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滄海巫山,深情渣男

2020-08-30 明明詩書

元稹(公元779—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陽人。元稹與白居易為同科好友,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形成「元和體」。元稹在詩詞方面頗有成就,現存詩830餘首,有《元氏長慶集》傳世。

元稹為悼念亡妻,寫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樣深情雋永的詩句;卻也做出拋棄初戀的渣男之舉。今天就談談元稹的情感軼事,辨別一下他到底是渣男,還是一位至情至性的好男兒。


1.初戀崔鶯鶯

崔鶯鶯,因《西廂記》而家喻戶曉,被視為敢於反抗包辦婚姻、追求自由戀愛的象徵。崔鶯鶯並不是虛構的戲劇形象,而是確有其人的。

崔鶯鶯是元稹母系的遠親,其人才貌雙全,家境殷實。唐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元稹到蒲州(今山西永濟)任職,與崔鶯鶯相戀。本來二人也算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只是崔家雖富有,卻在官場少有助力,不能給與元稹仕途上的幫助。

後來元稹入京參加科考,因其確實有才,被名門望族韋氏所看重,這就意味著他可以藉助韋氏的力量。元稹權衡利弊之下,決定放棄崔鶯鶯,轉而迎娶韋氏女——韋叢

不只是處於愧疚的心理,還是舊情難忘。後來,元稹寫著自傳性質的《鶯鶯傳》,其中張生既是元稹的化身。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元稹以張生自寓,述其親歷之境。」

2.原配妻子韋叢

韋叢,是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小女兒,亦是秀外慧中、端莊賢惠的好女子。原本只是想攀高枝,借著韋氏的勢力向上爬的元稹,沒想到竟娶得如此溫柔賢淑的女子,對他來說算是意外之喜。婚後,二人也是感情和睦,如漆似膠。但是好景不長,唐憲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7月9日,韋叢因病去世,時年二十七歲。痛失愛妻,元稹痛不欲生,先後寫《遣悲懷三首》和《離思五首》等詩篇,表示哀悼和懷念。

遣悲懷三首·其一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遣悲懷三首》著重一個「悲」字。妻子屈身下嫁、賢良淑德,在貧困中夫妻二人相知相守、相濡以沫。如今自己即將飛黃騰達,妻子卻駕鶴西去,遺憾、痛惜不足以道盡心中悲苦。

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以滄海之水比喻夫妻感情的深厚;以巫山之雲比喻夫妻感情的美好,除卻如此獨一無二的感情,再也無心其他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大概就是如此吧!

川蜀才女薛濤

薛濤(約公元768~832年),成都樂妓,唐代著名女詩人, 與魚玄機、李冶、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傳世詩作90餘首,收於《錦江集》。

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三月,元稹奉命出使四川。到蜀地後,元稹約與薛濤相見。一見之下二人被相互吸引,一見如故,二人墜入愛河。薛濤寫下《池上雙鳥》:雙棲綠池上,朝暮共飛還。更忙將趨日,同心蓮葉間。表示二人之間相結同心、雙宿雙飛的愛情。

但薛濤比元稹大11歲,又是風塵女子,再加上元稹還要借韋家的勢,在仕途上有所作為,元稹並不敢毫無顧念的把這段感情修成正果。同年7月,元稹被調離四川,到洛陽任職。而巧合的是,元稹的原配夫人韋叢,也恰恰在這一年7月初去世,這其中不知是不是有什麼聯繫。從此之後,二人勞燕分飛,再無相會之日。

而後,薛濤脫下紅裝,換上道袍,離開浣花溪,移居碧雞坊,靜靜地度過餘生!

戲劇名伶劉採春

劉採春生卒年份不詳,是當時的戲曲名家,在紹興一帶小有名氣。當時元稹在紹興任職刺史,在觀看完劉採春的表演之後,化身粉絲,並寫文章,讚頌劉採春的技藝。元稹毫不掩飾對劉採春美貌的傾心,並說「詩才雖不如濤(薛濤),但容貌佚麗,非濤所能比也」。劉採春則仰慕其權勢和才華,二人一拍即合,一時戀姦情熱,儘管劉採春已經結婚了。

元稹還寫下《贈劉採春》:新妝巧樣畫雙蛾,謾裹常州透額羅。正面偷勻光滑笏,緩行輕踏破紋波。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回秀娟多。更有惱人腸斷處,選詩能唱望夫歌。來歌詠劉採春的才藝和美貌。

元稹與劉採春的緋聞軼事持續了7年,廣為人知,但最終也還是勞燕分飛,因為劉採春出身低微,二人門不當戶不對。


看元稹這四段感情,相處時他確實也挺用心、用情,但分開時也是真果斷,毫不拖泥帶水。也不能說他完全是個冷酷無情的人,但他的選擇終究是以自己的前途為準的,說他是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應該不算過分。

多情之人終無情,深情之人最無情,大概就是元稹這般吧!

