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2020-10-18 詩草苑

     「水龍吟」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水龍吟,詞牌名,又名:水龍吟令、水龍吟慢、鼓笛慢、小樓連苑、海天闊處、莊椿歲、豐年瑞等。

姜夔詞註:無射商,俗名越調。曾覿詞,結句有「是豐年瑞」句,名《豐年瑞》;呂渭老詞,名《鼓笛慢》;史達祖詞,名《龍吟曲》;楊樵雲詞,因秦觀詞起句,更名《小樓連苑》;方味道詞,結句有「伴莊椿歲」句,名《莊椿歲》。

據說,「水龍吟」最早是南北朝時北齊的一組古琴曲,《北齊書》卷二十九《鄭述祖傳》說:「述祖能鼓琴,自造《龍吟十弄》,云:嘗夢人彈琴,寤而寫得。當時以為絕妙。」漢馬融《長笛賦》云:「近世羌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龍吟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故人們也以龍吟喻笛聲,南朝梁劉孝先《詠竹詩》曰:「竹生荒野外,梢雲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誰能制長笛,當為吐龍吟。」南北朝詩人庾信《對酒詩》:「數杯還已醉。風雲不復知。唯有龍吟笛。桓伊能獨吹。」

唐代君王出行有儀仗鼓吹,所奏樂曲有《龍吟聲》。《新唐書》(卷二十三)載:「大駕滷簿鼓吹,分前後二部。凡鼓吹五部:一鼓吹,二羽葆,三鐃吹,四大橫吹,五小橫吹,總七十五曲。……鼓吹部有扛鼓、大鼓、金鉦小鼓、長鳴、中嗚。扛鼓十曲,……長鳴一曲三聲:一《龍吟聲》,二《彪吼聲》,三《河聲》。」《龍吟聲》是出行中吹打的一種儀仗樂。而在宮內娛樂時,也有類似的笛曲,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中有「笛奏龍吟水,簫鳴鳳下空。」句,杜甫《劉九法曹、鄭瑕丘石門宴集》詩曰:「秋水清無底,蕭然靜客心。掾yuàn曹乘逸興,鞍馬去相尋。能吏逢聯璧,華筵直一金。晚來橫吹好,泓下亦龍吟。」除了宮廷音樂外,唐代民間也流傳著一種擊打樂《龍吟歌》。在唐人的理念中,龍與水密不可分,故唐人亦多以龍吟喻水聲。如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中有「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張祜《題李瀆山居玉潭》中用「一聽夜龍吟」比喻潭水聲。龍與水是不可分離的,所以很容易由《龍吟聲》或《龍吟歌》演變出《水龍吟》的曲名曲調。

對於水龍吟詞牌名的來源,毛先舒《填詞名解》認為源自李白詩「笛奏龍吟水」,陳元龍《片玉集注》認為源於李賀詩「雌龍怨吟寒水光」。對於最早使用該曲調填詞的人,一說是唐末五代時的道士呂巖;一說為宋代蘇軾;《御選歷代詩餘》[]卷七十四則認為是柳永。經查呂巖有《水龍吟》詞:「目前咫尺長生路,多少愚人不悟。愛河浪闊,洪波風緊,舟船難渡。略聽仙師語,到彼岸,只消一句。鍊金丹換了,凡胎濁骨。免輪迴,三塗苦。  萬事澄心定意,聚真陽、都歸一處。分明認得,靈光真趣,本來面目。此個幽微理,莫容易,等閒分付。知蓬萊自有,神仙伴侶。同攜手,朝天去。」若此詞果真為呂巖所作,則水龍吟詞最早的作者當為呂巖。

水龍吟詞牌名家作者甚眾,所以格律詞牌格律也頗為紛繁。《欽定詞譜》(卷三十)說:「此調句讀最為參差,今分立二譜。起句七字、第二句六字者,以蘇軾詞為正格。起句六字、第二句七字者,以秦觀詞為正格。其餘添字、減字,句讀、押韻不同者,各以類列。此調之源流正變,盡於此矣。」

《欽定詞譜》兩譜共列水龍吟二十五體。

一、第一譜格律及例詞

(一)第一譜正體格律及例詞

起句七字、次句六字的為第一譜,正體為雙調、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後段十一句五仄韻。以蘇軾詞《水龍吟·露寒煙冷蒹葭老》為代表,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平)平(平)仄平平仄,
霜  寒 煙 冷蒹葭老,
(平)仄(平)平平[仄]
天 外  徵 鴻寥唳。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銀  河 秋 晚, 長 門 燈 悄,
(仄)平(平)[仄]
  一 聲 初 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應 念瀟湘,岸 遙 人 靜,
(仄)平(平)[仄]
 水 多 菰 米。
仄(仄)(仄)(平)(平),
乍 望  極 平 田,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徘  徊 欲 下, 依 前被、風驚起。
 
(平)仄(平)平(仄)[仄]
須  信 衡 陽 萬 裡。 
仄平平、(仄)平(平)[仄]
 有誰家、錦  書 遙 寄。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萬 重 雲 外, 斜 行 橫 陣,
(平)平(仄)[仄]
 才 疏 又 綴。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仙 掌 月 明,   石 頭城下,  
仄平[仄]
影搖寒水。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念徵衣未搗,佳人 拂 杵,
(仄)平平[仄]
有 盈盈淚。

註:

