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廊下鎮:以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為目標 全力打造「水清魚遊」生態...

2020-12-09 澎湃新聞

金山廊下鎮:以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為目標 全力打造「水清魚遊」生態美景

2020-09-22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愛祖國 愛水務 愛海洋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現在門前的河水聞不到臭味了,晚飯後經常會到那裡散步,環境比以前好太多了。」

家住金山區廊下鎮中民村六組的朱阿婆對門前東家浜的變化,感觸頗深。眼下,這條河面整潔乾淨、兩岸綠化錯落有致的河道,儼然成為了村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新修建的堤岸景觀成了村民們休閒散步的好去處。

然而,就在幾年前,這條河道還是河道難治理的典型。回憶當初的景象,村二級河長瞿惠娟記憶猶新。東家浜曾是村裡環境最惡劣的一條河道,短短440米的河岸兩邊搭了5處雞鴨棚、6處杜瓜棚,成片的竹林更是遮天蔽日,擋住了整條河道,加上附近住戶隨意傾倒的生活垃圾,河岸兩邊雜草叢生,村民對此抱怨不斷。

常言道,河道問題出在河裡,根子還是在岸上。在河道治理的過程中,一顆岸邊的老樹成了工作開展的「堵點」。由於緊靠河道生長且樹根粗壯,這棵老樹嚴重影響了河道的疏通,必須清理後才能重建河堤、疏通河道。然而這卻遭到了老樹主人朱阿婆的反對。為了能順利開展工作,瞿惠娟和村幹部們多次上門做思想工作,最終成功說服了朱阿婆。清理了佔河樹木,拓寬了河岸,現在朱阿婆家門前的風景和採光都比以前要好得多。

東家浜「整容式」的改造和靈活的工作舉措是廊下鎮河道整治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金山區廊下鎮全面推進劣Ⅴ類河道整治,立足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採用拆除雞鴨棚、清除網籪、河道輪疏、日常養護等手段,把環境保護和美麗鄉村結合起來,全鎮快速完成消劣指標,改善水質的同時,也美化了河道周邊環境。

廊下鎮還積極開展各類巡河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加以整改。開展了「清網行動」「三清行動」等整治,切實保障河道六米範圍內無違堆垃圾、無違章建築、無雞鴨棚、無汙水直排口。

如今,廊下鎮的河水變清了許多,魚蝦也逐漸多起來了,吸引了不少人前來野釣。眼下,在河水清澈、魚翔蝦遊的月亮灣,時常會有釣友拿著專業的漁具,在河道邊悠閒地釣著魚,暢享這片「水清魚遊」的生態美景。

