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路遇小乞丐,我好心施捨,入宮那日見皇上我愣住,是他

2020-12-20 每天讀點故事

本篇內容為虛構故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1

玉璧珠簾,狐裘鋪地,屋中一座銅鼎香爐飄著嫋嫋香菸。

太后所居的寶華殿實在是奢靡到快要晃瞎了我的眼。但儘管這殿內四處都是光華,我卻仍把眼神落在身邊的女子身上。

她今天著意打扮了一番。

著意的意思就是只穿了件半舊的白色衫裙,頭髮隨便用一支碧玉簪挽了,松垮垮無精打採,更過分的是她未施脂粉,連眉都懶得描。可即便是這樣,我也不得不承認,這仍是美得令人髮指的傾城之貌。

清清淡淡,素白淡黑的顏色,就像一幅水墨美人像。正因為打扮得如此敷衍糊弄,才更能驗證出此乃真國色。哪怕同為女子,我也快要被這樣的容色傾倒。

還在心中感慨,卻見珠簾一動,太后已走了出來。

我迅速地低了頭,眼前是自己身上所著的靛藍撒花大裙,用銀線金珠綴成了蝶穿百花的圖紋,裙角之下十分不低調地露出綴在繡鞋鞋尖上一水溜拇指大小的十顆南海寶珠。這套神級裝備原本是屬於我身邊的美人——我的長姐蘇頤荷的。但在臨出門前,我衝進她房裡將這些東西搶到了手,然後迅速地套在了自己身上。

我穿得如此犀利張揚,太后卻好似沒有看見她一般徑直走到她的身前,突然嘆了口氣:「頤荷,你這是……何苦?」

蘇頤荷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聲音已哽咽了:「求姑母成全。」

我正在想著是不是應該適時說點什麼,卻聽見殿外有人通報:「皇上駕到——」我趕忙斂神屏氣,等著最後的判決。

「皇上,這便是蘇家的兩個女兒,頤荷,慕蘭。」

這句話其實還有一句潛臺詞——

無論如何也要留下一位伺候宮中。

蘇家乃世家大族,加上如今的太后,共出過三位皇后。但如今的皇上洛明昱從小便十分有自己的主意,立後之時力排眾議選了出身卑微的縣丞之女,只是轉眼快三年,這位文皇后的肚子仍未有任何動靜,太后終於有機會將蘇家的女兒送進來。

打的是什麼主意,大家心知肚明。

我不敢抬頭,只看見玄色長袍隨著那團龍繡靴一起一伏。再往上一點,是修長的手指正執著一柄玉如意。我眼一閉,牙一咬,等那長袍飄到自己身前時,腳下一崴,直朝那人跌倒下去——

果真被他下意識地半扶了一把。

我觸到那溫潤的玉如意,似是觸到了他的手一般有些膽怯,但仍堅定地將玉如意奪入自己手中,攥在懷裡。再退一步,盈盈一拜:「慕蘭謝皇上賞賜。」

2

我知道自己的手段不甚光彩。

但無論如何,我被留了下來,並在當夜送入欽安殿。只是洛明昱並未碰我,甚至連面都沒有露,第二日一早又將我原封不動地退了出來,連名分也給得極勉強,蘇家正牌小姐,卻只封了個不倫不類的蘭嬪,寢宮選在離欽安殿很遠的鎏秀宮。

聽說這位皇帝性子桀驁,恐怕還從來沒有被誰這樣設計過。

我本不在意,卻被太后訓斥一番。

說自立朝開始,還從未有過哪位後宮嬪妃侍寢連皇帝的面都沒見過,就被遣了出來。既已留在宮中,就須得想辦法在半年後的選秀之前懷上龍種。否則便是暫且防得了那個縣丞女出身的皇后,也未必能鬥得其他女子。

訓斥之後,太后又提起頤荷。

蘇頤荷容貌出眾,才德兼備,蘇頤荷心思通透,聰敏過人。其實我還到許多人私底下議論說,蘇頤荷曾被京中男子私下品評為第一美人。

「……若是頤荷入了宮,哪裡需要哀家如此操心。」太后深深嘆了口氣。

我身邊的靜月姑姑是太后著意調教過的,回到鎏秀宮就為我梳了個繁複的髮髻,又找了一身鮮豔精緻的繡裙換上,再往我手裡塞一個食盒。

「皇上每日從御書房出來都會去湖心小築休息,娘娘就說這是親手為皇上煮的燕窩粥……」靜月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其實我第一次見洛明昱要比她們料想的都要早。