1、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平)、(仄):可平可仄,但以括號中平仄為佳;逗號「,」和句號「。」表示句;頓號「、」表示逗;[平]表示押平聲韻。加粗帶下劃線字表示:領格字。{ }:括號中句子需對仗。(下同) 
2、此譜參考《欽定詞譜》整理而成。

《欽定詞譜》曰:此調句讀最為參差,今分立二譜。起句七字、第二句六字者,以蘇軾詞為正格。起句六字、第二句七字者,以秦觀詞為正格。其餘添字、減字,句讀、押韻不同者,各以類列。此調之源流正變,盡於此矣。此調前後段第三句至第八句例作四字句。前後段第九句五字,第十句四字。前結六字折腰,後結四字。宋人精於審音,添字減字、攤破句法,悉中律呂。其譜不傳,填者但以蘇詞、秦詞為式可也。此調前後段第九句以下,如譜內蘇詞,則前段五字一句、四字一句、六字一句,後段五字一句、四字兩句。秦詞則前段九字一句、六字一句,後段九字一句、四字一句,均為合格。此詞可平可仄參下類列八詞。惟趙長卿「酒潮勻頰」詞前段結句「聲」字平聲。秦觀「亂花叢裡」詞後段第二句"玉"字仄聲,宋詞如此填者堪少,故不注可平可仄。

(二)第一譜變體一格律及例詞

變體一為雙調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四仄韻。以趙長卿《水龍吟·酒潮勻頰雙眸溜》為代表。此體與蘇軾詞的不同在於前段起句押韻,後段起句不押韻,第九、十句作九字一句。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酒潮勻頰雙眸溜。美映遠山橫秀。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風流俊雅,嬌痴體態,眼前稀有。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蓮步彎彎,移歸拍裡,凌波難偶。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對仙源醉眼,玉纖籠巧,撥新聲、魚紋皺。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我自多情多病,對人前、只推傷酒。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瞞他不得,詩情懶倦,沈腰銷瘦。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多謝東君,殷勤知我,曲翻紅袖。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拚來朝、又是扶頭不起,江樓知不。

(三)第一譜變體二格律及例詞

變體二為雙調一百零二字,前後段各十一句、五仄韻。以楊無咎《水龍吟·西湖天下應如是》為代表。此體除前段第二句作折腰句法、後段起句仍押韻外,與趙長卿詞相同。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西湖天下應如是。誰喚作、真西子。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雲凝山秀,日增波媚,宜晴宜雨。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況是深秋,更當遙夜,月華如水。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記詞人解道,丹青妙手,應難寫、真奇語。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往事輸他範蠡。泛扁舟、仍攜佳麗。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毫端幻出,淡妝濃抹,可人風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和靖幽居,老坡遺蹟,也應堪記。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更憑君畫我,追隨二老,遊千家寺。

(四)第一譜變體三格律及例詞

變體三為雙調一百零一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後段十句五仄韻。以趙長卿《水龍吟·天教佔得如簧巧》為代表。此體除前段第一句不押韻、後段結兩句減一字合作七字一句外與變體二楊無咎《水龍吟·西湖天下應如是》詞相同。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天教佔得如簧巧,聲乍囀、千嬌媚。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金衣襯著,風流模樣,於中可是。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紅杏香中,綠楊陰處,多應饒你。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向黃昏苦苦,嬌啼怨別,那堪更、東風起。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別有詩腸鼓吹。未關他、等閒俗耳。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雙柑鬥酒,當時曾是,高人留意。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南國春歸,上陽花落,正添憔悴。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念啼聲欲碎,何人解作留春計。

(五)第一譜變體四格律及例詞

變體四為雙調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後段十句六仄韻。以姜夔《水龍吟·夜深客子移舟處》為代表。此體為蘇軾詞體,所不同之處在於換頭句藏短韻,後段結句用攤破句法作七字一句、六字一句。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夜深客子移舟處,兩兩沙禽驚起。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紅衣入槳,青燈搖浪,微涼意思。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把酒臨風,不思歸去,有如此水。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況茂陵遊倦,長幹望久,芳心事、簫聲裡。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屈指。歸期尚未。鵲南飛、有人應喜。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畫闌桂子,留香小待,提攜影底。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我已情多,十年幽夢,略曾如此。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甚謝郎、也恨飄零,解道月明千裡。

(六)第一譜變體五格律及例詞

變體五為雙調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後段十句五仄韻。以晁端禮《水龍吟·夜來深雪前村路》為代表。此體與蘇軾詞的不同在於將後段第六、七、八句由四字三句改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夜來深雪前村路,應是早梅初綻。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故人贈我,江頭春信,南枝向暖。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月明溪淺。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向亭邊驛畔,行人立馬,頻回首、空腸斷。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別有玉溪仙館。壽陽人、初勻妝面。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天教佔了,百花頭上,和羹未晚。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最是關情處,高樓上、一聲羌管。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仗誰人向道,何如留取,倚朱欄看。

(七)第一譜變體六格律及例詞

變體六為雙調一百零二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後段八句五仄韻。以趙長卿《水龍吟·煙姿玉骨塵埃外》為代表。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煙姿玉骨塵埃外,看自有、神仙格。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花中越樣風流,曾是名標清客。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月夜香魂,雪天孤豔,可堪憐惜。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向枝間、且作東風第一。和羹事、期他日。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聞道春歸未識。問伊家、卻知消息。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當時惱殺林逋,空繞團欒千百。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橫管輕吹處,餘香散、阿誰偏得。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壽陽宮、應有佳人,待與點、新妝額。

