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最愛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中,黛西不是綠光只是個綠茶

2020-12-08 藍丘嗬嗬

很多女人想要的,只有渣男能給;很多男人想要的,只有綠茶能給;而全人類想要的呢,只有騙子能給。------邏輯思維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最愛的一本文學經典書籍,不僅親自翻譯,還親自作序,極為推崇,而被我們熟悉的《挪威的森林》也是受過此書影響的,《挪威的森林》中的渡邊和蓋茨比一樣,都很純情,都執著對純真的愛的追求。

而筆者讀了幾遍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後發現,蓋茨比竟然愛錯人了,因為黛西根本不值得蓋茨比的付出,她從來愛的都只是她自己,對蓋茨比只是一時的青春萌動、心血來潮、逢場作戲而已,或者只是她存在於世的一種特有的方式。書中作者對黛西的描述總是帶著不屑和鄙視,她的每次出場都是很傻很天真的,而且大多是他人對她的敘述,可見作者也是不喜歡她的呀!

網圖,侵刪

01、真綠茶的假幸福

「我幸福得快要癱……癱了。」

這是黛西給讀者們的第一句話。可是她真的幸福嗎?接著通過旁人的敘述得知,她的丈夫早就在外面有了情人!而黛西卻在人前隨時都表現得很幸福很快樂的樣子,不是裝的,是真表現的幸福的樣子。因為她無聊到把管家的鼻子也當成秘密笑料大肆宣揚,而她自己給人的感覺是「光彩奕奕」;隨口形容女性朋友像「一朵純粹的玫瑰」,還給人一種真心的錯覺。

有那麼片刻,夕陽的最後一抹餘暉浪漫而溫情地落在她光彩奕奕的臉上,她的聲音讓我情不自禁地湊上身去屏息聆聽---接著,餘暉散去,每一線光都帶著依依不捨的惆悵離她而去,就像孩子們在黃昏中離開一條充滿歡樂的街道。然後,她突然把餐巾扔到桌上,道了一聲歉便走進屋去。---《了不起的蓋茨比》

但從上段的描寫中可得知,黛西的婚姻不僅無趣,甚至是空虛的。而且筆者很好奇作者菲茨傑拉德形容黛西為「名門閨秀」,竟然是打了引號的,結合她的日常言語和情緒來看,黛西確實只是個披著「名門閨秀」外殼的綠茶啊。

綠茶,泛指外貌清純脫俗,總是長發飄飄,在大眾前看來素麵朝天,在人前裝出楚楚可憐、人畜無害、歲月靜好卻多病多災、多情傷感的樣子,背後善於心計,玩弄感情的女人。---百度

網圖,侵刪

02、最愛的只是自己的黛西

或許讀者們會被黛西迷惑,因為婚禮前的半個小時,黛西還會為了蓋茨比的一封信而第一次喝酒且是爛醉如泥的,還揚言「黛西改變主意了」。作者的高明之處筆者認為在此處也是表現的淋漓盡致啊!

半個小時之後,我們走出房間,珍珠項鍊已經戴在她頸前,那場風波也就過去了。第二天五點鐘,她跟湯姆.布坎南完婚,沒有任何意外。接著他們動身去南太平洋,開始了三個月的旅行。回來之後,我在聖巴巴拉遇見了他們,我想我從沒見過一個女孩對自己丈夫那麼痴迷。湯姆離開房間一分鐘,她就會不安地四處張望,念叨著:「湯姆哪去啦?」臉上滿是恍惚的神情,直到看見他走進門來。他們倆在一起的場景令人動容---讓你莫名嚮往,會心而笑。---《了不起的蓋茨比》

這一段的描寫,不僅交代了黛西是個極情緒化而善變的女人,還是個極度缺愛的女人。即使自己丈夫的出軌從婚後不久就開始了,而丈夫出軌的對象只是個酒店打掃房間的女侍者,她還裝出幸福的假象。這一段也從側面反映黛西在婚姻中的委曲求全,一個如此需要人憐愛的美女,卻因為得不到滿足的愛而偽裝著。也可說間接反映了戰爭對他們的影響。黛西是在停戰之後,不到半年便訂婚結婚一氣呵成的,似乎蓋茨比只是那一場戰爭而已,戰爭過去了,黛西另結新歡,將蓋茨比也忘得一乾二淨了。真應了那句:來得快,怎麼去得也快啊!但這就是黛西。

