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的資本江湖

2020-12-13 騰訊網

一次「欺詐」風波,讓劉德華登上了「熱搜」,其創辦的映藝公司也浮出水面。從天幕電影,到映藝娛樂、夢造者,天王是演員、歌手、作詞人,也是投資人。

文 | 溫麗虹 馮晨晨

來 源 | 市界(ID:sparklelive)

天王差一點遭遇人設崩塌。

2018年12月13日,劉德華創辦的映藝集團捲入一場涉嫌欺詐的控訴。一個叫聚善美的文創娛樂公司,突然間拋出一枚重磅「炸彈」:映藝欺詐背信!

在中國,在亞洲,在華人娛樂圈,劉天王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如今,他的名字竟與詐欺這個字眼湊到一起,消息令人震驚,幸災樂禍者感慨「華仔人設徹底崩塌」,粉絲則呼籲「沒了解事實真相之前不要妄下評論」。

好在,真相漸漸浮出水面,所謂「欺詐」,不過一場投資糾紛。但透過這一出黑色幽默,人們得以窺見天王演員、歌手、作詞人、製片人身份的另一面。

銀幕後,舞臺下,電影投資人劉德華身後的資本往事同樣精彩。「他就是一個偶像,到今天還是。也是實力派,還是一個專業的電影投資家。」王晶曾說。

天王的資本,不僅投出了《瘋狂的石頭》,投出了《天下無賊》和 《澳門風雲3》、《拆彈專家》,還捧紅了寧浩、黃渤、郭濤、徐崢。

遲到的演唱會

12月15日,周六,天王的世界巡演的首場演唱會終於啟幕。

這場演唱會比原定時間晚了一年。自2017年1月在泰國拍廣告時從馬背墜落,造成盆骨多處骨折與筋腱肌肉拉傷,劉德華不得不延後或取消多項工作計劃。那年底的重頭戲——原定於香港紅磡舉行的20場跨年演唱會隨之擱淺,這算得上整個2017年最令歌迷遺憾的部分。

但天王覺得延期1年未嘗不是好事。他樂於提起休養期間為演唱會各個環節所做的各種繁雜事務,甚至親自為演唱會製作了一首主題曲、遠赴布拉格燒制了一枚巨大的陶瓷碟子,取意「大碟」。他說,要對粉絲「有拖無欠」。

演唱會的主題海報是藝術家曾梵志作的。天王覺得自己會寫書法,但未試過英文,於是寫下了巡演標題中的「My Love」兩個英文單詞,這一「墨寶」後來成為演唱會海報Logo。

但天王沒有想到,海報上另一個被臨時刪除的Logo,令這場暌違一年的約定,在開演前兩天再次橫生枝節——2018年12月13日一早,內地的網民打開新聞客戶端,發現天王劉德華的名字在當天新聞中與商業詐欺放在了一起。

消息最初是由臺灣媒體報導的,聚善美向臺北當地有關部門提告映藝劇團。

映藝,正是劉德華創辦的公司。

聚善美稱,映藝劇團突然將聚善美的Logo從劉德華香港演唱會海報中去除,並在9月22日發函,指稱聚善美違反投資轉讓約定,所以中止雙方投資協議、沒收聚善美此前支付的投資款項。而在此前,聚善美負責人蘇耿弘通過微信向映藝探尋第二期投資款如何處理,獲得回復「按餘額補足」,便認為對方有繼續履約的意思,於8月28日交付了尾款。聚善美據此認為,映藝劇團公司代表人在香港演唱會投資協議過程中涉嫌欺詐背信。

劉德華的公司欺詐!消息突然引爆網際網路。

雖然過了最好的偶像年華,劉德華依然是藝人的典範。這個以完美人設縱橫藝壇三十多年的男人,年近六十之際竟然與欺詐扯在了一起。天王的人設,真的不堪麼?