相關焦點

  • 元稹:滄海巫山,深情渣男
    元稹(公元779—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陽人。元稹與白居易為同科好友,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形成「元和體」。元稹在詩詞方面頗有成就,現存詩830餘首,有《元氏長慶集》傳世。元稹為悼念亡妻,寫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樣深情雋永的詩句;卻也做出拋棄初戀的渣男之舉。
  • 元稹:渣男不懂愛?他只是把深情給了別人負了你!他的深情在詩裡
    在人們眼中,薄情寡義,無情無義,三心兩意似乎成了渣男們的代名詞。在渣男的世界裡,難道真的沒有真愛二字?唐代著名詩人元稹,風流多情,才華卓絕。在成親之前,他也曾辜負了兩個痴情的女子,做了令人痛恨的渣男。可是在遇到自己的妻子韋叢以後,元稹變了。他愛上了韋叢,韋叢也成了他一生的摯愛。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元稹,是真的深情嗎?
    《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首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見過無比深廣的滄海,就覺得別處的水相形見絀。見過雲蒸霞蔚的巫山之雲,別處的雲就黯然失色了。巫山有朝雲峰,下臨長江,據宋玉《高唐賦》說,其云為神女所化,美若嬌姬,旦為朝雲、暮為行雨。
  • 元稹一首冷門桃花詩,寫出對亡妻的深情,卻成為渣男的又一佐證
    提起詩人中的「渣男」,很多人恐怕都會給元稹投上一票。元稹的多情給了好幾個女人,他最傳奇的故事留給了初戀「崔鶯鶯」,最有名的情詩留給了髮妻韋叢。所以,儘管元稹和白居易一起在詩歌創作上花了大力氣搞事情,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但千年之後,普通人們最津津樂道的,依然是他的情史。這真怪不得別人,只怪他的「情詩」實在寫得太出眾。「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一出,誰與爭鋒?妻子死後,能夠寫下如此深情無限、此情不渝的詩句,詩人本身該有多深情?
  • 渣男還是深情?元稹這首詩告訴你:你根本沒有深愛過!
    渣男還是深情?元稹這首詩告訴你:你根本沒有深愛過!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府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 。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其詩辭言淺意哀,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
  • 「渣男」元稹怎麼悼亡妻子: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其中的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更是傳頌千古的名句。《離思》唐: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首詞的大概意思是:曾經到臨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若除了巫山,別處的雲便不稱其為雲。
  • 以「深情」著稱的元稹,卻被後世稱為「負心渣男」,為啥?
    曾經有非常多的詩人善於寫這一方面的古詩,元稹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位了。在寫詩作詞方面,元稹實在沒有什麼可挑剔的。但在為人方面,他的名聲卻實際上並不是很好,更有人認為他只是一個十足的「渣男」。作為一個常常流連聲色場所的風流詩人,元稹曾和許多女子打過交道,還留下了不少的愛情故事,但最終都是以悲劇結尾。
  • 元稹最深情的一首詩!千古絕句紀念亡妻,卻不到半個月移情別戀
    ,元稹覺得自己太慘了,甚至都沒來得及體會婚姻的七年之癢就遭受了喪妻之痛,於是元稹寫下了最深情的一首詩《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意思就是經歷過你這樣的滄海我就覺得別的水都不算什麼,在巫山上看過雲彩我覺得別處的都不算個雲。就算在百花叢中走我都不帶看一眼的,原因一半是我品行高尚,一半是因為你。
  • 六甲番人讀唐詩|元稹《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元稹是中唐時期重要的詩人,他和白居易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元稹的詩成就很高,現存世八百三十餘首,其中的《離思》是他的代表詩作之一。《離思》是元稹為亡妻韋叢寫的悼亡詩,共五首,其中的第四首最為出名: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唐朝最撩渣男-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大抵許多渣男都會深情款款的講情話,不過情話不是只給一個人講。那年的元稹也是翩翩一少年,遇見了十七歲的表妹崔鶯鶯。應該是初春勾起了姑娘內在的春心,或許是元稹手段高明寫情書彈琴表白,也或許是少年俊秀姑娘清麗一見傾心,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 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表達了怎樣的愛情觀?
