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亭記》丨蘇舜欽

2021-02-13 大雅1922

李綦周按,滄浪亭,位於蘇州市三元坊滄浪亭街3號,是一處始建於北宋的中國漢族古典園林建築,始為文人蘇舜欽的私人花園,其佔地面積1.08公頃,是蘇州現存諸園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古代園林。

「滄浪亭」始為五代時吳越國廣陵王錢元璙近戚中吳軍節度使孫承祐的池館。宋代著名詩人蘇舜欽以四萬貫錢買下廢園,進行修築,傍水造亭,因感於「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題名「滄浪亭」,自號滄浪翁,並作《滄浪亭記》。歐陽修應邀作《滄浪亭》長詩,詩中以「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題詠此事。自此,「滄浪亭」名聲大振。

蘇舜欽其人:

蘇舜欽(1008—1048)北宋詩人,字子美,開封(今屬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遷至開封(今屬河南)。曾任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進奏院等職。因支持範仲淹的慶曆革新,為守舊派所恨,遭陷害去職,罷職後閒居蘇州。

《滄浪亭記》


馬 麟 秉燭夜遊圖

予以罪廢,無所歸。扁舟吳中,始僦舍以處。時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狹,不能出氣,思得高爽虛闢之地,以舒所懷,不可得也。 我因獲罪而被貶為庶人,沒有可以去的地方,乘船在吳地旅行。起初租房子住。時值盛夏非常炎熱,土房子都很狹小,不能呼氣,想到高爽空曠僻靜的地方,來舒展心胸,沒有能找到。 一日過郡學,東顧草樹鬱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並水得微徑於雜花修竹之間。東趨數百步,有棄地,縱廣合五六十尋,三向皆水也。槓之南,其地益闊,旁無民居,左右皆林木相虧蔽。訪諸舊老,雲錢氏有國,近戚孫承右之池館也。坳隆勝勢,遺意尚存。一天拜訪學宮,向東看到草樹鬱鬱蔥蔥,高高的碼頭寬闊的水面,不像在城裡。循著水邊雜花修竹掩映的小徑,向東走數百步,有一塊荒地,方圓約六十尋,三面臨水。小橋的南面更加開闊,旁邊沒有民房,四周林木環繞遮蔽,詢問年老的人,說:「是吳越國王的貴戚孫承佑的廢園。」從高高低低的地勢上還約略可以看出當年的遺蹟。予愛而徘徊,遂以錢四萬得之,構亭北碕,號『滄浪』焉。前竹後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澄川翠幹,光影會合於軒戶之間,尤與風月為相宜。予時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則洒然忘其歸。觴而浩歌,踞而仰嘯,野老不至,魚鳥共樂。我喜愛這地方,來回地走,最後用錢四萬購得,在北面構築亭子,叫「滄浪」。北面是竹南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沒有窮盡,澄澈的小河翠綠的竹子,陽光、陰影在門窗之間交錯相接,尤其是在有風有月的時候更宜人美麗。我常常乘著小船,穿著輕便的衣服到亭上遊玩,到了亭上就率性玩樂忘記回去,或把酒賦,或仰天長嘯,即使是隱士也不來這裡,只與魚、鳥同樂。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榮辱之場,日與錙銖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形體已然安適,神思中就沒有了煩惱;所聽所聞都是至純的,如此人生的道理就明了了。回過頭來反思以前的名利場,每天與細小的利害得失相計較,同這樣的情趣相比較,不是太庸俗了嗎! 噫!人固動物耳。情橫於內而性伏,必外寓於物而後遣。寓久則溺,以為當然;非勝是而易之,則悲而不開。惟仕宦溺人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於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勝之道。唉!人本來會受外物影響而感動。情感充塞在內心而性情壓抑,一定要借外物來排遣,停留時間久了就沉溺,認為當然;不超越這而換一種心境,那麼悲愁就化解不開。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場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憂悶致死,都是因為沒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予既廢而獲斯境,安於衝曠,不與眾驅,因之復能乎內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閔萬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為勝焉!        我雖已經被貶卻獲得這樣的勝境,安於衝淡曠遠,不與眾人一道鑽營,因此又能夠使我的內心和形體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憫萬古。尚且沒有忘記內心的主宰,自認為已經超脫了。

