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劍散文|九華山隨想

2020-08-27 老蝸牛飛奔

九華山隨想

黃立劍

九華山風景 作者拍

農曆三月去登臨九華山,正有好春色。

路旁,山腰上,佛寺旁,或一二棵,或三五棵,或十數棵,松樹也有,不知名的樹也有,枝幹挺拔虯勁,杈稀葉少,空靈疏遠,象倪雲林的畫。晚開的梅尚未謝盡,金黃色的迎春又已在松下笑笑地開了一片。山路十八彎,路旁的乾草叢中,桃花一樹一樹正開得酣。間或回頭,見幾枝映山紅探下了巖壁。鳳凰松一棵,據說有千餘年了,昂首散尾的造型,雍容舒展,真有幾分鳳凰的儀態的。

遇有獼猴一群,松鼠數隻,遊人投擲蘋果和軟盒的飲料,它們敏捷地搶去,在一旁的石凳上或樹枝上,甘之如飴。它們才是九華山真正的主人吧?

自古名山僧佔多!九華山是佛教聖地,地藏王菩薩的道場,歷史悠久。每一粒沙都要從山下搬上高在雲端的絕壁,卻建有如此眾多的寺廟,工程該有多麼浩大?!這是信仰的力量和高度,讓人觀止,也心生敬畏!

寺廟門柱上,有一隻粉綠色的蛾子趴在那裡。不知這虔誠的聽經,能否讓它贏得如來一度,轉世成一個不是蛾子的來生?廟門口花崗巖板鋪就的開闊地一隅,三五個善男信女正在虔誠地捧著經書念誦不止,目不斜視,神情專注。也不知這虔誠的誦經,能否讓他們求來一個安享的未來?

九華山風景 作者拍

臥佛峰,其實只是象一張人的側臉,因為九華山已成佛國,於是便稱為佛。天台峰頭,望盡山下風光百裡。跟隨一個黃袍僧人,在山頂松蔭裡行了百十米,他回頭望我一眼,便飄然拐過彎去,不知所往。眼見石板路蜿蜒不絕,似乎可以通達四近的每一座山峰,傳說大小九十九座,哪裡走得它完?終於懶了步子,返身回來找旅伴們合群去。

身處佛國,也許我們常常不由得會問問自己,我們究竟相信什麼呢?

「佛其實是富貴的,只需坐著微笑就可以滿身金碧輝煌,在人心需要皈依的時代,成為人的信仰,這實在是個好差使。」多年前我曾寫過這樣的詩句。在九華山,又實實在在地驗證了一回。

九華街兩邊店鋪滿滿當當擺著佛香;廟門口香菸嫋嫋不絕;蓮花狀的蠟燭,小臉盆一般大;潮湧般的香客經年不斷。香火之旺,讓人相信了史鐵生的一句話:是眾生度化了佛祖。這樣的繁盛景象,讓人疑心空門該早已不再寂寞。況且,還親見著拐角處,兩個頭上有香疤的僧人在路牙子上閒坐,其中一個正用手機發簡訊。還有正迎面走來的這位戴眼鏡的和尚,大概不在九華山修行,是外地來遊方的,脖子上掛的相機,是尼康最新的機型,很時髦。餘培說,聽說現如今進西藏去朝拜的香客,多半也不再象以前那樣一步一拜,改為坐車去了。誠或不誠,真的要靠是否一步一拜,是否五體投地來證明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哪個神會特地關照,哪個魔會特地傷害?多數人其實都相信,自己的幸福與平安,只能靠自己。富勒說,信心比信仰高明,信仰是別人在幫你思考。然而眼前,分明又有繞佛像跪爬的信女,偶爾仰起的臉上,是一種萬分甘願的表情。

九華山風景 作者拍


我想人人心中自有一個佛。錢,或是功名;如來,真主,或是上帝;宇宙,真理或是共產主義,是不同人心裡不同的佛,讓自己確信、供養並為之奮鬥,所有宗教都一樣,信仰的其實並不是眼前這一尊尊泥塑木雕的像,也不是那一尊尊金身不腐的高僧的軀體,而是一種安慰心靈的依靠,在精神世界裡永恆地存在。所有信仰都難免虛幻,然而信仰所指引的向善、向好的導向,卻是具有著現實的意義。街邊一店鋪正播放著一位和尚布道的演講,恰在說著一段話,大意是說:善惡有報,一切皆有因果,這因果就存在於人們的施予和獲得之間,給人善意,必獲得善意的反饋,這就是反作用力的效果,向佛之心,人應共有,不一定為求成佛成仙,即便是世事的成功,廣結善緣,也才能助你世路越走越通達。廟裡高大的柱子上,有聯語:願將佛手雙垂下,摸得人心一樣平。是啊!如果沒有了信仰,人心便失去了安穩與平衡。佛只是告訴我們,信仰的世界是存在的,然而,那通往真經的道路卻需要我們自己去尋找。

