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線下「面基」 曉組織川劇變臉還能這麼玩?

2020-12-09 遊戲報告

「曉」組織集體穿越現實,川劇變臉還能這麼玩?「有點眼熟啊,佩恩、迪達拉、鼬、小南……這不是《火影忍者》嗎?」你一定想不到,說出這句話的人正在看什麼。近日,一段「變臉」視頻在網絡不脛而走,一位川劇變臉大師親手繪製臉譜並上陣表演,而這臉譜也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紅白黑臉,竟是由火影忍者曉組織的11位成員組成。作為火影原作中一群頗為神秘的反派組織,曉組織憑藉著成員各自桀驁不馴的性格,被廣大火影粉絲所喜愛。曉組織+川劇變臉碰撞出的全新火花,更是令網友稱讚。

手繪臉譜匠心獨到,原生態表演技藝高超川劇大師用精湛的技藝向觀眾展示了川劇變臉從臉譜繪製到完整表演的全過程,令觀眾能更深入的了解「變臉」這項古老而又神秘的傳統藝術。初始,川劇大師正全力聚焦於手工臉譜的繪製,一筆一畫的勾勒下,線條從無到有,技藝高超,落筆即成,在大師的手下,曉組織成員的形象逐漸明朗。除卻曉組織樣式的臉譜,川劇大師還將川劇變臉的一系列經典動作融入表演之中,並基於各曉組織成員特色,將人物性格匹配到演出動作之中。甚至,你可以找到大師在表演中暗暗埋下的梗,例如,還原了佩恩經典的神羅天徵造型等,無一不讓表演更加「原生態」。從繪製臉譜到表演結束,短短1分鐘內,從鼬的出場,到小南撒符紙結束,11個人物盡數登場,令觀眾大飽眼福,為川劇大師的技藝所徵服。曉組織&川劇臉譜,傳統藝術與動漫成功破壁此次,曉組織與川劇臉譜的結合,或許會成為傳統藝術與新興文化創新融合的良好示範。作為川劇的經典絕活之一,變臉是許多觀眾都喜愛的表演形式,在當下,它更需要多樣的形式發展自身;而動漫恰好是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文化,二者結合的創新,更能令傳統藝術年輕化,輻射更多大眾群體。火影與傳統文化的結合,讓沉寂已久的火影IP再次泛起光芒。新奇的川劇變臉形式,讓十餘年的火影老粉絲眼前一亮,在各大網站上表達出他們對於變臉的喜愛與認可。未來,火影這個IP或許還有更廣闊的空間來向大眾展示它更多的魅力。而當視頻的作者,被問到為何臉譜能夠緊抓曉組織成員的特色,讓人一目明了時,他如實回答到:「如何傳出臉譜的神韻是關鍵。在不同的故事中,人物因為不同年齡、性格、經歷,都會變出不一樣的臉譜。而川劇臉譜就是放大他們的個性化的差異,讓其特點一下就能讓人了解」。正如大師所提到的,此次的川劇臉譜與火影曉組織的結合,不止是創新表現形式上的契合,更是源自作品內涵的互相成就。當各成員帶著相同「生人勿擾」的面具進入曉組織後,他們各自卻從未停止過真實自我的刻畫。佩恩的深沉,小南的溫柔內向、蠍內心愛的缺失,都令觀眾在觀看變臉表演過程中,再次回憶起人物的成長經歷。而今夏,「曉」組織回歸。在《火影忍者》手遊中,大蛇丸【曉】嶄新登場,至此曉組織正式集結完畢。玩家可參與活動完成任務,獲得「曉」組織情報信、大蛇丸【曉】限定奧義圖鑑。前往【火影忍者手遊】官網,與曉組織成員重逢、並肩作戰吧。

