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考狀元」的極品小楷,秀雅精緻,堪比「印刷體」

2020-11-08 三餘書社

很多人曾經問過一個問題,什麼是書法的基礎?

其實很很多人的認知當中,書法的基礎自然是楷書了。其實從書法史的演變以及書法的技法層面來分析的話,楷書都不會是書法的基礎。

從書法史演變的情況來看,在「隸書系統」當中,是先有草書,而後行書與楷書幾乎是同步產生的,這樣看來,楷書、行書、草書的基礎,應該是隸書才對,因為從技法上講,隸書已經基本包含了草、行、楷的全部技法。

梁國治《臨顏真卿小楷千字文》

從書法技術層面來講,書法的基礎乃是以筆法為核心的一系列用筆技巧。會不會這些「技巧」才是書法的基礎。

而如果我們從文化的意義上來談的,書法的基礎應該是文化,沒有足夠的文化積澱與傳統修養,你的書法即便是技法再完備,也只會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梁國治《臨顏真卿小楷千字文》

對於古人來講,傳統文化是他們的必修課,從私塾到縣學,從縣學到州學、府學,再到國子監、翰林院,傳統文化乃是文人士子的必修課,當然也包括了書法!而今,這種「舊學」已經被「西學」所取代。

明清以來的科舉制度,大致可以分為縣試、會試、殿試,縣試考中叫做秀才,會試考中叫舉人,殿試考中叫做進士,而殿試的一甲第一名,稱為狀元,相當於今天的全國「高考狀元」了。

梁國治《臨顏真卿小楷千字文》

在清代乾隆13年的時候,即公元1748年,有一位年僅25歲的「高考狀元」,他才學極好,人品端方,且書法寫得極好,曾經當過《四庫全書》的副總裁,他的小楷秀雅精緻,堪比「印刷體」,甚至比某些「印刷體」還棒!

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梁國治」。

在清代書壇當中,有著名的「清四家」,他們便是成親王、鐵保、翁同龢、劉墉。這四個人基本代表了清代書法當中的最高水平。除了「清四家」之外,還有著名的「三梁」。他們就是大書法家、文學家梁巘、大書法家梁同書(梁詩正之子),還有就是梁國治。

梁國治《臨顏真卿小楷千字文》

清代的書壇前期,在行草書中,基本籠罩在了趙子昂與董其昌以及文徵明的餘暉當中,在楷書當中,取法唐人是大多數士人的一般選擇,讀書有成,且能夠科舉高中的人,往往能夠寫一筆精妙的小楷,其中取法多是以顏真卿和歐陽詢為主。

梁國治的小楷取法顏真卿,用筆乃是唐人楷書的用筆之法,在結字上內緊而外松,是典型的「顏體」的外拓筆法。

梁國治如今傳世最經典的作品,乃是他的《臨顏真卿小楷千字文》。在書法史上,從梁代開始,幾乎每一個成名的書法家都曾寫過《千字文》,這是一篇千古奇文,通篇採用1000個不同的常用字寫就,其四字一句,朗朗上口,將中國文化做了全面的概括,成為歷代書法家創作的經典。

梁國治《臨顏真卿小楷千字文》

顏真卿傳世的《小楷千字文》如今已經失傳了,而梁國治臨摹的這件,清雅工整,完美再現了顏魯公的風採,且功力卓絕,在整個有清一代也不多見,如此精雅,且極富「書卷氣」的小楷作品,在當代書壇也是不多見的!

梁國治臨摹的《顏真卿小楷千字文》通篇以「顏體」寫就,字字規範而標準,是後人學習小楷的經典範本,此作乃是以長卷寫就。

梁國治《臨顏真卿小楷千字文》

我們如今將此作按照原作尺寸大小進行1:1超高清複製,還原出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字字清晰與真跡無二。

