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法治宣傳教育模範個人魏彥坤的故事

2020-12-21 中國甘肅網

  「巧兒說法」讓法律飛入尋常百姓家——全國法治宣傳教育模範個人魏彥坤的故事

        導語:

  慶陽,革命老區,是「劉巧兒抗婚案」 的發生地和「馬錫五審判方式」的誕生地,紅色法治文化底蘊深厚。

  致力於創新普法實踐、推動法治建設的慶陽市司法局法治宣傳教育科科長魏彥坤,巧借這一本土文化資源,組建普法宣傳教育團隊,打造了幹部群眾喜聞樂見的「巧兒說法」多媒體普法品牌。

  「巧兒說法」,抓住當地家喻戶曉的紅色法治話題引起幹部群眾關注,引用貼近工作生活的典型案例解析法律問題,並通過報紙、廣播、電視及網絡新媒體傳播,讓法律飛入尋常百姓家,形成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2016年5月,魏彥坤榮獲全國法治宣傳教育模範個人榮譽稱號。今天,《甘肅政法好故事》專欄為您講述她創新普法實踐的故事。

  資料圖 

  (一)

  「劉巧兒抗婚案」是1942年發生在華池縣的真實故事,也是時任陝甘寧邊區隴東專署專員兼邊區高等法院隴東分庭庭長馬錫五審判的典型案例,對廣大婦女衝破封建婚姻藩籬,依法爭取婚姻自主和自由產生了深遠影響,後被改編成秦腔劇《劉巧兒告狀》、評劇電影《劉巧兒》等廣泛流傳。

  2014年3月的一天,魏彥坤有幸到「劉巧兒」的原型封芝琴家去採風,在憶往思今的交流中,她忽然意識到:「劉巧兒抗婚」「馬錫五審判」等紅色法治文化基因早已根植於老區人民心中,何不利用這些資源優勢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呢?

  回想兩年前,為解決全市普法工作缺乏通俗易懂的法律讀物問題,她在局黨組的大力支持下整合普法資源,組建普法團隊,創辦了《慶陽普法》非連續性內部報紙,每月編印兩期,每期全彩印刷,採取圖文並茂的形式解讀實用性較強的法律知識,受到幹部群眾閱讀者的普遍歡迎。

  但是,《慶陽普法》受發行量、內容量所限,只能發送到各機關單位、鄉鎮、村社,而且所普及的法律法規知識有限,遠遠不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法律需求。為此,她一直在苦苦追尋一條適應新媒體時代、既能吸引群眾眼睛又能滋潤人們心田的普法之路。

  此次她走近「劉巧兒」原型封芝琴,產生了用紅色法治人物推動普法實踐的想法。她反覆思考認為,雖然新媒體時代人們日常獲取的信息多姿多彩,獲取的方式也多種多樣,但以傳承紅色法治文化基因為載體的信息一定會讓老區幹部群眾感興趣、所接受。

  資料圖

  (二)

  回到單位,魏彥坤和普法團隊共同研究,提出了「傳承紅色法治基因,培育公民法律信仰」的普法思路,並決定起名「巧兒說法」,打造多媒體普法品牌。

  思路決定出路。魏彥坤他們的設想受到局黨組的充分肯定,並給予組織協調、經費保障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很快,一個以 「巧兒說法」為名的微信公號平臺誕生了,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就吸引粉絲 3 萬多人,超乎大家的預期。

  在魏彥坤看來,正是「巧兒說法」這個靈動的名字,觸動了老區幹部群眾根植於心靈深處的紅色法治基因。這讓她十分欣慰,她想:有了好聽的名字,還要有好看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普法「既吸睛又潤心」的良好效果,但面臨的問題是微信平臺每天都要「發聲」,自己團隊創作的內容供不應求,也不一定都受群眾喜愛。

  「我們尋找專業機構提供幫助,為公眾提供服務性實用性更強的普法內容。」魏彥坤的想法很快付諸實施。他們多方聯繫,最終選定由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提供內容服務,並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籤訂了合作協議。

  從此,「巧兒說法」每期選擇一個公眾關注的熱點、難點或焦點話題,引用一個鮮活生動的典型案例,講解與幹部群眾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問題,讓廣大受眾每天都能學到一個或幾個法律法規知識點,潛移默化地受到法律薰陶和法治教育。

  資料圖

  (三)

  在此基礎上,魏彥坤開始融合多媒體思維,帶領普法團隊開始更大的普法布局。他們多方奔走,協調溝通,首先讓「巧兒說法」作為普法欄目入駐全市司法行政機關的 11 個門戶網站和市、縣區 20 個有影響力的官方微博、微信,然後以專欄專題形式讓「巧兒說法」落戶於當地主流報紙、廣播、電視之中,以不斷提升「巧兒說法」在媒體融合環境下的「引關圈粉」能力。

