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澳門回歸紀念日,《七子之歌》的其他「六子」指誰?

2020-12-15 百度知道問答

在1925年,聞一多先生寫的七子系列詩詞,主要寫的是離開祖國懷抱,被外敵佔領的七塊地方。在《七子之歌》中,除了澳門之外,剩下的六子是,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其實,《七子之歌》一共有7首,每一個地方,都有一首歌。但是廣大群眾比較熟悉的,就只有澳門篇。至於其他六首,估計很少人了解過。二戰結束後,威海衛、廣州灣和旅大都回歸了,在1997.7.1,香港回歸。在1999.12.20,澳門回歸祖國。現在已經是2018年了,七子中,只剩下臺灣,還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但是,我們中國失去的領土,遠不止可這7個地方。還有其他幾十萬平方公裡的地方,這些地方,我可沒忘記。我真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其他地方,都回歸祖國。不過,可能我想的,有點不大現實。希望我們的祖國,永遠繁榮昌盛,再也不要讓人欺負了,早點把釣魚島,也給帶回家。

相關焦點

  • 《七子之歌》之中的六子已經回歸,最後一子指日可待,告慰大師
    隨著澳門回歸20周年的慶典,更多的人了解到澳門的歷史,了解到「七子之歌」,那麼「七子之歌」之中的七子分別是指哪七子呢?是怎樣的一個歷史背景呢?又是哪位作者寫下的呢?《七子之歌》是近代愛國主義詩人聞一多於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組詩作品。
  • 詩人聞一多的《七子之歌》是怎樣一部作品?除了澳門還有哪六子?
    聞一多先生作品甚多,其中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七子之歌》當是重要代表作之一。作品《七子之歌》是組詩。詩人在這一組詩作品裡用擬人化的手法,把中國澳門等七個被割讓、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國母親被奪走的七個孩子,讓他們來傾訴被迫離開祖國母親的痛苦。
  • 澳門回歸20年:往事回首《七子之歌·澳門》
    「七子」之一回家了為迎接澳門回歸祖國,1998年中央電視臺拍攝了一部關於澳門的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全面介紹了澳門的歷史淵源、回歸歷程、經濟發展、文化等。《澳門歲月》經過近長達一年的拍攝、編輯和製作,該紀錄片1998年12月20日在中央電視臺播出,而《七子之歌·澳門》正是這部六篇十二集電視紀錄片的主題曲。
  • 澳門回歸17周年 《七子之歌》何時唱全?
    今天是澳門回歸17周年紀念日! 你還記得這首歌嗎?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1999年澳門回歸,一曲《七子之歌·澳門》唱響兩岸三地,唱出了中華兒女心中期盼祖國統一的心聲。 隨著祖國的強大,祖國母親的幾個孩子陸續回歸…… 香港
  • 《七子之歌》是指哪七子?有幾個沒有回歸?
    大家好,想必大家一定聽過《七子之歌》吧!「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掠去的 是我的肉體,你仍然保管我 內心的靈魂。」現在的你是否還能哼唱幾句呢? 這回講講七子之歌,《七子之歌》作為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的主題曲,為大眾所熟知,不過這裡的歌曲只是澳門篇,另外還有六篇,先說說《七子之歌》誕生的背景,1925年三月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聞一多先生從美國學成回國。
  • 《七子之歌》中「七子」是指哪幾個地方,現在都回歸祖國了嗎?
    在美留學期間,近代愛國詩人聞一多痛心於祖國多地被租借或割讓,作《七子之歌》。那麼「七子」是指哪幾個地方,現在都回歸祖國了嗎?香港島、九龍在英國人來之前,香港島其實是很荒涼的,但善於搞貿易的英國人覺得香港島地理位置很好,潛力很大,因此早就有覬覦之心。
  • 《七子之歌 · 澳門》,一首有故事的歌
    在當天的大型文藝晚會上,由年僅9歲的容韻琳領唱的《七子之歌·澳門》響徹全場。歌 曲這首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七子之歌·澳門》常被人認為是迎接澳門回歸的主題曲。1998年底,中央電視臺拍攝紀錄片《澳門歲月》,作曲家李海鷹特地將聞一多組詩《七子之歌》中的澳門篇譜上了曲,作為這部紀錄片的主題曲。由於《澳門歲月》紀錄片在海內外影響巨大,其中的主題曲《七子之歌·澳門》也因此廣為傳唱。
  • 她因唱澳門回歸《七子之歌》家喻戶曉,後放棄當明星低調入讀澳大
    說起澳門,不少人耳邊響起的就是這首《七子之歌》的旋律。由聞一多寫就的雋永詞句,經由琅琅上口的譜曲加持,被無數人所熟知和傳唱。 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紀念日將近,當年歌曲中的童聲演唱者、澳門女孩容韻琳現在也已29歲了,當年因為演唱《七子之歌》爆紅而成為「國民妹妹」的她後來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 「七子之歌」唱的是哪七子?現如今有哪些沒回歸祖國懷抱,了解下
    相信大家應該都聽過這首耳熟能熟的《七子之歌》,但是歌中所唱的澳門只是七子中的一指子,剩下六子並無編寫成歌曲,只是以詩的形式呈現。所以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七子之歌》指的是哪七子,也不知道剩下幾個有沒有回歸。
  • 澳門回歸20年,那首經典的《七子之歌》至今讓人熱淚盈眶
    李海鷹流淚譜曲一氣呵成1998年底,中央電視臺播放的紀錄片《澳門歲月》中第一次唱響了《七子之歌》。總導演李凱回憶說,他是在翻閱聞一多詩集的時候發現了《七子之歌》,並決定將其作為《澳門歲月》的主題曲:「這首詩,最合適。