那時候我年紀不大,跟著蘇頤荷一起入宮拜見太后,不耐煩她們那些宮婦聊天,一個人偷偷地摸出了寶華殿。可四處都是差不多的宮殿交叉縱橫,我很快就迷了路,無意之中闖入一個小庭院裡。

正是初夏時節,園中迷花醉人眼。

花間站著眉目溫柔的男子,正將一支長長的流蘇金簪插入坐在他身前的女子鬢髮之上,而那清秀柔美的女子則輕笑著用手在瓷盤裡捻了一顆櫻桃用口銜了,他輕輕一笑,俯首就「吃」了下去。

這著實令人臉紅,但我卻不知如何就想起那句俗不可耐的話來。

只羨鴛鴦不羨仙。

他們喁喁私語,只半句入了我的耳。他同她說:「……此生不負。」

那幅畫太美,所以我記到如今。

當靜月引著我來到湖邊被侍衛攔下的時候,我一眼就看清了,在湖心小築裡陪在洛明昱身邊的女子,就是當日那素手執紅櫻的美人。只是此刻他們並不如初見之時和睦深情,反倒是劍拔弩張,吵得一塌糊塗。

那女子似乎哭了起來。

洛明昱面色鐵青,帝君的威嚴頓時壓抑得連我都有些膽怯地低了頭。突然聽見水上輕微一聲,我心下一動,將手中食盒又塞回了靜月姑姑的手裡,然後拎起繁複的宮裙,撲通一聲跳進了湖裡。

鑽入水裡之前,聽得靜月在岸上大喊:「皇上!蘭嬪娘娘落水了!」

其實我娘是江南女子,我自小就被她帶著去蘇家的避暑山莊裡鳧水,對水性很有幾分自信,但我卻錯估了水溫。

雖已是春深,但湖水依舊寒得有些刺骨。

尤其我被那累贅的宮裙拖累,遊得幾下便有些使不上力。我咬著牙朝著小築的方向縱身,摸摸索索地一路尋了過去。

直至後來,昏昏沉沉的連方向也有些辨不清,卻感覺手下觸到了一支細長的東西,我攥緊在手中,終於筋疲力盡。

眼一閉就人事不知。

3

我醒來的時候天都已經黑了。

身上壓了又重又厚的被子,熱得我差點喘不過氣。我睜開眼睛正好看見一個黑黢黢的影子坐在桌前,我哼唧了一聲:「靜月……我渴了……」

那個黑影一動,站起身來悶聲不響地倒水,動靜鬧得很大,像是朝茶壺杯子在撒氣。這斷不能是那個緊守本分做事妥帖的靜月。

等走到跟前來,我才看清楚,竟然是黑著臉的洛明昱。

我見過他這麼多次,每一回都畏懼於他九五之尊君王之氣的威嚴,這令我覺得什麼迷花什麼溫柔都是我少女時代的一個幻夢。

我往被子裡縮了縮,他沒好氣地將杯子遞過來,冷笑道:「在朕面前耍什麼花招?蘭嬪這點手段,還是留著去哄你的姑母吧。」

他以為我故意落水想引起他注意?

仔細一想,靜月也一定是這麼以為的。我一口喝乾了水,才慢吞吞地把另一隻手從被子裡拿了出來,手中緊緊攥著的才是我下水的原因。

那一支流蘇金簪。

「幸虧……幸虧我一看見就趕緊跳下去了,不然真不好找。」

他眸色幽深,定定看著我,一言不發。

我嚇得又往被子裡縮了縮,「就……就算是吵架也不能亂扔東西,這支金簪……」

「你喜歡就留著吧。」他轉了身,徑直走了。

我嚇得不輕,這是什麼意思?我自作聰明地以為這流蘇金簪是他與文皇后昔日定情之物。吵起來自然毫無理智,可若是日後和好的時候失了這信物難免不妥,所以我才逞能跳下了水。可他卻讓我留著。

只是……我留下這金簪又有什麼用?

