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詞牌需要格律麼?

2020-12-09 天河流域

大家好,首先感謝讀者對上一篇《填詞用古韻還是今韻》的大量閱讀分享和積極留言交流。天河在這裡由衷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其次也是上一篇文章的評論區下面,莫名出現了一隻亂咬的**,天河也毫不客氣地懟回去了,希望不要因為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影響大家閱讀的閒情。

既然上一篇討論了用韻問題,那麼緊接而來的,自然是格律問題。其實這個話題自本朝詩詞復興時就隨之而來,到了現在也是隔三差五的被翻出。而且翻出時來來回回也是那麼幾句話,離不開破陳除舊,束縛思維啥的,天河以前在詞吧詩詞吧玩的時候,也是隔一段就會見到一次。雖說以前比較熱血中二,會和人開撕,但隨著年齡增長,我已經懶得多理會這類話題。本次,僅因為文章內容緣故,天河才再次和大家探討這個問題。

閒話不多說,我們直奔主題。

其實不只是填詞,包括作詩,都是有其一定格律要求的。只是相對於填詞而言,詩的格律要求就寬鬆了許多。可能有人認為天河說的不對,畢竟律詩講究平仄進退,拗救連平,入群出群等等。但是說白了那只是近體詩的要求,可其實在詩篇的大海中,佔更多地位的反而是古體詩,古體詩是什麼呢?舉幾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比如《夢遊天姥吟留別》《蜀道難》還有很多樂府詩等。這些詩早年天河與一位前輩老人交流過,聽說是有一種上古音的吟誦之法,也是要按著一定的清濁升降音來吟的。也就是說古體詩和樂府詩也有一定的格律,只是一來年代久遠,俱不可考所以失傳了。二來後人寫作古體詩時,只是多為長短句和換韻為主。所以可以說我們的先輩們,已經有意無意的自動摒除了古體詩的格律問題。

夢遊天姥吟留別-書法欣賞

而到了填詞上,對于格律的要求其實更嚴格。別看《詞林正韻》歸納的只有十九部,分類上相對於一百零六部的《平水韻》少了將近十倍。但那只是用韻的歸納法則,而無關格律。我們知道,詞被稱為詩餘,不僅是因為意之餘,說詞乃詩道不盡之意所餘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格律之餘,這個該怎麼理解呢?要知道雖然詞最早為歌宴之間的唱詞,但既然要唱,自然就合著一定的節拍。那麼在五代乃至宋朝時,這個節拍就是他們的格律,按著陰陽平上去入清濁升降音節的變化,所以平上去入就是詞牌最基本的節奏要求。我們都知道,隨著歷史洪流的浮塵,詞的唱法早已丟失,但是很多篇章都被有心的研究學者保存下來。先人根據這些保存的相關資料和作品,推演出了《欽定詞譜》《白香詞譜》等詞牌格律範本的書籍。這是花了無數先輩幾代人的心血和精力財力才編纂出的「音樂之書」。如果大家填詞不遵循格律,難道不覺得對不起先人的智慧和心血嗎?

蜀道難風景

另外,讀詞多的朋友發現,早期詞牌的格律較為簡單,多和律詩相近,甚至有的就是拆分了律詩格律。比如《鷓鴣天》,不過是過片少了一字的律體。《南鄉子》不過也是把律詩的平起平收格的前兩個字放在了第三句上。《浣溪沙》也只是減了一句的律詩。只有《菩薩蠻》這類的因為是胡樂傳入的,所以沒有太過沾染近體詩的格律之風。而之所以近律詩之格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早先人們唱曲時,雖然唱詩居多,但因為唱腔中間會有停頓,虛實,快慢節奏的問題,律詩和絕句既要句子中間被拉長斷開,又要循環不停歌唱,所以這中間的空白之處,漸漸的就被有心人填上了某些虛實之詞,這樣律詩和絕句就漸漸的出現了參差之調,這也就是某些詞牌最早的雛形。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詞的格律既然來源於近體詩的格律之變,那麼律詩既然有嚴格的格律要求,何況詞牌呢?