映藝劇團,先是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則聲明。隨後,又在香港舉行記者會,稱聚善美指控公司涉嫌詐騙為無稽失實。映藝劇團解釋稱,中止投資協議並沒收了聚善美資款,是因為不能容忍欺詐協議!市界注意到,映藝與聚善美雙方籤訂合作協議後,市場不時傳出聚善美違約轉讓的信息,每次聚善美都一一否認,其負責人甚至以性命擔保絕無此事。直到8月下旬,映藝劇團得到確實證據與聚善美當面對質,其負責人才承認違約轉讓並道歉。

真相大白,天王還是那個天王。

但天王背後的那個低調而隱秘的投資江湖,由此進入人們視野,走向臺前。

他叫「劉賠錢」

1981年,20歲的劉德華考入第10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第二年以甲級成績從藝員訓練班畢業,正式籤約TVB。

此後,劉德華在演員、歌手、作詞人、製片人多個角色之間轉換,一步步走向成功,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的偶像。 不過,作為投資人,他的角色鮮有人提及。

1988年,因對在EMI推出的幾張唱片很不滿意,劉德華與朋友合作成立新樂公司,第一次自立門戶。兩年後,他憑藉積攢的人氣和口碑,在臺灣商人的資助下成立天幕電影公司。投資的大幕,自此開啟。

故事的開頭順風順水,第一部電影《九一神鵰俠侶》在公司開業第二年登上銀幕。

初涉電影出品的劉德華,沒有經驗,卻有資源。他頗費周折地請金庸先生吃飯,懇求金庸的首肯,最終得以影片名裡用上「神鵰俠侶」的名號。還邀來鍾鎮濤、郭富城、梅豔芳、劉嘉玲、葉蘊儀及陳美琪等大紅大紫的明星,請來了導演黎大煒和元奎、武術指導元德、編劇王家衛,攝影鮑德熹,美術奚仲文,穩穩的金像獎級別。

最終,天幕公司「處女作」製作成本2400萬,收回2000萬票房,轟動整個香港。這令天王自信爆棚,以為自己可以操作所有電影。

現實很殘酷。天幕公司隨後製作的《戰神傳說》與《天與地》兩部電影,均未達到預期效果,虧損嚴重。兩部電影後,天幕公司欠款即達3000萬元。雪上加霜的是,劉德華當時力捧的新星陳少霞,在拍完《天與地》不到兩年,便與天幕公司解約,跳槽到與劉德華頗有糾葛的TVB,這使天幕公司為其耗費精力創造的商業價值,付之東流。

天幕公司此後年年虧損,「劉賠錢」的外號不徑而走。1995年,天幕虧損額達四千多萬,被媒體曝光後,投資人開始坐不住了。面對債主的上門討債以及銀行的質疑,劉德華被迫將天幕公司抵償給臺灣片商蔡松林,四處借錢。好在從「老東家」向華強夫人陳嵐那裡借到1500萬,解了燃眉之急。

劉德華,此後迎來了人生中最昏暗的五年。1995年到2000年,急於還債的天王飢不擇食,不僅很少休息,對來找他拍攝影片的人來者不拒。不論劇情,給錢,就接,爛片不斷。

「我幾年拍了幾十部戲,很多都是大爛片,還被稱為娛樂圈勞模。因為我要還債,當年投資欠下的4000萬,我必須拍戲還掉。這4000萬我用五六年才還完,直到把債還清,我才開始拍自己喜歡的電影,當時是不得已,成為勞模也是被逼無奈。」劉德華曾這樣說。

五年裡,劉德華邊拍戲邊思考,對投資有了全新認識。直到千禧年前後,還完外債的劉德華再次面臨選擇:繼續「打工」,去拿那不低的薪酬?還是捲土重來、重開「天幕」?劉德華選擇了後者。

劉德華經人介紹與中建電訊創始人麥紹棠合作,重組「天幕「,但兩人卻始終存在經營理念的分歧,在《給他們一個機會》票房慘澹之後,兩人矛盾激化,並於2002年鬧到法院,中建電訊向法院提出全面禁止劉德華的演藝事業。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天王心灰意冷:「的確對影迷和我是有打擊,總之短期內,我不會做老闆開戲,也不會在電影中參與意見,否則就會涉及官司,所以專心做演員。」

