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別稱:王荊公、王文公、臨川先生。主要作品:《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文集》。
小學必背古詩丨王安石詩詞集錦
凌寒:冒著嚴寒。
遙:遠遠地。
知:知道。
為(wèi):因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詩文賞析:這是一首詠梅詩,前兩句寫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獨放的品性。後兩句從視覺和嗅覺上寫,「不是雪」不直接說梅花,卻寫出了梅花的潔白與繁盛,「暗香來」則道出了「不是雪」的原因,是因為那暗香清幽的香氣。這首詩運用託物言志的手法,寫梅花在僻靜的角落傲然開放,這也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
譯文:
牆角邊疏疏落落地開出幾枝白色的梅花,它們冒著嚴寒獨自綻放。
遠遠望去純淨潔白,但知道它不是雪,因為隱隱約約的香氣傳來。
書:書寫,題詩。
湖陰先生:本名楊德逢,為王安石居住金陵時的鄰居。
茅簷:茅屋屋簷,這裡指庭院。
苔:青苔。
成畦(qí):成壟成行。 畦:經過修整的一塊塊田地。
排闥(tà):開門。闥:小門。
送青來:送來綠色。
譯文:
茅草庭院經常打掃就會整潔無鮮苔,花木成行成排都是主人親自栽種的。
一條小溪護衛著的農田將一片蔥綠,推開屋門兩山把青翠的綠送入眼帘。
泊船:停船靠岸。
瓜洲:鎮名,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郊,即今揚州市南部長江邊,京杭運河分支入江處。
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蘇鎮江市。
一水間:指一水相隔之間。一水:這裡指長江。
鐘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綠:吹綠,拂綠。
還:回家,返鄉。
譯文:
京口和瓜洲之間只隔著一條長江,我的住所和鐘山也僅僅隔著幾座山。
和煦的春風又吹綠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麼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故鄉?

元日:農曆正月初一,即春節。
一歲:一年。
除:去,逝去。
屠蘇:指屠蘇酒,飲屠蘇酒也是古代過年時的一種習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曈曈日:太陽升起時光亮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千門萬戶:形容門戶眾多。
桃:桃符,古代一種風俗,畫有神像或寫有神仙名字的桃木板,懸掛在門旁,用以壓邪。也作春聯。
譯文:
在陣陣爆竹聲中,舊的一年過去了,和煦的春風送來的陣陣暖意仿佛都融進了這新釀的屠蘇酒中。
初升的太陽暖暖地照耀著千家萬戶,人們為迎接新的一年,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推薦閱讀
小學必背古詩丨蘇軾詩詞集錦