蜀道難

接著我們來說另一方面。上段天河提到了早期詞牌, 那麼後面的很多詞牌是怎麼來的呢?這個我們主要說四個人,首先是七爺柳永,然後是詞中老杜周邦彥再來是雅正雙雄姜夔吳文英。詞牌發展到這四個人手裡,就被各自玩出了花。首先,令詞變化不大,畢竟變化之法基本都不出上一段提到的近體詩格律之風,但是長調卻慢慢佔據了詞牌的半壁江山。這些長調先是在柳永手中開了個頭,這個時候還沒那麼多原創,但是七爺已經按著長調的格律寫下了很多優美的詞篇,比如《雨霖鈴》《八聲甘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這些長調就開始有了脫離近體詩之風的影響,不說字數問題,單看句子之間的格律承接,已經沒有了那麼嚴格的平仄要求。比如《雨霖鈴》中的「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這句中間雖然有句讀,但是已經是仄聲連用,而八聲甘州裡的四字句「關河冷落,霜風悽緊。」這又是兩個平仄相同的句式。可見長調雖然也有唱法,但是節拍方式已經與令詞有了不同。可既然依舊能唱,那麼就還是有格律要求。而如果沒了格律,那句子段落中間的起伏之感,跌宕之美又從何感受?如果有人說不會影響,那只能說你本身讀的少,對於詞句的平仄之變太不敏感了。

雨霖鈴

而周邦彥更是精益求精,他被提拔為全國「音樂總監」。工作就是吃飽了喝足了,就想辦法給皇帝寫歌編曲。這種事既然扯到了皇帝,那不得打起十二萬分精神?所以周邦彥的原創詞牌,甚至考究了古樂府和楚辭等等先代歌樂的的句式格律,然後再通過自己編纂研究,一首首寫了出來。比如《三犯渡江雲》《齊天樂》等。這些長調的格律,相對於柳永那時的長調,更加注重了音節變化,也就是四聲之體更加完善,而既然注重四聲,那麼在格律要求上就更加嚴格,加之是參考古樂府之類的歌樂編寫而成,如果你說你用這個詞牌而不用其格律,那是不是等於直接毀了這個詞牌?

再到姜夔和吳文英這裡,這兩位就更加牛叉了。用一句話說就是「初,率而為詞,後譜之以長短歌調。」這是啥意思,就是說我不想用以前人用過的玩意了,但是我也精通樂律,我自己先自嗨寫那麼幾個,然後再譜曲完事。姜夔的《暗香》《疏影》,吳文英的《鶯啼序》不就是這麼來的嗎。所以你看,你可以自創,不是說不可以。但是那些整天嚷嚷著自創的各位,你們還懂宋代譜曲之法麼?或者說《白石道人歌》上那些蝌蚪文記載的編曲之法你們能看懂麼?既然都不能,那何來自創詞牌去寫一說呢?因此既然用了人家的詞牌,那就老老實實遵循人家的格律吧,誰叫人家就是按著樂律編曲編好了呢?你嫌麻煩的話,去編個流行曲自己唱不就好啦,何必要趟詞牌這個渾水呢?

姜夔.暗香

當然,說到自創,也不一定非得懂的編曲,大融合也是可以的。比如清代有那麼幾個文人喜歡移花接木,把兩個詞牌的格律弄在一起,然後填著玩,比較出名的就是回族詞人丁澎的《扶荔堂詞》。這位可是把這種調調玩出了花,我們現在來看一首。

扶醉待郎歸.本意

新譜犯曲,上三句[醉紅妝],下二句[阮郎歸],後段同

斂眉檀暈薄寒侵。紅酥透,力難禁。迷離春思幾沉吟。含羞錯弄琴。

流螢點點過花陰。吹不度,是郎心。玉人真箇到溫衾。巫山夢未深。

看,人家就給你寫明了。這是我新捯飭的詞牌,上面幾句是《醉紅妝》的格律,下面幾句是《阮郎歸》的格律,然後給你放一起寫,而且還寫的很有花間情調,我就問你服不服。因此不是說沒了古譜你就不可以原創,真想原創的可以用這位大佬的方式,只要你寫的好,也沒人會說啥。

白香詞譜

再者當代也有人緊守平仄之變,弄了幾個詞牌,名氣最大的可能就是號稱超過《鶯啼序》,字數高達三百三十三字的《重樓疊月》。這個詞牌也是很牛叉了,不過包括創始人和後面其他人寫的,天河直言全是渣渣(天河和基友也寫過,確實不堪入目。)。因此可以說,這不過是一些詩詞愛好者的興趣塗鴉罷了,當不得數。

所以,如果大家填詞用到了詞牌,還是要緊守格律,不管你寫的如何,格律守對了,寫多了感覺出來了,自然水平就上去了,所以守律其實是習詞之本,我還是那句話,詞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有點名氣的作手,會因為格律限制了筆力和寫作。

可是如果一開始,你就直接戴上了有色眼鏡來看格律,認為它會束縛,然後胡寫亂畫,那麼你就永遠不會有什麼進步,因為你連基礎都沒打好。詞之所以為詞,難道格律不正是它的獨特文學特徵之一麼,破壞了獨特性的存在,如何能被稱作詞?不過朋友們在有了一定的水準後,真想試試原創,不妨學學上面這位丁大人,把幾個詞牌格律堆一起寫寫玩玩,那也無傷大雅。總而言之,詞是自己的,開心就好。