(八)第一譜變體七格律及例詞

變體七為雙調一百零四字,前段十句五仄韻,後段九句四仄韻。以趙長卿《水龍吟·韶華迤邐三春暮》為代表。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韶華迤邐三春暮。飛盡繁紅無數。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多情為與,牡丹長約,年年為主。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曉露凝香,柔條千縷,輕盈清素。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最堪憐、玉質冰肌婀娜,江梅謾休爭妒。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翠蔓扶疏隱映,似碧紗、籠罩越溪遊女。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從前愛惜嬌姿,終日愁風怕雨。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夜月一簾,小樓魂斷,有思量處。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恐因循、易嫁東風,爛熳暗隨春去。

(九)第一譜變體八格律及例詞

變體八為雙調一百零六字,前後段各九句、四仄韻。以秦觀《鼓笛慢·亂花叢裡曾攜手》為代表。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亂花叢裡曾攜手,窮豔景、迷歡賞。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到如今、誰把雕鞍鎖定,阻遊人來往。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好夢隨春遠,從前事、不堪思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念香閨正杳,佳歡未偶,難留戀、空惆悵。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永夜嬋娟未滿,嘆玉樓、幾時重上。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那堪萬裡,卻尋歸路,指陽關孤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苦恨東流水,桃源路、欲回雙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仗何人、細與丁寧問呵,我如今怎向。

《欽定詞譜》:此添字《水龍吟》也,又兼攤破句法。前段第三、四、五句添二字攤破四字三句作九字一句、五字一句。第六、七、八句攤破四字三句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後段第五句添一字。第六、七、八句亦攤破四字三句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結句又添一字。若刪去添字,便與諸家無異矣,採入以備一體。以上九詞,皆前段第一句七字、第二句六字者,類列以備參考。

二、第二譜格律及例詞

(十)第二譜正體格律及例詞

以起句六字、次句七字的為第二譜,正體為雙調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後段十句五仄韻。以秦觀詞《水龍吟·小樓連苑橫空》為代表,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仄)(平)仄平平,
小 樓  連 苑橫空,
(仄)(仄)仄平平[仄]
下 窺 繡 轂雕鞍驟。
(平)(仄)仄,(平)(平)仄,
疏 簾 半 卷, 單 衣 初 試,
(平)(平)[仄]
 清 明 時 候。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破 暖輕風,  弄 晴微雨,
(仄)平平[仄]
 欲 無還有。
(平)(仄)仄,(平)(仄)仄,
賣花 聲 過 盡, 垂 楊 院 宇,
(平)(平)仄、平平[仄]
  紅 成 陣、飛鴛
 
(仄)(平)(仄)[仄]
玉 佩 丁 東 別  後。
(平)(平)(平)[仄]
悵佳 期、參 差 難 又。
(平)平仄仄,(平)(平)仄,
名  韁利鎖,天 還  知 道,
(平)(仄)[仄]
 和 天 也 瘦。
(平)仄平平,(仄)(平)仄,
花  下重門, 柳 邊 深 巷,
(仄)平平[仄]
不 堪回首。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念多情、但有當時皓月,
仄平平[仄]
照人依舊。

(十一)第二譜變體一格律及例詞

變體一為雙調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後段十句四仄韻。以黃機《水龍吟·晴江滾滾東流》為代表。此體與秦觀詞的不同在於後段起句不押韻,結句為七字一句、六字一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晴江袞袞東流,為誰流得新愁去。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新愁都在,長亭望際,扁舟行處。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歌罷翻香,夢回呵酒,別來無據。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恨荼_吹盡,櫻桃過了,便只恁、成孤負。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須信情鍾易感,數良辰、佳期應誤。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才高自嘆,彩雲空詠,凌波謾賦。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團扇塵生,吟箋淚漬,一觴慵舉。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但丁寧、雙燕明年,還解寄平安否。

(十二)第二譜變體二格律及例詞

變體二為雙調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後段十二句六仄韻。以吳文英《水龍吟·有人獨立空山》為代表。此體與秦觀詞的不同在於換頭句藏一短韻,後段結為五字一句、四字兩句異。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有人獨立空山,翠髯未覺霜顏老。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新香秀粒,濃光綠浸,千年春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布影參旗,障空雲蓋,沈沈秋曉。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駟蒼虯萬裡,笙吹鳳女,驂飛乘、天風嫋。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般巧。霜斤不到。漢遊仙、相從最早。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皴鱗細雨,層陰藏月,朱弦古調。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問訊東橋,故人南嶺,倚天長嘯。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待凌霄謝了,山深歲晚,素心才表。

(十三)第二譜變體三格律及例詞

變體三為雙調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後段十句五仄韻。以程垓《水龍吟·夜來風雨匆匆》為代表。此體與秦觀詞的不同在於後段第六、七、八句攤破四字三句改作五字一句、七字一句。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夜來風雨匆匆,故園定是花無幾。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愁多愁極,等閒孤負,一年芳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柳困花慵,杏青梅小,對人容易。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算好春長在,好花長見,元只是、人憔悴。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回首池南舊事。恨星星、不堪重記。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如今但有,看花老眼,傷時清淚。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來風味。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待繁紅亂處,留雲借月,也須拚醉。

