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一聽,詩詞裡的小故事,《涼州詞》,小學必背古詩80首

2020-12-04 傳統文化圓桌派

各位親愛的大朋友、小朋友們,大家好!

歡迎收聽《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小學必背古詩80首》。

今天,咱們來學——《涼州詞》。

《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涼州詞王之渙

04:19來自傳統文化圓桌派

這是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王之渙的作品。

大家都聽過這首詩嗎?

下面,咱們來一起讀一讀。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怎麼樣?這首詩好聽嗎?你們知道這首詩的意思嗎?

下面,咱們先來學一學這首詩中不容易理解的詞語:

涼州詞: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

一片孤城萬仞山

仞:是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仞相當於七尺或八尺(約等於2.3m或2.6m)。

羌笛何須怨楊柳

羌笛:指羌族的樂器,是一種橫吹式管樂。楊柳:在這裡指《折楊柳》曲。古詩文中常以楊柳喻送別之事。

春風不度玉門關

玉門關:在今天的甘肅敦煌市境內,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下面,我來講一講,詩詞裡的小故事:

據說王之渙與高適、王昌齡到酒館飲酒,遇到梨園伶人唱曲宴樂,三人便私下約定:伶人演唱誰作的詩篇多,誰就是贏家。伶人一首一首地唱了起來,半天也沒唱到王之渙的詩。

後來,輪到伶人中最美的一位演唱了,她唱道:

黃河向遠方奔流,仿佛一直流到天上,與白雲相連。

一座孤城荒涼地聳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

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

本來春風是吹不到玉門關來的啊!

親愛的大朋友、小朋友們,

詩人通過巧妙的聯想,運用比喻、擬人等多種手法,

賦予柳樹楚楚動人的青春活力,

難怪會有「清談風流」之譽呢。

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小學必背古詩80首,音頻陸續在這裡發布,每首詩有注釋、有簡介,還有精彩的小故事。