    元稹確實是唐朝詩人中的渣男,而且是極品的渣男。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偉大的詩人,這就像是唐朝著名的詩人崔顥一樣,崔顥也是個渣男,但是他竟然能夠寫出連李白都羨慕嫉妒恨的《黃鶴樓》。所以說,有的時候人品好的,不一定寫得出好詩,人品不好的,他的作品也不一定不偉大。文學很複雜,人性也是如此。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是渣男還是政客?
    #渣男#很多戀愛中的男女都把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當作自己對愛情的熾烈追求,或是山盟海誓的一部分。然而,不知從何時起,網絡上出現元稹是渣男的觀點。元稹作為唐代詩人兼宰相,算是古代的名人,很多事跡歷史都有比較詳細的記載,今天將幾個時代類似事件做個比較,看看元稹是否是渣男。
  • 元稹:寫「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深情詩,卻行「巫山雲雨」風流事?
    我們熟知元稹,是因為他曾寫下一首感動古今無數人的千古名詩《離思》,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道盡了他對亡妻無盡的哀思,這讓很多人都認為他是一位愛妻入骨的痴情郎。然而這一點的爭議卻頗多,甚至有人傳言他是一個辜負初戀,玩弄少女感情,出軌名妓的大渣男,然而他真如人云亦云的那般不堪嗎?
  • 元稹「半緣修道半緣君」這般深情,為何卻被詩評家說性情涼薄?
    很多人提到元稹,都是爭議頗多。一方面他的文採確實讓人折服,例如,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同時與白居易並稱元白。一方面因為生活作風方面,又為人所詬病。很多人說他是渣男,那麼就讓我們通過元稹的代表作來品味下作者真正的內心感受。
  • 古代渣男第一名,吟詩作對撩人心,除卻巫山全是雲!
    文/歷史客站 標題:古代渣男第一名,吟詩作對最在行,除卻巫山全是假!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首詩曾經感動了很多人,這首詩是元稹為自己的亡妻所作。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只有真心愛過,才有如此深情
    此詩是元稹悼念亡妻韋叢之作。詩人運用「索物以託情」的比興手法,以精警的詞句,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表達了對韋叢的忠貞與懷念之情。離思五首(其四)唐: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詩的首句說的是滄海和巫山,這和愛情有什麼關係?這便是詩人表達愛情的高超之處,詩人沒有直接表達對亡妻的愛,而是間接的通過隱喻來表達自己的愛意。滄海無比廣闊,深不見底,見識完滄海的雄壯之後,其他的水便相形見絀,不能再進入眼中。巫山壯麗無比,離雲端最近,看完巫山的雲,其他的雲便顯得黯然失色。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本是無情客
    元稹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代表作有傳奇《鶯鶯傳》《菊花》《離思五首》《遣悲懷三首》等。其中《離思五首》最為人熟知,其中又以《離思·其四》最為人津津樂道。詩中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千百年更是被人爭相傳唱。
  • 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元稹究竟是不是渣男?
    元稹創造性的把「觀於海者難為水」引申為「曾經滄海難為水」,隱喻夫妻之間的那種情深似海。 「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取自宋玉《高唐賦》中關於「巫山神女」的傳說,巫山之雲即為神女幻化而來。用巫山之雲和其他的雲進行對比,隱喻自己妻子的容貌和品行,是其她任何人都難以匹及的。
  • 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元稹究竟是不是渣男?
    《離思五首》: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首詩是悼詩,由唐代大詩人元稹為紀念自己的原配夫人韋叢而作,也是文史不假個人最喜歡的一首唐詩。特別是,那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更加意境深遠,用情至真,感動了無數情投意合的男女。不過,此詩卻並未入選中小學教材,更沒有成為口口傳誦的唐詩。
  • (原創)元稹非渣男,只是一情種?
    「渣男」的說法,筆者不敢苟同,筆者認為「元稹非渣男,只是一情種」,筆者這麼說,也許會遭到文友們的反駁乃至唾罵,但這也只是筆者個人觀點和看法,各抒己見而已,歡迎大家有不同看法,加以探討。之所以有人認為元稹是一「渣男」,主要跟他一生中幾段曲折的感情經歷以及他所寫的多首表現忠貞不渝的愛情詩有關。元稹與其初戀崔鶯鶯《明月三五夜》[唐]元稹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