  2014 年 5 月 26 日,「巧兒說法」微信公號內容開始在30多個網絡平臺及《隴東報》、慶陽電視臺、慶陽廣播電臺等主流媒體同步播發,一夜之間讓「巧兒說法」走紅隴東大地,形成了多媒體普法的集合效應。

  為增強「巧兒說法」在網絡平臺上的互動性和服務性,魏彥坤還協調公益律師參與,開通法律諮詢窗口,公布法律援助電話,解答群眾法律問題,開展線上線下法律服務。

  與此同時,魏彥坤和普法團隊成員多渠道收集線上諮詢情況,捕捉公眾全切的熱點難點焦點法律問題,不僅在「巧兒說法」中積極回應,而且協同有關部門落實 「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通過聯辦《慶陽普法》予以集中解讀,形成了從「巧兒說法」到《慶陽普法》由點及面的普法格局。

  資料圖

  (四)

  據統計,截至目前,「巧兒說法」已在各媒體發布普法案例1700多件,累計閱讀量達 2000 多萬次,公益律師在線法律諮詢 5000 多人次;《慶陽普法》已編輯 120 餘期,發行180多萬份,每期至少帶動1萬多人學法。

  「巧兒說法」成品牌,普法效果日益顯。 2014 年 12 月,一名為維護傷殘兒子合法權益的父親從《慶陽普法》上學到法律援助知識後,申請法律援助將接收兒子打工的企業告上法庭,目前已獲得60餘萬元賠償; 2017年5月,一名付出高價彩禮結婚又離婚的農村小夥,從「巧兒說法」中看到相關案例及法律釋義後,鼓起勇氣將女方告上法庭,法院判決退還彩禮8.5萬元……像這樣學法用法的鮮活事例不斷從有關方面傳來,魏彥坤和同事們無不由衷地高興。

  在此基礎上,魏彥坤還藉助「巧兒說法」影響力,成功註冊了「巧兒說法」商標,組建了「巧兒說法」文藝宣傳隊,開設了「巧兒說法」大講堂,製作了微電影《婚殤》等普法產品,不斷凸顯「巧兒說法」的法治宣傳教育價值。

  2018年6月,積累了豐富「網際網路+普法」經驗的魏彥坤帶領普法團隊,尋求3D 技術支持,建立了「慶陽市網上法治教育基地」,開設網上「憲法學習館」和直播平臺,帶給人們集音頻、視頻、圖片、文字、動漫及講座視聽、電子書閱讀等為一體的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新體驗。

  資料圖

  結  語

  「普法緊跟時代步伐,方能結出豐碩果實。」這是魏彥坤多年來創新普法實踐的真切感受。她說,新媒體時代普法,既要提高 「引關圈粉」的能力,又要增強「法潤心田」 的效果,「巧兒說法」普法品牌的成功打造正是這一思維的產物。

  當然,「巧兒說法」的成長與當地紅色法治文化的滋養密不可分,找準了普法宣傳教育與本土深厚文化傳承發展的切合點,加之緊貼幹部群眾工作生活、緊扣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法律知識普及,容易讓法治在人們內心真誠信仰,從而逐漸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記者 張劍強 馬志國

