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一、「雨霖鈴」簡介
雨霖鈴,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始見於宋柳永《樂章集》。又名「雨淋鈴」、「雨淋鈴慢」。
曲調的來源註定了曲調哀傷幽怨的格調。詞牌「雨霖鈴」是宋人借舊曲之名,另倚新聲,亦多寫離情。王灼並云:「今雙調《雨淋鈴慢》,頗極哀怨,真本曲遺聲。」
柳永詞抒寫離情別緒,詞情哀怨,與調情相符,其詞《雨霖鈴·寒蟬悽切》是經典名作。其中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等都是千古名句。王安石晚年作《雨霖鈴》詞闡明所感悟之禪理,以柳詞之聲韻格律為準而填制,卻完全沒有了此調的哀怨聲情。
「雨霖鈴」以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為正體,雙調一百三字,前段十句五仄韻,後段九句五仄韻。此調為換頭曲,前段開始三個四字句,後繼一個六字句,兩個四字句,再接一個六字句一個五字句,情調迂緩沉滯;最後用兩個七字句結束,而使調情變得流暢。後段由個七字句開始,後繼八字句、六字句與七字句,在過變後情調再呈奔放之勢,但緊接的四字句和八字句使情調再轉,上三下四之七字句和五字句作為結句,使調勢歸於收斂。
另有雙調一百三字,前後段各九句、五仄韻;雙調一百三字,前後段各九句、五仄韻等變體。
二、「雨霖鈴」格律說明及與例詞對照
(一)正體格律說明及與例詞對照
正體為雙調一百三字,前段十句五仄韻,後段九句五仄韻。以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為代表。此調以此詞為正體,王安石「孜孜矻矻」詞與此同。
正體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平平(仄)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平)平仄(仄)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註:
1、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平)、(仄):可平可仄,但以括號中平仄為佳;逗號「,」和句號「。」表示句;頓號「、」表示逗;[平]、[仄]分別表示押平聲、仄聲韻。下同。
2、此譜參考《欽定詞譜》整理而成。下同。
(二)變體一格律說明及與例詞對照
變體一為雙調一百三字,前後段各九句、五仄韻。以王庭圭《雨霖鈴·瓊樓玉宇》為代表。此體與柳永詞基本相同,只有前段第二、三句兩句和作八字一句不同。
變體一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瓊樓玉宇,滿人寰、似海邊洲渚。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蓬萊又還水淺,鯨濤靜見,銀宮如許。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紫極鳴簫聲斷,望霓舟何處?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待夜深、重倚層霄,認得瑤池廣寒路。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郢中舊曲誰能度,恨歌聲、響入青雲去。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西湖近時絕唱,總不道、月梅鹽絮。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暗想當年,賓從毫端,有驚人句。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漫說向、枚叟鄒生,共作梁園賦。
(三)變體二格律說明及與例詞對照
變體二為雙調一百三字,前後段各九句、五仄韻。以黃裳《雨霖鈴·天南遊客》為代表。此體詞與變體一相似,僅前段第六句四字,第七句、第八句和結句都為上三下四的七字句不同。
變體二格律與例詞對照如下: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天南遊客,甚而今、卻送君南國。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西風萬裡無限,吟蟬暗續,離情如織。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
秣馬脂車,去即去、多少人惜。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望百裡、煙慘雲山,送兩程、愁作行色。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飛帆過浙西封域,到秋深、且艤荷花澤。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就船買得鱸鱖,新榖破、雪堆香粒。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此興誰同,須記東秦,有客相憶。
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願聽了、一闋歌聲,醉倒拌今日。
三、名篇欣賞
1、《雨霖鈴.寒蟬悽切》[宋]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dū)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一作: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2、《雨霖鈴·天南遊客》[宋]黃裳
天南遊客。甚而今、卻送君南國。薰風萬裡無限,吟蟬暗續,離情如織。秣馬脂車,去即去、多少人惜。為惠愛、煙慘雲山,送兩城愁作行色。
飛帆過、浙西封域。到秋深、且艤菏花澤。就船買得鱸鱖。新谷破、雪堆香粒。此興誰同,須記東秦,有客相憶。願聽了、一闋歌聲,醉倒拚今日。
3、《雨霖鈴·槐陰添綠》[宋]晁端禮
槐陰添綠。雨餘花落,酒病相續。閒尋雙杏凝佇,池塘暖、鴛鴦浴。卻向窗晝臥,正春睡難足。嘆好夢、一一無憑,帳掩金花座凝目。
當時共賞移紅燭。向花間、小飲杯盤促。薔薇花下曾記,雙鳳帶、索題詩曲。別後厭厭,應是香肌,瘦減羅幅。問燕子、不肯傳情,甚入華堂宿。
4、《雨霖鈴·瓊樓玉宇》[宋]王庭珪
瓊樓玉宇。滿人寰似、海邊洲渚。蓬萊又還水淺,鯨濤靜見,銀宮如許。紫極鳴筲聲斷,望霓舟何處。待夜深、重倚層霄,認得瑤池廣寒路。
郢中舊曲誰能度。恨歌聲、響入青雲去。西湖近時絕唱,總不道、月梅鹽絮。暗想當年賓從,毫端有驚人句。謾說枚叟鄒生,共作梁園賦。
5、《雨霖鈴·蛾眉修綠》[宋]李鋼
蛾眉修綠。正君王恩寵,曼舞絲竹。華清賜浴瑤甃,五家會處,花盈山谷。百裡遺簪墮珥,盡寶鈿珠玉。聽突騎、鼙鼓聲喧,寂寞霓裳羽衣曲。
金輿還幸匆匆速。奈六軍不發人爭目。明眸皓齒難戀,腸斷處、繡囊猶馥。劍閣崢嶸,何況鈴聲,帶雨相續。謾留與、千古傷神,盡入生綃福。
6、《雨霖鈴·蛾眉修綠》[宋]王安石
孜孜矻矻。向無明裡、強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濟,堪留戀處,輪迴倉猝。幸有明空妙覺,可彈指超出。緣底事、拋了全潮,認一浮漚作瀛渤。
本源自性天真佛。只些些、妄想中埋沒。貪他眼花陽豔,誰信道、本來無物。一旦茫然,終被閻羅老子相屈。便縱有、千種機籌,怎免伊唐突」。
7、《雨霖鈴·種柳》清·納蘭性德
橫塘如練,日遲簾幕,菸絲斜卷。卻從何處移得,章臺仿佛,乍舒嬌眼。恰帶一痕殘照,鎖黃昏庭院。斷腸處、又惹相思,碧霧蒙蒙度雙燕。
回闌恰就輕陰轉,背風花、不解春深淺。託根幸自天土,曾試把、霓裳舞遍。百尺垂垂,早是酒醒,鶯語如剪。只休隔、夢裡紅樓,望個人兒見。
版權聲明:本文為超然山人為學習研究詩詞整理編寫,文中插圖均為超然山人攝影作品,版權歸作者和本公眾號所有。引用詩詞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