——北宋·蘇舜欽 文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

大雅1922

相關焦點

  • 蘇舜欽與滄浪亭
    滄浪亭    蘇州園林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滄浪亭是蘇州園林中的佼佼者,也是現存最古老的一座園林,人們提起滄浪亭,自然而然就會想起它的創建者蘇舜欽。這次他在府學東邊發現一塊棄地,那裡草木茂盛,崇阜廣水,附近還有荒蕪的池館,相傳原為五代吳越王錢元鐐的池館,蘇舜欽知是他的近戚中吳軍節度使孫承佑的別墅。於是他花了四萬錢將它買下,加以修葺,還在水旁築亭,取《楚辭.漁父》中「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之意,將此園命名為「滄浪亭」。
  • 晚潮丨滄浪亭記
    我最早知道滄浪亭,還是讀明代文學家歸有光的《滄浪亭記》。文章一開頭:「浮圖文瑛居大雲庵,環水,即蘇子美滄浪亭之地也。」說文瑛和尚居住在大雲庵,那裡四面環水,從前是蘇子美創建滄浪亭的地方。可以說,滄浪亭是蘇州園林中現存最古老的園林,始建於公元十世紀的五代越國,而得名於北宋文人蘇舜欽,現在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 蘇舜欽與滄浪亭 :最早的創建者
    蘇舜欽在蘇州過了約三年的退隱生活,寫了不少有關滄浪亭和蘇州的詩作。慶曆八年(1048),蘇舜欽復官,授湖州長史,同年十二月病卒,此時才四十一歲。歐陽修為他寫了墓志銘。蘇舜欽去世後,滄浪亭曾屢易其主,後為章申公家所有。
  • 再往蘇州,重遊滄浪亭,才發現蘇舜欽《滄浪亭記》中有這許多懸疑
    坐在滄浪亭的觀魚處,讀過蘇舜欽的千古名篇《滄浪亭記》,突然發現這篇世人耳熟能詳的文章居然有這麼多讓人難以讀懂的地方,而這些難懂的疑點竟都源於這一個字……而蘇舜欽是其中一個繞不開的名字。說到蘇舜欽,便不得不提滄浪亭。年復一年地講了下去,冥冥中,好像跟這個只來過一次的地方結下了某種緣分。
  • 北宋詩人蘇舜欽,最出名的不是詩集,而是1篇散文《滄浪亭記》
    蘇舜欽是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曾擔任過縣令、集賢殿校理、監進奏院(各地方官進京朝見皇帝或辦事寓所的官員)等職位,他與宋詩的開山祖師梅堯臣合稱為「蘇梅。」蘇舜欽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寫了一篇散文《滄浪亭記》。一個詩人,怎麼會寫出散文呢?他又是怎麼想的呢?
  • 蘇舜欽與滄浪亭!
    滄浪亭又落雨了。這是嫻寧與舜欽相守的第十個年頭。她與他坐在滄浪亭中,一壺清茶,兩碟花糕,便又是一日了。故事,起於暮春之末。「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父親,這是誰的詩呀?」
  • 重讀《滄浪亭記》
    》和諸多以滄浪亭為吟詠主題的優美詩文,已成民族文化和精神史的一部分,吸引著慕名的觀光客紛至沓來.九十年代初,我首次到蘇州出差,遍遊園林,初讀《滄浪亭記》,不太懂,覺得是篇園林主人營造日記而已,更不知《滄浪亭記》和《嶽陽樓記》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呢。有什麼關係呢?我說給您聽。慶曆六年(1046),範仲淹(989—1052)揮舞其如椽巨筆,寫出光芒萬丈的《嶽陽樓記》,「始作俑者」滕子京也跟著沾了大光,名垂青史。
  • 歸有光:滄浪亭記
    滄浪亭記《滄浪亭記》是歸有光應僧人文瑛之請而作。
  • 不奔湧的前後浪——《滄浪亭記》
    有兩篇文章,名字都叫《滄浪亭記》,一篇是北宋的蘇舜欽寫的,一篇是明代的歸有光寫的。按照近日奔湧的網紅名詞——「前浪」和「後浪」的提法,前浪是北宋蘇舜欽的《滄浪亭記》,後浪是明代歸有光的《滄浪亭記》,不過他們兩文面世相差了500多年,且滄浪亭的浪也只是花園裡一小湖水,所以並沒有奔湧。
  • 蘇舜欽蘇大才子的唯一詞作《水調歌頭·滄浪亭》解讀
    後來,賽神會以舊例賣廢紙換錢和同僚辦宴會,被告了一個監守自盜,再加上宴會上有人寫狂傲的詩歌,他們這些人被貶,蘇舜欽更是被直接削職為民了。 削職為民後,蘇舜欽來到蘇州,買了一塊荒廢已久的舊花園,然後經過他自己的設計後,整治修築一番,這便是至今仍有盛名的滄浪亭。 修建好滄浪亭後,他在這裡傷景垂釣,看起來很是悠閒,頗有點歸隱的架勢。
  • 蘇舜欽蘇大才子唯一詞作《水調歌頭·滄浪亭》解讀