相關焦點

  • 「聚焦長江」水法治宣傳園地入選「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日前,全國普法辦公示「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名單,「聚焦長江」水法治宣傳園地入選。由南京市水務局、南京市長江河道管理處和江蘇省水利廳、南京市濱江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聚焦長江」水法治宣傳園地,位於南京國際青年文化公園內南京眼步行橋下側、「夾江之窗」與「長江記憶」標識之間,佔地約6000平方米,常年免費開放。園地圍繞水法規宣傳普及、水文化人文教育和長江治水成效三個主題,劃分成A至F六個展區。
  • 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被命名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聶建武 王麗君)為充分運用社會資源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發揮各類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在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中的作用。日前,全國普法辦公室印發通知,確定47個單位為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榜上有名,喜獲殊榮。
  • 韓軍出席市皋陶法治文化基地榮獲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揭牌儀式
    12月18日,六安市皋陶法治文化基地榮獲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市文化館舉行。省司法廳黨委委員、副廳長黃冰霓與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韓軍出席揭牌儀式並共同為基地揭牌。市政協副主席王安義主持揭牌儀式。據悉,全國普法辦於日前印發了關於命名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的通知,公布了第三批47個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名單,六安市皋陶法治文化基地成功入選,成為我市首個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韓軍指出,市委、市政府一直將皋陶文化作為我市法治建設和文化建設的一顆明珠來保護和傳承。
  • 南昌市新添一處「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近日,全國普法辦公布了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名單,我市推薦申報的「南昌贛江十裡法治廉政文化長廊」喜獲殊榮。南昌贛江十裡法治廉政文化長廊包含南昌法治文化公園、長天廣場、南昌廉文化館、廉文化雕塑帶(「一園一場一館一帶」)四個部分,總長約5公裡、佔地面積約50萬平方米,是法治宣傳和廉政教育活動的絕佳場所,2016年至2018年連續三年作為南昌市「12·4」國家憲法日主場活動舉辦場所,已成為市民遊客參觀的「網紅打卡點」。
  • 廈門七星法治文化街區入選「全國法治宣傳教育...
    廈門七星法治文化街區入選「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近日全國普法辦公示「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名單廈門七星法治文化街區榜上有名!,大膽創新,精心謀劃,聯合思明區人民政府成功打造了全國首個府院共建的法治主題的文化項目——廈門七星法治文化街區。
  • 國家電網建好用好央企首家「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國家電網建好用好央企首家「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2020-12-06 1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省委宣傳部、省司法廳關於在全省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
    各地各部門緊扣「法治宣傳教育水平居於全國領先行列」目標任務,以法治惠民為核心,以法治文化為引領,以健全機制為保障,大力打造互動型服務型創新型法治宣傳教育新模式,努力實現法治宣傳教育全覆蓋,為推進法治江蘇建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促進民生保障、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 六安市皋陶法治文化基地被命名為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六安是「上古四聖」之一皋陶的封地,皋陶文化是我省法治文化的一張特有名片,日前,六安市皋陶法治文化基地被全國普法辦命名為「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近年來,六安市通過挖掘皋陶法治文化內涵、搭建宣傳載體平臺、推出宣傳文藝產品等方式提升皋陶品牌影響力。
  • 司法部 全國普法辦關於開展2018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傳教育...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弘揚憲法精神,加強國家安全法等法律的宣傳普及,提升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在全社會營造維護憲法法律的權威和尊嚴、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全的良好氛圍,司法部、全國普法辦決定在全國開展2018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 喜報丨深圳民法公園獲評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喜報丨深圳民法公園獲評第三批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2020-12-11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運用法治手段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維護社會主流價值。積極主動做好新聞宣傳,增強法治領域輿論引導前瞻性主動性。要充分發揮媒體融合新優勢,製作推出新媒體產品,深入宣傳憲法法律的重要地位和貫徹實施的重要意義,宣傳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學習貫徹實施憲法法律的實際行動。加強輿論引導。積極對外宣介中國法治建設進展。
  • 四川:強化宣傳教育 建設法治文化
    深入學習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堅持把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作為法治宣傳教育的基本任務,大力宣傳國家基本法律,邀請廳法律顧問舉辦專題法治講座,向全廳行政執法人員講解依法行政的通用法律,推動四川省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樹立「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的意識,切實轉變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風,依法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 北滘司法所獲評全國模範司法所
    北滘司法所所長徐建平向群眾宣傳憲法等法律知識  全省僅9個、佛山唯一!1月30日,司法部召開全國司法行政系統表彰大會,對全國監獄、戒毒和司法所先進典型進行表彰,順德區司法局北滘司法所被司法部評為全國模範司法所。全省僅有9個司法所被評為全國模範司法所,而北滘司法所是佛山唯一一個獲評全國模範司法所的。
  • ...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及江蘇省全國雙擁模範表彰會議精神
    我市傳達學習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及江蘇省全國雙擁模範表彰會議精神 2020-10-22 2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做好2019年我省受表彰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
    各設區市民宗局:2019年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我省11個先進單位和15個先進個人分別被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為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做好我省受表彰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先進事跡宣傳報導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省民族宗教研究中心編發一期《江蘇民族宗教》專刊,集中報導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的先進事跡。二、省民宗委門戶網站開設宣傳專欄,按先集體後個人的順序,以每周一個集體或個人的頻次進行宣傳推介。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多管齊下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多管齊下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2019-12-04 來源: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深入落實全國教育法治工作會議精神,充分利用學科優勢,採取多種有效形式
  • 記「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蘇雲國
    用心澆灌民族團結進步之花——記「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蘇雲國2019年,蘇雲國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稱號,並受邀參加9月27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和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慶祝活動。主題一:唱好民族團結歌「現在仍處在疫情防控期間,根據規定,宗教場所暫時不能正常開放,請理解一下。」
  • 上海第三十二屆憲法宣傳周聚焦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
    「在剛剛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普法工作要在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特別是要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斷提升全體公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上海市委依法治市辦副主任、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陸衛東表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事關全面依法治國的深度、廣度和溫度。
  • 法治文化公園成為墊江法治宣傳教育新地標
    公元前536年,鄭國的執政子產將主持制定的國家法律『刑書』鑄在鼎上,並向全國百姓公布,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動。」近日,重慶市墊江縣法治文化公園正式開園,來自墊江縣人民法院的解說員向前來參觀學習的中學生介紹說。
  • 廣東律師的法治宣傳故事為何講得這麼好?
    又是如何在推進自身不斷發展完善、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更好地肩負起服務廣大基層群眾、宣傳依法治國理念的重任?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聯繫廣東省律師協會,跟蹤採訪多名法治宣傳志願律師,深入了解律師參與法治宣傳的酸甜苦辣,走進廣東3萬名律師的法治宣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