相關焦點

  • 川劇變臉演員的「面」上時光
    新華社昆明5月7日電(記者嚴勇 陳欣波)電視裡播放著川劇變臉的演出畫面,姚遙沒敢多看,繼續專心製作他心愛的臉譜。聽見有客人點餐,他趕緊停下手裡的活,起身系上圍裙去了後廚。  這是一家叫「面」的餐館,位於雲南省昆明市一處鬧市區。老闆姚遙和幾個夥計是川劇變臉演員。
  • 貼上川劇面膜 一起來「變臉」
    本報訊 (記者 李雪豔) 川劇的變臉絕技每每讓臺下的觀眾必定看直了眼睛。你可曾想過在日常護膚中也能體驗變臉的樂趣。昨日,淘寶發起「國寶聯萌」計劃,聯合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結合川劇特色的變臉臉譜,正式推出了3款變臉面膜,讓川劇以日用品的形態走進年輕人的生活。
  • 特寫:川劇變臉演員疫情下的「二次創業」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社昆明5月7日電(記者嚴勇)電視裡播放著川劇變臉的演出畫面這是一家叫「面」的餐館,位於雲南省昆明市一處鬧市區。老闆姚遙和幾個夥計是川劇變臉演員。受疫情影響,演出暫時還沒恢復,他們商量著開了家麵館,主營早點、麵條、米線之類。「好幾個月都沒有演出收入,我得想辦法帶他們增加點收入。」姚遙說,平時自己喜歡做飯,就租了家門面開餐館,作為暫時的過渡。
  • 川劇人對變臉洩密「變臉」(視線)(圖)
    越來越多的川劇行外人會變臉,已是不爭的事實。不久前,一位外地川劇愛好者給四川省川劇院發去一份報紙傳真,上面的消息令幾位負責人大吃一驚:當地一家小學剛舉行了千人變臉活動,學校還準備因此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變臉「洩密」成事實  這則消息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變臉絕技的保衛戰」。
  • 你驚豔的川劇變臉,只是其中之一!
    你的川劇就是其中之一 變臉是川劇藝術中用來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效,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 據說,「變臉」是古代人類面對的兇猛野獸,為了生存自己的臉以不同的方式勾勒出不同的形態,嚇唬入侵的野獸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變臉特技的迅速發展,製作面部的材料也發展成絲綢和緞子織物
  • 川劇「變臉玩偶」將走出川門
    【中外玩具網12月13日訊】川劇變臉是四川一絕,堪稱中華藝術之瑰寶,川劇變臉結合玩具,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呢?近期,一款川劇「變臉玩偶」(Face-Changing)在國內玩具市場迅速躥紅,成為不少廠商熱議的話題。
  • 詳解川劇與川劇變臉
    川劇不僅行當多,流派多,而且精彩的特技多。如《水漫金山》中的白娘子和小青的"託舉",《打紅巖》肖方的藏刀,《治中山》中樂羊子的幾次變臉等。    變臉是川劇表演藝術的特殊技巧之一,觀眾非常感興趣,看過之後,無不驚嘆,它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把不可見、不可感的抽象的東西變成可見、可感的具體的東西。
  • 川劇的變臉,你都了解多少?
    有多少川劇人,從懷揣著小小夢想望著臺子發呆,想過自己如何才能當得起劇臺子,能站的上去。就有多少戲劇人,平復著心中的澎湃,終於在戲臺上唱出了平生第一調。臺下十年功,臺上一分鐘。這是成都人經常會放在口中的諺語,用來形容戲劇人,那是再合適不過了。要說川劇的精彩之處,立即很多人會想到——變臉。
  • 川劇變臉的絕技
    在這一過程中,川劇扯線變臉的絕技便應運而生。《三變化身》又名「歸正樓」,是川劇高腔戲。描寫的是富家子弟邱元順抽鴉片、賭博,將家產蕩盡賣絕,在走投無路之際,「打爛條」逼妻子蘇月娘去接客賣淫。蘇月娘幸遇俠士貝戎相救,二人義結兄妹,逃離苦海……由武生扮演的貝戎,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善於喬裝改容,他在戲中有3次變臉,神秘莫測。
  • 川劇變臉:"國寶"的危機
    ■名詞解釋  變臉  變臉是四川地方劇種川劇的表演絕活,產生於上個世紀30年代,最早用於傳統折子戲《歸正樓》,戲中一名叫貝容的俠客為了救人方便,變臉數張,從此這種新奇的表演方式就延續下來。川劇的「變臉」被稱為「國寶、絕活、奇觀」.變臉的手法大體上分為三種:「抹臉」、「吹臉」、「扯」。此外,還有一種「運氣」變臉。