最終,劉德華以退為進,籤約加盟加際娛樂公司,並與中建電訊和解,但劉德華與「天幕」的十年情緣,也走到了盡頭。

造星者「映藝」

聚善美拋出的「欺詐」炸彈,讓劉德華的下一個公司浮出水面。這就是映藝。

2002年,劉德華成立映藝娛樂有限公司。誰也沒想到,正是這個映藝,打造出了《瘋狂的石頭》、《桃姐》、《我的少女時代》、《打擂臺》等一系列口碑之作。天王劉德華,也藉助映藝娛樂徹底完成了從藝人到投資人的身份切換。

第一部電影是《再說一次我愛你》,但真正為劉德華和映藝贏得江湖地位的,是「亞洲新星導」。

2005年開始,劉德華為映藝娛樂設定兩個投資發展方向:推動「亞洲新星導」的新人導演投資計劃,為亞洲地區年輕導演提供拍電影機會;支持香港本土電影,鼓勵拍攝反映香港本土文化的影片。「我借了很多錢給別人,但不少人不還,所以我寧願將錢投放到電影新人上,希望給更多人一個學習、發展的機會。」劉德華說。

但「亞洲新星導」計劃最初遭遇的是冷漠。一次在做客楊瀾訪談節目時,劉德華一語帶過了那段回憶:在香港,大家好像不相信(劉德華)要做這個事情。有些大公司會覺得劉德華只是跑出來作秀。

遭遇很多冷漠的「亞洲新星導」計劃,第一期總投資4000萬元。由劉德華1人出資給6位新銳導演。首次啟動,便回饋給劉德華和他的映藝娛樂一部成名作——《瘋狂的石頭》。這部當年名噪一時的電影,2006年上映時,便奪下國產片票房冠軍。映藝娛樂300萬元資金,當時還是電影新人的導演寧浩,將之變成了電影2350萬元票房的一部分,也化為映藝娛樂帳上600萬元收入。《瘋狂的石頭》成了中國小成本電影裡程碑式作品,華仔從中獲得近10倍投資收益。

兩年後,由映藝投資、劉德華參演,許鞍華執導的《桃姐》,更是大獲全勝,獲得了包括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國臺灣電影金馬獎等國際範圍內的廣泛認可。僅憑藉版權銷售,映藝就在歐美市場上收回成本,內地總票房將近億元。《桃姐》,成為映藝十周年的最好禮物。

許鞍華還記得,拍《桃姐》時,第一個找到劉德華,她羅列了劉德華的諸多「前科」來解釋為什麼是劉德華:他投資過《打擂臺》這類非商業片,十幾年前支持香港導演陳果拍攝本土電影《香港製造》,他還是個好老闆,他把《香港製造》的版權留給了陳果,解釋稱是為了把作品留給導演。

如今,映藝十六年了,老闆劉德華早已學會了藏拙與分身——他擅長釐清每部影片自己參與其中的身份。

作為老闆,他尊重劇組選角,不強行客串。郭子健執導的《打擂臺》,劉德華有投資,卻沒客串,他怕「毀了那個味道」,只詢問了導演,按導演的意願,需要他客串才過來。作為演員的劉德華,在片場也不會以老闆的身份幹涉導演創作,「因為真的會影響質量。」劉德華淡淡地解釋。

他曾雪藏一些投資的電影,別人替他可惜,因為一些更爛的電影依舊在電影院上映,有些還賣得不錯。劉德華更關注自己的感受:「常常會想,如果一個拍得不好,沒有誠意的電影,就算我自己的,我也不希望它賣。」因為賣了一次,劉德華覺得就是騙了一次人。

但人們更加在意的是,劉老闆操持的映藝娛樂「造」出了不少新星。除了映藝娛樂早期投資的《瘋狂的石頭》,捧紅了片中主創寧浩、黃渤、郭濤、徐崢等人外,後來映藝娛樂投資的電影也頻頻令影圈老人「翻紅」。