網圖,侵刪

黛西是個情感豐沛、朝氣蓬勃的美麗性感女性,追求者絡繹不絕,享盡異性的眾星捧月,為保持這種魅力,自然也是懂得與異性的相處之道的,反正自己快樂就好。比如作為第一人稱的黛西的表哥「我」初到黛西家做客時,黛西「拉起我的手不放,仰起頭來看著我的臉,向我保證,這世上她最想見到的人正是我。」以及「我」替蓋茨比邀請黛西到家做客時,黛西開口就是「你是愛上我了嗎」等等都足以說明黛西的逢場作戲、信手拈來呀!也許也是以此來體現她存在的價值吧!

結語:永恆的蓋茨比,善變的黛西

其實通過作者菲茨傑拉德對黛西的態度,是可以猜到黛西會為了自己而捨棄蓋茨比的。她在面對蓋茨比時是愛蓋茨比的,因為她面對誰都給人一種真愛的感覺啊,所以在她開車撞人後,丈夫與她一起合謀陷害蓋茨比也就順理成章了,唉,真是一個自私的綠茶!

湯姆和黛西--他們搞砸了事情,毀了人,然後退回到自己的錢堆中去,退回到麻木不仁或者任何能將他們維繫在一起的東西中去,讓別人去收拾他們的爛攤子……---《了不起的蓋茨比》