    後來,賽神會以舊例賣廢紙換錢和同僚辦宴會,被告了一個監守自盜,再加上宴會上有人寫狂傲的詩歌,他們這些人被貶,蘇舜欽更是被直接削職為民了。削職為民後,蘇舜欽來到蘇州,買了一塊荒廢已久的舊花園,然後經過他自己的設計後,整治修築一番,這便是至今仍有盛名的滄浪亭。
  • 蘇舜欽的《水調歌頭·滄浪亭》,一氣貫通,清曠豪邁,慷慨深沉
    「清風明月本無價」出自歐陽修的《滄浪吟》,而「近水遠山皆有情」出自蘇舜欽的《過蘇州》。歐陽修不必多介紹,大家都熟悉,而宋代文學家蘇舜欽與蘇州與滄浪亭的淵源就太大了,因為他就是滄浪亭的第一任主人,他正是遭遇貶官後在蘇州歸隱時修建了滄浪亭。
  • 滄浪亭—蘇舜欽的隱居生活: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
    正如其它園林一樣,滄浪亭也承載著園主的避世歸隱之意,這座園林承載著北宋詩人蘇舜欽被貶削職後日積月累的難以排遣的孤寂和鬱悶卻渴望得到起復重用的矛盾心情。這件事對蘇舜欽造成了非常沉重的打擊,他買下了孫氏廢棄已久的別墅,加以改造,鄰水築亭,感慨自己身世沉浮,想起《楚辭·漁父》中,滄浪漁夫看見三閭大夫屈原忠而被謗,流放澤畔,臉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唱道:「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勸屈原隨世沉浮,懂得自勝之道。
  • 浮生若夢滄浪亭
    蘇舜欽頓時心生歡喜,豪擲四萬貫,收了地皮,另採石購木,在屋北臨水構建一座山亭。「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蘇舜欽自號「滄浪翁」,園子理所當然隨了主人的名,叫「滄浪亭」。他的好友歐陽修得知後,「羨慕妒忌恨」地作了一首打油詩調侃道:「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意思是:你這小子,僅花費區區四萬錢,就把清風、明月「圈養」在家,真是撿了個天大的便宜啊!
  • 詩畫蘇州「滄浪亭」
    詩人蘇舜欽便是滄浪亭的主人。而滄浪亭最開始是吳越國一位節度使的池觀。後來北宋蘇舜欽看中了這方山水,以四萬貫錢買下了滄浪亭。他開始規劃,匠心獨運,重新為滄浪亭打造了一副容貌。這裡是山,那裡是水:這裡是亭,那裡是廊。細化到連門窗都別有意味,鏤空的菱花、交錯的縱橫線、大小不一的橢圓,幾乎很難找到一樣的花飾。
  • 滄浪亭的審美價值
    在歷史上,明代的歸有光是真正讀懂滄浪亭,認識滄浪亭價值的第一人。
  • 〔明〕歸有光《滄浪亭記》
    4.蘇子美:蘇舜欽,字子美,北宋詩人。他曾建滄浪亭,自號滄浪翁。該亭在今江蘇省蘇州市。5.亟:屢次。6.吳越:指吳越王,即唐末錢鏐,官拜節度使。後擁兵自重,建國吳越,稱吳越國王,是五代十國時的十國之一,轄地包括今浙江、江蘇西南、福建東北部地區。7.有國時:國家存在的時候。8.廣陵王:指吳越王錢鏐的兒子錢元瓘。
  • 宋代詩人蘇舜欽所建:滄浪亭,值得你一遊!
    滄浪亭為宋代詩人蘇舜欽所建。《楚辭 漁父》中有「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詩人自號滄浪翁,因此取亭名「滄浪」。從地圖上看,它距車站不遠。於是捧著地圖,東張張,西望望,一路尋去。走在人流不息,熱鬧非凡的大街上,想著深藏於喧囂鬧市之中的滄浪亭,是如何地清幽古樸。按著路旁箭頭所指,沿著一條池邊小路向前,穿過橫亙於葑溪之上的平橋,就是滄浪亭的正門。
  • 宋代蘇舜欽《滄浪靜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反對新政的舊黨欲動搖範、杜的地位,遂構陷彈劾蘇舜欽以「鬻(yù)故紙公錢召妓樂」,坐監守自盜之罪,被削籍為民。詩人退居蘇州滄浪亭,此詩便為其閒居時所作。 蘇舜欽簡介: 蘇舜欽(1008—1048)北宋詩人,字子美,開封(今屬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遷至開封(今屬河南)。
  • 蘇州滄浪亭為什麼沒在中國四大名亭之列?
    眾所周知,中國四大名亭是滁州的醉翁亭,杭州西湖的湖心亭,長沙的愛晚亭和北京的陶然亭。無論創建的歷史,文化的沉澱還是名人大咖詩文詠嘆,蘇州的滄浪亭可以說不輸給以上四個名亭,但為什麼滄浪亭就沒在中國四大名亭之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