(十四)第二譜變體四格律及例詞

變體四為雙調一百零二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後段十一句六仄韻。以吳文英《水龍吟·望春樓外滄波》為代表。此體與秦觀詞的不同在於前後段第六、七、八句都攤破四字三句為五字一句、七字一句,而且換頭句藏一短韻。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望春樓外滄波,舊年照眼青銅鏡。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煉成寶月,飛來天上,銀河流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紺玉鉤簾處,橫犀塵、天香分鼎。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
記殷雲殿鎖,裁花剪露,曲江畔、春風勁。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槐省。紅塵晝靜。午朝回、吟生晚興。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春霖繡筆,鶯邊清曉,金狨旋整。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閬苑芝仙貌,生綃對、綠窗深景。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弄瓊英數點,宮梅信早,佔年光永。

(十五)第二譜變體五格律及例詞

變體五為雙調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後段十句五仄韻。以劉過《水龍吟·寄陸放翁》為代表。此體與秦觀詞的不同在於後結作七字一句、六字一句。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謫仙狂客何如,看來畢竟歸田好。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玉堂無比,三山海上,虛無縹緲。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讀罷《離騷》,酒香猶在,覺人間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任工菜花葵麥,劉郎去後,桃開處、春多少。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一夜雪迷蘭棹。傍寒溪、欲尋安道。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而今縱有,新詩冰柱,有知音否。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想見鸞飛,如椽健筆,檄書親草。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算平生、白傳風流,未可向、香山老。

(十六)第二譜變體六格律及例詞

變體六為雙調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後段九句五仄韻。以吳文英《水龍吟·夜分溪館漁燈》為代表。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夜分溪館漁燈,巷聲乍寂西風定。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河橋送遠,玉簫吹斷,霜絲舞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薄絮秋雲,淡蛾山色,宦情歸興。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怕煙江渡後,桃花又泛,宮溝上、春流緊。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新句欲題還省。透香煤、重箋誤穩。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西園已負,林亭移酒,松泉薦茗。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攜手同歸處,玉奴喚、綠窗春近。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想驕驄、又踏西湖,二十四番花信。

(十七)第二譜變體七格律及例詞

變體七為雙調一百零四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後段十一句五仄韻。以葛立方《水龍吟·九州雄傑溪山》為代表。此體與秦觀詞的不同在於後段結句添二字。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九州雄傑溪山,遂安自古稱佳處。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雲迷半嶺,風號淺瀨,輕舟斜渡。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朱閣橫飛,漁磯無恙,鳥啼林塢。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吊高人陳跡,空瞻遺像,知英烈、垂千古。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憶昔龍飛光武。悵當年、故人何許。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羊裘自貴,龍章難換,不如歸去。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七裡溪邊,鸕鷥源畔,一蓑煙雨。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嘆如今宕子,翻將釣手,遮日向、西秦路。

(十八)第二譜變體八格律及例詞

變體八為雙調一百零六字,前段十二句四仄韻,後段九句四仄韻。以張雨《水龍吟·古來宰相神仙》為代表。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古來宰相神仙,有誰得似東泉老。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今朝佳宴,楊枝解唱,花枝解笑。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鐘鼎山林,同時行輩,故人應少。
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問功成身退,何須更學,鴟夷子,煙波渺。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我自深衣獨樂,盡從渠、黃塵烏帽。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後來官職清高,一品還他三少。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不須十載光陰,渭水相逢,又入非熊夢了。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到恁時、拂袖逍遙,勝戲十洲三島。

(十九)第二譜變體九格律及例詞

變體九位雙調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韻,後段十句四仄韻。以曹組《水龍吟·曉天穀雨晴時》為代表。此體與秦觀詞的不同在於後段第三、四、五句攤破四字三句為六字兩句。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曉天穀雨晴時,翠羅護日輕煙裡。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徑暖,柳花風淡,千葩濃麗。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三月春光,上林池館,西都花市。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看輕盈隱約,何須解語,凝情處、無窮意。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金殿筠籠歲貢,最姚黃、一枝嬌貴。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東風既與花王,芍藥須為近侍。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歌舞筵澡,滿裝歸帽,斜簪雲髻。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有高情未已,齊燒絳蠟,向闌邊醉。

(二十)第二譜變體十格律及例詞

變體十為雙調一百零二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後段九句四仄韻。以趙長卿《水龍吟·先來天與精神》為代表。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先來天與精神,更因麗景添殊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拖輕苒苒,才凝一段,還分五彩。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畢竟非煙,有時為雨,惹情無奈。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道無心、怎被歌聲遏斷,遲遲向、青天外。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宜伴先生醉臥,得饒到、和山須買。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也曾惱殺襄王,誰道依前不會。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我欲乘歸去,翻恨悵、帝鄉何在。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念佳期未展,天長暮合,盡空相對。

(二十一)第二譜變體十一格律及例詞

變體十一為雙調一百零一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後段九句四仄韻。以趙長卿《水龍吟·淡煙輕靄蒙蒙》為代表。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淡煙輕靄蒙蒙,望中乍歇凝晴晝。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才驚一霎催花,還又隨風過了。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清帶梨梢,暈含桃臉,添春多少。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向海棠點點,香紅染遍,分明是、胭脂透。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無奈芳心滴碎,阻遊人、踏青攜手。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簷頭線斷,空中絲亂,才晴卻又。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簾幕閒垂處,輕風送、一番寒峭。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正留君不住,瀟瀟更下黃昏後。