  • 聞一多創作的「七子之歌」見證了澳門回歸,也見證了中國崛起
    」……這首由聞一多先生所創的《七子之歌》,想必早已經感動了許多人。但是,當時的我國正面臨著新舊軍閥混戰和各國列強欺凌,喪失的許多國土都尚未收回,比如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和旅大。因此,聞一多在悲憤之下創作了《七子之歌》。
  • 今年是澳門回歸20周年 重溫《七子之歌》依舊淚流滿面
    1999年12月20日,在《義勇軍進行曲》鏗鏘有力的旋律中,五星紅旗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冉冉升起,澳門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一首《七子之歌澳門》響徹大江南北: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如今,港珠澳大橋開通,天塹南北化作通途無阻。
  • 《七子之歌》除了澳門1子,其餘6子你知道都是誰嗎?
    如今,澳門已經回歸祖國20年,但當這首熟悉的旋律重新響起,我們無數中華兒女的心中依然洶湧澎湃,但不同的是如今油然而生的驕傲自豪已代替從前無盡的酸澀悲傷,如今的澳門在祖國母親的懷抱中茁壯地成長著。從前的我,沒此聽到這首歌,就很好奇「macau」到底是指什麼,知道今天查了一下才知道「macau」原來就是葡萄牙語中「澳門」的意思。四百多年前,即1553年,便開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但那時葡萄牙人之在澳門享有居住權,實際控制權還在明朝政府手中。
  • 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感動無數人的《七子之歌》歸功於他們
    02這首經典歌曲的出現,應該歸功於兩個人,一個是詞作者聞一多,一個是編曲人李海鷹《七子之歌》是由愛國詩人聞一多先生於1925年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部組詩作品,通篇由七首短詩構成,澳門是其中一首。所以,在中央電視臺拍攝一部迎接澳門回歸的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時,攝製組總導演發現了《七子之歌·澳門》就決定在這首詩的基礎上創作紀錄片的片尾曲。在編曲方面,他們最終找到了李海鷹。這對他來說是一次嘗試,也是一次挑戰,因為之前都是先譜曲,後填詞,而這一次卻恰恰相反。
  • 歌聲響起來丨澳門回歸廿周年與《七子之歌—澳門》與歌曲
    七首詩整體構架均齊、各節勻稱、富於「三美」一一音樂美、建築美、繪畫美,韻律迴旋起伏、一唱三嘆、饒有深致。《七子之歌》有一個「總序」,交代了創作背景與創作緣曲一一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詩人作《凱風》以愍之。
  • Macau澳門回歸18周年,七子之歌指哪七子?
    12月20日凌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駐澳門部隊分別舉行升國旗儀式,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8周年。早在1925年,聞一多在美國留學期間就創作了一首組詩——《七子之歌》,七子之歌一共七首,分別以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順-大連為主題,描寫了中國被侵略的土地,抒發了對祖國的懷戀和讚美,也表達了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憎惡
  • 李玉剛獻禮澳門回歸20周年,重新改編創作「七子之歌」
    新京報訊 在澳門回歸20周年之際,李玉剛受新華社之邀推出原創音樂《七子新歌》,《七子新歌》是在經典之作《七子之歌》的基礎上進行全新音樂創作的歌曲,將愛國熱血與團聚情懷融入其中,以此紀念澳門回歸20周年這一歷史時刻。
  • 澳門回歸廿周年《七子新歌》爆火 「團聚之歌」凝聚人心
    《七子新歌》網際網路主流媒體爆火2019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的喜慶日子,新華社推出了獻禮歌曲《七子新歌》,一時間各大網站、主流媒體、新聞類APP紛紛轉發以表達對祖國和澳門的祝福之情《七子新歌》製作人董楠據歌曲的作曲和製作人董楠介紹,《七子新歌》運用了很多中國元素的創作手法,是一首典型的中國風歌曲,前奏響起就和《七子之歌》遙相呼應,立刻把人帶入了澳門特定的情境之中
  • 澳門回歸20年|習近平:「七子之歌」總能聽出新意
    時政微視頻 | 習近平:「七子之歌」總能聽出新意有一首歌,傳唱了二十載,仍經久不衰,讓人感動;這一首歌 ,習近平主席曾多次提及,因它的詞曲中飽含著遊子對祖國母親的眷念深情。這首歌就是《七子之歌》。習近平主席在2014年考察澳門大學時曾引用《七子之歌》談愛國,「『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永遠能聽出新意,備受感動」。習主席勉勵澳門學子:「你們作為澳門的青年一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畢生之責。」抗日戰爭爆發後,華南海上交通線被日軍封鎖,身處澳門這座「孤島」上的同胞,誓與祖國人民共赴國難。
  • 澳門回歸20周年,聞一多之孫講述《七子之歌》背後故事
    「你可知『Macau』(媽港),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在當年的春晚中,由澳門小學生容韻琳夾帶著濃重鄉音領唱的《七子之歌·澳門》,更是感動了所有華夏兒女。圖:主持人鞠萍與聞一多之孫聞黎明如今二十年過去了,新一代澳門人龍紫嵐在跨年演唱會上,重新唱響這首感人至深的歌曲,再次勾起了大家的回憶,讓無數人淚崩。其實,很多人不知道,《七子之歌·澳門》的歌詞並不是為了澳門回歸而寫的新作,它是現代著名詩人、學者聞一多在1925年所寫的《七子之歌》組詩中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