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也是很多國家口中的禮儀之邦,有著源遠流長的各項傳統禮儀,餐桌禮儀也就是飲食禮儀一直是我國一個非常引人重視的文化領域,我們很重視這份禮儀。漢代的《禮記》中曾經寫過「夫禮之初,始諸禮節」,從這我們就可以看出很多禮儀與教養都是從飲食中產生的。
郭麒麟曾經因為餐桌禮儀上了個熱搜,熱搜內容就是他參加一個訪談節目中的表現。在這個節目中,郭麒麟和主持人邊聊天邊喝茶,一不注意郭麒麟把一杯茶水倒溢出來了,然後郭麒麟就主動的對主持人說「不好意思,這杯我喝。」,就把這杯茶自己喝光了。對於自己的這種表現,郭麒麟解釋是因為他的父親郭德綱制定的家教很嚴,餐桌禮儀是很重視的一項,因此有茶要倒半杯酒要倒滿杯的規矩,這是最基礎的餐桌禮儀。
並且在《德雲鬥笑社》中,有一期秦霄賢和郭德綱還有于謙一起吃飯,秦霄賢因為太緊張在給師傅們倒茶的時候出了錯,郭德綱直接就說「你就讓壺嘴衝著我?」秦霄賢十分迷惑,經過于謙的提醒才知道,飯桌上有壺嘴不能對著賓客的規矩。郭麒麟也在訪談節目中補充道,除了茶壺的規矩,家裡還有很多餐桌禮儀,例如吃飯不能出聲音、大人先動筷子、賓客到了賓客先上桌等。
從這就可以看出,餐桌雖然只有小小的一塊地方,卻能把一個人的教養都暴露出來,直接的映射出一個人他的家庭教育方式和他本人的教養。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願意與有教養的人相處,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從郭德綱教育弟子和郭麒麟餐桌禮儀的方式中吸取經驗,飯桌就是一個很多人互相溝通的地方,在這裡孩子們的用餐方式會直接體現出他本身的教養和家庭的教育。因此我們要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從而讓孩子成為一個如郭麒麟一樣的有教養和有好的行為思想的孩子。
餐桌見教養,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
一、樹立一套完整的用餐規矩
我們在設立這套規矩的時候,不要太嚴苛也不要太放鬆,一定要從孩子的本身設立,適合孩子們使用,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學會餐桌禮儀。首先要根據孩子平時的餐桌表現和孩子的具體年齡進行規矩的設立,然後在孩子小的時候先設立一些孩子能做到的簡單的規矩,例如:吃飯的時候不能大哭大鬧,也不準挑食亂翻菜等。
當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可以根據孩子情況把規矩進行更新,加入一些孩子能理解的部分,長輩動筷子孩子才能動、遇到自己喜歡吃的菜要及時分享、賓客來了讓賓客先上桌,這樣的方法會讓孩子在心中自動形成一套完整的用餐規矩,徹底明白在餐桌上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以後才會做得更好。
二、給孩子表現的機會
孩子學會了沒有用,實踐出真理,只有孩子有機會在用餐時展現出需要改正的地方,父母們才能進行糾正,完善孩子們的餐桌禮儀,因此家長們要多給孩子展現餐桌禮儀的機會,如果一些地方沒辦法展示,父母們可以創造機會。讓孩子把自己當做賓客或者裝作在隆重的場合吃飯,讓孩子們進行展示,從而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
三、以身作則
只用言語教導是一種非常低效率的單調教學模式,要想孩子們真正的掌握好餐桌禮儀,就必須讓孩子有可以接觸模仿的對象。父母們一定要做好榜樣,規範好自己在餐桌上的言行舉止,以身作則的用自己來影響孩子。父母就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只有父母潛移默化的用自己的行為規範孩子的行為,孩子才能成為一個餐桌禮儀很完美,很教養的好孩子。並且父母們也可以讓孩子多跟一些教養好,餐桌禮儀也很完美的同齡小朋友們一起玩耍,從而更好地提升自己,也可以準備一些書籍帶著孩子一起觀看。
我是小二,一位正在成長中,擁有豐富育兒經驗的多平臺作者,關於今天的話題,各位家長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或者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都可以分享到評論區,我會定期查看,我們一起解決,共同進步,讓你我的育兒道路互相陪伴,不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