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過年有什麼風俗禮儀 臨沂農村過年還要磕頭

2020-12-17 今日臨沂

  不得不感嘆時間過得太快,轉眼之間,又是一年到,一年又一年,但是過年的習俗卻從沒有變過,變得只是過年的感覺。

 

  在臨沂過年的習俗有很多,作為北方的一座城市,與其他地方的習俗,有很多大同小異的地方。
 


 

  年貨

 

  在咱們這裡,過年之前都要置辦年貨,大年三十或者大年二十九那天,家家戶戶都要炸丸子,炸豆腐泡,炸酥肉,炸花生米,這些小時候最愛吃的美食,現如今想想都要流口水。

 

  當然,除了炸一些年貨之外,還要趕大集,置辦一些年貨,比如說,買春聯福字,買瓜子乾果,買大棗,買各種甜食,買新衣服,買雞鴨魚肉,買燒紙等等。

 

  貼春聯和年畫

 

  小時候,最高興的便是除夕當天貼春聯還有福字了,提前去集市上買的春聯,終於可以在除夕那天貼上。

 

  在咱們臨沂農村,本家有人去世,三年內是不能在大門上掛春聯的。但是家裡還是可以貼的,大紅紅的福字,喜慶的燈籠,還有年畫,出門見喜,身體健康等等。

 

  上墳

 

  過年前一天,也就是大年三十的下午,一切年貨準備就緒,開始包餃子,貼春聯了,餃子出鍋之後。

 

  在臨沂的農村都要去準備餃子和其他吃的,晚輩們去給已經去世的先祖上墳,而且還有在墳頭放一掛鞭炮,以此來嚇退「野鬼邪祟」,以此來保逝者安寧。

 

  放鞭炮

 

  春節的零點鐘聲剛過,臨沂大街小巷都會響起鞭炮聲,尤其是在農村,因為放鞭炮沒有禁止,所以大部分都會這個時候放鞭炮。

 

  到了凌晨,鞭炮聲依舊在持續不斷,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會堆滿鞭炮的紙絮。

 

  拜年

 

  大年初一一大早,還沒吃飯,一群群拜年的隊伍,就開始每家每戶拜年了,在臨沂拜年還有個習俗。

 

  那就是拜年要磕頭,這麼大一個禮,雖然在許多地方都已經不在流行了,但是在臨沂依然存在,雖然很多年輕人接受不了,但是也沒有辦法。

 

  回娘家

 

  在臨沂,大年初二,一大早,不管是剛剛結婚的新媳婦,還是結婚多年的媳婦,都要回娘家了,而且還得帶上孩子。

 

  當天,本家的哥哥或者弟弟還要去姐姐或者妹妹家裡叫親,新女婿第一年上門,在臨沂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

 