為了避免是非,在蓋茨比被陷害誤殺後,黛西連他的葬禮都沒有出現,筆者突然明白了為何這本書是春上村樹最愛的小說了。

相關焦點

  • 《了不起的蓋茨比》:為什麼說結局悽慘的蓋茨比了不起?
    因為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知道了菲茨傑拉德這個作家,也才知道之前在看的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原來是他寫的。電影是幾年前看的,現在也忘得七七八八了,可能因為當時年少看不懂,對劇情人物也沒那麼深刻的印象。所以,我特地買了這本書回來,重新來讀一讀,看看蓋茨比是否如書裡所說的那麼了不起。
  • 從女性視角分析《了不起的蓋茨比》,解讀「綠茶」黛西悲劇的一生
    如果打算去愛一個人,你要想清楚,是否願意為了他,放棄心靈的自由,心甘情願的從此有了羈絆。《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一個從男性視角出發,俗套得不行的愛情故事。窮小子蓋茨比愛上富家女黛西,創業期間黛西已嫁給湯姆。
  • 《了不起的蓋茨比》:黛西為什麼不選擇蓋茨比?因為蓋茨比不配
    但在一部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女主人公選擇了花心的那一位。這是為什麼?《了不起的蓋茨比》發表於1925年,它以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市為背景,講述了一個貧窮的農家子弟蓋茨比,一心進入上流社會,他隱瞞身份追求名流淑女黛西。在一戰後通過不正當手段發家致富,再次追求以為人婦的黛西。
  • 《了不起的蓋茨比》:每一朵紅玫瑰,最後都變成蚊子血
    喜新厭舊的不只男人,由期待變失望,是生命中再尋常不過的事,尋常到連疼痛都逐漸麻木了。《了不起的蓋茨比》中,黛西其實就是蓋茨比的紅玫瑰,不只蓋茨比為她神魂顛倒,讀者也為這個如夢一般的女子所痴迷,但紅玫瑰終究有變成蚊子血的一天……而這一天很快就來了。
  • 《了不起的蓋茨比》:當繁華落盡又是怎樣的悲涼呢?
    最初關注《了不起的蓋茨比》是因為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裡提到了這本書,很多人抱著好奇心地去看。村上春樹曾多次提到《了不起的蓋茨比》是對他影響最大的小說,是他最喜歡並大力推崇的小說。黛西婚後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幸福,幾乎人盡皆知,丈夫湯姆一直有外遇,蓋茨比幻想著黛西與湯姆離婚。在計劃好的攤牌中,蓋茨比要求黛西承認從來沒有愛過湯姆,而湯姆卻揭穿了蓋茨比實際上只是私酒販賣商,根本不是什麼富二代,黛西得知後落荒而逃。
  • 《了不起的蓋茨比》假如蓋茨比的夢想不是黛西,他會成為比爾蓋茨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最早對美國夢進行批判的文學作品之一,作者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茲傑拉德,再現了美國「熱鬧的20年代」社會氛圍。他用道德的自省,審視被許多美國人,引為國民精神的美國夢。菲茲傑拉德刻畫了一個貧困小子蓋茨比,極力想要改變命運的故事,但不同以往英雄之旅的故事。蓋茨比的理想,並不是實現美國夢。
  • 村上春樹為何如此推崇《了不起的蓋茨比》?
    「總之,《了不起的蓋茨比》就是讓我如此沉迷。我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也受到很多鼓勵。這部雅致的長篇小說,成為我作家生涯的一個目標,寫作世界裡的一個坐標軸。」——村上春樹,2006根據村上春樹翻譯的日文版《了不起的蓋茨比》後記(張苓譯),整理出下面幾點,供大家參考:1、鮮明典型的形象「這部小說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鮮明的形象,他們的對話也相應地各有特色,但又絕不會一成不變。
  • 為什麼是「了不起」的蓋茨比
    《了不起的蓋茨比》,說的是現實,殘酷的、赤裸裸的,繁華時代關於社會和人性的現實。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現實主義文學的滋養,終將陷於迷惘。村上春樹說:這本上世紀20年代的小說,說的是現代的故事。所謂舊貴族後代的湯姆,儘管我們要說,這本是個沒有貴族的國家,正如今天的中國,可是越是如此,人們越都想成為貴族。湯姆出生名門,卻舉止粗俗,他詭詐的欺騙導致蓋茨比最後的死亡。在與蓋茨比的辯論中,他大談特談蓋茨比財富後面的骯髒交易,蓋茨比反駁:「貴家族的財富豈不是一樣的骯髒,而你們只不過早一點發財而已。」面對富二代和創一代,黛西作為女人的代表顯然不知所措。
  • 《了不起的蓋茨比》:甚至到死,他也沒有得到過上流社會的尊重
    喜歡村上春樹,結果發現他極推崇《了不起的蓋茨比》看完書之後一直沒看電影,因為怕電影配不上……又怕遷怒一直以來喜愛的小李子,就一直沒看,今天看到這個視頻,發現電影的改編……果然心中不愉,雖然鏡頭語言、色調、氛圍都挺美,但是還是為了電影的商業性犧牲了原著的一部分內涵啊……希望各位若喜歡還是去看原著最好。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有多少人在25歲的時候就死了
    作為日本的小說,這部作品也瀰漫著一些死亡和腐敗的氣息,只是,與強說愁的青春相比,村上春樹寫的青春感悟更富有內涵。青春往往是最美好,也最苦澀的。青春本來就不該和死亡在一起。青春應該是生機勃勃的生命,是指點江山的激情鬥志。村上春樹反其道而行之,他把青春和死亡聯繫在一起,看這樣一部小說,非常的沉重。為什麼會這樣呢?日本屬於發達國家,人們的生活已經從物質走到了精神,其實越是在物質豐富的年代裡,精神就顯得格外的空虛。而空虛的背後不是談論性就是談論死。
  • 《了不起的蓋茨比》:富家女終究看不上窮小子,哪怕他富可敵國
