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霄賢的本名叫「秦凱旋」,去年年底,他參加了德雲社霄字科第一批的拜師儀式,正式成為了郭德綱的徒弟。秦霄賢多金、帥氣,所以人氣很旺,粉絲很多。可能是因為從小太順利了,可能是因為年輕氣盛,可能是因為從小在國際學校讀書,所以他在待人處事方面有所欠缺,對老祖宗的一些基本的規矩和禮儀也不太懂。
在綜藝《德雲鬥笑社》中,秦霄賢給郭德綱倒茶,隨手把壺放在桌上,結果就挨批了!德雲社弟子秦霄賢主動為師父郭德綱倒茶,結果卻遭批評教育,原因是秦霄賢倒完茶之後,並將茶壺隨手擺放,而壺口正好正對著師父郭德綱,只見郭德綱一臉嚴肅地瞟了一眼,直接說「你就這麼壺嘴衝著我?」,頓時讓秦霄賢條件反射一樣立馬移開了水壺,並看著對面的于謙有些不知所措。
看徒弟「不懂事」,于謙也主動給予示範解釋,稱壺嘴對著人不禮貌,是對客人的一種不歡迎,還主動教秦霄賢如何儘可能的擺放好水壺,而不讓客人誤會,這秦霄賢不停地點頭表示自己學到了。
常在德雲社相聲裡聽說: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他們說相聲的,規矩尤其多。比如每次上臺前,在後臺都要拜祖師爺,大褂不能亂穿,徒弟要給師父穿衣服拿鞋子等等。但這次在節目中,放茶壺的方向,其實也是屬於傳統禮儀的一部分,更多的還有筷子不能插在飯裡,同桌吃飯長輩還沒動筷子,小輩不能開吃,等等。
郭德綱是個很重視傳統的人,他除了講究壺嘴朝向,也講究座次,哪裡為上,哪裡為尊。他重視傳統,看重傳統的師徒情分,但曹雲金只看重的是商業模式和利益紛爭,也難怪曹雲金出走,他會扎心到落淚。不過壺嘴朝向,座次位置,筷子能不能擱碗上,這些傳統,很多年輕人已經不以為意,覺得不過是些封建禮教,何必在意那麼多?有人覺著郭德綱挺苛刻的,人無完人,做好基本的不就完了,為什麼要吹毛求疵?實際上那是不諳世事。很奇怪為什麼有的人會覺得西方那些規矩就叫禮儀,就高貴,一輪到中國的就成了封建禮教?
個人認為餐桌禮儀是應該從小灌輸給孩子的,做人先從會做事開始嘛。茶壺嘴不對著別人,筷子、勺子不要豎著插在碗裡,這不僅是禮貌問題,對孩子來說也是為了避免危險情況發生。再比如不要翻菜、禮讓長輩優先、不能把自己喜歡的菜獨佔等都應該從小教給孩子。有的人說在自己家裡不用講究那麼多,我卻認為必須在家裡就這麼教孩子,習慣成自然。在家裡我們還能幫孩子改正,到了外面就是直接被人嘲笑了。
郭麒麟為什麼能火,不只是郭麒麟長得帥、有能力、又會說又會配音,沒有偶像包袱。而是他知禮,懂得謙讓。每一次,他和郭德綱一起出席活動,總是老郭走在前面,郭麒麟走在後面,郭麒麟還籤字筆,都是兩隻手鞠躬還給禮儀小姐。
秦霄賢獨得與師父郭德綱和大爺于謙共同進餐的機會,一個小飯館,一壺熱茶兩碟小菜,從「倒茶的規矩」開始,郭德綱于謙諄諄教誨,句句金玉良言,對秦霄賢耳提面授做藝之規。
秦霄賢看似「傻萌」,其實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識:提前到來的人氣和機會,需要冷靜地面對,用于謙老師的話說,要考慮清楚珍惜什麼捨棄什麼並果斷地做出選擇。那麼對於已經想清楚自己必須有一門足夠的一技之長的秦霄賢來說,沉下心來學好相聲仍是他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