葉德嫻火了。2011年,已隱退近11年的葉德嫻歸來,憑藉在《桃姐》中的演出,一舉拿下威尼斯最佳女演員大獎,成為1992年鞏俐之後,第二名獲頒此榮譽的華人演員。

林家棟加盟天王麾下。之前他剛開始在TVB一些電視劇中擔綱主角,厭倦了一年拍100多集電視劇的生活,便從TVB離開。有人替林家棟可惜,畢竟,在那個TVB電視劇熱播到內地的年代,林家棟卻下了TVB這艘大船,改投劉德華。不過,惋惜的人中沒有林家棟本人,籤約時他說:「後半生都交給他(劉德華)了!」

林家棟一腔赤誠沒有錯付,映藝娛樂成了林家棟電影生涯的開端。多年後晉升影帝時,他念念不忘的是,劉德華促成了他參演杜琪峯電影:「拍《龍鳳鬥》(電視劇)那時,杜琪峯根本不認識我,因為他根本不看電視啊。他(劉德華)說:『家棟是我公司的藝人,你不妨試試。你說他是不是貴人?我還能要求什麼?有多少人想拍杜琪峯的電影啊!」

有人覺得籤在劉德華旗下公司,掩蓋了他的光芒。林家棟執言,在劉德華安排下,自己學會了拍戲、做監製,所以有什麼關係呢?「我在電視臺的老闆是邵逸夫,那怎麼不說他的光環掩蓋了我?」林家棟說。

天王的「江湖」

天王沒有止步。

在映藝的基礎上,劉德華在影視江湖又投下一註:夢造者。

2015年,劉德華與從小便對電影存在熱忱的好友陳永欽拿督斯裡,共同成立夢造者娛樂有限公司,陳氏擔任主席,劉德華主攻創作。

陳永欽拿督斯裡的另一個身份,是馬來西亞成功集團的主席和總裁。經歷過大起大落的劉德華,又有成功集團做為靠山,再次將投資風格轉為「大手筆」。

錢多,不代表膨脹。十幾年的投資經歷,讓劉德華徹底蛻變為「老狐狸」。深得投資之道的他,多以廣撒網的方式投資,製作費用較高的電影,便與其它公司合投,不再像早期的「天幕」般孤注一擲,將雞蛋放在多個籃子裡。這樣的均衡投資,也使劉德華盈利頗豐。

夢造者投資的第一部電影,便是博納影業出品的《澳門風雲3》。該片總投資約1.6億,票房超過11億。儘管口碑撲街,但不少賺錢。即便是夢造者製作出品的影片,如耗資較高的《拆彈專家》與《俠盜聯盟》,也均由夢造者及其它影視公司共同出品,其中《俠盜聯盟》的出品公司高達8家。

劉德華深諳自己的「IP價值」,並加以利用。據不完全統計,劉德華以主要投資方身份投資的34部電影和電視劇中,有17部是自己主演的,在其他不少電影裡,進行客串。劉德華甚至以片酬入股電影,拍攝電影《失孤》時,劉德華將2000萬人民幣的片酬全部作為電影投資,此前的《風暴》也是如此。

天眼查顯示,2016年,夢造者娛樂有限公司以認繳50萬美元,成立北京夢造者娛樂文化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李安修,網站顯示的信息很少,也並未出現劉德華的名字。

不過,夢造者似乎更傾向於海外市場。據夢造者官網顯示,夢造者公司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從事於電影製作,電影項目管理以及影視娛樂項目投資,項目目標覆蓋中、港、臺亞洲以及全世界。

今年,夢造者投資一部名為《Hantu Kak Limah》的馬來西亞恐怖喜劇電影,在當地上映11天,便收穫2050萬馬幣,約合3423萬人民幣,並刷新票房紀錄,成為馬來西亞最賣座電影。為此,劉德華在夢造者的facebook上特地發文祝賀。

此外,據悉《俠盜聯盟》這部影片也是為進軍海外市場而誕生的。為此,製作團隊不惜橫跨整個歐洲取景,並特意邀請攝影師肖恩-哈爾布特來擔任電影的攝影指導。但遺憾的是,該電影僅在大陸及港澳臺上映,且口碑與票房一般。

