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詩社》志同道合的一群人聚在一起

2020-12-14 溫暖這一片人生

老電影對我來說,常常是很想看,又很不想看的。時間檢驗過的電影自然有其不可否認的卓越,但是又讓人擔心會否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看了《死亡詩社》,沒有失望。

故事並不複雜,在一所嚴肅古板的寄宿學校裡,基丁是一個充滿創造力、努力激發學生的老師。他鼓勵學生建立自己的想法和思維,使課堂充滿活力與生氣。死亡詩社是他學生時代建立的小團體,志同道合的一群人聚在一起,朗誦詩篇。

尼爾是他的學生之一,他發現了基丁曾經的死亡詩社,於是號召起一群夥伴,重新建立死亡詩社。一群年輕的生命在夜晚偷偷潛出宿舍,溜到山洞裡。他們念詩,講故事,吃餅乾,抽香菸,他們的生命力是那樣蓬勃。然而,怎麼會有沒有死亡的DEAD POET SOCIETY,尼爾就是那個死去的人。

尼爾的父親是一個強斷專治的人,他為尼爾規劃好了人生道路:做一名醫生。他為尼爾進入這個學校付出艱辛,同時限制尼爾的其他活動。而尼爾從來不會反抗。尼爾確實活成了個優秀的孩子,在學生之間也有號召力。尼爾也是個溫暖的人,開解他的舍友安德森,鼓勵他加入死亡詩社,扔掉他的文具盒來逗他開心。如果尼爾沒有發現自己想要什麼的話,也許尼爾會一直聽他父親的話。

但是尼爾發現他熱愛表演。他拿著那張宣傳單興高採烈地回到宿舍,滔滔不絕地告訴安德森他的熱愛。但是同樣聽話且懦弱的安德森不斷地提醒他事實:他的父親不會同意。其實我覺得這句話的翻譯並不好,尼爾的意思更應該是他連開心地想著這件事都不可以嗎。尼爾在房間裡上躥下跳地表達激動,但是他心裡其實比誰都清楚。

尼爾依然去面試了,他成功地當選為主人公。他回到宿舍樓裡廣而告之,喜悅瀰漫在他的周圍。他以他父親的名義寫了同意書,很快便被他的父親發現了。父親的堅決讓尼爾無力,他向基丁傾訴,希望得到幫助。然而基丁沒有做到。一團火理解不了一團冰有多冷,基丁的鼓勵對尼爾來說沒有用處。

所以尼爾騙了他父親,說他不會去;所以尼爾騙了基丁,說他父親同意了。演出很成功,基丁和尼爾的同學都在臺下喝彩。如果尼爾的父親沒有來。尼爾的父親看完了尼爾的演出,然後帶尼爾回家。他告訴尼爾將把他轉到軍校,尼爾的母親只是哭,尼爾只是喃喃。尼爾沒有反抗,就像以前一樣。他緊緊抓著表演時的道具,無助地坐在沙發上,聽著他未來的命運。

當他的父親出去,他的母親過來看他,他低聲說:I was good.I was really good.他回憶著他的表演,嘴角微微揚起。尼爾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在這個他最快樂也最痛苦的晚上。他脫下衣服,戴上他的表演道具,用他父親的槍結束了一切。他的父母聽到聲音起來尋找尼爾。槍擊後的餘煙緩緩飄起。我想,這也會是他的父母最痛苦的晚上。

尼爾的夥伴們無比難過,尤其是安德森。他在雪中狂奔,他難以接受這個事實。但這一切沒有結束。需要有人為尼爾的死負責,學校選中了基丁。一個學生出賣了他們,告訴了校方一切,而安德森他們也不得不被迫籤名,聲稱是基丁的鼓動造成了尼爾的死亡。

最後,基丁離開前回教室拿東西。學生們在上課。安德森忍不住了,曾經懦弱膽小的他勇敢地告訴基丁他不是故意的。他站到了課桌上,說出那句:O Captain My Captain.接著,一個一個學生站到了課桌上,看著這個船長。基丁含著眼淚,看著他們,說謝謝。

