磕頭拜年
    說起春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那真的是五花八門,在涉縣其中有一種習俗就是過年磕頭拜年,不知道你們那裡拜年磕頭嗎?小的時候,跟隨家人去跟長輩磕頭拜年賺壓歲錢是多麼開心的事情,隨著年齡逐漸地增大,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於磕頭拜年有了一種恐懼心理,因為現在過年回家無論到哪裡拜年都離不開這「老三問」,「孩子一月賺多少錢啊?」「現在有對象了嗎?」「準備什麼時候結婚呢」?甚至有些年輕人為了躲避初一磕頭拜年都在初二在回家。
  • 快過年了,一起了解中國古代詩詞裡面的過年習俗
    春節這一傳統習俗,是中國最隆重、最重視也是歷史最悠久的節日,傳說在上古曆法裡面就有了「年」和「歲」的說法。歷史綿延數千年,一直到2020年的今天,過年對我們中華兒女來說都是最重要的時刻。但是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空氣品質變差,環保意識加強,很多地方都不讓燃放煙花爆竹,屠蘇酒也不多見了,春聯不自己寫而是上街去買了,甚至還有人春聯都懶得貼。是年味變淡了嗎?
  • 25秒|論春節拜年習俗只服菏澤農村:排長隊逐輩磕頭
    視頻裡,幾十號人排成排逐輩磕頭拜年,這陣仗令不少網友大呼沒見過。視頻熱傳的同時,又不免引發了網友對「磕頭拜年」這個習俗的熱議。有網友表示,自己家過年真的就是這樣,親戚跪拜的陣勢浩大,如萬國來朝。也有第一次接觸到這樣習俗的網友吐槽,自己頭一回跟對象回老家過年,到處給長輩磕頭,這讓自己很是尷尬。其實「磕頭拜年」這個話題的討論由來已久,每到過年,各大論壇、社區都會冒出不少關於「過年要不要磕頭」的帖子。最近,還有網友為了這個事情吵翻天了。起因是天涯社區的一個帖子。
  • 臨沂過年什麼風俗需要準備哪些東西 臨沂人過年見面說什麼
    備年貨   備年貨臨沂人也有講究。農家人平時一般不買碗筷,過年都購買新碗筷寓意增人添口;備雞魚,意求「吉慶有餘」;做(買)豆腐,希冀「大家都福」;拌合菜(胡蘿蔔、白菜心、香菜合拌),象徵家庭和睦生財。
  • 9歲男孩回家過年,給9個月大叔叔磕頭,父親:規矩必須給長輩磕!
    9歲男孩回家過年,給9個月大叔叔磕頭,父親:規矩必須給長輩磕!導語以前麼到過年的時候,或者家族中長輩高壽,家裡人都會拉著我們這些小輩,給長輩磕頭祈福,每次還能收穫到一小筆的零花錢,但是隨著現在文明的發展,一些陳規漸漸的被我們摒棄,不過還是有一些地方,存在這種習俗!
  • 大年初一吃餃子的寓意是什麼 臨沂人過年包什麼餡的
    過年的時候,人們必須要吃的食物那一定就是餃子了。餃子有更歲交子,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好寓意,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吃餃子象徵著新的一年生活紅紅火火,全家幸福。吃餃子這個習俗是何時流傳下來的呢?小編帶您看一看。   山東是典型的北方省份,過春節的習俗也比較有代表性。
  • 農村過年磕頭,是守住年味的儀式還是陳規陋習?聽聽當事人怎麼說
    在北方很多農村,特別是山東的農村,至今還保留著過年給親戚長輩磕頭拜年的習俗。年初一一早放完鞭炮,大人小孩就出門給村裡的長輩鄉親磕頭拜年。無論年齡大小,只要本家本院還有比自己輩分高的親人,去家裡磕頭拜年是必須的。
  • 過年要不要給長輩跪下磕頭拜年?網友吵了起來!
    過年要不要給長輩跪下磕頭拜年??網友吵了起來!大年初二一則9歲侄子給9個月大的小叔磕頭的視頻在網上火了,原來9歲的男孩回山東濱州老家過年,在大年初一當天要給自己的長輩拜年,而其中就有9個月大的小叔子,整個男孩拜年的整個過程中小叔子都東張西望不在狀態,男孩直說小叔太小啥都不懂!
  • 「過年在大街上磕頭」在我們這是不是怪事,過年磕頭都意味著什麼
    現在我的老家邯鄲,依舊還保留著春節磕頭拜年的習俗,磕頭拜年,在我們這裡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獨特風景線。磕頭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方式。也是許多親戚之間,鄰居之間化解矛盾的重要渠道。每到大年初一的凌晨3點,村裡就開始了鞭炮聲,孩子們就開始穿起自己的新衣服,帶上自己的新帽子。
  • 6歲孩子大年初一拜年跪了100多次 磕頭拜年是陋習還是傳統習俗
    拜年是當地年俗中重要組成部分,大年初一當天不管是下雨還是下雪,不管你穿著多麼名貴的新褲子,晚輩都要雙膝跪地給長輩磕頭拜年。拜年一般在早上6點左右就開始。晚輩在家中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拜過年之後,還要走出家門在全村走動,給村裡的長輩上門磕頭拜年。春節磕頭是一種舊時禮節,是過年拜年的一種形式。主要是小輩對長輩進行,小輩需要跪在地上兩手扶地,頭挨地。
  • 過年拜年給長輩磕頭,你還願意嗎?
    這雖然是一個笑話,但是現在給長輩拜年要求磕頭應該也很少了吧? 我從小到大去給長輩是沒有磕過頭。因為現在去長輩家裡拜年,長輩就會說不用拜了,年都跑遠了,長輩一直都是都是這麼說,至今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可能就是關於年獸的那個傳說;據說年獸頭大身小,身長十數尺,眼若銅鈴,來去如風;嗷叫時發出"年~"的聲音,故名年獸。
  • 今年春節要「磕頭」?叩拜之間凸顯長幼尊卑!該提倡還是該禁止?
    就以拜年為例,在山東、河北周邊甚至是內蒙一帶有「叩拜」之風,也就是在春節期間小輩給長輩跪拜「磕頭」以示尊敬之意,感謝父母長輩養育之恩,祈求父母長輩長壽之意。而長輩需以紅包壓歲(祟)錢,或者糖果給小輩,祝福兒孫平平安安,不招邪祟。而跪拜磕頭多有講究,多數地方現在都是一揖、一跪、一拜。
  • 南北方網友又開吵了:過年要不要給長輩下跪磕頭?
    可是,如果過年回老家,因為遵循某些傳統習俗而要為了「黃金」下跪,你敢嗎? 最近網友就為了這個事情吵翻天了。一個來自南方的新媳婦,要和北方人老公回老家過年。身未動,就已經得知那邊要向至親長輩下跪領紅包,甚至新媳婦上門第一年連親族裡的其他長輩也要跪。
  • 山東2018春節趕廟會去哪裡 在臨沂這些地方經常辦
    廟會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的一種習俗活動。不只是過年的時候,平時很多重要的日子也都會舉辦廟會。很多小夥伴說自己長這麼大了還沒真正去見識一下廟會是什麼樣的,有臨沂的小夥伴問,在臨沂市區好像幾乎見不到廟會,那麼在哪裡才能看到呢?小編來為您介紹。   從前廟會開始時,總要祭神,名目各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