今天,年近60的劉德華,仍在打造屬於他的影視帝國。但越來越精明的天王深知,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中。除了投資電影,他還投資髮廊、時裝店、百貨、飲食、房地產和影城,此外還酷愛收藏古董表和鑽石。在房產上,他堅持的原則是從不在高價位買樓,只會趁樓市下跌而且自己有閒錢才會考景。

在投資買房上劉德華從不吝惜,傳曾在宣傳《十面埋伏》的空檔期飛去瀋陽,目的是要聚資收購房產。劉德華目前具體房產數並沒有可靠的信源證實,據悉,他在香港、新加坡、加拿大和美國等地共有50處房產,其中位於馬來西亞的豪宅,裝潢得金碧輝煌,當地旅行社甚至將「去劉德華的家看看」稱為一景……

曾經的「劉賠錢」,如今在「劉金手」的路上越走越遠。

猶記得,王晶曾如此評價投資人劉德華:「他就是一個偶像,到今天還是。也是實力派,還是一個專業的電影投資家。

是的,劉天王是個真正的偶像,到今天還是。

end

相關焦點

  • 劉德華張學友成就了《江湖》,可惜「江湖」再也難有劉德華張學友
    導讀:電影《江湖》是劉德華和張學友合作的一部電影,劉德華和張學友在電影中的表現十分的出色,可以說是劉德華和張學友成就了《江湖》,可惜的是「江湖」再也難有劉德華和張學友。文/文刀三化相信看過電影《江湖》的人並不少,畢竟張學友和劉德華合作電影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而且電影《江湖》的劇情十分的熱血,講述了讓人感動的兄弟情,雖然出演《江湖》這部電影的大明星很多,像苗僑偉、曾志偉都出演了《江湖》這部電影,但是真正成就了《江湖》這部電影的卻只有劉德華和張學友。
  • 劉德華經典電影系列(六):江湖浪子
    那麼屬於劉德華的最深烙印是什麼呢?三十多年的演藝生涯裡華仔出演了上百個不同的角色,真正要選出一種獨屬於華仔的電影形象,我覺得是「江湖浪子」,一種有你有我有情有生有死有義的浪子形象。《旺角卡門》《旺角卡門》是奠定劉德華江湖浪子基調的一部電影,那時候的香港電影是各種喜劇和動作劇的天下。
  • 江湖人物劉德華:他們不要我了?
    在這之前,劉德華面臨的是投資界的質疑。2017年泰國墜馬,導致他盆骨破裂。2018年底因失聲導致演唱會停辦。漸漸地,投資界開始出現一種聲音:「一輩子也沒想到,投資劉德華竟然會虧!」經歷傷病和不甘的同時,劉德華也看到了這個社會更冷漠、真實的一面。 或許在商人眼中,劉德華就是一棵搖錢樹。有他在,演唱會可以場場爆滿,電影票房分分鐘破億。
  • 張學友的演技勝過劉德華?《江湖》中見分曉!
    歌神張學友,唱功絕對一流,如今在歌壇地位也無人撼動;在電影《江湖》中飾演劉德華的小弟「左手哥」,不得不說出場確實很牛氣!天王劉德華,歌手、演員、慈善家,演技一流,人品好,人緣也好,被譽為娛樂圈的勞模,在電影《江湖》中,是張學友的大哥洪仁就(就哥),餐廳這段經典臺詞多少人還記得?
  • 劉德華才是真正的江湖片之王,原定的銅鑼灣陳浩南是他
    當時,作為公司老闆,王晶投拍《古惑仔》時為了能一炮而紅,最先想讓劉德華來演陳浩南,一是大家合作多年互相熟悉,二是當時劉德華的江湖地位更有票房保證,三則是劉德華出演過無數江湖電影,非常有經驗。然而,劉德華當時已經從開公司失敗後欠債的財務危機中走了出來,不再需要瘋狂接片,而且也擔心這樣的江湖角色會對社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最終沒有接演,之後王晶就找了更年輕的鄭伊健。