我被它明晃晃的反光灼得目痛,喊了靜月讓她收進了匣子裡,昏沉沉地又睡了過去。

可卻沒有料到,這之後洛明昱卻每天都找了藉口來鎏秀宮,卻並不留宿。有時他只是翻翻我書架上的那些書冊,有時他只是隨便在後院看看花草。

有一次他坐在我的鞦韆架上發了一會兒呆,還有一次,他實在無聊,竟伸出手指戳了戳我剛插進羊脂玉瓶裡的兩枝桃花。

這動作實在太幼稚,我撲哧一聲就笑了出來。

下一刻我就驚得跪了下去,「臣妾……」

他只淡淡說了一句:「起來吧。」接著便坐在榻上,頗有些玩味地看著我,「朕還以為蘭嬪是個啞巴。」

我不敢亂說話,只是膽怯地看了他一眼。他有些不耐煩起來,「有什麼話你就說,難道朕是個暴君?」

我終於鼓起勇氣問出心中埋藏已久的疑問:「你是怎麼喜歡上皇后的?」

這話問得大膽,說完我就後悔了。但洛明昱卻並未生氣,他只抬了抬手,「要聽故事先給朕倒杯茶。」

這故事跟我設想的一點也不同。

洛明昱十四歲大時,正是心高氣傲的年紀,上書房有太傅哄著,校場有武官讓著,先帝對他要求雖嚴,卻也總是稱讚有加。他就真以為自己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決心一個人出宮微服私訪。

結果銀子被騙光了不說,還差點喪命。稀裡糊塗地誤入小縣城,淋了一場大雨,又餓又累昏沉沉地倚在橋口。

那時的文皇后還是個十六歲仍待字閨中的縣丞之女,就等著過完年入宮選秀。可她不知怎地就多看了一眼橋邊的落魄少年。那少年既髒汙又落魄,像個乞丐。但他……又絕不會是個乞丐。

她見他望著她舔了舔嘴唇,便明白過來,他一定是聞到了她懷中剛買的糖炒慄子的香味。

故事到這裡,之後情形無須多言。不過是兩廂情悅,情定終身。

洛明昱喝了一口茶,問我:「你吃過糖炒慄子嗎?」

我搖頭,「沒有。」

「朕以前也沒有吃過。」他站了起來,「不過那之後,朕已令宮裡的御廚學著做了。有機會你可以嘗嘗。」

4

後宮之中總不乏各種流言蜚語,但傳到我這裡來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很對不起文皇后。她與洛明昱年少定情,許多年來都是相敬如賓,恩愛不疑。可因著我入宮,終是起了嫌隙,一向溫婉的文皇后也忍不住跟洛明昱吵鬧。之後洛明昱又常來我宮中,於是後宮諸人都在傳:出身卑微的皇后娘娘終於失寵了。

我將這愧疚偷偷地跟入宮來看望我的長姐蘇頤荷說。

此時蘇頤荷已嫁了人,夫君是朝內年少有為的名將陳昂。當初她費盡心思不肯入宮,就是為了這個男人。

如今得償所願,她卻似乎也並沒有開心多少。

聽了我的想法,蘇頤荷一聲冷笑,「天底下有哪個女子是單純良善的?尤其這後宮之中的爾虞我詐,豈是你想得這般簡單?」

我不太信,只覺得長姐思慮過甚。

可洛明昱卻仍在跟文皇后賭氣,幾天之後仍是傳召我陪他晚膳。眼見著那些精緻可口的菜並未怎麼動,我心知他還在想著文皇后,正思忖著要不要開口勸慰,突見一個面生的宮女遞來一個食盒。