來源:金山報

原標題:《金山廊下鎮:以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為目標 全力打造「水清魚遊」生態美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全力打造「水清魚遊」生態美景
    家住廊下鎮中民村六組的朱阿婆對門前東家浜的變化,感觸頗深。眼下,這條河面整潔乾淨、兩岸綠化錯落有致的河道,儼然成為了村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新修建的堤岸景觀成了村民們休閒散步的好去處。然而,就在幾年前,這條河道還是河道難治理的典型。回憶當初的景象,村二級河長瞿惠娟記憶猶新。
  • 全面深化實施河長制 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目標
    原標題:全面深化實施河長制 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目標   河長制,即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轄區內河流的汙染治理,是從河流水質改善領導督辦制、環保問責制所衍生出來的水汙染治理制度,其目的是為了保證河流在較長的時期內保持河清水潔、岸綠魚遊的良好生態環境。實施河長制,可以讓本來無人願管、被肆意汙染的河流,變成懸在河長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我國「水危機」嚴峻的當下,催生河清水綠的可行制度。
  •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
    繪就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湖南省退耕還林還溼試點見聞通訊員 歐日明 張瑜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劉勇 潘文秀湖南是我國溼地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近年來,湖南省林業局黨組帶領全省林業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工作部署,以「省一號重點工程」建設為中心,2016年在湘江流域啟動退耕還林還溼試點,2018年推廣到湘、資、沅、澧四水流域,至今全省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還溼面積2566.67公頃,涉及14個市州47個縣市區52個工程點。目前,全省溼地面積達1530萬畝,建有省級以上溼地公園78個。
  • 重慶銅梁:「河長制」治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水生態
    據來自銅梁河長辦的一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底,銅梁區涪江、瓊江、小安溪、會龍河等16條區級河流斷面水質均達到三類標準,達標率為94.4%,較去年同期提升了44.4個百分點。地處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的銅梁區境內有河流200多條,除了涪江、瓊江、小安溪等區級以上河流18條外,還有109座水庫和6000多口堰塘。
  • 「河長制」做活「水文章」ll黔西南州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近年來,隨著「河長制」的深入推進,全州一條條河流、一座座水庫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一幅新畫卷正徐徐展開。治理後的馬嶺河溼地公園今年52歲的早餐店老闆楊麗媛住在灣塘河附近,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感觸很深。她說:「以前灣塘河漂浮著很多垃圾,一陣風吹過來,滿鼻子都是臭味,誰還來河邊早餐店吃早餐?」
  • 銅梁推進河長制 治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水生態
    據來自區河長辦的一組數據,到今年11月底,全區涪江、瓊江、小安溪、會龍河等16條區級河流斷面水質均達到三類標準,達標率為94.4%,比較去年同期提升44.4個百分點。地處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的銅梁區境內有河流200多條,除其中的涪江、瓊江、小安溪等等區級以上河流18條外,還有109座水庫和6000多口塘堰。
  • 水清岸綠景美蘊深,水潤朝陽展新容!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水生態文明是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和基礎保障。「十三五」期間,朝陽區按照「安全、潔淨、生態、優美、為民」的水務發展目標,因地制宜,持續開展河湖治理,不斷深化推進河湖岸線空間開放共享,水生態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
  • 河北廊坊安次區:清水潤城 岸綠景美
    清水潤城 岸綠景美——安次區推進全域水生態建設探訪御龍河公園全貌。 通訊員劉向攝流水清澈、蘆葦搖曳、魚翔淺底……炎炎夏日,綠意盎然的龍河岸邊吸引了不少垂釣愛好者,沿河建起的帶狀公園也成為廊坊南城百姓健身休閒的打卡地。
  • 努力鋪就「水潤任澤」的生態底色 任澤區:水清岸綠景美民樂
    如今的牛尾河河水清清,兩岸綠樹環繞,花香撲鼻,小路、廊架、坐凳點綴其中,勾畫出一幅和美畫卷。2018年,任澤區正式啟動了牛尾河綜合治理工程,該工程起始於邢州湖,終止於點水湖,投資5億元,全長19公裡,其中主城區段長13公裡,總面積約2200畝,圍繞「節約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提升水安全、修復水生態、傳承水文化、構建水景觀」六大要素,通過開挖土方、河道清淤、建設綠廊綠道、打造景觀景點等舉措,讓牛尾河任澤區段徹底變了樣,成為百姓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 水清岸綠景美宜遊「幸福」逐水而來