  • 行走江湖五十年,劉德華憑的是這五大絕學!
    人在江湖漂,總得憑點什麼。五千年文明,培養了我們中華兒女「仁義禮智信「五德,伴隨著我們一路發展強大!劉德華紅了四十年,那也是有真功夫的!這幾種本事,他是練到家了!俗話說,天道酬勤,勤能補拙,勤功通「天「路,劉德華成為「天」王,就是最好的證明。
  • 劉德華最具殺氣的眼神,出現在1999年這部江湖片《龍在邊緣》
    然而,當年王晶和搭檔劉偉強文雋籌拍《古惑仔》的時候,首選的陳浩南並不是鄭伊健,而是演江湖片更有經驗和觀眾基礎的劉德華,甚至《古惑仔》漫畫的陳浩南原型就是參照劉德華的形象來的。最終劉德華不願重複過多的江湖角色,同時也是擔心這樣的電影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而辭演,這也正好成就了鄭伊健。
  • 劉德華和張學友都拯救不了的「江湖」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江湖》主演陣容強大,劉德華,張學友,陳冠希,餘文樂,配角曾志偉,林家棟,林雪,惠英紅。電影主要講述了就哥(劉德華飾演)已經成為大佬,手下幾位各自心懷鬼胎,時刻算計,和就哥一起出生入死的左手哥(張學友)近日也漸漸顯露出想要叛變的心思。
  • 《再戰江湖》:鄧光榮偕同劉德華風雲再起
    去年的《老炮兒》火了一把,不過其主題早就在港片中出現過,諸如《再戰江湖》和《江湖最後一個大佬》。簡單一點來說就是老江湖和新勢力之間的碰撞,一個講究江湖道義,一個不講究江湖道義。    鄧光榮年輕時是瓊瑤小生,中年才開始飾演黑社會大哥形象,不過他當起大哥的話,周潤發、劉德華、任達華都要給他當小弟,除了這部《再戰江湖》,他和劉德華、任達華在《龍騰四海》中都有對手戲,在《江湖龍虎鬥》中飾演周潤發的大哥
  • 劉德華,張學友主演電影《江湖》現在還有多少人看不懂?
    《江湖》是劉德華,張學友繼《旺角卡門》後再一次合作的黑幫電影,除此之外影片還匯聚了眾多大咖,除了兩大天王之外,還有三哥苗僑偉,獎門人曾志偉,新晉影帝林家棟,另外還有餘文樂,陳冠希分別飾演青年時期的劉德華跟張學友。
  • 劉德華的這些古惑仔電影,演盡了大哥小弟,江湖義氣的恩愛情仇
    天王劉德華早年演過很多古惑仔電影,塑造了很多活生生的黑道人物,當家大哥,重情小弟,演盡了黑道江湖中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恩愛情仇。1.《旺角卡門》導演: 王家衛主演: 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萬梓良阿華(劉德華飾)和蒼蠅(張學友飾)是旺角的兩個黑幫 打手,二人情同手足,阿華較早涉足黑社會,已經厭倦了江湖的打打殺殺,蒼蠅則一直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坐上頭目這把交椅,只是阿華一直處處保護蒼蠅,令蒼蠅苦無表現機會
  • 《江湖》:張學友,劉德華兩大天王對飈演技
    2004年,《江湖》,這部渾身上下除了導演,其餘全是大牌的電影,連名字都取得霸氣十足,但它就是沒有火。豆瓣評分7.0,是一個不低的分數,3萬人的點評,也是一個不小的基數。但無論是主演劉德華還是張學友,被人提及各自的經典作品時,永遠不會想到它。同樣在香港的犯罪題材電影推薦榜中,也很少有它的身影。