(二十二)第二譜變體十二格律及例詞

變體十二為雙調一百零二字,前後段各十一句、四仄韻。以《高麗史·樂志》無名氏《水龍吟·洞天景色常春》為代表。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洞天景色常春,嫩紅淺白開輕萼。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瓊筵鎮起,金爐煙重,香凝錦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窈窕神仙,妙呈歌舞,攀花相約。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彩雲月轉,朱絲網除,任語笑、拋球樂。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繡袂風翻鳳舉,轉星眸、柳腰柔弱。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頭籌得勝,歡聲近地,花光容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滿座嘉賓,喜聽仙樂,交傳觥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龍吟欲罷,彩雲搖曳,相將去、歸寥廓。

《欽定詞譜》:此見《高麗史·樂志》,名《水龍吟令》,拋球樂隊舞曲也。亦與秦詞同,惟前後段第九句各減一字,後段結句添二字異。以上詞十三首,皆前段第一句六字、第二句七字者,類列以備參考。

(二十三)第二譜變體十三格律及例詞

變體十三為:雙調一百零二字,前後段各十一句、四仄韻。以李之儀《水龍吟·晚風輕拂》為代表。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晚風輕拂,遊雲盡卷,霽色寒相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銀潢半掩,秋毫欲數,分明不夜。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玉管傳聲,羽衣催舞,此歡難借。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凜清輝、但覺圓光罩影,冰壺瑩、真無價。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聞道水晶宮殿,蕙爐燻、珠簾高掛。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瓊枝半倚,瑤觴更勸,鶯嬌燕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目斷魂飛,翠縈紅繞,空憐小砑。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想歸來醉裡,鸞篦鳳朵,待何人卸。

《欽定詞譜》:此詞前段第一、二句作四字兩句、五字一句。按曹勳《松隱集》,《水龍吟》詞五首,前段起處皆與此同。又《梅苑》無名氏詞亦與此同,則知此體宋人亦間為之,採之以備一體。

(二十四)第二譜變體十四格律及例詞

變體十四為雙調一百零二字,前段十句五平韻,後段九句五平韻。以辛棄疾《水龍吟·聽兮清佩瓊瑤》為代表。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聽兮清佩瓊瑤。些。明兮鏡秋毫。些。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君無去此,流昏漲膩,生蓬蒿。些。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虎豹甘人,渴而飲汝,寧猿猱。些,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無助、狂濤。些。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路險兮山高。些,塊予獨處無聊。些。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冬槽春盎,歸來為我,制松醪。些。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其外芳芬,團龍片鳳,煮雲膏。些。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古人兮既往,嗟予之樂,樂簞瓢。些。

《欽定詞譜》:此詞見《稼軒集》,仿楚詞體,每韻下用一「些」字,採以備體。按:蔣捷《竹山詞》,《水龍吟》調,亦有仿此體者,因字句悉同,不另列。

(二十五)第二譜變體十五格律及例詞

變體十五為雙調一百零二字,前段八句五仄韻,後段九句四仄韻。以《高麗史·樂志》無名氏《水龍吟·玉皇金闕長春》為代表。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玉皇金闕長春,民仰高天欣戴。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年年一度定佳期,風情多感慨。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綺羅競交會。爭折花枝兩相對。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舞袖翩翩歌聲妙,掩粉面、斜窺翠黛。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
錦額門開,彩架球兒,裳先秀、神仙隊。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融香拂席霓裳動,鏗鏘環佩。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寶座巍巍五雲密,歡呼爭拜退。
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管弦眾作欲歸去,願吾皇、萬年恩愛。

《欽定詞譜》:此見《高麗史·樂志》,名《水龍吟慢》,與蘇詞、秦詞句讀全異,採入以備一體。

三、水龍吟名篇集錦

1.《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宋】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裡,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2.《水龍吟·古來雲海茫茫》【宋】蘇軾

昔謝自然欲過海求師蓬萊,至海中,或謂自然,蓬萊隔弱水三十萬裡,不可到。天台有司馬子微,身居赤域,名在絳闕,可往從之。自然乃還,受道於子微,白日仙去。子微著《坐忘論》七篇,《樞》一篇,年百餘。將終,謂弟子曰:吾居玉霄峰,東望蓬萊,嘗有真靈降焉。今為東海青童君所召。乃蟬脫而去。其後,李太白作《大鵬賦》云:嘗見子微於江陵,謂餘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元豐七年冬,餘過臨淮,而湛然先生梁公在焉。童顏清澈,如二三十許人,然人亦有自少見之者。善吹鐵笛,嘹然有穿雲裂石之聲。乃作《水龍吟》一首,記子微、太白之事,倚其聲而歌之。

古來雲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處。人間自有,赤城居士,龍蟠鳳舉。清淨無為,坐忘遺照,八篇奇語。向玉霄東望,蓬萊晻靄,有雲駕、驂鳳馭。

行盡九州四海,笑粉粉、落花飛絮。臨江一見,謫仙風採,無言心許。八表神遊,浩然相對,酒酣箕踞。待垂天賦就,騎鯨路穩,約相將去。

3.《水龍吟·閭丘大夫孝終公顯嘗守黃州》【宋】蘇軾

餘謫居於黃。正月十七日,夢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樓中歌樂雜作。舟中人言:公顯方會客也。覺而異之,乃作此詞。公顯時已致仕在蘇州。