「這是什麼?」我打開盒蓋,撲鼻而來一陣甜甜的香味,並不是糖炒慄子,而是慄子糕。

「回娘娘,這是御膳房送來的。」

不知為何,我總覺得這宮女在說謊。想了想也未揭穿,只待她走了之後悄聲吩咐靜月:「你跟過去看看。」若當真是皇后派人送來慄子糕想向洛明昱低頭,那就可順勢為他們說和。

洛明昱本已不吃了,但見我遞上的這糕點,又拿起了筷子。

試菜的太監正要上前,卻被洛明昱揮手退下。他一定也明白了這做這慄子糕的是何人,那人與他相愛多年,是最最值得信任和珍惜的。

可變故卻轉瞬間發生。我還沒開口,就見洛明昱痛苦地捂住了肚子,他面色發青,渾身冷汗,烏黑的血自他的唇角流下,顯然是中毒之兆。

闔宮大亂。

我好像什麼反應都失靈了。只知道站在欽安殿裡,看著太醫進進出出,宮人們紛繁忙亂。不知過了多久,太后從裡面出來,神態稍解,我才漸漸找回一點知覺。

可她的臉色卻並不好。

「那道慄子糕是哪裡來的?」

老太監抓了那個進獻慄子糕的小宮女上來,小宮女瑟瑟發抖,似乎怕得很,但她說起話來卻很有條理:「……是御廚親眼看著奴婢將慄子糕從御膳房裡端出來的,途中一路都有太監跟隨,並無差錯,只到了殿外蘭嬪娘娘曾打開蓋子看過。」

我的腦子裡嗡嗡地響,這是什麼意思?

太后銳利的眼神盯著我,「蘭嬪,怎麼回事?」

我的眼前不斷出現洛明昱吐血的那一幕。青白的臉,烏黑的血,發紫的唇。那一定很痛吧……我寧可吃下那毒的是自己,忍受那痛苦的是自己,怎會下毒去害他?可究竟是誰?是為何因由,我不敢去想。