欲購此梁國治《臨顏真卿千字文》,請點擊下面惠購

梁國治《臨顏真卿小楷千字文》

相關焦點

  • 科舉最後一位狀元答卷,這字跡堪比「印刷體」,書法家看完也服氣
    現在的高考,已經成為了不少人珍貴的回憶,相信大家也都清楚,考生上的字跡,對於老師同樣有不小的影響,清爽乾淨的筆記,也有可能成為加分項。那麼在過去參加「高考」的人們,又會留下什麼樣的作品呢?在1904年,清朝舉行了最後一次科舉考試,這也是我國歷史上的最後一次科舉,在科舉的最高等級殿試當中,一個叫做劉春霖的人,被慈禧太后欽點成為了狀元。說起劉春霖得到狀元的經歷,也頗為有點巧合。
  • 「高考狀元」用顏楷的筆意寫小楷,融合了歐楷的險絕,秀雅端莊
    在古代,尤其是在清楚,科舉制就類似我們的「高考」,很多人也是通過科舉制改變了人生的軌跡,也有不少通過科舉制,從此走向了人生巔峰,科舉制雖然和高考有著共同之處,都是通過知識取材,只不過,在科舉制下,學子們都能夠寫得一手精湛的小楷,他們的小楷往往帶著濃厚的時代特徵,尤其有董其昌和趙孟頫的筆意,而他卻是一個例外,他用顏楷的筆意寫小楷,同時也融合了歐楷的險絕,寫出了一番清新之氣象,秀雅端莊,他就是清朝的
  • 高考狀元寫的字堪比「印刷體」,讓人眼前一亮,好字是練出來的
    古時候科舉考試的狀元,不僅文採飛揚,而且個個都是書法高手,有的科舉狀元參加殿試時寫的字,真的讓人相當驚豔,比如清代的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寫的字就是美到令人心醉的那一種。無論劉春霖殿試時寫的字還是平時所寫的字,都可以說美觀到了極致,用「印刷體」來形容這位科舉狀元的字,其實是對「印刷體」的抬舉。
  • 清朝狀元真跡,堪比「印刷體」!醜書大師:毫無藝術美
    但是今天給大家介紹我國古代狀元的書法怎麼樣?當我們聽到狀元兩個字時那給我們的印象就是文化水平非常的高,一般有文化的人當然書法也寫得非常的好。 這位狀元叫劉春霖,是清朝的一位狀元,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狀元,所以他的書法也是非常值得欣賞的,今天為大家收集了他考試時所寫的試卷
  • 清朝最後一位狀元試卷真跡欣賞,字體堪比印刷體,勝過醜書大師!
    但是在我國的古代除了書法家的字跡寫得非常漂亮外,還有一些人的字體同樣達到了書法藝術美,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名家是清朝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的書法,如果你是一名書法收藏愛好者,我想你肯定也聽說過劉春霖的名字吧,因為劉春霖在書法界的名氣也是非常的大,今天小七也為大家找到了當年劉春霖參加科舉考試時的試卷,當大家看到當年劉春霖的試卷以後,
  • 185年前高考狀元書法欣賞,小楷字跡工整,必須給滿分!
    要問各位書法愛好者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我想大家會想到書聖王羲之,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書法愛好者的喜歡,還有的網友想到了楷書鼻祖鍾繇,他所創作的楷書也為我國的書法界增添了亮麗的一筆,再有就是宋徽宗的瘦金體,這種字體也是非常的個性所以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正是在這些書法名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
  • 77歲農民痴迷書法,耗費15年用毛筆抄寫四大名著,小楷堪比印刷體
    今天小七介紹的這位書法愛好者是一位農民,他77歲了,但是對中國的書法非常的痴迷,竟然花費15年的時間堅持用毛筆抄寫四大名著,而且寫出了多達390萬字的小楷,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想欣賞一下這位農民的書法作品呢?當我們看到這些小楷的時候大家是不是體會到了字跡非常的工整呢?
  • 民國一級上將,在日本投降書上寫下小楷,網友:堪比印刷體!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聊起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都會想到我國的著名書法家,比如書聖王羲之,他的代表作《蘭亭序》被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千年無人超越,而在我國的歷史上著名書法家非常的多,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大家是一位民國的上將
  • 清朝「大內高手」寫的小楷,這字美到了極致,堪比「印刷體」
    比如下面這件金粉小楷《藥師經》!這件金粉小楷《藥師經》乃是清朝「大內高手」寫的小楷,這字美到了極致,堪比「印刷體」!這幅作品基本可以代表「館閣體」的最高水平了!溥儀離開皇宮時期,帶走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就有這一件金粉小楷《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 清朝最後一名狀元,科舉試卷真跡堪比「印刷體」!大師:無藝術美
    今天小七再給大家介紹一位書法家的書法,那就是清朝最後一名狀元的書法。當我們看到小七介紹的是一位清朝最後一名狀元的書法我想很多網友都非常的感興趣吧,這位狀元叫劉春霖,雖然劉春霖出身於一個農民的家庭,但是劉春霖從小就非常的聰明,非常的愛讀書,經過自己多年的刻苦學習,在光緒三十年的考試中也中了狀元,而狀元在我國的古代可以說是文化程度最高的人了,那麼這些狀元的書法寫得如何呢?