  • 「變臉王」揭秘川劇變臉絕技
    川劇變臉總是讓人感覺神秘莫測,那一張張色彩斑斕的臉譜究竟是如何被一層一層揭開的呢?揭下來的臉譜又是如何被變走的?變臉是魔術還是絕技呢?  「變臉王」琢磨變臉絕技從學習製作臉模和衣服開始  為了揭秘變臉,記者特意來到變臉的故鄉——四川成都,找到現在川劇界最年輕的一位「變臉王」何洪慶。
  • 如何守住川劇「變臉」的秘密?「變臉」還有秘密嗎?
    很多人知道川劇,但說不出一個川劇經典劇目,「變臉」幾乎成了普通大眾心中的川劇全部。市場充斥著為「變臉」而「變臉」,為炫技而炫技的做法必將引來觀眾的厭惡。」與「噴火」、「藏刀」等技藝皆是川劇大戲中的片段插曲,本是隨川劇大戲一起演出,「變臉」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從全本戲中獨立出來,作為單獨節目表演的呢?
  • 演員變臉失敗沒啥,這位稱變臉是「國粹」的川劇大師才更丟臉
    就這麼點子事,視頻一上網絡,卻成了熱點。這就一表演失敗,本來大家還都挺理解的,當喜劇看了。然而偏偏有人要上綱上線。「變臉」大師彭登懷愛徒、成都市川劇研究院著名青年演員康勇出來了,痛斥表演者「洩露國粹玄機」,這是對「國粹」的汙辱,「給川劇變臉絕技畫了一個汙點」、「是對川劇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名片的『腐蝕』」。這真叫一臉正氣!
  • 戲曲 川劇臉譜變臉
    川劇演員在演出前,要在面部用不同色彩繪成各種圖案,以展示人物的身份、形貌、性格特徵。歷史上川劇沒有專職的臉譜畫師,演員都是自己繪製臉譜。在保持劇中人物基本特徵的前提下,演員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創造性地繪製臉譜,以取得吸引觀眾注意的效果。故川劇臉譜的個性化和多樣化特徵,是各類地方劇種中少見的。
  • 青州17歲中職生苦學川劇變臉 月入上萬元
    臨近寒假,不少學生在籌劃寒假怎麼玩,而濰坊培真科技工程學校2020級計算機專業4班學生李俊廷則準備寒假期間利用所學的川劇變臉技藝參加商業演出,既能賺取生活費還能弘揚川劇變臉這個國粹。「我出場費是400元一場,平均一天能變3場,一周一般商演3天,一個月下來能賺一兩萬元。」李俊廷說。
  • 江華川劇變臉演藝中心
    江華川劇變臉演藝中心是一家專業從事川劇變臉教學培訓、服裝道具研發製作及承接大小演藝為一體的綜合演藝中心;本中心結合多年舞臺演出經驗及教學經驗,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學演藝體系,為現代演藝界培養了眾多變臉人才;
  • 浸潤巴山蜀水 建築女工友體驗川劇「變臉」藝術魅力
    人民網成都3月9日電 時值「三八婦女節」之際,為了慰問奮鬥在一線的建築女工友,讓她們也能感受企業帶來的關愛,感受巴蜀文化的別樣魅力,3月8日下午,中建鐵投軌道交通建設有限公司西部分公司組織一線建築女工友20餘人同川劇民間藝術家漆林面對面交流,一同體驗了川劇「變臉」藝術的魅力。
  • 範曉萱即將成都開唱 個唱融合川劇變臉(圖)
    範曉萱成都個唱融合川劇變臉  「我的『一起來一起』巡迴演唱會,5月28日即將於成都開唱!目前正在緊張的排練中,我還有一些緊張,希望將最好的演唱帶給成都的歌迷!」範曉萱在彩排空隙,提前通過媒體告訴她現在的狀態。
  • 女孩迷上川劇變臉自創臉譜
    19歲的她,不僅是個舞蹈全才,而且會川劇變臉,還能變出米老鼠、喜羊羊等卡通臉譜。昨(12)日,記者在西華師大見到了多才多藝的重慶妹子肖明君。對於未來,她有自己的打算:「開一個舞蹈學校, 不僅教跳舞,還要教變臉!」
  • 川劇變臉來之不易,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傳承?人人都是守護者
    人有百面,戲子有千面在戲曲出現之前,臉譜和面具就已經存在了,如唐朝詩人白居易在《西涼伎》中提到:「西涼伎,假面湖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即那時的歌舞藝人已開始在演出時佩戴面具。臉譜被稱為「戲曲的圖案化的性格化裝」,變臉則是改變臉譜。變臉常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出現在川劇中。川劇明末清初開始在四川中部和東部、重慶、貴州和雲南廣泛流行,距今約有三百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