見我不做聲,太后臉色很不好,她並不了解她這個平日裡素不關心的侄女,心裡怕是真有點相信了那宮女的砌詞。

「蘭嬪!你竟敢……」

「太后明鑑!這絕非是蘭嬪所為!」突然一個人從門外闖進來,大喊著跪拜下來。

相關焦點

  • 故事:入宮兩月我得皇上獨寵,可只有我知道,他根本沒碰過我
    「姑娘畫我可以,但畫作我們要帶走。」玄衣少年皺了一下好看的眉頭,應了我的要求。我見他答應了,忙不迭地將他們往畫桌那邊引,想到剛才的要求,又轉頭道:「那……」剛出口一個字,我立馬收了聲,萬一他反悔不讓我畫他怎麼辦?鋪紙擺墨,提筆看人。
  • 入宮成寵妃,懷了龍子母憑子貴,我卻只想謀害皇上逃出宮
    舒妃一直是仗著家室顯赫嬌縱跋扈,平日裡就一副誰也看不上的模樣。皇上又偏偏乖巧懂事的看多了,就喜歡這種嬌豔美人兒。程歲歲低著頭不說話,她本就不喜歡這樣的場合,更是討厭各種唇槍舌鬥。「舒妃此話不假,鈺貴人入宮這麼久還從未侍寢。
  • 故事:太子說要娶我,可那日在書房,他卻和我爹商量把我嫁給皇上
    至於我的夫君,現任梁帝,他是大梁出了名的和尚皇帝,整天只知道窩在西暖閣誦經禮佛,壓根沒有閒心管我的死活。還記得加皇后冠冕那日,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見到他,他塞了一摞佛經給我,問我要不要同他一起念。一開始我以為這是聖旨,慫慫地捧著經書,卻只知反覆誦念「南無阿彌陀佛」。
  • 故事:我懷有身孕,皇上萬分重視,卻因一封信把我關進大牢
    陌歌見她神色異樣,心生疑慮。皇后對桂花是不曾敏感的,忙又仔細地觀察了幾分。平日嬌小的皇后,今天小腿微微腫脹,且桂花氣味並無異處,可她聞過後卻氣血上湧,莫非?隨即,又氣又好笑,「你這皇后做得也忒不上心了,你可知你有大喜了。要曉得,皇后有為皇室延續香火之責,你竟是一點都沒放在心上。你呀你,叫我不知說你什麼才好!」
  • 故事:皇上寵我愛我,我生子時他陪伴左右,不想他在背地算計著我
    母親告訴我周氏女兒一舉一動甚於皇后,為天下女子效,所以必要識萬物懂千方。我一一記下,學家儒門風,識天下方物,修針指女紅,走姍姍蓮步……及笄那日天下豪門皆來觀禮,我親烹古清茶獻奉賓朋,滿座皆嘆我之茶道。「大哥他……」我帶著最後一絲期翼開口,卻被母親打斷。「你大哥如今已是天下鴻儒之一,受世人尊護,我周家再有一位於社稷有功之人,便可再多一分把握。所以,你必須入宮為皇家誕育子嗣。」「周家沒有教過我為人妾居人下的道理,你們這樣做,不怕世人恥笑麼?不怕大哥失了顏面麼?」
  • 寵文:「皇上,該上朝了」他抱著小皇后怒斥:吵醒她我誅你九族
    今天給大家寵文:「皇上,該上朝了」他抱著小皇后怒斥:吵醒她我誅你九族!精彩不斷,趕快閱讀吧!《卡牌皇帝》作者:T博士內容簡介:張純帶著一張卡牌遊戲的摸排卡穿越了,他沒有野心,只想舒舒服服的過日子。但很可惜,張純泛濫的好心收留了滅國的公主和她的子民,於是公主的敵人盯上了他。
  • 董小宛入宮見仇人,討好皇上藉此報仇,結果大仇未報還被驅趕出宮
    董小宛入宮見仇人,討好皇上藉此報仇,結果大仇未報還被驅趕出宮卻說董小宛入宮後,順治帝十分鐘愛,無奈她念念不忘冒公子,終日沒精打採,日子久了,她覺得這位皇帝倒是好性兒,心中的悲愁,也慢慢地減輕下來。宮女見她肯說話了,便背裡問她的來歷。
  • 故事:和皇上10年情深,宮裡都奉我為未來皇后,可他娶的人不是我
    我酒醒大半,嫌惡地避開他的手,只惱今晚不知走了怎樣的黴運,竟叫我與他在御花園中狹路相逢。他是皇上的二弟,最是風流成性、簡直好色如痴。我素來對他退避三舍,平日裡他也忌憚著姑祖母之勢而對我面上禮數周全。可偏偏今日的他醉了酒,骨子裡的劣根性竟叫他生出了些魯莽心思,居然敢明目張胆地調戲起我來。
  • 故事:自入宮後,皇上不惜為我廢后專寵一人,可我卻想要他的命
    我心頭髮冷,當初母家送我入宮的目的不純,只盼著我能早日誕下皇嗣,能給他們弒君挾幼子搭橋鋪路,從而把持朝政得享萬千尊榮。是皇上不計前嫌,在被廢後王媛拿出我孫家謀逆的證據後,也只是削減了我父親的權力,拔除了母家派入宮中的暗樁,將這份能誅九族之罪化於無形。母親不以為然道:「我的好姑娘哎,你怎被皇帝的這點子小恩小惠迷暈了眼?
  • 故事:為了家族,我甘心入宮為妃,到頭來族人卻將我逐出家譜
    母親看出了我的情緒低落淡淡開口道:「待你入宮掙到了前程,看有誰還敢再看輕你,看輕我們孤兒寡母。」說著說著她便滿面是淚,抱著我久久不松。很多次都是這樣,我被母親抱著哭訴,她的淚越來越多,我的臉上越來越涼,心裡也越來越涼。所以,我定要去掙個好前程。