  • 他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日本受降書上的小楷出自他手,堪比印刷體
    在民國時期,有不少軍閥都能夠寫得一手儒雅的字跡,諸如蔣介石,寫得一手「中正」的楷書,讓人羨慕,還有賈景德,一手渾厚的顏體楷書,讓書法家們汗顏,而今天要走進我們視野的,也不是一位等閒之輩,他是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出任過講武學校校長,還出任過國防部長,連日本受降書上的小楷字跡都是出自他之手,一手精妙的小楷堪比「印刷體」,讓人敬畏
  • 清末科舉狀元劉春霖,筆跡如印刷體,退出官場後靠賣字畫為生
    而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狀元,可謂是生不逢時,他中狀元後國家形勢發生了變化,但他科舉考試的筆跡如印刷體一般,連書法家都自嘆不如,他就是劉春霖。同時清政府逐漸意識到,注重八股文和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也無法改變國家的局勢,所以科舉考試取消,劉春霖成為了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科舉狀元。
  • 清朝最後一位狀元考卷,字跡讓現代書法家臉紅,網友:這是印刷體
    乾隆年間,曾有一位叫王傑的考生,幾經磨礪,他終於坐到了殿試的考場上。而當時他的文採並不算最拔尖的,殿試也僅獲得了第三名探花的頭銜。然而,乾隆在覆核試卷時,意外被王傑的字跡所打動,直接將其從探花提拔成了狀元。
  • 湖北725分高考女狀元,語文拿到146分,網友發現:寫字堪比印刷體
    在今年的高考中,湖北的理科狀元唐楚玥就向我們證實了這一點,唐楚玥在高考中拿到了725分的成績,其中語文就拿到了罕見的146分,而成功的原因在於三點:熟練的寫作技巧、深厚的文學常識以及規範的寫作字體。唐楚玥自小熱愛學習,懂得一張一弛的調整之道,琴棋書畫寫字漂亮,就是我們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 我國最後一位狀元,筆跡如同印刷體,連書法家也自嘆不如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科舉考試就相當於現在的高考一般,很多人辛辛苦苦讀書十幾年,就是為了一朝中舉,然後從此成為人上人。但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考生就有點奇怪,雖然他獲得了狀元的位置,可是他即對做官沒有興趣,也沒發現他對財富有什麼貪婪的想法,他就是想拯救自己的國家,這個人就叫做劉春霖,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我國最後一位狀元,筆跡如同印刷體,連書法家也自嘆不如。
  • 真正的「印刷體」小楷:這字美不勝收,不愧為書法至寶!
    不可否認,「印刷體」書法是需要足夠的功力才能寫成,而有些「似是而非」的藝術表達,則很容易討巧。我們今天所介紹的這件書法既有整飭之美,又不乏藝術品格之表達,在世人眼中,算得上是一件「印刷體」小楷,但是其功力之精絕,楷法之精微,意趣之流露,在整個書法史上都堪稱能品。
  • 大清最後一名狀元答卷,字跡堪比「印刷體」,令現代書法家汗顏
    但是在高考的時候就需要字跡工整,卷面整潔,所以老師會要求學生臨摹字帖,就連英語的書寫都流行起了「衡水體」。比如說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的小楷,更偏重唐人小楷的風格,但受時代的局限即使是這樣,他的字依然是受世人所推崇的,因為他的小楷書法有「楷法冠當世,後學宗之」之譽。劉春霖出生於1872年,於1904年7月參加殿試,其實他當時的試卷經過考官判定的時候只是第二名,但是最後所有的試卷都需要經過慈禧太后過目,當時的清朝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憂心忡忡的慈禧太后還想好好準備做七十大壽,想從科舉之中得到一點吉兆。
  • 這才是真正的「印刷體」小楷,這字美不勝收,不愧為書法至寶!
    「館閣體」、「臺閣體」在書法界並不受歡迎,因為過於強調方正、工整,如同「印刷體」一般,往往會禁錮了書法家們的藝術特性,不利於其個性化發展。將字寫得如「印刷體」般工整、規範,往往不容易展現出藝術性,但是在書法史上卻有這樣一個人,寫出一手整齊清秀小楷,在世人眼中這就是一件「印刷體」作品,卻又不乏藝術品格的表達,其楷法的精湛嫻熟,意趣的流露,堪稱是書法史至寶。
  • 衡水中學生手寫英語作文堪比印刷體 網友:膜拜了!
    英語作文堪比印刷體,高考名校衡水中學再出傳說。近日,一組英語作文堪比印刷體的照片在網絡上流傳,據傳這是衡水中學的學生手寫的英語作文,從照片上來看,字跡工整,堪比印刷版。英語作文堪比印刷體,不僅學生認真書寫,老師也極為負責,訂正上寫的不好的字母都做了修正。這樣的態度,怎會考不上名校。
  • 高考滿分作文流出,字跡堪比印刷體,全篇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對我國絕大多數考生來說,高考是真正意義上的「一考定終身」,考高分,上名校,考生在未來就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但是,考生面臨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因此高考時的每一分都至關重要,有時候多考一分,便能超過千人,未來的路或許就此改變,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