小舟橫截春江,臥看翠壁紅樓起。雲間笑語,使君高會,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豔歌餘響,繞雲縈水。念故人老大,風流未減,獨回首、煙波裡。

推枕惘然不見,但空江、月明千裡。五湖聞道,扁舟歸去,仍攜西子。雲夢南州,武昌南岸,昔遊應記。料多情夢裡,端來見我,也參差是。

4.《水龍吟·贈趙晦之吹笛侍兒》【宋】蘇軾

楚山修竹如雲,異材秀出千林表。龍鬚半翦,鳳膺微漲,玉肌勻繞。木落淮南,雨睛雲夢,月明風嫋。自中郎不見,桓伊去後,知孤負、秋多少。

聞道嶺南太守,後堂深、綠珠嬌小。綺窗學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含宮,泛商流羽,一聲雲杪。為使君洗盡,蠻風瘴雨,作霜天曉。

5. 《水龍吟·燕忙鶯懶芳殘》【宋】章楶(章楶(1027年-1102年),字質夫,浦城(今屬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人,北宋名將、詩人。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閒趁遊絲,靜臨深院,日常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秀床漸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沾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遊蕩,有盈盈淚。

6.《水龍吟·次韻林聖予惜春》【宋】晁補之

問春何苦匆匆,帶風伴雨如馳驟。幽葩細萼,小園低檻,壅培未就。吹盡繁紅,佔春長久,不如垂柳。算春長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間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輕辜、芳醪經口。那知自是,桃花結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來風味,春歸時候。縱樽前痛飲,狂歌似舊,情難依舊。

7.《水龍吟·梨花》【宋】周邦彥

素肌應怯餘寒,豔陽佔立青蕪地。樊川照日,靈關遮路,殘紅斂避。傳火樓臺,妒花風雨,長門深閉。亞簾櫳半溼,一枝在手,偏勾引、黃昏淚。

別有風前月底。布繁英、滿圓歌吹。朱鉛退盡,潘妃卻酒,昭君乍起。雪浪翻空,粉裳縞夜,不成春意。恨玉容不見,瓊英謾好,與何人比。

8.《水龍吟·放船千裡凌波去》【宋】朱敦儒

放船千裡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雲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念伊嵩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

回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鐵鎖橫江,錦帆衝浪,孫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

9.《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宋】辛棄疾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算平戎萬裡,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況有文章山鬥。對桐陰、滿庭清晝。當年墮地,而今試看,風雲奔走。綠野風煙,平泉草木,東山歌酒。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10.《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宋】辛棄疾

楚天千裡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欄杆 一作:闌幹)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11.《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宋】辛棄疾

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裡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鬥牛光焰。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

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陽纜?

12《水龍吟·老來曾識淵明》【宋】辛棄疾

老來曾識淵明,夢中一見參差是。覺來幽恨,停觴不御,欲歌還止。白髮西風,折腰五鬥,不應堪此。問北窗高臥,東籬自醉,應別有,歸來意。

須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吾儕心事,古今長在,高山流水。富貴他年,直饒未免,也應無味。甚東山何事,當時也道,為蒼生起。

13.《水龍吟·樽前花底尋春處》【宋】陸遊

樽前花底尋春處,堪嘆心情全減。一身萍寄,酒徒雲散,佳人天遠。那更今年,瘴煙蠻雨,夜郎江畔。漫倚樓橫笛,臨窗看鏡,時揮涕、驚流轉。

花落月明庭院。悄無言、魂消腸斷。憑肩攜手,當時曾效,畫梁棲燕。見說新來,網縈塵暗,舞衫歌扇。料也羞憔悴,慵行芳徑,怕啼鶯見。

14.《水龍吟·春日遊摩訶池》【宋】陸遊

摩訶池上追遊路,紅綠參差春晚。韶光妍媚,海棠如醉,桃花欲暖。挑菜初閒,禁菸將近,一城絲管。看金鞍爭道,香車飛蓋,爭先佔、新亭館。

惆悵年華暗換。點銷魂、雨收雲散。鏡奩掩月,釵梁拆鳳,秦箏斜雁。身在天涯,亂山孤壘,危樓飛觀。嘆春來只有,楊花和恨,向東風滿。

15.《水龍吟·壽李長孺》【宋】吳泳

清江社雨初晴,秋香吹徹高堂曉。天然帶得,酒星風骨,詩囊才調。沔水春深,屏山月淡,吟鞭俱到。算一生繞遍,瑤階玉樹,如君樣、人間少。

未放鶴歸華表。伴仙翁、依然天杪。知他費幾,雁邊紅粒,馬邊青草。待得清夷,彩衣花綬,鬨堂一笑。且和平心事,等閒博個,千秋不老。

16.《水龍吟·春恨》【宋】陳亮

鬧花深處層樓,畫簾半卷東風軟。春歸翠陌,平莎茸嫩,垂楊金淺。遲日催花,淡雲閣雨,輕寒輕暖。恨芳菲世界,遊人未賞,都付與、鶯和燕。

寂寞憑高念遠,向南樓、一聲歸雁。金釵鬥草,青絲勒馬,風流雲散。羅綬分香,翠綃封淚,幾多幽怨!正消魂又是,疏煙淡月,子規聲斷。

17.《水龍吟·層巒疊巘浮空》【宋】葛長庚

層巒疊巘浮空,斷崖直下分三井。蒼苔路古,鹿鳴芝澗,猿號松嶺。露浥鳳簫,煙迷枸杞,綠深翠冷。笑攜筇一到,登高眺遠,是多少、仙家景。

長念青春易老,尚區區、枯蓬斷梗。人間天上,喟然俯仰,隻身孤影。世事空花,春心泥絮,此回還省。向瓊臺雙闕,結間茅屋,坐千峰頂。

18.《水龍吟·曉霜初著青林》【宋】王沂孫

曉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國悽涼早。蕭蕭漸積,紛紛猶墜,門荒徑悄。渭水風生,洞庭波起,幾番秋杪。想重涯半沒,千峰盡出,山中路、無人到。