好了,今天天河就和大家聊到這裡。歡迎大家繼續在評論區裡文明留言,千萬不要學昨天那隻**亂咬哦。

相關焦點

  • 掌握平仄格律是近道——初學者的詞牌入門之路
    平時寫詩比較多,不過有時有感而發的句子是長短句的時候,就會看看格式,選個詞牌名,填成詞。這是個人寫詩詞的習慣,都是有感而發,有事而發,不會針對某種形式去寫作。而這些體裁中,格律詩相對更簡單,所以寫得多些。
  • 詩詞格律知識:詞牌宜忌知識
    詞調與文情有密切的關係,詞的文情必須與調的聲情相一致,某一類詞牌只適宜表現某種內容,不宜混用。
  • 江城子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江城子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一、          江城子詞牌簡介江城子,詞牌名,又名「村意遠」、「江神子」、「水晶簾」。
  • 「望海潮」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望海潮」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望海潮,詞牌名。二、「望海潮」詞牌格律說明及與例詞對照《欽定詞譜》:此調以此詞為正體,秦觀、張元幹、史巂之、石孝友、趙可、折元禮諸詞,俱照此填。若秦詞別首之句讀小異,鄧詞之換頭押短韻,皆變格也。此詞前結「市列珠璣,戶盈羅綺」,例作對偶,宋、元人如此填者甚多。
  • 學詩筆記之:「浣溪沙」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浣溪沙」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一、「浣溪沙」詞牌簡介浣溪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宋代繼承與發展「浣溪沙」這一固定格式,確立詞牌「浣溪沙」,大大拓展了取材範圍,題材廣博而寬泛,風格則突出體現了低回婉轉與歡快靈動之兩端。為了適合於表達不同情調,出現了「攤破浣溪沙」、「減字浣溪沙」、「浣溪沙慢」等變化形式。在金元明清時期,除了詞這一形式外,「浣溪沙」還以散曲、南戲中曲牌的形式留存,直至清代仍然長盛不衰,在樂府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 聊聊寫詩那些事——不要格律是最大的誤區!
    格律詩寫作的幾大誤區:一、不要格律的誤區——這是最大的誤區!格律是舊體詩詞創作要過的第一關,沒有了格律,律詩就不成律詩,絕句就不成絕句,詞也就不成詞了。當然,古風和古絕是不拘格律的。現在寫詩詞的人有很多,但是不懂格律或不肯學格律的卻佔很大部分。
  • 清平樂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清平樂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一、清平樂詞牌簡介清平樂(yuè),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為宋詞常用詞牌。二、清平樂詞牌格律解析註:1、格律與例詞交替排列,格律對照例詞為李白《清平樂・禁闈(wéi)清夜》。
  • 剔銀燈詞牌格律及名篇欣賞
    剔銀燈詞牌格律及名篇欣賞一、剔銀燈格律說明>剔銀燈,詞牌名,又名「剔銀燈引」。(一)正體格律及例詞正體為雙調七十五字,前後段各七句、五仄韻。註:1、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平)、(仄):可平可仄,但以括號中平仄為佳;逗號「,」和句號「。」表示句;頓號「、」表示逗;[平]表示押平聲韻。加粗帶下劃線字表示:領格字。
  • 為什麼古代同一個詞牌名,會有那麼多不同的詞呢?
    有朋友問:為什麼古代同一個詞牌名,會有那麼多不同的詞呢?這個問題……確定知道什麼是詞牌麼?詞和古體詩到後期的差別在哪?就在於詞在一個詞牌名下用相同的格式進行創作,我們一般把詩歌創作稱為「寫詩」,而對在同一詞牌下創作詞,我們稱為「填詞」。就是給你畫好了格子,你把字往裡面填就行了。這是極其形象生動的簡稱。而這個格子要怎麼畫,就看詞牌名了。每一個詞牌名代表著一種詞的固有模式,我們在創作這種詞的時候,都會有標題前綴,就是詞牌名,比如「定風波」、「浣溪沙」,然後再有個標題,就代表了這首詞作的內容。
  • 怎樣從零基礎開始學填一闋詞(附例)?
    怎樣從零基礎開始學填一闋詞?除了在用韻方面寬鬆一些之外,詞牌是比格律詩更加嚴格的格律體。初學者有個誤區,會認為格律詩要求嚴謹,字數限定,文思表達很難套入那些條條規規,所以對於新詩人來說,格律詩(近體詩)一直是他們反對「鐐銬」的首當其衝。
  • 詞牌與古體詩的淵源和異同