相關焦點

  • 《死亡詩社》-死亡詩社成員
    換學校不僅有十年的時間,而且要離開現在的詩社。父親的強權最後奪走了他的心愛的東西,並讓他感到希望破滅。死亡詩社成員其他人託德:作為尼爾的室友,他唯一的心魔就是自卑。他有個特別優秀的哥哥,作為優秀畢業生學生代表講話,大名鼎鼎。
  • 誰能還我們被掠奪的青春——《死亡詩社》
    一座不準女孩入學的男校,一個少年缺乏勇氣,一個少年夢想被壓制,一個少年有著和維特一樣最平凡的煩惱,一個少年離經叛道與音樂為伍,一個少年背叛所有人,一群少年渴望自由!「只有在夢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從來如此,並將永遠如此。」 這是在《死亡詩社》中keating的一句話。
  • 《死亡詩社》:張揚的個性與自由的靈魂相結合
    文/烏託邦電影秀這部電影的題材和《放牛班的春天》有點類似,都是講述了在那個體制化的年代,一個有思想有能力的老師拯救了一群被禁錮在體制下的少年們的故事。在得知老師曾經加入過死亡詩社這個秘密組織以後,他們央求老師告訴他們死亡詩社是什麼樣子的。架不住學生們的好奇心,基廷老師開始講述了死亡詩社的故事。這個組織裡的人聚集在一個黑暗的山洞裡,裡面的每一個成員都會在山洞裡朗誦詩歌,感受詩歌真正的魅力。
  • 《死亡詩社》詩歌就是生命力
    1989年6月2日,在加拿大的多倫多上映了一部影片,名字叫《死亡詩社》。乍一看名字,還以為是一部恐怖片,說不定會被嚇的屁滾尿流,從而腎上腺素飆升。看了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腎上腺素確實飆升了,卻不是被嚇的,而是被感動的。
  • 你敢加入「死亡」的詩社嗎?死亡詩社解讀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30年前,3月25日的上午,一個詩人從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學院路校址出發,前往山海關,等候一列列車駛過
  • 青春之靈《死亡詩社》
    《死亡詩社》講述的故事,或許也曾發生在你的身上。在某一時刻,你也許突然「認識自己」,認識到自己真真切切地活在這世上。獲得這種感悟的契機,也許是讀到一本書,也許是認識一個人。《死亡詩社》中,老師基廷通過詩來引導一群少年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尋找理想主義的火苗。
  • 死亡詩社裡,寫的卻是活著的意義
    如果說選出其中最經典的一部,想必不少影迷的答案,會是《死亡詩社》。01 「做一個世界的水手,遊遍所有的港口」《死亡詩社》的故事背景,設立在上世界的八十年代末期。這樣「傳道」的教師,不禁會讓人想到另一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裡的那位音樂老師。在面對一群問題學生時,他沒有放棄,沒有懲罰,而是用音樂的力量去感懷他們,去鼓勵他們,讓他們打開了心扉,重新獲得了向上生長的力量。
  • 死亡詩社:自由的思想用不受限制,即使是「死亡」
    死亡詩社:自由的思想用不受限制,即使是「死亡」 原創 | 吃瓜趣個談 圖片 | 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 《死亡詩社》:生命短暫,我們總要發自內心地為自己活一次
    而在茫茫星海中,電影《死亡詩社》無疑是最耀眼的那顆。《死亡詩社》由彼得·威爾執導,羅賓·威廉士、伊桑·霍克等人主演。彼得·威爾是澳大利亞最具世界影響的電影導演,擅長通過挖掘人的內心活動來表達對生命的感悟,電影《楚門的世界》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 《死亡詩社》: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從未真正的活過
    」很多人在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以及在看完之後都會發出疑問:這部電影的名稱,為什麼叫「死亡詩社」?學生們在莊嚴的禮堂中一起朗誦者校訓:傳統、榮譽、紀律、優秀。整個過程莊嚴肅穆,也顯得深沉而凝重。看著那些已經作古的校友們,「死亡」這個主題,再次從基汀老師老師向學生們傳達出來:「我們是蛆蟲的食物,在這兒的每一個人,有一天都會停止呼吸,變冷、死亡。」