  • 故事:皇上總說愛我,可我得重病時,他卻親自下旨不醫治直接下葬
    但她目光堅毅,誓不低頭:「母親,我早與仲獻定情,此生絕不入宮。」蘇夫人甩手一耳光,惡狠狠道:「要麼入宮,要麼就看著孫仲獻死在你面前。這些年我好吃好喝養你,可不是讓你找個窮小子,你答應也好,不答應也罷,這宮你必須得入。」蘇薔薇哭得不能自已,良久點頭說:「母親,我答應你。」
  • 故事:心上人說了非我不娶,可他卻為了前程把我獻給皇上
    於是,我就像預先想好的那樣,讓爹娘送我入宮,給姑姑們相看。我時運好,頭一次相看便碰上了一位好主子,是令答應,她跟姑姑開口:「這個很是伶俐,便讓她去跟我辦差吧。」管教姑姑堆著笑說我是頭一日入的宮,還不懂規矩,等調教了再送去玲瓏宮。
  • 故事:我打倒眾美女成皇上寵妃,他失蹤6年的初戀卻回來了
    但見陌歌心神不寧時,她又輕附耳邊低語:「儘管如此,奴婢還是買通了負責給皇上研墨的小太監,據他說,皇上總握著一支攢金梅花琉璃釵,時常發呆入神。」陌歌愣怔,「你確定是攢金梅花琉璃釵?」梅心點頭,疑惑道:「倒也不是什麼珍貴的金釵,可皇上怎就握著不放呢?莫不是……莫不是哪個小主的?」
  • 故事:我是孤女,皇上卻封我為妃獨寵一人,我遇刺後才知他的目的
    1那一角植著幾株合歡,欣欣然暈出緋紅一片,煞是好看。卻也不及她的半分顏色美。她著一身刺目的紅裙,簌簌而起的風吹亂了髮絲,掩不住她神色之中的倨傲鋒芒:「蘇徹!你竟敢召別的女人入宮!」他敢!天下誰敢廢她!阿堯匆匆跑了過去,卻見御書房內空無一人。再轉身,晦暗不明的宮燈之下有個寂寥的背影,她無端有些忐忑起來,自知自己從來是個囂張蠻橫的性子,若是連他都厭棄……「蘇……」才張口就急急收了聲,她幾步上前柔聲道,「皇上。」他恍若不聞,紋絲不動。
  • 標題:陪心上人出生入死打下天下,他成為皇帝後,可皇后卻不是我
    「剛剛入宮,我還以為我能獲寵。」禹嬌嬌慘然一笑,「我為陛下做了一份桂花藕粉糕,陛下便讓您來照顧我,是我想多了,但是嬤嬤,我求求您幫幫我!」嚴嬤嬤是皇上身邊的老人,當時她呈上這份糕點,皇上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然後便指了嚴嬤嬤去照顧她。
  • 故事:皇上封我為後,都說他獨寵我,可墓室的畫像提醒我他不愛我
    論年紀,她不過二九年華;論容貌,她是真正的傾國傾城;論家世,她出身士族,家中世代封爵,入宮以來更是獲得無限恩寵。「妹妹好大氣焰。」華妃卻並不氣惱,只淡淡笑了笑,「前日本宮聽說皇上賜了一件八寶紅裙給琳妃,怎不見妹妹說她?」「區區一個琳妃……」赫連真冷笑,「我只跟你說,你就是穿成一朵花兒,皇上也不會多看你一眼!
  • 故事:被皇上天天召見我以為能封后,誰想他一道聖旨讓我去和親
    唐煜故意磨蹭了許久才去鳳陽宮。此時鳳陽宮裡早就擺上了晚膳,鳳陽公主正坐在一旁等著,好不容易,總算把當今天子給盼了過來。施禮後,鳳陽公主鳳眸一挑,「我都回來一月了,若不是今日派人請,怕是還見不著,陛下不會是把我這個長姐給忘了吧?」「皇姐,我可不敢!」唐煜呵呵一樂,「只是最近太忙!」
  • 老領導退休了,我辦酒席邀請他,收到紅包我愣住了
    前段時間,我給孩子辦滿月酒席,邀請單位同事,親朋好友聚聚,一起高興高興。這次酒席,我還特意邀請了今年剛退休的老領導,畢竟多少年的工作關係了,老領導也是一口答應,一定去。就這樣大家高高興興一上午,下午回家我拆開紅包,準備入禮帳,下次好回禮。拆著拆著,看到老領導給我隨的禮金,我愣住了,不會是弄錯了吧?
  • 故事:鉤弋夫人:憑藉一枚玉鉤,我成為了皇上最愛的寵妃
    我在他的指導下,備足了厚禮,去向李夫人示好。李夫人見了我,一改先前口風,說她最怕裝神弄鬼之事,最恨興風作浪之人,才會對我那般嚴厲。「衛皇后不問妃嬪之事,本宮不得不挑起這副重擔。放心,本宮眼裡雖容不得沙子,但也從不虧待姐妹。你年紀小,自然更不會讓你受委屈。這個,就當本宮給你賠不是了。」
  • 慈禧:皇上你別走,多陪我一會,皇上:不行,太監開始念那句話了
    當年慈禧剛剛入宮的時候,鹹豐皇帝非常寵幸她,幾乎夜夜都要留宿在慈禧的寢宮。就像唐代大詩人在《長恨歌》中描寫的一樣:「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有一天,鹹豐又在慈禧的寢宮睡覺,一連幾天都沒有去上朝了。朝廷大臣無計可施,只能找到了皇后慈安,希望她能夠到後宮將皇上請出來。慈安沒有辦法,只能頭頂祖訓來到慈禧寢宮前,讓太監大聲朗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