    詞牌誕生、發展、變化的時候,唐則天皇帝手下的杜審言、宋之問、沈佺期等人已經開始了近體詩的格律規範。所以詞的誕生先天就打下了格律的印記,以此區別於同樣句式長短不齊的古體詩。但是,這個時候同時出現了律古,也就是合平仄格律的古體詩。這個和詞牌就非常像了,而且當時詞牌的各種格式並沒有固定。
  • 鶴沖天詞牌簡介及名篇欣賞
    兩個詞牌格律完全不同,填詞人的境遇也完全相反。柳永因科舉落第而填《鶴沖天・黃金榜上》,又因此詞數次應試而不第,落得「奉旨填詞」的境地,遂一心填詞,終成為一代詞學宗師。韋莊填《喜遷鶯·街鼓動》是為慶賀金榜題名、進士及第而填,因末句「爭看鶴沖天」句,詞調改名為「鶴沖天」。鑑於這兩個詞牌的淵源,而且這兩個詞牌餘均試填過,故將兩個詞牌在本文中一併介紹。
  • 少年遊詞牌格律及名篇集錦
    少年遊詞牌格律及名篇集錦一、少年遊簡介少年遊,詞牌名,又名「小闌幹」「玉臘梅枝」等。少年遊詞牌為北宋以來諸多詞人所喜愛,名家名作眾多,格律變體自然也多,各家句讀多有出入。《詞律》以柳永詞為定格。《欽定詞譜》則以晏殊之詞為正體,並收錄又一體十四個,言「此調最為參差,其源俱出於晏詞;或添一字,攤破前後段起句,作四字兩句;或減一字,攤破前後段第三四句,作七字一句;或於前後段第二句添一字,或於前後段結句添字」。
  • 「定風波」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詞牌「定風波」始自五代歐陽炯,其詞《定風波· 暖日閒窗映碧紗》被推為定風波詞牌正體。此調以七言句式為主,每句用韻,於平聲韻中包孕三換仄韻,插入三個兩字句,調勢於流暢時忽然頓挫轉折,因而韻律複雜,個性突出。「定風波」適應題材較廣,既宜於表現社會重大題材,亦宜言志與酬贈。歐陽炯、孫光憲、蔡伸、陳允平等也用以寫閨情。
  • 「更漏子」詞牌格律及名篇集錦
    「更漏子」詞牌格律及名篇集錦更漏子,詞牌名,又名「付金釵」「獨倚樓」「翻翠袖」等。
  • 鷓鴣天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鷓鴣天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一、鷓鴣天詞牌簡介此調以七字句為主,用平韻,其格律與仄起首句押韻的七言律詩極為相似,前段第三、四句對仗也與七言律詩格律要求相同。所不同之處,僅在於此調為換頭曲,下闋第一句由七言句改為兩個三字句。因此,鷓鴣天完全可以看作是由仄起首句押韻的七言律詩演變而來。
  • 「雨霖鈴」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雨霖鈴」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一、「雨霖鈴」簡介詞牌「雨霖鈴」是宋人借舊曲之名,另倚新聲,亦多寫離情。王灼並云:「今雙調《雨淋鈴慢》,頗極哀怨,真本曲遺聲。」 柳永詞抒寫離情別緒,詞情哀怨,與調情相符,其詞《雨霖鈴·寒蟬悽切》是經典名作。其中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 詩詞格律:十六字令
    唐宋詞格律●十六字令當前例詞:蔡伸《十六字令(天)》返回詞牌開頭格律說明詞牌格律與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楷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逗號「,」和句號「。」:表示句;頓號「、」:表示逗。
  • 「水龍吟」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水龍吟」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水龍吟,詞牌名,又名:水龍吟令、水龍吟慢、鼓笛慢、小樓連苑、海天闊處、莊椿歲、豐年瑞等。水龍吟詞牌名家作者甚眾,所以格律詞牌格律也頗為紛繁。《欽定詞譜》(卷三十)說:「此調句讀最為參差,今分立二譜。起句七字、第二句六字者,以蘇軾詞為正格。起句六字、第二句七字者,以秦觀詞為正格。其餘添字、減字,句讀、押韻不同者,各以類列。此調之源流正變,盡於此矣。」《欽定詞譜》兩譜共列水龍吟二十五體。
  • 水調歌頭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水調歌頭詞牌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賞 >一、水調歌頭詞牌簡介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遊」、「水調歌」、「花犯念奴」等。 二、水調歌頭詞牌格律解析與例詞對照《欽定詞譜》按:此詞前後段,不間入仄韻,宋詞俱如此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