相關焦點

  • 聽一聽,詩詞裡的小故事,《春曉》,小學必背古詩80首
    歡迎收聽由小馬童書出品的節目《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小學必背古詩80首》。我是你們的小屋姐姐。今天,咱們來學——《春曉》。這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大家都聽過這首詩嗎?下面,咱們來一起讀一讀:《春曉》唐·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 聽一聽,詩詞裡的小故事:水墨古詩·敕勒歌(小學必背古詩80首)
    歡迎收聽由小馬童書出品的節目,《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小學必背古詩80首》。今天,咱們來學《敕勒歌》。一起聽一聽這首詩,以及詩詞裡的小故事吧!《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怎麼樣?這首詩好聽嗎?
  • 聽一聽,詩詞裡的小故事,楓橋夜泊(小學必背古詩80首)
    歡迎收聽由《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小學必背古詩80首》。今天,咱們來學——《楓橋夜泊bó》。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下面,我來講一講,詩詞裡的小故事:張繼於天寶十二年考取了進士,而天寶十四年就爆發了安史之亂。
  • 聽一聽,詩詞裡的小故事: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七步詩
    歡迎收聽由《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小學必背古詩80首》。今天,咱們來學——《七步詩》。先聽一聽,詩詞裡的小故事吧!《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七步詩》本音頻內容改編自《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小學必背古詩80首》(古詩音頻,陸續在這裡發布,共80首。每首詩有注釋、有簡介,還有精彩的小故事。喜歡的請關注話小屋!)
  • 小學必背古詩80首:《別董大(其一)》
    各位親愛的大朋友、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由小馬童書出品的節目《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小學必背古詩80首》。今天,咱們來學——《別董大(其一)》。《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詩中不容易理解的詞語:詩題裡的董大:是唐玄宗時著名的琴客董庭蘭。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千裡黃雲白日曛曛:是昏暗的意思。
  • 王之渙《涼州詞》音頻文稿——《小學必背古詩詞100講》系列課
    描述  《小學必背詩詞100講》為免費音頻專欄,感興趣的家長請在各大音頻FM平臺APP內搜索「小學必背詩詞100講」,點擊這裡即可聽免費音頻。  涼州詞,在唐朝,酒樓是賽詩的重要場所,高適 王昌齡 王之渙 都曾在酒樓裡賽過詩,四位歌手登場了,要演唱詩人的詩作了,第一位登臺,唱的是王昌齡的詩,王昌齡十分興奮,接著第二位上臺,剛一開口,高希平要是自己的也激動萬分,第三位上臺,仔細一聽,居然又是王昌齡!
  • 小學必背古詩80首:《早發白帝城》
    各位親愛的大朋友、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由小馬童書出品的節目《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小學必背古詩80首》。今天,咱們來學——《早發白帝城》。《繪本中華故事水墨古詩【詩詞裡的小故事】安史之亂爆發後,李白為了平叛,加入了永王的幕府。後來永王被唐肅宗所殺,李白因受牽連被流放至夜郎。
  • 王翰《涼州詞》音頻文稿——《小學必背古詩詞100講》系列課
    《小學必背詩詞100講》為免費音頻專欄,感興趣的家長請在各大音頻FM平臺APP內搜索「小學必背詩詞100講」,即可聽免費音頻。於是,王翰便被提拔為,駕部員外郎,專門為邊塞的士兵運送糧草,一次,王翰去邊塞出差,正巧趕上了將士們慶祝凱旋,看到將士們慶功的場面,王翰就興致勃勃的寫下了這首涼州詞,涼州詞就是現在的甘肅省武威市,涼州詞原本是傳唱在涼州,一帶描寫邊塞生活的歌詞,後來像王翰這樣的邊塞詩人,就用這樣的曲調寫了很多涼州詞,在一場慘烈的戰爭之後,部隊勝利凱旋,剛回到營寨中,大將軍,就為士兵們
  • 從古詩中獲得智慧!小學一年級必背古詩25首,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25首小學一年級必背的古詩,這25首古詩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各位家長應該讓自己的孩子認真熟悉和背誦,從小培養孩子的語文素養,從古詩中獲得智慧。小學階段的學習,主要的科目就是語文和數學,而語文因為是我們的母語,很容易被大家忽視,認為孩子不需要太用功學語文,每天都在說話、寫字,自然而然就能學好,其實不然,語文知識博大精深,包含了太多需要孩子們去汲取的智慧。
  • 小學必背古詩丨楊萬裡詩詞集錦
    一生作詩二萬餘首。亦能文。有《誠齋集》。小學必背古詩丨楊萬裡詩詞集錦《小池》【宋】楊萬裡小學必背古詩丨王安石詩詞集錦
  • 小學必背古詩丨王安石詩詞集錦
    小學必背古詩丨王安石詩詞集錦凌寒:冒著嚴寒。遙:遠遠地。知:知道。為(wèi):因為。這首詩運用託物言志的手法,寫梅花在僻靜的角落傲然開放,這也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譯文:牆角邊疏疏落落地開出幾枝白色的梅花,它們冒著嚴寒獨自綻放。遠遠望去純淨潔白,但知道它不是雪,因為隱隱約約的香氣傳來。
  • 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戰爭詩」簡析
    本文整理新課標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中的,「戰爭詩」。標題前的數字為小學生必背75首古詩詞的排序。8.涼州詞(唐)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11.涼州詞(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徵戰幾人回?
  • 免費好用的背詩神器,幼兒園到小學,背會5000首古詩不發愁
    原本靠著燻聽還能偷個懶,我兒這突如其來的求知慾突然把刷手機時間變成了知識問答時間。這時你就會發現,現在小學必背的古詩實在太多了,為什麼60%我都沒聽過呢?幸好老母我會找外援,才得以在知識問答環節保持絕對的博學。
  • 小學必背古詩詞100首視頻講解強烈推薦,為孩子收藏吧!
    學習古詩可以發展語言、提高智力,審美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陶冶情操。但是故事對孩子們來講卻是一些生澀難懂的文字。學古詩,也只是搖頭晃腦地背誦而已,要想讓孩子們喜歡古詩,就需要適當的方式方法,讓孩子們愉快的主動的學習。
  • 30年老教師整理:小學生必背古詩500首,給孩子列印一份背一背!
    30年老教師整理:小學生必背古詩500首,給孩子列印一份背一背!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在中國燦爛的古代文化佔據重要的地位。從小學開始古詩詞就作為語文教材的主要組成部分,更是教學的重點類容。在小學階段積累一定數量的古詩文經典,讓更多的古詩來涵養孩子的一生。只有把精神生命的根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裡成長起來的孩子們,才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才具有中國靈魂。
  • 小學必背古詩丨王昌齡詩詞集錦
    小學必背古詩丨王昌齡詩詞集錦小學必背古詩丨王維詩詞集錦
  • 小學必背古詩129首,第13首《登鸛雀樓》內容賞析,詩句千古流傳
    【您知道嗎】90%的小學生家長不清楚部編小學語文課本中必背古詩文是多少首。 我來告訴您,最新部編小學語文課本中必背古詩文是129首,這129首是需要小學生背誦、默寫、深刻了解字詞句的意思的、是階段性考試必考的內容。
  • 小學1-6年級必背100首「春」的古詩,建議老師人手一份
    小學1-6年級必背100首「春」的古詩,建議老師人手一份       [來源:中國教育報]      2017-03-07 09:22:49 鄉愁
  • 小學必背古詩,寫出最美春天景色,可惜最後一句變成了別的意思
    就像詞語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會產生新的意義一樣,古典詩詞在長期的傳承過程當中,也會經歷歲月的洗禮。很多的詩詞跨越千年的時光依然熠熠生輝,但也有很多的詩詞在傳播的過程中被賦予了新的意義。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一首古詩,乃是我們小學階段必背的一首古詩詞。這首古詩寫出了最美的春天景色,可惜的是最後一句古詩常常被濫用。且看: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 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之《春曉》視頻+語音+拼音!
    快關注本公眾號,和7歲的香蕉小咪一起快樂學古詩!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之《春曉》視頻欣賞現行小學生新版部編語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詩文數量,囊括了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的大量詩文。這使孩子在積累語言的同時,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