  • 不一樣的校園題材電影——《死亡詩社》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國外的校園題材電影——《死亡詩社》。很多人看到這個名字第一感覺都會以為這是一部恐怖片,但是大家都想錯了,這是一部校園片。《死亡詩社》又名《春風化雨》是一部1989年在美國上映的電影。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有思想的老師和他的學生們之間的故事。
  • 《死亡詩社》:老師,你是我的船長,你要將我帶向何方?
    《死亡詩社》他鼓勵學生:但是你們必須堅信你們的信仰是獨特的,是你自己的,哪怕別人認為它們很怪,甚至很討厭,哪怕一群人都說「那太差了」。「死亡詩社」是基丁在校期間參加的一個社團,一群年輕人追求自由,他們在校外的山洞裡輪流朗誦梭羅、惠特曼、雪萊等詩人和自己的作品,釋放生命的活力。「詩歌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詩從舌尖滑落就像蜜糖,情緒高漲、女人亢奮、靈魂馳騁。死亡詩社』致力於吸取生命的精華。」具有自由的思想,是年輕人心中神聖的集會。
  • 《死亡詩社》會給人帶來什麼樣的感受?
    《死亡詩社》最讓我動容的就是一個老師究竟能做到什麼地步,才能徹底解放這群備受禁錮學生的思想。學校是百年名校,教規早就成為眾人骨子裡的精神枷鎖,學生也只能逆來順受。卻沒人對此提出質疑,直到出現了一位具有自由思想的基廷老師。電影中的一句臺詞讓我記憶猶新「導師,我的導師!」
  • 《死亡詩社》他的教育宛如春風夏雨,潤物無聲的留在每個人心裡
    導讀:《死亡詩社》他的教育宛如春風夏雨,潤物無聲的留在每個人心裡 文|阿俉侃電影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影視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
  • 《死亡詩社》教會我們,即使孤獨前行,也絕不毫無疑義的活著
    《死亡詩社》教會我們,即使孤獨前行,也絕不毫無疑義的活著不知道你看過多少電影,在這一生中看過的電影中,最驚豔的一段是什麼。起碼對於我來說,就是《死亡詩社》中,最後一段的時候,一群學生站到桌子上,最後說出了一句「Oh Captain!
  • 《死亡詩社》「我本可以走得與眾不同」
    基汀帶學生們在校史樓內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的意義 ;讓男生們在綠茵場上宣讀自己的理想;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新的視角俯瞰世界。老師自由發散式的哲學思維讓學生內心產生強烈的共鳴,他們漸漸學會自己思考與求索,勇敢的追問人生的路途,甚至違反門禁,成立死亡詩社,在山洞裡擊節而歌!
  •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解讀電影《死亡詩社》
    從影片開頭學生們跟隨老師一起讀英語,一起讀校訓,一起吃飯等幾個片段可以看出,在這所被光環籠罩的學校裡,孩子們收斂了自己的性格,以集體為單位進行著同樣的思考,過著一樣的生活。事情似乎本該如此,但是一位名叫基汀的老師的出現,使得劇情發生了轉變。基汀老師的第一堂課便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中他帶領學生們來到校史館,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命的意義。
  • 《死亡詩社》個人影評
    聽這部電影名字已經很久了,我一直以為是恐怖電影,很像《筆仙》,聽起來就像在死亡詩社裡玩筆仙有木有。這部片子又譯為《春風化雨》,聽到這個名字就大概知道,這是一部講老師講教育的電影。先等等,不要被這麼不走心的簡介嚇走!
  • 豆瓣9.0《死亡詩社》原來自己已經死去了,從沒有夢想開始
    故事的展開是在一個貴族私立學校,這個學校培養了一批一批精英,所以有一群呆板的老師和一群前程光明墨守成規的學生的孩子。有充滿活力和激情的尼爾,古靈精怪,膽大妄為的查理,墜入愛河無力自拔的諾克斯,內向羞怯的託德,愛打小報告的卡梅隆,熱衷於設計天線,製造電臺的米克斯和皮茨。
  • 《死亡詩社》| 父母是詩與遠方的絆腳石
    #挑戰三個月看一百部電影的第九部電影 #死亡詩社 看完《死亡詩社》,非常難過,心情過了很久才恢復。 剛開始的時候,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是一群書呆子遇到一個獨特的老師之後解放天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