  會受到重大的接待儀式,要給長輩們磕頭,長輩們要給新女婿磕頭前。

相關焦點

  • 山東過年磕頭的由來是什麼 臨沂哪裡還有這種習俗
    現在很多地方還保留有過年向長輩磕頭拜年的習俗。這是中國自古流傳下來的,人們認為,向長輩老人磕頭,是晚輩對長輩和老人表達尊重、敬意和孝心的一種形式。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人不願意再磕頭了。臨沂過年磕頭的來歷是什麼?小編帶您看一看。   表達孝意和敬重的方法有很多,為何自古流傳下來的方法是下跪呢?
  • 河南農村有什麼風俗?過年的風俗是什麼?身在豫北說豫北風俗
    河南農村的風俗是很多的,基本上,從過年到臘月,幾乎每個月都有。所以我們在講農村風俗時,不可能一下子全講完,只能一個一個講。另外,由於各地生活習慣的不同,這些風俗其實是有變化的,並不完全一樣。從紅白喜事到過年過節,這些都會稍有不同。
  • 臨沂過年什麼風俗需要準備哪些東西 臨沂人過年見面說什麼
    備年貨   備年貨臨沂人也有講究。農家人平時一般不買碗筷,過年都購買新碗筷寓意增人添口;備雞魚,意求「吉慶有餘」;做(買)豆腐,希冀「大家都福」;拌合菜(胡蘿蔔、白菜心、香菜合拌),象徵家庭和睦生財。
  • 農村過年磕頭,是守住年味的儀式還是陳規陋習?聽聽當事人怎麼說
    在北方很多農村,特別是山東的農村,至今還保留著過年給親戚長輩磕頭拜年的習俗。年初一一早放完鞭炮,大人小孩就出門給村裡的長輩鄉親磕頭拜年。無論年齡大小,只要本家本院還有比自己輩分高的親人,去家裡磕頭拜年是必須的。
  • 過年時,你們會讓孩子磕頭拜年嗎,這是傳統禮儀還是封建糟粕呢?
    春節拜年伴隨壓歲錢和拜年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其風俗也是由來已久。古謠有雲「三星在南,家家拜年。小輩兒地磕頭,老輩兒的給錢。要錢沒有,扭臉兒就走。」磕頭拜年拿壓歲錢,是孩子們過年最期盼的一件事情。現在盛行過年磕頭習俗應該數山東了,村裡的長輩說大年初一早上,晚輩孩子們的這個「頭」,就是一年的盼頭。有些小輩兒,一年也見不了幾次,就等著過年這一天了。
  • 俗語「拜三別拜四,拜四定壞事」什麼意思?過年磕頭要注意
    俗語「拜三別拜四,拜四定壞事」什麼意思?過年磕頭要注意在農村,老話說「男兒膝下有黃金」,可見對於一個人來說,跪拜是很嚴肅的一件事情!但是,對於農村的生活來說,跪拜卻又是很常見的,比如說,家中老人過世成為「跪棚」;長者過壽,也常稱為「拜壽」;過年時,家族中人要去鄰居家串門,稱為「拜年」;老人過世參加葬禮也要,根據風俗「拜別」。在古時候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之下,中國自古以來就以禮儀之邦著稱世界,禮儀之道直到今天我們還在遵循和學習,那麼今天就來說一個禮儀:跪拜禮,有句俗語是這麼說的:拜三不拜四,拜四定出事。
  • 農村風俗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請問你那裡有這個風俗嗎?
    最近有人在網上和我說他們那裡過年的風俗是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請問你那裡有這個風俗嗎?都有什麼風俗?其實你說的這種情況,嫁出去的女兒除夕夜不能回娘家過年,在我的老家也有。但是我是獨生子,媳婦家裡還有個妹妹,除夕夜如果我去丈母娘家過年,家裡的父母可能就只能兩個人孤零零過年了,那就太冷清了。媳婦娘家那邊是一個大家族,每年過年都是幾個家庭十幾口人一塊吃飯,雖然媳婦不在,但是也很熱鬧。
  • 農村過年祭祖,磕頭有講究,只怕你不知道
    過年的時候,農村人都要祭祖,很多在城市裡居住的人,也要在年前專門回老家祭拜祖先,這是過年期間的一件大事,必不可少。如果哪個人家不祭祖,就是對祖宗不敬,不知道感恩,忘了自己是從哪裡來的,也就是忘本。這樣的人家會被村裡人說閒話、瞧不起。
  • 中國哪些省過年磕頭有何說法 在臨沂磕頭有這些講究
    中國是禮儀之邦,特別是過年的時候,晚輩見了長輩,更要多多行禮,現在很多地方還依然有過年向長輩老人磕頭的習俗。不過不少網友都說,時代進步了,磕頭這種習俗不值得提倡。有網友問,中國有哪些省還有磕頭的習俗呢?臨沂有嗎?小編帶您一看究竟。   祭拜完天地、祖先、諸神仙之後,開始在堂屋祖先之前給家中尊長磕頭。
  • 20年前農村過年的那些風俗習慣,現在你家還有麼?
    同時,還有「送信臘八粥」一說,送什麼信,當然是春的信兒,春節的信兒,在故鄉這一天家家戶戶要用大米、紅豆、紅棗、紅薯等熬粥,小孩子必須喝,臘八諧音「拉把」,意為把孩子順利拉扯大,這一風俗至今蔚然成風,只不過因物資的豐富,比過去的臘八粥檔次更高。農村臘月一轉眼,馬上又要過新年了,農曆新年是民間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