前度題紅杳杳。溯宮溝、暗流空繞。啼螿未歇,飛鴻欲過,此時懷抱。亂影翻窗,碎聲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廬甚處,只應今夜,滿庭誰掃。

19.《水龍吟·寄袁竹初》【宋】張炎

幾番問竹平安,雁書不盡相思字。籬根半樹,村深孤艇,闌幹屢倚。遠草兼雲,凍河膠雪,此時行李。望去程無數,并州回首,還又渡、桑乾水。

笑我曾遊萬裡。甚匆匆、便成歸計。江空歲晚,棲遲猶在,吳頭楚尾。疏柳經寒,斷槎浮月,依然憔悴。待相逢、說與相思,想亦在、相思裡。

20.《水龍吟·春晚留別故人》【宋】張炎

亂紅飛已無多,豔遊終是如今少。一番雨過,一番春減,催人漸老。倚檻調鶯,捲簾收燕,故園空杳。奈關愁不住,悠悠萬裡,渾恰似、天涯草。

不擬相逢古道。才疑夢、又還驚覺。清風在柳,江搖白浪,舟行趁曉。遮莫重來,不如休去,怎堪懷抱。那知又、五柳門荒,曾聽得、鵑啼了。

21.《水龍吟·短衣匹馬清秋》  【金】王渥

短衣匹馬清秋,慣曾射虎南山下。西風白水,石鯨鱗甲,山川圖畫。千古神州,一時勝事,賓僚儒雅。快長堤萬弩,平岡千騎,波濤卷,魚龍夜。

落日孤城鼓角,笑歸來,長圍初罷。風雲慘澹,貔貅得意,旌旗閒暇。萬裡天河,更須一洗,中原兵馬。看鞬橐嗚咽,鹹陽道左,拜西還駕。

22.《水龍吟·少年射虎名豪》【金】元好問 

少年射虎名豪,等閒赤羽千夫膳。金鈴錦領,平原千騎,星流電轉。路斷飛潛,霧隨騰沸,長圍高卷。看川空谷靜,旌旗動色,得意似,平生戰。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軍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聲自遠。蓋世韓彭,可能只辦,尋常鷹犬。問元戎早晚,鳴鞭徑去,解天山箭。

主要參考資料:

  1. 《欽定詞譜》,【清】王奕清等編纂,孫通海  王景銅 校點,學苑出版社,2008年6月版。

  2. 百度百科、古詩詞網等網絡資料。

相關焦點

  • 清平樂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清平樂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一、清平樂詞牌簡介清平樂(yuè),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為宋詞常用詞牌。二、清平樂詞牌格律解析註:1、格律與例詞交替排列,格律對照例詞為李白《清平樂・禁闈(wéi)清夜》。
  • 江城子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江城子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一、          江城子詞牌簡介江城子,詞牌名,又名「村意遠」、「江神子」、「水晶簾」。
  • 鷓鴣天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鷓鴣天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一、鷓鴣天詞牌簡介二、格律解析及例詞對照鷓鴣天定格為雙調,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後段五句,三平韻此調以七字句為主,用平韻,其格律與仄起首句押韻的七言律詩極為相似,前段第三、四句對仗也與七言律詩格律要求相同。所不同之處,僅在於此調為換頭曲,下闋第一句由七言句改為兩個三字句。因此,鷓鴣天完全可以看作是由仄起首句押韻的七言律詩演變而來。
  • 「雨霖鈴」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雨霖鈴」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一、「雨霖鈴」簡介詞牌「雨霖鈴」是宋人借舊曲之名,另倚新聲,亦多寫離情。王灼並云:「今雙調《雨淋鈴慢》,頗極哀怨,真本曲遺聲。」 柳永詞抒寫離情別緒,詞情哀怨,與調情相符,其詞《雨霖鈴·寒蟬悽切》是經典名作。其中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望海潮」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望海潮」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望海潮,詞牌名。二、「望海潮」詞牌格律說明及與例詞對照 三、「望海潮」其它名篇欣賞4、龍榆生《唐宋詞格律》。
  • 「定風波」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詞牌「定風波」始自五代歐陽炯,其詞《定風波· 暖日閒窗映碧紗》被推為定風波詞牌正體。此調以七言句式為主,每句用韻,於平聲韻中包孕三換仄韻,插入三個兩字句,調勢於流暢時忽然頓挫轉折,因而韻律複雜,個性突出。「定風波」適應題材較廣,既宜於表現社會重大題材,亦宜言志與酬贈。歐陽炯、孫光憲、蔡伸、陳允平等也用以寫閨情。
  • 水調歌頭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水調歌頭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一、水調歌頭詞牌簡介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遊」、「水調歌」、「花犯念奴」等。 二、水調歌頭詞牌格律解析與例詞對照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對照例詞賀鑄《臺城遊·南國本瀟灑》: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 滿庭芳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滿庭芳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一、>        滿庭芳詞牌簡介滿庭芳,詞牌名,又名「鎖陽臺」、「滿庭霜」、「瀟湘夜雨」、「話桐鄉」、「滿庭花」等。
  • 學詩筆記之:「浣溪沙」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浣溪沙」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一、「浣溪沙」詞牌簡介浣溪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宋代繼承與發展「浣溪沙」這一固定格式,確立詞牌「浣溪沙」,大大拓展了取材範圍,題材廣博而寬泛,風格則突出體現了低回婉轉與歡快靈動之兩端。為了適合於表達不同情調,出現了「攤破浣溪沙」、「減字浣溪沙」、「浣溪沙慢」等變化形式。在金元明清時期,除了詞這一形式外,「浣溪沙」還以散曲、南戲中曲牌的形式留存,直至清代仍然長盛不衰,在樂府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 山花子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山花子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一、>山花子簡介山花子,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又名「添字浣溪沙」、「南唐浣溪沙」、「攤破浣溪沙」、「感恩多令」等。二、山花子格律說明及例詞與格律對照山花子定格為雙調四十八字,前段四句三平韻
  • 剔銀燈詞牌格律及名篇欣賞
    剔銀燈詞牌格律及名篇欣賞一、剔銀燈格律說明>剔銀燈,詞牌名,又名「剔銀燈引」。(一)正體格律及例詞正體為雙調七十五字,前後段各七句、五仄韻。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平仄平平仄[仄]。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 卜算子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卜算子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一、卜算子詞牌簡介>卜算子,詞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此調之始詞是北宋初年張先之作,在宋代作者甚眾,名篇佳作極多。如李之儀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陸遊的《卜算子·詠梅》、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等。卜算子風格平和婉轉,適用範圍很廣。陸遊的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 鶴沖天詞牌簡介及名篇欣賞
    兩個詞牌格律完全不同,填詞人的境遇也完全相反。柳永因科舉落第而填《鶴沖天・黃金榜上》,又因此詞數次應試而不第,落得「奉旨填詞」的境地,遂一心填詞,終成為一代詞學宗師。鑑於這兩個詞牌的淵源,而且這兩個詞牌餘均試填過,故將兩個詞牌在本文中一併介紹。1、   詞牌「鶴沖天」簡介。鶴沖天,詞牌名,調見柳永《樂章集》。
  • 採桑子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集錦
    採桑子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集錦一、採桑子簡介>採桑子,詞牌名,又名「醜奴兒令」、「醜奴兒」、「羅敷媚歌」、「羅敷媚」等。二、詞牌格律說明及與例詞對照「採桑子」以和凝《採桑子·蝤蠐領上訶梨子》為正體,雙調四十四字
  • 學詩筆記​之:蝶戀花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蝶戀花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一、「蝶戀花」詞牌簡介「蝶戀花」是常見詞牌名。1、蝶戀花正體格律及解釋蝶戀花雙調,上下片各五句,共十句,六十字。1、格律與例詞交替排列,格律對照例詞為南唐馮延巳《蝶戀花·六曲闌幹偎碧樹》。
  • 「漁歌子」詞牌簡介及名篇欣賞
    「漁歌子」詞牌簡介及名篇欣賞一、「漁歌子」詞牌簡介「漁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子」即「曲」,《漁歌子》後來人們根據它填詞,成為詞牌名,又名《漁歌曲》、《漁父》、《漁父樂》、《漁夫辭》等。此調最早見於唐朝詩人為張志和(張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龜齡,號玄真子。),《欽定詞譜》按:「《唐書·張志和》傳:志和居江湖,自稱「江波釣徒」,每垂釣不設鉺,志不在魚也。憲宗圖真求其人不能致,嘗撰《漁歌》,即此詞也。單調體,實始於此。
  • 「蘇幕遮」詞牌簡介及名篇欣賞
    ,唐教坊曲名,後作為詞牌。到宋代,蘇幕遮成為詞牌名,沿用六十二字體,以範仲淹的《蘇幕遮 碧雲天》為典範代表。二、  蘇幕遮詞牌格律與例詞對照三、蘇幕遮名篇欣賞14、龍榆生《唐宋詞格律》。5、部分資料來自網絡。
  • 如夢令格律解析及名篇集錦
    如夢令格律解析及名篇集錦一、>如夢令詞牌簡介如夢令,詞牌名,單調三十三字。二、如夢令格律解析及與例詞對照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對照例詞為《無夢令·學道非難非易》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三、名篇集錦
  • 「更漏子」詞牌格律及名篇集錦
    「更漏子」詞牌格律及名篇集錦更漏子,詞牌名,又名「付金釵」「獨倚樓」「翻翠袖」等。
  • 西江月詞牌簡介及名篇欣賞
    西江月詞牌簡介及名篇欣賞一、西江月詞牌簡介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西江月詞調大致形成於唐五代時期,最初為民間流行歌曲,後來因為清越哀傷,轉入法部道曲,在流傳和發展過程中格律逐漸完善,並與文人創作統一,直至最後脫離樂譜成為成熟的文學範式。「西江月」作為詞牌,最早見於唐玄宗時的《教坊記》。其調名有可能取自李白《蘇臺覽古》的詩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官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