九百級臺階,左求功名,右求利祿,中間求平安,步步踏在象徵圖案上,不得走歪,不得旁觀他人怎麼走,求什麼。這是走完臺階以後導遊揭的謎底。哂然一笑之餘,想想倒也有幾分道理的。我們是俗人,每日在九百級的臺階上苦攀不止,不管求什麼吧,都該一步就認準,步步都走實,不是嗎?

九華山風景 作者拍

相關焦點

  • 孫百川:黑洞隨想|散文
    著有詩集《過早的雨季》、《疼痛的韻母與你拼成歌聲》,長篇小說《飛來豔福》、《晚風》、《文人阿強》,散文、散文詩集《黑板上只剩下我和你》。散文《二姐》獲《國防時報》鄉音副刊優稿大賽一等獎。王永明:母親的蘿蔔絲|散文
  • 散文詩:杏花村隨想
    杏花村隨想姜建華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散文詩處女作《荒原》發表在《散文詩世界》,作品散見於《山東文學》《散文選刊》《散文詩世界》《詩神》《散文詩》《泰山文藝》《泰安日報》等報刊。曾獲中國藝術研究院徵文佳作獎,廣西文聯詩歌獎,甘肅文聯、敦煌市人民政府全國敦煌詩文徵選優秀作品,武漢市委宣傳部文化旅遊局「謳歌新時代 禮讚大武漢」徵文優秀獎等獎項。散文作品入選中國作家協會中國作家網2018年度優秀作品年選——《大地上的燈盞》。
  • 散文丨劉翔:我珍藏的巴金《隨想錄》「特別版本」
    他在晚年撰寫的《隨想錄》是其創作生涯中極其重要的一部著作。2020年,正值巴金的《隨想錄》第一集在中國大陸出版發行40周年,在我收集的各個時期出版的《隨想錄》版本中,尤為珍貴的是一本珍藏了40年的「特別版本」的巴金《隨想錄》第一集。之所以說這本《隨想錄》是「特別版本」, 因為它不僅是在大陸出版的第一個版本,並且還是一本不公開發行的出版物,而是由南京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以《文教資料簡報》形式編印的。
  • 李言錄:村官二嬸|散文
    黃莉:再見大石磨|散文陳豔玲:謝二婆|散文黃莉:致敬母親|散文陳豔玲:初為人母|散文劉高娟:看春望夏|散文
  • 閱讀隨想怎麼寫?
    閱讀隨想,是最好寫的東西,甚至比散文都要好寫。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是為何如今影評文章、書評文章是小白最好入手的寫作領域,因為寫作標的明確,雖然同樣要有自己的看法,但畢竟是架構在書和電影內容之上的,比完全因為內心感嘆來寫散文、雜文又容易得多,這是一種投機取巧、新手入門的寫作方法。解決了寫作目的,等於是下筆有了「神」,自然可以洋洋灑灑,既文字揮灑又不會跑題,一篇及格線以上的文章自然就出來了。
  • 何民:鐵匠張莽娃|散文
    0% 何民:媒婆張二嬸|散文 0人
  • 蘇維:懷念曾祖母|散文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散文之窗曾祖母,我習慣叫她祖祖,她離世已經三十六年了。
  • 莫測:靜靜的街子古鎮|散文
    也許你見過黃帝陵的軒轅柏,見過九華山的鳳凰松,見過神農架的鐵堅杉,見過翠雲廊的張飛柏。但仍然會被光嚴禪院的古樹所震撼。那裡有直徑90公分,高達60米的麻柳。有被稱為「樹中活化石」的古銀杏。當然,最耀眼的還是禪院一隅那棵頂天立地、威風八面的古楠木。據專家測定,它有1700多年的歷史,楠木底部直徑達5.2米。
  • 宋軍|戰爭題材電影的美術創作經驗與隨想
    宋軍 |戰爭題材電影的美術創作經驗與隨想 時間:2021.01.06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影視工業網 分享到:
  • 魅力非遺 千年傳承|九華山廟會又又又又來了