    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生態環境局局長侯翠榮說,濟南先後實施了管網改造、雨汙分流、黑臭水體治理、汙水處理能力提升等系列綜合整治工程;加嚴標準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從源頭上減少工業汙染排放;實施保泉戰略,構建河流沿線溼地系統,修復城市水生態。全市各級各部門凝心聚力,陸續完成8大類54項攻堅任務,全市水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泉城百姓對水清岸綠景美宜遊的幸福期待一步步變為現實。
  • 重慶銅梁:縱深推進河長制治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水生態
    為清澈美麗的橋亭湖。區水利局、區河長辦負責人李瓊說,在河長制工作中,區領導親力親為,高位推動,靠前指揮,使河長制工作得以有效推進。與此同時,通過建立的區鎮村三級河長體制,形成了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群眾參與的治水大格局,實現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在銅梁區,區鎮村的河長有600多名。
  • 【美麗中國長江行】杭州打造「水下森林」 重塑河道生態系統 浙江...
    這些水草形態各異,相互搭配,構建出了一個水下生態系統,可供魚蝦棲息、螺絲繁衍,實現生物多樣性。」陳琳向記者介紹道。  與此同時,針對北裡湖流動緩慢的情況,一根長為1450米、直徑為45釐米的水管於2012年被埋到了西湖水底,這根水管從4個地方向北裡湖引入活水,換水周期由原來的60天縮短至22.5天。
  • 福建:舒展河清水暢岸綠景美的九龍江生態畫卷
    圖為會議現場。新華網 劉默涵攝  新華網廈門5月17日電(劉默涵)漳州市平和縣山格鎮的九龍江西溪河面,每天總能見到幾位身著制服的工作人員乘著橡皮艇,不時在河道上巡查,撈取漂浮的垃圾、雜物。  九龍江是福建省的第二大河流,源起龍巖,流經漳州,匯入廈門。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繪就「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
    在藍天白雲掩映下   水面碧波蕩漾   ……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這樣的一個個場景   點綴在嘉興港區的生態畫卷中   打通斷頭浜,是港區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創建「八大攻堅行動」之一。港區多次召開工作推進會,強勢推動區域河網水系重構,全力讓斷頭浜「活」起來。
  • 河南孟津:著力打造河清岸綠景美的惠民幸福黃河廊道
    同時,該縣依託沿黃獨特的自然風光,打造出的白鶴、會盟兩鎮沿黃生態健身騎行綠道,為黃河「孟津藍」鑲上「綠色飄帶」,使黃河孟津段呈現環境秀美、水鳥雲集、欣欣向榮的新景象。正在啟動實施的集生態涵養、溼地保護、田園風光、文化展示、旅遊休閒、高效農業等功能於一體的孟津黃河生態廊道建設工程,起於孟(津)鞏(義)交界,途經會盟、白鶴、小浪底、橫水4鎮,止於孟(津)新(安)交界。
  • 水清、岸美!蓬江又一次登上學習強國!
    水清、岸美!蓬江又一次登上學習強國!近年來,蓬江區持續推進河(湖)長制各項工作,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有一種風景,叫蓬江碧道蓬江區依水而建,打造蓬江特色生態廊道,保證河道治理工作高質量推進。
  • 岸河同治,泰興新街鎮打造生態河道
    河岸一排排花果並茂的欒樹似哨兵挺立,朝著天空伸展;河中坡一個個紅葉生態球像顆顆寶石,點綴在綠色草皮間;河下坡一棵棵垂絲海棠迎風而立,似乎在傳遞著春消息;迎水坡一排排「紮根」水中的護岸木樁上爬滿了螺螄,風一吹清清的河水蕩漾開去……作為泰興市重點打造的生態河道之一,總長4.96公裡的新街鎮白馬中溝經過綜合整治
  • 匠心打造壽鄉特色生態宜居典範
    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相關會議精神,圍繞全力打造梅州壽鄉品牌之星,結合深入開展「美麗梅州·美好家園」城鄉環境整治大提升行動,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為行動載體,集中攻堅、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一步擦亮生態環境底色,奮力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 問渠那得清如許——普陀打好碧水保衛戰著力構建水清岸綠景美生態...
    點點綠色賦予河岸勃勃生機,碧波蕩漾使河流成為流動風景……近年來,普陀區全力打好碧水保衛戰,鐵腕治水,祛除「沉痾痼疾」,曾經的黑臭河變身美麗景觀河,「一河(湖)一景一品一韻」的景色遍地呈現,「水清、岸綠、景美」的「水映普陀」生態環境初步展現,讓百姓看得見水清岸綠好風光。
  • 東風村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生態智城·濱河新區」
    在加快城市更新的步調下,東風片區全面提速舊區改造工作,結合生態、交通、文化要素,以綠色集約節約城市更新模式,全力將該片區打造成為「生態智城·濱河新區」,力爭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的發展戰略作出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