  • 劉德華的葉孤城,鄭伊健的西門吹雪,這樣的江湖美矣
    江湖是由人組成的,人的不同繼而才有了江湖的多姿多彩,古龍的江湖是快意恩仇大過為國為民,因為他的書中,多數時候根本就沒有明顯的民族與家國的概念,他的筆下,多數的人都是冷酷無情,來去無影,只在江湖,不在家國。而古龍筆下的諸多個性人物中,古龍說他最愛的是西門吹雪,因為他的劍術已至仙人之境,西門吹雪被譽為近乎於神,原因也在此。
  • 周潤發劉德華巨星齊聚《江湖情》,劉嘉玲美的不像話!
    1987年才開始上映的影片《江湖情》,參演的演員都是我們耳目能熟的。依照如今的說法叫巨星齊聚,要是放在現在上映分分鐘破十億的節奏。光數演員就很刺激,周潤發、劉德華、劉嘉玲、萬梓良、譚詠麟等。那個時候都是他們年輕的時候,顏值巔峰。
  • 電影《江湖》中最後到底是誰刺殺了劉德華和張學友?
    電影查德一看仿佛是有四個主角,在講述兩個故事,翼仔(餘文樂飾),TURBO(陳冠希飾),左手(張學友飾),洪仁就(劉德華飾),而且隱隱的有感覺翼仔接到的刺殺目標就是洪仁就。但其實並不是。在電影快要結束的時候,有一段是TURBO去探監看翼仔的時候。TURBO說:「他們現在都不叫我TURBO了,叫我左手哥。」翼仔也說:「他們現在都不叫我翼仔了,叫我就哥。」
  • 96版《笑傲江湖》中的小師妹,劉德華捧她為女主角,如今咋樣!
    導語:96版《笑傲江湖》中的小師妹,劉德華捧她為女主角,如今咋樣!人們總是在羨慕娛樂圈裡創造非傑出成就的那些演員,大家也無需這麼去羨慕,哪有這麼容易輕鬆就可以獲得這麼傑出的成就呢,他們都經歷過一段時間打拼才慢慢有所起色,當然也不可否認有些演員剛進入演藝圈裡就受到別人的栽培,那樣讓他少走彎路,早早受到大家的關注,劉德華也栽培過剛進入戲圈裡的演員也有多位!
  • 劉德華和張學友的演技巔峰,你看懂《江湖》了嗎?
    港產片中最具競爭力的類型片,當屬黑幫動作電影,暗藏著強大野心的年輕導演黃精甫在2004年版《江湖》中,試圖擺脫套路化的自我重複,將浪漫、文藝的成分加入到兄弟義氣與江湖恩怨之中。一入江湖,再無兄弟,影片《江湖》講的就是一段「話分兩頭」的江湖事。主線上,大哥洪仁就(劉德華飾)有著顯赫的江湖地位,卻有心隱退,孩子的出生成了他的死期。
  • 96版《笑傲江湖》中的小師妹,劉德華捧她為女主角,如今咋樣
    人們總是在羨慕娛樂圈裡創造非傑出成就的那些演員,大家也無需這麼去羨慕,哪有這麼容易輕鬆就可以獲得這麼傑出的成就呢,他們都經歷過一段時間打拼才慢慢有所起色,當然也不可否認有些演員剛進入演藝圈裡就受到別人的栽培,那樣讓他少走彎路,早早受到大家的關注,劉德華也栽培過剛進入戲圈裡的演員也有多位!
  • 《十面埋伏》製作手冊之緣:劉德華
    劉德華是張藝謀最先拍板定下的演員之一,他參加《十面埋伏》絕對不是巧合或是一時的奇想,而是具有一種歷史的必然性。這個來自香港的帥男憑著自已的努力和謙遜確立了自己在演藝圈的江湖地位,更把自己的疆土擴展到表演之外。
  • 資料:劉德華個人簡介
    演藝生涯  1982年劉德華入無線藝員訓練班學習,畢業後任無線電視臺演員。主演電視連續劇《江湖再見》,獲美國電視節電視劇特別獎。 在電視劇《獵鷹》裡首度擔任男主角一炮而紅,1983年受TVB力捧,與黃日華、梁朝偉、苗僑偉和湯鎮業組成「無線五虎將」;並於1982年開始參演電影,首部作品是吳小雲執導的《彩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