    第38屆廟會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九一年一度的九華山廟會賞秋景、讀歷史、品非遺、嘗素齋縱享千年文化盛宴九華山氣氛「濃」每年廟會這天九華山都會下雨,民間稱「洗塔雨」。秋雨濛濛、彩旗招展、梵音陣陣、歡心笑臉......烘託出了濃濃節日氣氛。
  • 高京國散文:篦子隨想
    篦子隨想平臺以文會友,以情交流面向全國文藝愛好者,致力於文化思想傳承、推介,教育教學敘事、交流,文藝創作、欣賞,時事關注、評論,主要推介範圍:散文、詩歌、小說、雜談、故事、歌詞、書畫、演講詞、教育敘事及圖說生活等。來稿務必註明作者姓名、微信號等聯繫方式,附作者簡介、生活照。投稿兩周內未採用,可自行處理。
  • 九華山下詩意中國「首屆九華山蓮花小鎮文化生活周」即將盛大啟幕
    《首屆九華山蓮花小鎮文化生活周》是九華山蓮花小鎮傾力打造的文旅小鎮沉浸式體驗生活周,邀請來自藝術、文化、美學等專業人士來進行藝術表演,開展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讓藝術與生活、美與生活的關係更為融通、親密。
  • 人文主義大作家蒙田與他的《隨想錄》
    對盲目的信仰提出了懷疑,反而表達了更多的真理,他的《隨想錄》標誌著散文正式進入了文學領域。1533年2月28日,蒙田出生於佩裡戈爾家鄉的古堡中,其父彼埃爾埃康是一位富有的商人,曾經擔任過波爾多市的法官和市長。他受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研究過新的教育體系,並以新的方法讓蒙田學習拉丁文。
  • 一日詩|中國原創詩詞文化——《隨想》
    《隨想》一朝一暮一春秋,半水半茶半銀壺。浮心走往人世間,只留此身在草廬。
  • 魅力非遺 千年傳承|九華山廟會迎高潮
    九華山第38屆廟會農曆七月二十九一年一度的九華山廟會八方遊客紛至沓來賞秋景、讀歷史、品非遺、嘗素齋縱享千年文化盛宴九華山廟會,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節。>每年廟會這天九華山都會下雨攝影:仁河九華山傳統廟會集合佛文化
  • 原創|​情人節(散文朗誦版)|​作者:陽龍生
    本平臺已發布作品:原創|特別的日子(散文)||作者:陽龍生原創|紀念我的母親(散文)||作者:陽龍生原創|我的童年(散文)||作者:陽龍生原創|春天裡的記憶||作者:陽龍生原創|人生如夢||作者:陽龍生原創|清明祭祖情更濃 ||作者:
  • 九華山在哪裡?九華山旅遊景點介紹
    這裡交通十分發達,到池州九華山機場或合肥新橋機場;客運汽車可直接到九華山,或者到合肥以後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就可以直達九華山;高鐵到銅陵北站下車,火車到池州站下車;自駕車可在G3京臺高速,G50滬渝高速在九華山有出口。這些方式均可以方便的到達九華山。九華山是5A級景區,自上古以後,這裡就是學仙修道的聖地。
  • 九華山
    豐富的自然資源,奇秀的風景、獨特的氣候,完美的生態,使九華山宜農、宜居、宜禪、宜遊,故而為先民與宗教人士所傾倒,如花引蝶,鍾情千年而不衰。唐開元末年(741),古新羅國釋地藏卓錫九華山,貞元十年(794)無疾坐化。依據大師生前法號、德行及寂滅時出現的種種奇異現象,後世的弟子便認為他是菩薩轉世在九華山,闢九華山為地藏菩薩應化道場。因大師俗姓金,故稱金地藏,九華山因此被僻為地藏菩薩道場。
  • 冬夜隨想
    以「冬夜隨想」為題,寫篇散文諸位晚上好!
  • 讀睡詩歌|詩人沈大《九華山歸來》欣賞
    《九華山歸來放下世俗雜念坐地成仙九華山的每一株樹木每一片花草甚至每一滴清泉都沾滿了虔誠的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