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感嘆時間過得太快,轉眼之間,又是一年到,一年又一年,但是過年的習俗卻從沒有變過,變得只是過年的感覺。
在臨沂過年的習俗有很多,作為北方的一座城市,與其他地方的習俗,有很多大同小異的地方。
年貨
在咱們這裡,過年之前都要置辦年貨,大年三十或者大年二十九那天,家家戶戶都要炸丸子,炸豆腐泡,炸酥肉,炸花生米,這些小時候最愛吃的美食,現如今想想都要流口水。
當然,除了炸一些年貨之外,還要趕大集,置辦一些年貨,比如說,買春聯福字,買瓜子乾果,買大棗,買各種甜食,買新衣服,買雞鴨魚肉,買燒紙等等。
貼春聯和年畫
小時候,最高興的便是除夕當天貼春聯還有福字了,提前去集市上買的春聯,終於可以在除夕那天貼上。
在咱們臨沂農村,本家有人去世,三年內是不能在大門上掛春聯的。但是家裡還是可以貼的,大紅紅的福字,喜慶的燈籠,還有年畫,出門見喜,身體健康等等。
上墳
過年前一天,也就是大年三十的下午,一切年貨準備就緒,開始包餃子,貼春聯了,餃子出鍋之後。
在臨沂的農村都要去準備餃子和其他吃的,晚輩們去給已經去世的先祖上墳,而且還有在墳頭放一掛鞭炮,以此來嚇退「野鬼邪祟」,以此來保逝者安寧。
放鞭炮
春節的零點鐘聲剛過,臨沂大街小巷都會響起鞭炮聲,尤其是在農村,因為放鞭炮沒有禁止,所以大部分都會這個時候放鞭炮。
到了凌晨,鞭炮聲依舊在持續不斷,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會堆滿鞭炮的紙絮。
拜年
大年初一一大早,還沒吃飯,一群群拜年的隊伍,就開始每家每戶拜年了,在臨沂拜年還有個習俗。
那就是拜年要磕頭,這麼大一個禮,雖然在許多地方都已經不在流行了,但是在臨沂依然存在,雖然很多年輕人接受不了,但是也沒有辦法。
回娘家
在臨沂,大年初二,一大早,不管是剛剛結婚的新媳婦,還是結婚多年的媳婦,都要回娘家了,而且還得帶上孩子。
當天,本家的哥哥或者弟弟還要去姐姐或者妹妹家裡叫親,新女婿第一年上門,在臨沂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
會受到重大的接待儀式,要給長輩們磕頭,長輩們要給新女婿磕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