  • 山東過年獨特的風俗有哪些 在臨沂過春節有什麼特色
    中國每個地方過年的風俗都有所不同,過年的講究都不太一樣。比如南方和北方在過小年上就存在著差別,南方大部分地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北方大部分地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有網友問山東過年的習俗有哪些?小編來為您介紹。   過年是從臘月二十三的「小年」開始的。
  • 今年春節要「磕頭」?叩拜之間凸顯長幼尊卑!該提倡還是該禁止?
    春節是我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是漢文化中最重要的節日,春節期間會有很多的風俗慶祝活動,例如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等等。但是我國地域寬廣,各地風俗又不盡相同,因此有「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之說。
  • 過年要不要給長輩跪下磕頭拜年?網友吵了起來!
    過年要不要給長輩跪下磕頭拜年??網友吵了起來!大年初二一則9歲侄子給9個月大的小叔磕頭的視頻在網上火了,原來9歲的男孩回山東濱州老家過年,在大年初一當天要給自己的長輩拜年,而其中就有9個月大的小叔子,整個男孩拜年的整個過程中小叔子都東張西望不在狀態,男孩直說小叔太小啥都不懂!
  • 農村過年最熱鬧的事——磕頭拜年
    拜年是春節期間的一件大事,小時候最喜歡拜年,感覺這樣才有年味。因為各地風俗習慣多有不同,別的地方又不太清楚,所以今天就專門聊聊我們老家拜年的事。拜年是從大年三十下午開始的,大概五點鐘左右的時候,大家就開始聚集了。
  • 是的,我們這裡過年要磕頭,我也曾覺得很丟人
    「媽,要是我以後找的對象,他們那裡沒有過年磕頭的習俗怎麼辦?」「那就不磕。」她頓了一下又說,「哪有過年不給爸媽磕頭的?!」「很多,我身邊好多人家裡都沒有這個習俗......」臨沂 最南角的郯城 過年有磕頭習俗01 面對磕頭習俗你會是什麼態度?
  • 「過年在大街上磕頭」在我們這是不是怪事,過年磕頭都意味著什麼
    吃過餃子陸陸續續出來拜年的人,就像有誰吹了集結號一樣,不約而來,蜂擁而出,走在大街上,長長的隊伍從一波一波的都是人,場面也是非常的熱鬧,磕頭是不能相互代表的,就是你自己不能代表誰誰來磕頭,經常型的都是磕完整個村裡所有的人,一般都是一個姓氏一個輩分的人先聚集在一起,由年長者前面帶路,小字輩跟在後邊,一家一家的開始拜過去。
  • 拜年磕頭這一風俗,滿滿的兒時過年回憶!儀式感與傳統教育超強!
    過年拜年磕頭,是很多地方的傳統風俗!作為沂蒙人,過年拜年磕頭更是傳統風俗!看到這個話題,就回想起兒時過年拜年磕頭的風俗!老家是沂蒙山區的一個小山村,兒時過年是需要磕頭拜年的。初一早上大約四點左右,拜年的人群就開始起床了!
  • 快過年了,一起了解中國古代詩詞裡面的過年習俗
    可能在城市裡的人拜年就是發個簡訊,打個電話,或者一起吃個飯,在農村裡面特備是山東、河南、河北帶的農村至今仍流傳這傳統拜年習俗。筆者在山東農村長大,一到正月初一這一天,不到5點就被大人喊著起床,吃完餃子,放了鞭炮,一個家族裡面的男人和女人湊在一起,分成男女兩隊,家族較大者可以數十人,家族較小的也有五六人。
  • 拜年磕頭的講究磕幾個 臨沂拜年需要磕頭的注意了
    每年春節拜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活動,不少網友苦惱的是拜年還要磕頭。的確,對現在很多年輕人來說磕頭有些為難,而在我們臨沂農村,很多地方還是有著磕頭拜年習俗的。   其實磕頭也只是一種隆重的拜年方式,入鄉隨俗向長者致敬沒有什麼的,如果糾結違背當地的禮儀反而不好看,當然現在和以前也不一樣,如果不是那麼講究,磕不磕也要分情況。   出去磕頭一般是一大家子人一塊,年長的、輩分高的在前面,小輩兒的在後面。也有的地方是是男子一幫、女子一幫,好友一幫。也有的老人說,媳婦要磕頭,閨女不用磕頭。
  • 取消「磕頭拜年」!磕頭是「陋習」?你家鄉春節要磕頭嗎?
    【村長曉佳一】用文字記錄農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擊關注!2021年已經過了好幾天,下一個節日是我們所有華人乃至整個漢文化圈的共同節日——春節。作為我國四大節日之一的春節,承載著太多的風俗與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