    一個人為了愛,姿態到底可以放得多低呢?蓋茨比為愛情付出的一切,讓人心碎。心儀的女神黛西結婚了,他就在女神居住的海灣對面買下更豪華的別墅,望著對面發出的綠光寄託思念。他日復一日的舉辦盛大的宴會,高朋滿座,只是為了某天能和黛西在派對上見上一面。
  • 再觀《了不起的蓋茨比》,才發覺他愛的不是黛西,而是心中的夢想
    只是期盼著有一天,心中的美夢能夠成真。在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中,主人公蓋茨比同樣也擁有著這樣一個夢想。同時,他為了實現藏在心底的這個夢想,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詹姆斯·卡茲是一個家境清貧的少年,他自幼便渴望能夠成為一個世人皆知的成功人士。於是,他將自己更名為傑伊·蓋茨比,並決定參加戰爭,以此來豐富自己的履歷。
  • 觀《了不起的蓋茨比》有感
    還記得第一次看《了不起的蓋茨比》是在初中讀過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後,書裡村上說過這是一本絕妙的書,拈來每一頁讀下去都很有看頭。於是買來這本書,讀下去發現果真如此,確乎是一本妙趣絕倫的書。沒有了真正深層的思考,《了不起的蓋茨比》甚至只是一部屌絲逆襲抱得美人歸,又死於綠茶婊的三流故事。正如老師所說,故事表達只是一個形式,要透過形式去看深層的精神內核,要結合電影所展現的時代特徵去觀察影片意義。蓋茨比的故事發生在美國上世界20.30年代,正是美國處於爵士時代,社會上大肆宣揚「美國」的時期。
  • 《了不起的蓋茨比》:舔狗舔到最後一無所有
    該電影根據菲茨傑拉德的同名小說改編,對於小說原著,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簡直是愛不釋手,不僅親自翻譯,更出過很多相關的書和文章,他是這樣評價此書的: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和雷蒙德·錢德勒的《漫長的告別》。它們都是我人生(身為讀書人、身為作家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小說。
  • 《了不起的蓋茨比》:三觀不合的愛,如綠光,明滅不定,最終消散
    《了不起的蓋茨比》問世,奠定了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在現代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時代"的發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20世紀末,美國學術界權威在百年英語文學長河中選出一百部最優秀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高居第二位,並被多次搬上銀幕和舞臺。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正是改編自這部小說,由萊昂納多等人主演,2013年在美國上映。
  • 《了不起的蓋茨比》:蓋茨比與黛西的愛情隔著遙不可及的距離
    《了不起的蓋茨比》:蓋茨比與黛西的愛情隔著遙不可及的距離愛叫懦夫變得大膽,卻叫勇士變成懦夫。——莎士比亞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蓋茨比深愛著黛西,為了黛西,他違反法律販賣私酒,等他成為富翁之後,卻又不敢直接聯繫黛西。
  •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就像窮追一個夢
    把我從這種偏見裡帶出來的老哥叫村上春樹,讀他的散文的時候,發現他是菲茨傑拉德狂熱粉絲,他覺得《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小說百讀不厭,甚至還翻譯了這本著作。因此,受到召喚和為了緩解內心的尷尬,我就來拜讀這書啦,今天就來說說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故事。
  • 了不起的蓋茨比:黛西是蓋茨比的燈塔,可她卻暗淡了
    黛西是蓋茨比生命中的燈塔,為了靠近黛西,他才煞費苦心,日日狂歡,只為她的光臨。1蓋茨比愛的小心翼翼,也愛得大張旗鼓紐約有一個郊區富翁雲集,住在這裡的人不止有錢,他們還出身上層階級。2蓋茨比愛的卑微,也愛的可悲蓋茨比對黛西的愛一直是自卑的。初見黛西時,他除了一身軍裝外,身無分文。軍裝掩飾了他的貧窮,卻無法抹去他內心的自卑。蓋茨比和黛西相戀了,但黛西根本不知道蓋茨比的實際情況。命運捉弄,蓋茨比奔赴前線,黛西在等待無果後嫁給了湯姆。
  • 《了不起的蓋茨比》所有的執念和改變都是因為愛
    《了不起的蓋茨比》作者: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男主蓋茨比出生貧窮,自幼夢想做個出人頭地的大人物。他在一個軍訓營裡任中尉時,愛上了女主黛西。沉醉於愛情夢幻中的蓋茨比艱苦創業,由一個貧窮的軍官奮鬥成為百萬富翁。他在長島買下了一幢豪華別墅,與已成家的黛西隔海灣相望。他的府第每晚燈火通明,成群的賓客飲酒縱樂。他認為是物慾讓黛西變了心,他企圖用這種方式引起黛西的注意。後來他們兩人相遇,黛西對於蓋茨比更多的是利用,而蓋茨比對於黛西依然保持著美好的幻想,對黛西百求必應。
  • 牛駿峰曝光男閨蜜最慘情史《了不起的蓋茨比》重現物慾世界的愛
    即將於今晚繼續更新第八期的《一本好書》第二季,這次將帶領大家走進美國文學經典《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被村上春樹形容為講述了「物慾橫流時代的愛情故事」「爵士樂初期垮掉一代的故事」,而本期《一本好書》的重新演繹則將讓我們回到那個紙醉金迷的時代,從一個經典的愛情故事出發,看到愛情的真相、財富與愛情的關係,以及面對愛情時我們將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